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

執行這次進攻任務的大將是河陽節度使謝彥章(好吧,五代人物的重名率是比較高),這個謝彥章是葛從周的徒弟(同時也是義子),兵法傳承很是精妙。

謝彥章喜讀兵書,帶軍打仗又喜歡身穿儒服,世人皆稱其爲儒將。

這位儒將擅長排兵佈陣,治軍十分嚴整,爲晉軍所忌憚。更不得了的是,謝彥章擅長統帥騎兵作戰,這無疑補齊了樑軍的短板,對晉軍很是不利。

這次進攻楊劉,謝彥章採取了奇襲戰術,這裡軍兵都已經投入戰場打開了,身在魏州的李存勖纔得到消息。

楊劉現在是晉樑軍隊角力的焦點,不容有失。李存勖當即率騎兵先行,馳援楊劉。

李存勖一到,謝彥章就不打了。其實也打不下去了,奇襲講得是一鼓作氣,第一時間沒有把城池打下來,等到對方援軍到了也就更不可能打下來了。

謝彥章由進攻轉向防禦,他決河灌水(抗日戰爭中國民黨也用過這個方法),阻擋晉軍進攻。一時間黃水滔滔,進攻的道路被漫天大水給封住了。

這個防禦政策是十分正確的,因爲大梁地域廣闊,資本雄厚,根本就不用急於作戰,跟敵人死耗就可以了。

李存勖的晉國就不一樣了,三晉之地四面環敵,也不是糧食的主產區,打不起持久戰,要講究速戰速決。而且爲了籠絡住王鎔、王處直這些小弟們,李存勖也需要用不間斷的勝利來加強對方的忠心,畢竟打仗是最容易團結兄弟的。

所以說樑軍不需要主動出擊,做好防禦工作就好了。你李存勖想打是吧,我偏不跟你打,憋死你、耗死你、氣死你!

李存勖就是進攻型的性格,這一性格與晉國採取的作戰策略完美契合,所以說他就是爲建立後唐而生的。這樣的一個人物,你憋不死他,更耗不死他,稍有疏漏他就會趁虛而入。

你謝彥章不是用黃河水來阻敵嗎,我偏不上你的鬼當,偏要進攻。

進攻之前,李存勖做了一些工作。

他帶人泛舟到水中測量水深,見黃河之水瀰漫無際,水深達到了長槍的高度。這種深度是不可能進兵的,李存勖很是苦惱,沉吟不語,沉吟之後卻又笑逐顏開,對諸將說道:

“樑軍決河阻我,必然已經懈怠,我正要藉此機會攻其不備,大殺四方!明日我親自帶兵涉水進攻,諸位爲我督促士卒,後退者斬!”

冒險主義者、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又要開始自己的驚險之旅了。

李存勖的冒險是有道理的,因爲決河之後的水是四處流動的,河水的水位不會變,但流出河牀的洪水卻會消退。

消退需要多長時間呢,一夜足矣。

第二天,可以沒過槍桿高度的洪水已經消退,只能沒過人的膝蓋。李存勖一馬當先,帶軍涉水而過,向樑軍發動猛攻。這次李存勖帶的不是一般的軍隊,而是自己的親軍,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他的親軍就是五代第一戰力——銀槍效節軍(都)。

銀槍效節軍很厲害嗎,謝彥章表示不這麼認爲。

猝然被襲的謝彥章並不慌張,他沿河整軍列陣,與李存勖展開激戰,雙方你來我往,喊殺聲震徹天際,李存勖組織的多次突擊全都被對方殺了回來。

殺回來是有原因的:晉軍在水裡,樑軍在岸上。岸上地勢高,水裡地勢低;岸上可以閃轉騰挪,水裡你行動不便。

所以說,這仗晉軍打着很是吃虧。

按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晉軍不僅攻不到岸上,還有可能被樑軍反殺一陣,損兵折將。謝彥章這是要贏的節奏啊。

可惜的是,謝將軍這次遇到的對手是李存勖。

李亞子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狠人,他見對方戰陣嚴密,無法突破,掉頭就走,不打了。

晉軍一退,樑軍沉不住氣了。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憑什麼,徵得了我們同意嗎?你們走是吧,敢走我們就敢追,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誰都不會放過不是?

這一追就出了問題,晉軍退到河中流,不跑了,反戈一擊,回頭猛殺。

這是李存勖的計策,我打不上岸,那就把你們拖到水裡來打。進到水裡,你最起碼排不了陣了吧,主場優勢也沒有了吧,那就公平地展開較量吧!

銀槍效節軍的戰力不是蓋的,他們如虎入羊羣,以寡擊衆,大開殺戒,把樑軍衝得四分五裂,追亡逐北殺傷樑軍上萬人,黃河之水爲之變赤。

謝彥章驚慌失措,帶了殘兵潰退而走。李存勖乘勝進擊,打下濱河四寨。

楊劉渡口,盡在晉軍掌握之中。

楊劉之戰把李存勖的野心打出來了,他認爲滅樑的時機已經成熟,打算集結大軍與對方決戰。

集結的都是哪些兵馬呢?周德威的幽州方面軍三萬人,李存審的滄、景方面軍一萬人,李嗣源的邢州方面軍一萬人,王處直的易、定方面軍一萬人,以及麟、勝、雲、朔各鎮兵馬,全部到魏州集結。

再加上李存勖本部兵馬以及魏博軍兵,統共不下十萬人。李存勖要以此爲依託,給後梁的朱友貞來一下狠的。

晉軍沿河而上,紮營麻家渡,大梁兗州節度使張萬進龜縮不敢出,納款投降,叛樑歸晉。

朱友貞被嚇壞了,任命大將賀瑰爲北面行營招討使,帶兵十萬,與謝彥章所部在濮州匯合,進兵屯州北行臺,與李存勖對峙。

對峙對樑軍有利,卻不是李存勖的本意。

晉軍需要速戰速決,要不然糧草供應不上,就會有打敗仗的危險。

爲了規避這個風險,那就要出兵誘敵。

但是樑兵不上鉤,他們被打怕了,也被晉軍的詭計給玩兒壞了,因此長了心眼兒,任你百般折騰,我只堅壁不出。

李存勖急了,既然派人誘敵不成,那我就自己去!

李存勖只帶了幾百名騎兵,到樑軍大營前去搦戰,樑軍還是不爲所動。

開玩笑,你們晉軍馬快,我們這裡一出營門,你們肯定就逃之夭夭了,追都追不上。所以說李存勖雖然是塊肥肉,但樑軍吃不着,吃不着的東西再好,人家也不會動心。

爲了讓對方動心,李存勖下馬坐在地上大罵,幾百名騎兵也跟着下馬,坐地上陪罵。戰馬都遊走在周圍悠閒地吃草去了。

這就有點託大了,要知道樑軍也是有騎兵的,你若是不下馬,這裡營門一開,你們掉頭就走,追也追不上。可你若是下馬坐在地上,逃跑的時候就要起身找馬,然後還要上馬,這就會有一個時間差,大梁的騎兵就能追上了。

這樣看來李存勖真有一點找死的勁頭,既然你要找死,樑軍肯定會熱心幫忙。於是乎,樑營大開,鐵騎突出,衝着李存勖就殺過去了。

李存勖彈射起身,立刻找馬上馬,饒是他身手敏捷,也差點被對方刺中後心,幸虧元行欽殺出護主,力戰救了李存勖一命。饒是如此,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這是實打實的極限運動了,甚至比極限運動還要極限,畢竟極限運動還是有防護措施的,李存勖的玩命行爲卻一點防護都沒有,被人刺到的話那就真的死了。

李存勖這種活動玩了不是一回兩回了,這次回到大營之後手下衆將都開始苦諫,趙王王鎔和定州的王處直還專門寫信來勸:

“李唐的命脈繫於大王一身,怎麼能夠如此輕率行動呢!”

你死了不要緊,大唐的基業也就跟着玩完了,所以不能不自惜性命啊。

李存勖卻不以爲然,笑對衆人說道:“從古到今,平定天下都是身經百戰得來的,怎麼能夠深居帷闥,自得其安呢?”

但你這不是身經百戰,而是自蹈死路啊!只是苦了身邊的護衛,李存勖是晉王,他死都不容易,手下人可就要陪着送命了。

若是評論唐末五代時期最危險的職業,一個是李唐的宰相,另一個就應該是李存勖的護衛了。

樑帝朱友貞是過於軟弱,晉王李存勖是勇武過了頭兒,兩個人對比那叫一個鮮明。

李存勖玩兒上癮了,危險對他來說就是興奮劑,人家玩的就是心跳。因此,在衆將苦勸之後,李存勖又一次我行我素,帶兵去挑戰樑營。

大將李存審快被急哭了,他攬住李存勖的馬繮,哭着勸諫道:“大王應該以天下爲重,衝鋒陷陣這是末將等人的職責,不是你該做的事情啊!”

說白了,你搶戲了,越線了,超越工作範圍了。你堂堂一個晉王把手下大將的活兒都幹完了,讓將軍們去幹啥呢,養馬放牛去嗎?

李存勖一看都把人家李存審先生給搞哭了,感覺也挺過意不去的,這才下馬回營,消停了一陣。

當然,也只是一陣而已。

過了幾天,李存審有事外出,李存勖的機會又來了。

這一次李存勖先生更過分,只帶了一百名騎兵就跑到樑營去了,去的路上還跟手下人抱怨:

“老子妨人戲,令人惹厭!”

意思是說李存審那個老頭子妨礙我玩耍,真是令人討厭!

聽到沒,把衝鋒陷陣、冒險誘敵當作遊戲,這也是沒誰了。

我們前文提到過,李存勖是真的喜歡戰爭、熱愛戰爭,他把戰爭發展成了一項愛好,而愛好(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所以他能開疆拓土,建立後唐基業。

但是愛好是要交學費的,這次李存勖的外出就要多交點學費。

一百多人轉眼就到了樑營,樑營之外有個長堤,李存勖當先一馬,就跨到長堤上去了。

未曾想長堤之下有謝彥章安排的五千伏兵,估計人家也摸透了李存勖的愛好,或者在晉軍那裡有間諜,提前得到了消息,就在這裡埋伏等着李存勖來上套呢。

沒曾想李存勖先生真是大膽,不等伏兵出擊,他自己主動送上門去了。

送上門來的買賣當然要好好把握,樑軍齊聲大喊,持械合圍,把李存勖裡三重外三重圍了個水泄不通。

李存勖也不驚慌,人家玩的就是刺激,來的人越多越好,單人獨騎在人羣裡左衝右突,拼力死戰,但就是突不出來。

這樣一來可把後面的一百餘晉軍騎兵給嚇壞了,李存勖如果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都要陪葬。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這些人奮力前衝,殺出一條血路衝了進去,把李存勖給接應了出來。

李存勖驚魂甫定,出來之後策馬狂奔,一溜煙往回跑去。樑軍眼看煮熟的鴨子飛走了,緊追不捨。幸虧半路上李存審帶兵來接應,才把樑軍殺退。

這一次估計李存審都沒有心情搭理李存勖了。李存勖也感覺老大不好意思,終於算是消停下來,不敢再這麼無組織無紀律了,畢竟老將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但是要說明一點,李存勖這傢伙根本不知道怕字怎麼寫,這次遇險雖然讓他近距離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可人家今後打仗還是依然故我,帶頭衝鋒、身先士卒仍然是家常便飯。

不得不說,勇氣這東西,李存勖是天生有加持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八章 黑鴉軍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八章 黑鴉軍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八章 黑鴉軍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八章 黑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