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

李克用的時代結束了,李存勖的新時代到來了。

李存勖的出現,與一個人息息相關。

她是位女人,這位女人是李克用的正室夫人,劉氏。

劉氏無子。

無子的女人一般都很善妒,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往往不擇手段。

而劉氏是個另類。

她在外事上對李克用多有裨益,在家庭事務上也很出類拔萃。

她對李克用說:“我命中無子,這是無可奈何地事情。我看曹氏是個好生養的,應該能夠爲李家生下貴子,大王要善待人家。”

李克用聽從了夫人的話,封曹氏爲晉國夫人,寵愛有加。隨後曹氏生下了一個男嬰,就是李存勖。

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樣,隨後曹氏專寵,風頭一時無兩。

這個時候按照慣性思維來看,劉氏應該有心裡落差了,有了落差就要鬧事,然後一出轟轟烈烈的宮鬥戲就要上演。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劉氏依然恬淡如故,與曹氏相得甚歡,兩人關係融洽得不得了。

這就要歸功於劉氏的心胸了,她不是以色爭寵的人,她有獨屬於自己的才氣,能夠在事業上幫助到李克用,不屑於也沒有必要與對方爭寵。

而曹氏也很知進退,心裡一直感激劉氏最初的幫扶,即便是最風光的時候也對劉氏恭敬有加,不敢亂了分寸。

這樣相處下來的兩人情同姐妹,親密無間。

後來李存勖登基稱帝,拜自己的親母曹氏爲太后,劉氏爲太妃。

李存勖是個孝子,這樣做符合自己的本心,卻不符合國體。

因爲劉氏是正室,太后要由嫡母(劉氏)來擔任,無論你跟自己的親生母親再親,她最多也就是個太妃。

李存勖不管這些,而曹氏卻很羞愧。

等到太妃劉氏向太后曹氏請安的時候,曹太后羞得滿臉通紅,不知所措。

劉太妃卻拉着對方的手說道:“都是一家人,不要想那麼多。惟願我兒能夠享國無窮,先帝泉下有知,也可以心慰了!”

隨後曹太后跟隨李存勖到洛陽安居,劉太妃卻不願離開晉陽,守着李克用的起家之地安然度日。臨別的時候,兩個姐妹握手勞勞,依依灑淚而別。

再後來劉太妃在晉陽病逝,曹太后聽說後執意要去晉陽奔喪,李存勖考慮母親上了年紀,苦苦挽留,最終沒有成行。

太妃去世的同一年,太后憂思成疾,不出一月,也即仙逝。

這真是姐妹情深,不服不行啊。真情換真情,人與人的關係原來真的可以相處到這種境界。

說了這麼一通,我們算是知道李存勖是怎麼來的了。

這個孩子很討人愛,李克用去世前最放不下的就是他。

爲了給兒子加一道保險,李克用臨終對弟弟李克寧說道:“從今以後,我把亞子(李存勖小名)託付給你,你不要負我啊!”

李克寧淚流滿面,指天發誓要誓死效忠李存勖。

李克用逝世的時候享年五十三歲,和楊行密的壽命差不多。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威望不足,他找到叔叔李克寧說道:

“孩兒的年紀還小,不通庶務,更不足以彈壓各軍。叔父您德高望重,衆將悅服,不如由您來接掌大權吧,待到孩兒成年之後再聽候叔父差遣。”

李克寧慨然長嘆:“你是我兄長的遺子,且有遺命讓你繼位,全軍上下誰敢不服?”

當即率先表態,扶了李存勖升堂,召集衆將議事,當衆推戴李存勖爲晉王,兼任河東節度使。

李克寧帶頭下拜,衆將無敢不從。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李克用的養子很多,這些養子還都是當時豪傑,統統是善戰的大人物。而李克用生前也很喜歡他們,把這些人當作親生兒子看待,服飾等級,禮制待遇統統和嫡子一樣。

所以說,這些人並不把自己當乾兒子看。

李存勖雖然少年英雄,但和諸位義兄比起來就差得多了。

主少臣疑,衆心不服啊。

但不服也沒辦法呀,人家是親子,你們是養子,這裡面還是有差距的。更何況義父臨終時有遺命在,指明要讓李亞子繼位,沒辦法去爭啊。

不過如果真的想要去爭一把,就要推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帶頭人出來。

這樣的人物是現成的,那就是李克用的弟弟李克寧。

我們養子沒有身份地位去爭,找一個有身份的人去爭一爭總是可以的吧!

李克寧是李克用諸多兄弟裡面最成氣候的,此人仁孝無雙,且有大才,衝鋒陷陣、安撫理民無一不能,爲晉國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人如果登高一呼,十個李存勖也要被推翻下去。

但是李克寧並沒有要拆自己侄兒臺的心思,他很本分,也很忠心。

事實證明,本分和忠心是可以被打破的。

李存顥是李克用的義子,在李存勖繼位的那天,他稱病沒去。

就是這位生病的李存顥,當天夜裡到李克寧家裡來了。

他是來挑撥離間的。

李存顥對李克寧說:“兄終弟及也是常事,叔叔您也真看得開,竟然以叔拜侄,成何體統呢。”

李克寧神色一凜:“體統就是要公私分明。於私,他是吾侄;於公,他卻是吾主。以下拜主,有何不可呢!更何況我李家三代以來父慈子孝,兄長的基業有人可以託付我就心滿意足了,夫復何求呢!”

李存顥還要勸說,李克寧大喝一聲:“再勿多言,否則族汝!”

面對鐵石心腸的李克寧,李存顥沒辦法了,灰溜溜跑回了家。

但他並沒有打消念頭,而是找來了志同道合的李存實來商量對策。

李存實,這也是李克用義子之一。

這是個有頭腦的,他聽了李存顥的抱怨後神秘一笑:“這有何難,想要說服李克寧,只需從一個人身上下功夫。”

李存實所說的這個人就是李克寧的妻子,孟氏。

歷史的事實一再證明,想要左右、坑害一個老實人,一個壞事兒的老婆就足夠了。

孟氏就是李克寧的軟肋,這個強悍的女子能把自己的丈夫吃得死死的,很有一些手段。

然後李存顥、李存實兩個人就開始曲線救國了。他們派了各自的妻子到孟氏那裡去獻殷勤,殷勤獻完了就開始喋喋不休地遊說,讓孟氏勸說李克寧自立爲主。

望夫成龍是每個妻子的心願,更何況自己的丈夫離最後的高位只差一步呢。

李克寧是個仁而無斷的人,孟氏覺得自己有義務督促對方一下下。

就是這一下下,最後要了夫妻二人的命。

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
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