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伐

黃巢不想回去了。

起義這件事很辛苦,黃巢受不了了,他想被招安。

於是在兵圍廣州後黃巢給朝廷上書,請封自己爲天平節度使。

意思是讓朝廷給他發個證書,自己進了廣州城後就在廣東做土皇帝,不回去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分析出黃巢這個人的一個特點:野心很大,但無恆心,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左右。這一特點在以後的起義過程中還會進一步被證實。

唐僖宗李儇接到黃巢的上書後反應很乾脆:不準!

開玩笑,如果給你一個造反的鹽販子封個節度使,那不是變相鼓勵百姓們造反嗎,誰想當官都起來造反一把,那我這個皇帝還怎麼當。

不過李儇也想息事寧人,考慮到安撫黃巢的情緒,他給了黃巢一個名叫太子率府的四品官,官職也不算低了,但是沒實權,這就和玉皇大帝對付孫大聖的策略一樣:你別鬧,有官做的!

黃巢也是讀過書的人,朝廷的這些小心思怎麼瞞得過他,更讓他氣憤的是原來自己在朝廷的眼中一直是個跳樑小醜,根本上不得檯面,自己還是被人看輕了啊。

科舉考了那麼多次你都不給我及格,現在我鬧起義也有幾年了你還是看不起我,好吧,那就用拳頭說話吧。

黃巢憤怒之下急攻廣州,克之。

李儇得到廣州陷落的消息後還是蠻震驚的,馬上調兵遣將在湖南、湖北駐防,想把黃巢封死在嶺南。

唐朝時候的廣東和現在比完全是兩碼事,那時候的全國等降水線普遍靠北,廣東是煙瘴之地,氣溫酷熱,黃巢帶去的兵大都是北方人,很多水土不服,患上瘴疫死掉了。

由於非戰鬥減員太嚴重,手下衆將又都“勸請北歸,以圖大利”,公元879年年底,黃巢最終決定北伐,他在政治上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財產,縣令犯贓者族”的具體措施。

翻譯過來就是說當官的不能聚斂財產,如果犯贓的話要被滅族。這樣的一些政策不管施行了沒有(時間太短,估計是沒有施行的),但肯定匯聚了民心,當然這對黃巢來說也就已經足夠了。

草軍編了很多木筏,從桂州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

在北伐的路途上,主要有三個對手在等着黃巢。

第一個出場的是王鐸。

王鐸是大唐的宰相,唐朝風氣十分豪邁,出將入相是每個人的夢想(可以去看看邊塞詩派的作品)。作爲宰相的王鐸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完美一些,所以要在沙場上積累些軍功,而黃巢恰好是絕佳的踏腳石。

當然,王鐸此次請纓出征還有一個自己的小盤算:他想遠離家庭,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據說他家裡有個母老虎,王鐸受爲妻壓迫久矣,想要出來透透氣。

僖宗皇帝李儇任命王鐸爲南面行營招討都統,屯兵江陵;任命李係爲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兵十萬駐守潭州(今湖南長沙)。

從這裡可以看出王鐸還是有些小聰明的,他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因此加了一道保險,讓自己的副手李系(王鐸認爲他是悍將)帶着主力頂到一線去對抗黃巢,而自己坐鎮後方。

這樣有個好處:打贏了勝利是我主將王鐸的,打輸了是他李系不經打,關我鳥事。

事實證明李系確實不經打,當看到黃巢率領着白花花的草軍(草軍的旗幟都是白色的)鋪天蓋地出現在潭州城下的時候,李系被嚇傻了,他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主兒,根本沒見識過戰場的慘烈,雖然手裡握有十萬大軍,但他選擇了緊閉城門,拒戰。

草軍一日而下潭州,十萬唐軍血染湘江,黃巢大勝後揮軍直搗江陵。

此時的草軍號稱五十萬!

江陵的王鐸傻眼了,他沒想到李系會敗的這麼快,現在草軍鋪面而來,自己該怎麼辦?

禍不單行,對王鐸來說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老婆大人離開長安,過來找你了。

我的天,晴天霹靂!

王鐸馬上召集手下商議對策,因此有了以下經典對白。

王鐸:黃巢南來,夫人北至,如何是好?

屬下:不如降巢?

顯然,在屬下的眼裡王鐸的夫人要比黃巢更有殺傷力。

但王鐸是做到宰相的人,顯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他逃了,逃到了襄陽,或者說,去襄陽迎接老婆大人去了。

黃巢兵不血刃佔據了江陵,意氣風發地向襄陽進軍,他要通過襄陽攻進長安!

途中他遇到了自己北伐的第二個對手——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榮。

劉巨榮的治所就在襄陽,但他覺得與其等着黃巢打過來還不如主動出擊,因此他聯合淄州刺史曹全晸在荊州一帶抵禦黃巢。

不得不說黃巢號稱的五十萬大軍還是蠻嚇人的,雖然根據農民軍的慣例來分析,五十萬裡面能夠有幾萬人的核心戰力也就不錯了,但劉巨榮和曹全晸感覺還是謹慎一點好,最好不要力敵,比如設個伏什麼的就不錯。

而黃巢北伐以來連戰連勝,勢如破竹,前面還剛剛打掉了王鐸手下的十萬中央軍,草軍上下都志得意滿,認爲唐軍不堪一擊,大搖大擺向襄陽進發。

正所謂驕兵必敗,草軍在荊門中伏,被劉巨榮和曹全晸的聯軍殺得大敗,逃出來的只有十之二三。

就在官軍要一鼓作氣全殲草軍生擒黃巢的時候,劉巨榮卻喊了一聲:“停!”

官兵們追得正開心呢,突然接到這個指令都傻眼了,大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劉主帥,想問問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劉巨榮,他有自己的考慮。

黃巢起義之前唐朝還出現過一次叛亂:龐勳之亂。平定龐勳之亂的頭號功臣是康承訓,這位功臣在叛亂平定後不久就被唐王朝卸磨殺驢給處死了。

這件事情朝廷做的很不光彩,更寒了天下武將的心,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現在的劉巨榮可以很容易的剿殺黃巢,但最後他要網開一面,原因就在這裡,用他自己的話說:“朝廷多負人,有危難,不愛惜官賞,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賊,爲富貴作地。”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朝廷經常對不起我們,有危難的時候從來不吝惜封官獎賞,但危機過去了就會忘了我們(多半還會殺了我們),不如把賊人放走吧,這樣我們還能長久保持富貴。

大唐武將中和劉巨榮持相同意見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奉行的政策是這樣的:黃巢肯定要打,但打一打意思意思也就行了,千萬不能打死。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得到朝廷的封賞,也不至於被卸磨殺驢。

然而不久之後劉巨榮就要爲今日放走黃巢而懊悔不已。

黃巢在荊州敗得很慘,他和手下大將尚讓收拾殘兵落落如喪家之犬渡過長江轉戰江西。

這時候還有一個人緊追不捨,那就是曹全晸,面對這麼一個認死理的對手黃巢表示很着急,但朝廷好像更急,火速換了一個名叫段彥謨(和朝廷中的太監們很熟,來搶功的)的將領來接替曹全晸的位置,結果最後一支追擊黃巢的兵馬也停止了攻勢。

黃巢退到了江西,他的兵員從來都不是問題,因爲現在起義的社會基礎還十分雄厚:貪官和流民依然多的是。黃巢迅速恢復了元氣,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開始新的劫掠生涯。

在劫掠期間草軍遇到了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的主角有兩個人:董昌和錢鏐。這兩個人都大有來頭,前面的一個在後面的時間裡會成爲一個梟雄;而後面的這位更不得了,他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的開創者。

當時這兩個人守在臨安城(現在的杭州附近),黃巢的草軍來攻城搶糧食,按照常理來說這座小城是守不住的,守城主將如果識趣的話會早早的棄城而逃,但這兩個人顯然不怎麼識趣,而且還膽大包天,他們要主動出擊!

董昌和錢鏐在幾百人的守城軍隊裡挑選了二十名精兵組成突擊小隊,埋伏在草軍必經的路邊,等草軍先頭部隊來了就亂箭齊發,把對方打了個暈頭轉向。

草軍就算想破了腦袋也不會料到這種地方還會有伏兵,更不知道對方深淺,所以大驚之下跑回去向大部隊彙報去了。

董昌、錢鏐看到對方跑得沒影兒了才帶人從草窠裡鑽出來,他們沒有急着回去,反而大搖大擺地跑到路邊茶水鋪子裡去喝茶,茶喝完了還不忘和賣茶水的大媽交待一聲:“待會兒會有一支部隊路過這裡,如果他們向你打聽我們的去向,你也不用隱瞞,說我們屯兵八百里等他們!”

沒過多久草軍果然來了,聽到“屯兵八百里”後嚇得臉色蒼白:我的乖乖,剛纔那一小股敵軍戰鬥力就這麼強,前面屯兵綿延八百里我們怎麼能贏得了呢?罷了,罷了,別處搶糧食去,我們走罷!(“向數騎能困我,況軍八百里乎?”)

他們沒想到的是“八百里”是個地名,而不是計量單位。

從這個小插曲我們可以看到董昌、錢鏐兩個人膽子不是一般的大,兵不厭詐的手段應用的得心應手,在後面的亂世裡他們的表演會很精彩。

言歸正傳,轉眼到了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在江西境內漸漸恢復了元氣,但朝廷是不會忘了他的,橫亙在黃巢北伐路上的第三個人,也是終極大boss高駢露出了他猙獰的面孔。

黃巢當年就是被高駢打到廣州去的,估計是被打出了心理陰影,所以這次北伐黃巢選擇了另一條進軍路線,走的是西邊的襄陽。但人算不如天算,去襄陽的路上有個劉巨榮,黃巢只能再退回來。這時的黃巢還不敢到荊南高駢的地盤去撒野,只在長江以南的江西、安徽、江蘇等地打轉轉。

但你不招惹別人不代表別人會放過你。公元880年的二月,高駢派驍將張璘跨江擊黃巢,黃巢退守饒州(今江西鄱陽);五月,張璘再次進軍,黃巢又退守信州(今江西上饒)。這時候到了夏天,黃巢軍中發生了大規模疫情,軍隊非戰鬥減員十之三四,根本沒法兒打下去了。可這時的張璘依舊窮追不捨,大有不砍死黃巢我絕不收兵的氣勢。

黃巢要崩潰了。原來鬧革命真的不是隨便玩的,要死人的啊,死人不可怕,我黃巢這幾年殺得人也海了去了,但最重要的是現在快要輪到我了啊。

怎麼辦,怎麼辦?科舉出身(雖然一直落第)的黃巢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示弱。

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八章 黑鴉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
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八章 黑鴉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