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

楊復恭把田令孜的親信貶出朝廷後長舒了一口氣,現在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事實證明他還不能休息,因爲長安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有人登基了!

不對啊,我現在就和皇帝李儇在一起呢,這是誰又在長安作妖呢?楊復恭表示百思不得其解。

登基的人是襄王李熅。

這位王爺本來是跟隨李儇一起逃跑的,但走到半路上得了病走不動了,可是逃跑這項運動要一鼓作氣不能停啊,田令孜可不管他什麼王爺不王爺的,把李熅扔在路邊一溜煙走了。

這時候邠寧節度使朱玟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位置比較尷尬,他們的轄區都在長安附近,兩個人前期跟着田令孜打王重榮剛吃了敗仗,現在李克用和王重榮的聯軍又攻到眼前了,這可如何是好。

兩個人一合計還是保命要緊,反水吧。

反水就要交投名狀,最好的投名狀就是唐僖宗李儇,不管是把皇帝追回來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搞一些其他操作,總之要先把人給留下。

朱玫帶着大軍向着四川的方向猛追,可惜田令孜跑得太快了追不上,追到半路的時候朱玫見到了襄王李熅。

朱玫看着李熅陷入了沉思:跑了個皇帝得了個王爺,這筆帳可要仔細覈算覈算。皇帝和王爺之間差距是什麼呢,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一個登基過了,一個沒登基。那我們就讓這個王爺登基唄,等李熅變成了皇帝自己也能落一個輔國功臣噹噹!

這個想法太有誘惑力了,朱玫把李熅好吃好喝招待着送進了長安城,然後他找到李昌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李昌符一拍大腿大聲叫好:還是老哥你聰明,我咋就沒想到呢,就這樣辦!

皇帝登基還是要籌備一番的,其實也不用籌備什麼,首先地方是現成的,長安城裡的皇宮現在正空着呢,正好缺個住戶;捧場的人也是現成的,託田令孜的福,朝廷的文武百官剛好還剩下一百多個沒帶走,登基的人場也有了;皇帝登基還要有軍兵護駕,而朱玫和李昌符好歹都是一方節度,手頭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大兵。

這樣一盤算李熅不登基都對不起觀衆了,所以他真就順利登基了。登基後李熅改元建貞,任命朱玫爲宰相總理政務,並建置百官,大赦天下。

朱玫第一時間把新帝登基的消息告訴李克用和王重榮,想要贏得兩人的支持。

這兩個人接到消息後先是一愣(厲害啊,朱玫真敢玩兒),然後笑了(這下好了,我們又能做忠臣了)。

其實現在李克用和王重榮的處境也不妙,李克用這次出兵是爲了出氣,王重榮出兵是爲了保地盤,兩個人打仗的時候都沒有想好怎麼善後。

按照李克用的脾氣到了長安後他會拉着皇帝李儇讓他評評理,然後請一道聖旨光明正大去打朱溫。

王重榮可能會考慮到更深一層,他也許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兩個人都沒有想到李儇會逃跑,逼天子出奔那可是天大的事情,這種事安祿山做過,黃巢也做過,但他們是在造反,而且最後都被羣雄一哄而上給打殘了。那現在等着兩個人的結局會是什麼呢,想想不寒而慄啊。

李克用和王重榮傻眼了,在李儇逃出長安的那一刻他們已經被打上了叛逆的標籤,現在的局面對他們來說十分不利。

這個僵局在李熅登基的那一刻迎來了轉機,因爲比李克用和王重榮更叛逆的人出現了,只要把這一撥人打倒,王、李二人就可以繼續做他們的忠臣,而且還是匡扶社稷、挽大廈之將傾的那種忠臣。

此時,遠在四川廣元的楊復恭代表僖宗皇帝下達了討伐令,號召各軍團捉拿僞皇帝李熅,迎接僖宗回長安。

李克用和王重榮接到詔令後表示堅決按照僖宗皇帝的意思辦。

朱玫現在做宰相做上了癮,他兢兢業業忙裡忙外,夢想着開創一個盛世,同時他也知道一國不容二主的道理,既然長安城有了新皇帝,那李儇這個人就要消失掉,因此他派部將王行瑜帶兵五萬前去四川殺李儇。

這時候朱玫跟自己的合作伙伴李昌符鬧掰了,李昌符因爲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利益,所以不再承認新政府的合法地位,他轉而擁戴李儇,還給李儇去了一封信表忠心,被對方任命爲檢校司徒。

然而這些事情並沒有引起朱玫的不安,他認爲只要手下的王行瑜殺了李儇,自己守着長安城裡的新皇帝就不會有問題。

然而王行瑜在出兵四川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對手,這個對手是中央神策軍的扈蹕都將,他的名字叫宋文通。

宋文通用實際行動證明神策軍不是一直吃乾飯的,他們也會雄起,也會爆發,雄起爆發後的他們打敗了王行瑜。

王行瑜感覺很鬱悶(也許很榮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被神策軍打敗),這時候他也許洞悉了天下大勢,也許感覺到朱玫和李熅這對組合不太靠譜,又也許他不想再被神策軍打敗一次,所以他選擇了反戈一擊。

兄弟我不往前打了,換個方向往後打!這件事情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思路決定出路,換個角度來考慮問題,也許會有一片新天地。

朱玫正在長安城裡如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忙着公務,他感覺現在的生活很充實,他喜歡這種提筆安天下的感覺,然後他聽說王行瑜回來了。

“回來了?怎麼這麼快,這個時間他應該還沒趕到四川吧。”朱玫帶着疑問想要把王行瑜叫來問個究竟。

王行瑜自己來了,他是帶着兵提着刀來的,他一句話也沒說就取走了朱玫的腦袋。

王行瑜隨後被李儇任命爲邠寧節度使,取代了朱玫的位置。

李熅在皇帝寶座上坐的一直不太安心,那感覺像是坐在了一個火爐上被人烤,所以在王行瑜帶兵入城的那一刻他察覺到了一絲危險,帶着隨從偷偷溜出長安城逃走了。

但是李熅逃走的方向不太對,他感覺王重榮年紀大了老成持重,而且這個人還一臉老實相,應該很靠譜,所以他把逃跑的目的地選在了河中。

到了河中之後李熅再也沒有回來,幾天後他的腦袋被王重榮送進了長安。

唐僖宗李儇又一次踏上了回長安的路,爲了表彰先進,他把立功的宋文通封爲武定節度使,宋文通立即走馬上任。

回京的隊伍走到鳳翔的時候被李昌符攔下了,這個人也許是想過一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癮,也許是因爲前期和朱玫串通改立皇帝心裡發虛,想要在李儇面前補救補救。

補救的方式方法就是請客。

李昌符說長安現在還沒有收拾好,請皇帝陛下到鳳翔城做做客。李儇一聽也不好拒絕,畢竟長途勞頓在鳳翔歇歇腳也是好的。

但是進城後沒住多久就出問題了。

這一天李昌符帶着自己的儀仗護衛們出門去向李儇問安,隊伍走到鬧市區的時候對面開過來一支隊伍,他們是神策軍將領楊守立帶領的人馬。

楊守立帶着些人在鬧市區幹啥呢,也沒幹啥,就是逛街購物(當然不會給錢),收購一些土特產。

接下來問題出現了:街道太窄只能容一支隊伍通過,應該讓誰先走呢。

楊守立認爲他們是朝廷禁軍,能到鳳翔城來做客就是給了對方天大的面子,給了面子你就要好好兜住,趕快把路讓開,如果還能鞠個躬陪個笑臉什麼的那就最好不過了。

李昌符就想啊,你是禁軍不錯,但也只是一個小將領而已,我可是堂堂一鎮節度使,而且這還是在我的地盤上,如果給你讓路那不是把臉丟到老家去了?涉及到面子的問題我是不會妥協的,所以該讓路的是你們!

兩邊都不妥協就開始罵娘,緊接着就開始動武,然後發展成了巷戰。李儇聽到手下們和李昌符打起來了,嚇了一跳,立刻派了幾個太監去勸架,但一羣武夫已經打出來了火氣,誰能勸得住呢?那時候也沒有手槍什麼的可以鳴槍震懾一下,只靠着幾個太監公鴨嗓子在那裡喊半天也沒用啊。

雙方打了半天各有死傷,不約而同撂下一句“走着瞧”之類的狠話退兵了。

對神策軍來說街頭械鬥之類的事情他們在長安城經常幹,所以打過之後也就沒事兒了,但畢竟這是在別人家裡動武,防着一手總是沒有錯的,所以到了晚上他們加強了守衛。

到了晚上李昌符睡不着覺了,他思來想去感覺很氣憤,氣憤的同時又有一絲惶恐,因爲天子親軍代表的可是天子,自己帶人和禁軍打了一場這算是什麼事兒,那不是形同造反嗎。

現在李儇在自己地盤上可能還不能怎麼樣,回長安以後呢?到時候皇上哪天感覺不爽了翻起今天的舊賬來,號召天下兵馬來算總賬怎麼辦?

李昌符越想越不安,於是他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晚上帶人去摸神策軍的大營。

摸營工作開展的很不順利,因爲神策軍早有防備,雙方相當於打了一場遭遇戰。晚上的戰鬥與白天的街頭鬥毆相比要慘烈得多,雙方刀槍劍戟十八般武器全都用上了,甚至一度用上了火攻。

戰鬥一開始是在神策軍大營門口打響的,打着打着規模不斷擴大,範圍迅速波及到全城,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城池爭奪戰。

事實證明神策軍最近有點猛,竟然把李昌符這個東道主趕出了鳳翔城,對方出城後一路狂奔,到隴州避難。

李儇大怒,好你個李昌符,竟然敢夜裡進攻行在,你這是要弒君啊!李儇怒了就要發威,他下旨讓剛剛上任的武定節度使宋文通帶兵擒拿李昌符。

這麼好的表現機會宋文通肯定不會放過,他帶兵對李昌符一陣窮追猛打,迅速打下了隴州城,剿殺了李昌符殘部,並將李昌符的首級送到長安。

李儇龍顏大悅,加封宋文通爲鳳翔和隴右節度使,並給他賜了一個新名字:李茂貞。

至此,大軍閥李茂貞發跡了,在今後的亂世中他將盡情展示自己陰險狡詐的無上本領。

李儇終於又一次回到了長安,這幾年他經歷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之前的他只知道打馬球,但在經歷了黃巢起義和兩次出逃之後,他開始思考一些問題。

就拿兩次出逃來說,前一次是因爲黃巢打來了,這還情有可原。但後一次呢,這一次可是自己的臣子把自己逼出了長安,什麼時候手下大將們有了這麼大的膽子,又是什麼時候自己所在地朝廷已經這麼不堪一擊了?

李儇很苦惱,但讓他苦惱的事情還有很多,李儇站在長安城頭向東望去,那裡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混戰的軍閥們正在把大唐的天下攪的天翻地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