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

此章的經文是講平民百姓,所謂庶人如何行孝,這是《孝經》五孝的最後一條。五孝講的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人和庶人,這五種人如何行孝。平民百姓也是可以行孝的,因爲孝心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本德,所以不管是在哪一個階層,財富、地位如何,統統???可以行孝。庶人行孝,所謂利用天時、地利進行生產。古代農耕社會,主要是農業的勞作,收穫糧食,積累一點農產品、生活品來供養自己的父母。而自己一定恭謹做人,不犯錯誤、禮法,並節約自己的生活費用來豐豐富富地孝敬父母,就是所謂的“此庶人之孝也”。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唐玄宗淺白註解:“用天之道,春生、夏長、秋斂、冬藏。舉事順時,此用天道也。”“用天之道”的“道”,在這裡可以解釋爲規律,也就是天時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農作物在春天發芽、生長,夏天茁壯,秋天收穫,“斂”就是收穫,收穫之後,把糧食都藏在了家裡,然後就過冬,即冬天歸藏。這是古代社會按照天時、季節的變化,很有規律的生活,這叫作“舉事順時”。“舉事”就是我們的生活,不管做什麼事,人們都懂得順應天時,不會逆着天時來生活,即“用天道也”。掌握自然的規律,隨順自然,這樣的生活是非常健康的。

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04章 諫諍第180章 廣要道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73章 五刑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50章 紀孝行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228章 喪親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73章 五刑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80章 廣要道第150章 紀孝行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198章 廣揚名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章 孝經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16章 三才(2)第228章 喪親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16章 三才(2)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96章 庶人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
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04章 諫諍第180章 廣要道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73章 五刑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50章 紀孝行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228章 喪親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73章 五刑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80章 廣要道第150章 紀孝行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198章 廣揚名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章 孝經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16章 三才(2)第228章 喪親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16章 三才(2)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96章 庶人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