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記載,春秋時期的晉國有夫婦兩人,先生叫做郄缺,他跟太太真是相敬如賓,雖然他們親愛、親近到成爲夫妻了,在一室之內,但是禮節仍然不缺,互相之間非常恭敬。每天太太都拿着飯,給先生送到田裡,在獻上飯菜的時候,都是舉案齊眉,恭恭敬敬,先生也是非常禮敬地接受過來,天天如是。晉國的大夫臼季,一天出使路過,看到這夫婦兩人竟然如此的互相恭敬,相待如賓,非常讚歎。就回去秉告國君晉文公說:“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敬”,尊敬的敬,就是能恭敬,敬人、敬事、敬物,這是德之聚也,德行的凝聚,德行的表現就在於恭敬。如果有傲慢,對人、對事不敬,德行就不多,就不聚,甚至德就散了,所以“能敬必有德”。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夠敬人、敬事、敬物。
我們的恩師,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真誠恭敬。不管是身份高的人還是一般普通人來拜見,總是以禮相待,臉色沒有絲毫怠慢,連對很小的物件,他都有那份恭敬心。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我陪同母親去新加坡,拜見老人家,老人家也是非常有禮,招待我們喝茶。在喝茶之間,我特別注意老人家的行爲,就發現他拿着一條用過的紙巾,擦過很多遍,已經不能再用了,就恭恭敬敬把這張紙疊起來,然後輕輕的放在一邊。這個動作做得非常自然,沒有絲毫造作,我在旁邊看了就非常感動。這就是性德的流露,本善的流露,這就是德行。晉國的大夫臼季說:“能敬必有德,敬,德之聚也。”德行凝聚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們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對小物件都如此恭敬,我們可以想像,對人就更是如此,就像《孝經》所講,不敢失於臣妾,何況於妻子;不敢失於卑賤的人,何況尊貴的人。實在講,我們體會老人家的恭敬心,實際上是平等的,是不分高低貴賤的,一味恭敬。這種恭敬心是性德自然流露,不管對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人,他自然流露出來。所以,我們看到他做得如此自然,沒有絲毫造作。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教導我們如何來學習恭敬。是講孔老夫子每天出門的時候,都好像要見貴客一樣,穿着得體,形貌、神態都是那種恭敬,因爲一出門就要見到人,不管見到誰,都是恭敬。“使民”,要人做事,請人幫忙。請求別人幫助,就好像在行大祭祀禮,對別人那種禮敬,非常謙卑、恭敬,這就是德行。所以臼季對晉文公彙報,說有夫婦兩人相敬如賓,肯定是很有德行。晉文公聽後,馬上就把做先生的郄缺招來,封給一個地方,委任他做了卿大夫。一個人能夠常存恭敬之心,自然就有無量的福報。所以人的福分,實際都在我們的心田,一個人念念愛人敬人,已經註定有福;一個人如果傲慢,看不起別人,對人無禮,可以說他已經種了得不好果報的因,不僅沒福,可能災害都會降臨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