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曰:“案《禮記·鄉飲酒義》雲:‘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爭矣。’言君身先行敬讓,則天下之人自息貪競也。”
《禮記》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做人要“先禮而後財”。這個“財”,如果把它放在第一位,那就會產生競爭,大家都爭這個財;爭財的過程中,就忘了禮了;忘了禮,就忘了德了,那就叫缺德。我在美國、澳洲的大學教過書,而且都是在商學院任教,每個大學商學院都是最爆棚的,人數最多,學費也最貴,大家都來讀商學院,因爲都想發財。如果一個大學,要開一個專門教禮的課程,會有幾人去讀?我們現代的教育,特別是外國,都已經倒過來了,先財而後禮,所以問題越來越多。“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爭矣”,大家都能夠互相尊敬、禮讓,就不會競爭。如果先財而後禮,那就倒過來了,民作競爭而不敬讓矣。會出現爭名逐利、損人利己,社會不公,怨氣很多等等各種現象,這些都是缺乏了禮義的教育。
“言君”,“君”是領導人,“身先行敬讓,則天下之人自息貪競也”。要改變社會風氣,最有能力的是領導人。作爲一個領導人,他自己先做出敬讓的好樣子,尊敬人、禮讓人,那被領導之人,都能夠息滅貪心,不求競爭,都講禮讓,這就會有太平盛世出現。
《正義》雲:“案《禮記》雲‘樂由中出,禮自外作’中,謂心在其中也;外,謂跡見於外也。由心以出者,宜聽樂以正之;自跡以見者,當用禮以檢之。檢之謂檢束也,言心跡不違於禮樂,則人當自和睦也。”
這段議論,解釋唐玄宗的“禮以檢其跡,樂以正其心,則和睦矣”。《禮記》說“樂由中出”,“中”就是心,所以用樂來治心。“禮自外作”,“外”就是指我們身體的造作,造作出來的言行要符合禮,所謂“中,謂心在其中也”。這是講調心之法,用這些藝術,用這個樂,沒有邪思的這些藝術,幫助我們提升心境,提升靈性。“外,謂跡見於外”,這是講我們的造作可以看到,這個“見”,古音讀“現”,“見於外”,這是外在表現,可以讓人看到的。“由心以出者,宜聽樂以正之”,因爲樂是由心出,所謂藝術都是心顯發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看一幅藝術作品,就能體會到創作者的心態,因爲藝術是由心而出。
真正聖賢人的心,他們做出來的樂一定是最美的。《文王操》這首曲子,孔子聽了很久,悟出只有文王的德行,才能寫出這樣教化人心的音樂。聽這種音樂,心當然就正了。“自跡以見者,當用禮以檢之”,這是講到“禮”幫助規範自己的身行。“檢之謂檢束也”,就是約束。本來“禮”,是我們的本性本善,現在我們放逸久了,就要用“禮”來規範我們的身。規範久了,習慣成自然,跟本性相應了。所以一開始會有約束感,久之就自然了。“言心跡不違於禮樂,則人當自和睦也”,身心都符合禮樂,這個人身心都健康、和睦、和諧。
十一、引用《詩經》重申章旨
本章最後一句,引用《詩經》:【《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玄宗皇帝《御注》:“赫赫,明盛貌也。尹氏爲太師,周之三公也。義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師尹,是指周朝三公,所謂“太師、太保、太傅”,三公之首叫“太師”,那麼“尹”是太師的姓,所以叫“師尹”。三公,是幫助君王推行教化的大臣,是全國人民的榜樣,作爲三公之一,地位是很顯赫的,所以大家都在看着,“人皆瞻之也”。“民具爾瞻”,“民”就是人,“具”就是皆,“爾”是你,“瞻”是看,就是大家都“瞻之”,都看着你、學習你,所以你要做一個好樣子。
三才章最主要講教化,就是自己要做好樣子,然後才能夠教化大衆。所以“先之”很重要,“先之以博愛”,纔要去說,纔有“陳之於德義”,再“導之以禮樂”,然後“示之以好惡”,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國家得到大治。
三才章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有講的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