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纔算真正有“爭友”?《論語》講到“益者三友”,也就是說有三種朋友,能夠幫助我們不陷於不義,這是講我們能夠接受、聽從朋友們的忠告,就不會失其善名。
“三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三種是益友,三種是損友。“益”就是能夠幫助你的,對你有好處的,叫益友;對你會損害的,會讓你有損失的,這些叫損友。
“益者三友”,第一個是友直,所謂“友直”就是正直的朋友。正直的朋友,能夠幫助你不犯大的過失,如果看到你有過失,他就會來勸告你,不可以行不義,這對你是很大的幫助,是友直。一個正直有品德的朋友,不會趨炎附勢、獻媚、討好,他不懂搞這些,只會直言相勸,心裡面沒有那種委曲。
“友諒”,就是能夠寬恕我們缺點的朋友。因爲人往往免不了會有過失,如果朋友很小氣,不能夠原諒我們的過失,友情就中斷了。當然,如果我們有過失,要勇於向朋友承認、懺悔,這樣,正直的朋友一定會原諒、寬恕我們。
“友多聞”,“多聞”是博學多聞,很有學問,有學問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增長學問,所以“友直、友諒、友多聞”三友,對我們品德提升、事業發展,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反過來是損友,“友便辟”,很懂得跟我們周旋,很會跟我們說話,好像禮節一點都不缺失,能夠很恭謹,這種朋友,不一定是善友;“友善柔”,“柔”是柔軟,善於用柔軟的方法來討我們高興,他的臉色永遠都是對我們微笑,哪怕是我們犯了過失,他還是保持着微笑,不想來勸諫我們,不想來得罪我們,這叫“友善柔”;“友便佞”,“佞”是很會說話,即善於言辭,講的話很好聽,很會阿諛奉承,花言巧語,對人沒有任何益處,聽他的話,會使人飄飄然,讓人生起傲慢心,會墮落。這是三種損友,所謂“友善柔,友便佞”,這是講到巧言令色,“友便辟”是善於周旋,這類朋友,我們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