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了傳統文化,遇到了恩師,他啓發我們要把心量擴大,不要只是想着自己一個小家,要想到一個大家。中華民族是個大家,我們要常常想到替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盡孝,所以立德立身就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現在非常衰微,因爲真正成就的人少。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大儒、聖賢君子少;道家的高道也少;佛家真正有所成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開悟證果的高僧大德也少。
現在要拯救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力行,自己能夠從不驕、謙卑、忍讓、不亂、恭謹下手,修養這些品德,來爲往聖繼絕學,把傳統文化扶植起來,復興起來。這是我們,尤其是年輕人應該志願去做的。這比自己在世間得到一些富貴、名利來孝養父母更爲重要。因爲這是大孝顯親,以自己真實的品德、學問、德行,讓父母得到榮耀。哪怕不能夠對父母有三牲之養這樣好的物質生活供養,父母知道自己的兒女在做重要的、復興民族文化的事業,即使只能夠得到小康的水平,他們心裡也安樂,因爲看到兒女能夠增長學問、德行,這是父母最歡喜的。
我非常感恩母親,她能夠成全我的心願。原來在昆士蘭大學做到終身教授了,本來是可以給父母“日用三牲之養”很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父母知道我有這種願心,我們有這麼一點願心,父母就成全我們,寧願自己吃穿用度上節儉一點,而希望我們能夠在道德學問上得以成長,希望我們能夠效法古人,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所以母親在我呈交了昆士蘭大學的辭職函之後,就帶着我到我們恩師的門下拜師、求學。母親獻上一點束脩之禮說:“現在我這兒子就送給您來調教,希望日後他也能效法您,真正爲社會、爲啓發大衆覺悟做出貢獻。”母親不是想着自己的名聞利養、生活享受,她能夠毅然把辛辛苦苦培育三十多年的獨生兒子捐獻出來,爲社會、爲衆生做一點事情,當時我自己也非常的感動,也非常感恩。所以讀到《孝經》,假如我們不能夠好好修養自己的德行,增長學問,那真的是大不孝,即使是能夠在德行、學問上有所進步,也不可以有絲毫的驕慢。因爲《孝經》上講“驕則亡”,一驕傲了,道業就會損壞,德行就有虧缺,就對不起父母。所以我們要常常反省,回到自己的身上,檢點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上去認真的力行,落實孝道。
好,這一章就分享到此地,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