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報導,一位十九歲的大學生劉霆,他母親患了尿毒症,要換腎,但是家裡很窮,沒有錢治療。劉霆考上了浙江林學院,知道讀不起書,就想在家裡侍奉病牀上的母親,他說:“母親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的回報。”可是母親說:“不行,你一定要去讀書。”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劉霆決定揹着母親到學校。不能夠住學校的宿舍,他就在外面租了一個很小的房子,跟母親同住,白天讀書上課,晚上回來做家務、照顧母親。而且他決心要把自己的一個腎獻給母親,讓母親能夠活下來。他鼓勵母親說:“媽媽,你一定要活着,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堅持下去。”這種孝心沒有人教他,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道”顯現在他身上,所以他這種孝行、這種德行就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我們稱它爲天性。他的這種孝心孝行感動了很多人,一些熱心的人士紛紛解囊相助,拿錢來幫助他母親治病。上海一家醫院知情後,決定爲他母親提供腎源,並免費手術,劉霆不需要爲母捐腎了。一顆至誠的孝心喚起了無數的孝心,因爲所有人的心都是本善、同體的。當一個人在行孝的時候,他能與道相通,就能感動所有人的孝心跟着顯發出來。因爲體是一樣的,所以佛家講“衆生同體”,儒家講“仁”,仁愛的仁,這都是講到同體的愛心。既然是同體,就能互相感動,互相傳遞、開發這種孝德。
所以我們說孝的本體就是道,辨體就是以道爲體。即夫子在本經開宗明義章所說的“夫孝,德之本也”。其意深奧無邊,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去體會、去力行,才能夠真正領會聖人的意思。
三、明宗——事親、事君、立身
五重玄義第三“明宗”。“宗”就是修行、修學的方法。我們怎麼樣來明瞭這部經教給我們的修學方法?我們判本經的經義是三層含義:事親、事君、立身。經文上說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就是教我們如何行孝,如何修學這部《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