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

當然不僅是天子要帶好頭,做好榜樣,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就是普通老百姓,天下的和諧,或是動亂,與老百姓同樣有關係,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因爲這個社會是我們共同的社會。說到究竟處,眼前的境界,都是與我們緊密相聯的。孔老夫子說得好,“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真正自己落實仁道,行孝悌禮義,能夠把仁做到,這社會也就跟着歸仁,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誰一日克己復禮?我們自己。對於天下的和諧,或者是動亂,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個匹夫,會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爲這個天下是我的天下,我能夠一日克己復禮,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遵循禮法,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落實倫理道德,這叫復禮,那麼天下就歸仁了,都能夠歸到仁道上來了。當然,這就是和諧世界、大同世界。所以說到究竟處,確實整個天下就是一個自己。自己做好了,天下人就都做好了。所以“教民親愛”、“教民禮順”、“移風易俗”、“安上治民”,誰的責任?我的責任!我要好好的落實孝道、悌道,遵循禮樂,就自然能夠達至社會和諧、世界大同。

五、禮本爲敬誠中形外

經文:【禮者,敬而已矣。】

“禮”是什麼?孔老夫子特別爲我們說明:“禮”,就是敬而已,禮敬禮敬,“禮”表現在外,“敬”是在內心,內心恭敬,外在的身口意,我們說三業,自然就表現出有禮,所以“禮”的本就是敬。“禮”是爲仁之道,“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是仁愛的仁,要把仁愛推廣於天下,要“克己復禮”,要遵守禮。

唐玄宗註解:“敬者,禮之本也。”禮的根本在於內心的恭敬,心爲根本。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中有誠敬,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這種禮,甚至不用學禮,他自然能夠把禮表現出來。如《弟子規》講“尊長前,聲要低”,這句話是講禮,在尊長面前,我們聲量不能夠太高,否則就是放肆。沒有學過《弟子規》,他對人同樣特別恭敬,柔聲下氣,謙恭有禮,做到了“尊長前,聲要低”,自然表現出來就是有禮的,說明他內心有恭敬。所以學禮其實很容易,我們要抓住根本,禮之本,就是恭敬。

儒家講威儀三千,三千條禮儀,逐條學,確實要記下來都不容易,何況要把它做出來?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根本,那就好學了,根本是什麼?恭敬心。把恭敬心培養出來,自然三千威儀的禮儀,就做到了。恭敬心是我們的本性本善,是我們自性中本有的性德。雖然本有,自出生後,一直在受種種的思想污染,我們的恭敬心,沒有用禮培養確實會逐漸喪失,喪失是迷失,不是真的沒了,我們的本善、性德,是不會消失掉的。只是我們現在受到了污染,傲慢的污染、自以爲是的污染。西方的一些電影,崇尚個人主義,培養人的傲慢心,讓人目中無人,結果敬就沒有了。所以孩子很小,看了電視以後,對父母失去恭敬心,他以後對老師、對長輩、對領導,也會沒有恭敬心。如何來恢復他的恭敬心,恢復他的本善?就要學禮。所以學禮的目的,就是要恢復恭敬心!“禮者,敬而已矣。”夫子在本章特別提到孝道、悌道和爲人臣之忠道,孝悌忠三種德行。

六、君臣父子敬悅相感

經文:【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

夫子教禮敬,廣義上“禮”包括了孝、悌、忠,以及一切的倫理道德。所以禮教就是幫助我們恢復倫理道德,恢復本善,這需要天子、領導人帶頭來做。如何帶頭?古人講得好:“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首先用禮恭敬別人、愛別人,自然能夠感得別人愛敬我們。所以做天子的,能夠首先敬自己的父親,把孝道表演出來,大家看到就跟着學,也恭敬自己的父親,都很歡喜,因爲孝道是本善,當本善流露出來的時候,真的是不亦悅乎。這種喜悅不是從外面來的,不像財色名食睡,這些得到滿足,那是刺激,不是真正的內在喜悅。真正的喜悅是人內心契入了本善,而感到無比的歡欣。所以當百姓都能效法天子,孝敬父母,本善流露,自然都很喜悅。

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28章 開宗明義第87章 士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223章 事君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96章 庶人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
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28章 開宗明義第87章 士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223章 事君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96章 庶人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