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五刑

至罪不孝要君毀聖非孝無親大亂之道

經文: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闡明章旨列述五刑

紀孝行章講的是孝子如何行孝,這一章是反過來說明,如果不孝就是大罪。五刑章,“刑”是刑法,古代的五種刑法有三千條罪名,不孝的罪是最大的。

“子曰”,是孔子說。“五刑之屬三千”,五大類的刑法總共有三千條,“罪莫大於不孝”,唐玄宗註解:“五刑謂墨、劓、剕、宮、大辟也。”把這五大類刑法的名目說出來。

“墨”,就是如果人犯罪了被官府抓起來,會在臉上做記號,就像現在人紋身似的,在臉上、在一塊皮膚上把印記烙在上面,不能夠洗刷下來,即告示大衆這個人曾經犯過罪,所以要警惕他的行爲。如果遭到這種懲罰,可以說是大恥辱!而且這個恥辱是一生帶着的,這種印記就像紋身似的一生都會留下來。如果遭受到墨刑,就讓父母、家人蒙羞,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現代人,沒有犯刑法,但也去紋身,自己給自己刻上這些烙印,古代的人是隻有犯了罪才受這種墨刑。“五刑”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叫劓(音億)刑,“劓”,我們看這個字就能會意了,它是用刀把鼻子割掉一塊。所以這個記號比墨刑更加的明顯、而且更長,鼻子被削掉了,這個相就破掉了,很難看。自己犯了罪,接受官府的刑法,遭受了身體的毀傷,是大不孝。爲什麼要用這種刑法?也是告誡世人假如犯了刑是大不孝。

第三種刑法叫剕(音廢)刑,非字邊一個立刀,這種刑法就是把腳給砍掉,這種刑法也是很慘,等於把人變成殘廢了。

шшш ●ttКan ●¢O

第四類是宮刑,宮刑是讓人失去生殖的能力,男的是被閹割,就好像古時候做太監似的,女子也是用類似的方法,讓她失去生育能力,這是宮刑。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如果是犯了重罪,受了宮刑,這也是大不孝!

第五大類叫大辟,是極刑、死刑。這個人犯的罪極重,不能夠留在世間了,所以要把他的生命給奪去,或者是斬首、或者是把他絞死這一類的刑法。

一、三千罪條不孝最大

經文:【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五刑中的每一類刑都有多種,總共加起來有三千條,所以“條有三千,而罪之大者,莫過不孝”。這些罪條,是古代記載的,所說的最大的罪就是不孝之罪。因爲天地之間父母的恩是最重的,假如不孝父母,那就是天地間第一等的罪人,所以當然應該接受這五大類刑法的懲處。

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04章 諫諍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2章 本經概要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116章 三才(2)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76章 卿大夫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1章 孝經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33章 聖治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1章 孝經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73章 五刑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50章 紀孝行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4章 諫諍第180章 廣要道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
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04章 諫諍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2章 本經概要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116章 三才(2)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76章 卿大夫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1章 孝經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33章 聖治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1章 孝經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73章 五刑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50章 紀孝行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4章 諫諍第180章 廣要道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