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孝?什麼是經?邢昺的註解序文說:“孝者,事親之名;經者,常行之典。???所以,孝就是奉事父母雙親;經就是要恆常力行的典籍,也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根據不同的環境產生變化,就不能稱爲經典。譬如現在的法律、規章、制度,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有法律,企業有規章制度,這些都是要根據時代進行調整修訂的,就不能稱爲經。經是永恆不變、古今不易、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叫真理,所以不是所有的典籍都能稱爲經。儒家的十三經,是學者們必讀的,但不是每一部都稱爲經。《易經》是經,《孝經》也是經,然如《周禮》、《儀禮》、《禮記》就不是經,因爲這些禮根據時代的不同會有變化,而經所說的義理是不能改變的。
經就是“道”、“德”,古人講“道德”。道,它是德的體,本體就是道。“道”,不是人爲創造的,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宇宙自從生成開始,道就存在了。甚至說宇宙還沒有生成以前,道就存在了,道不隨宇宙生滅而生滅。
邢昺序文:“道常在心,盡其色養,中情悅好,承順無怠之義也。”
這是解釋“孝”字的含義。首先講“道常在心”,說明道是本來就有的,正如《三字經》開篇所講:“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人剛出生的時候,真正的意思,人之初是講人的本來面目,在父母還沒生我們之前的本來面目,即“性本善”。“性”就是講我們的心性,本善即本來是善,純善無惡,這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道。
所以道常在。常在是不生不滅,亙古至今都沒有中斷過,它不會被破壞,不會動搖。我們現在學習聖賢之道,心裡要存着道,存着道就是跟本性本善相應,所以“道常在心”。心裡常有道,表現出來的必定是孝順,因爲孝也是本性的本善。孝的體就是道,就是本善,是我們現代人講的愛心。每個人本有的愛心對父母表現出來了,必定是後面所講的“盡其色養”。
色是表情、臉色,我們對父母,外表一定是真誠,畢恭畢敬,對父母以純淨的孝心去供養、孝敬,“盡”是毫無保留,沒有夾雜。內心裡面沒有絲毫的不善、不敬、不誠,這叫“盡其色養”。
“中情悅好”就是要讓父母生歡喜心,讓父母高興。悅親,是講孝敬父母不是隻拿點錢供養父母,不僅是買點吃的用的,那固然可以說是孝,但是孝的層次太淺了。真正的行孝,是色養,即對父母恭敬,這是孝父母之心;買點吃用之物,是孝父母之身。“承順無怠”,承,承歡於膝下,順從父母的意思,絕對不會跟父母起對立、起衝突,孝敬父母毫不懈怠,絕無倦色。這是本性使然,不是造作出來的,如果造作出來的就會有懈怠的時候,如果是他本性的流露,本來就該如此,就不會有懈怠。因爲已經習慣,不這樣做反而會怪怪的,不舒服。“承”,還有承傳之意,承傳父母的志向,即養親之志。父母的期望,我們要竭力做到。祖先的志願,我們要幫助他們實現。孝包含了三層含義: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這樣,孝才能夠稱爲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