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昺曰:“狎則怠慢生焉。”“狎”就是太親近了,兒女跟父母太親近了,沒有禮數了,兒女對父母也就怠慢了。我們看到很多父母沒有教導兒女任何的禮數,一味的溺愛。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兒女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怠慢父母,稍有不順,就會耍脾氣,甚至會大發雷霆,怠慢父母到極點。原因是什麼?父母跟兒女太親近了,沒有一點距離,沒有一點禮數,在兒女面前沒有尊嚴,就變成這麼個結果。
剛纔講到《論語》那段給我們啓示很深,孔子是怎麼教導他孩子的?保持一定距離,反而有好處。不能夠沒有禮數,要及時提醒,該批評教育的時候,就要拿出家長的威嚴來,孔子就是這樣對他孩子的。問有沒有學禮,教誡“不學禮無以立”,等於是對兒子的批評,這是顯示出了父親的尊嚴。一個父親,也是君,君是領導,也是師,是老師,即父親兼有領導和老師的角色,所謂君親師,這樣才能把兒女教好,這是教敬。
唐玄宗註解:“抑搔癢痛,懸衾篋枕,以教愛也。”這是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情,在生活當中照顧着兒女,幫助兒女搔癢。兒女小的時候,甚至到五六歲還可能尿牀,父母常常洗衣服、洗衣被。“懸衾”就是掛,把衣服掛起來,把被子掛起來,在生活上點點滴滴照顧兒女,教愛。兒女對父母有一種愛意,不會舍離父母,他知道世間對他最親最愛的人就是父母,自己也應該如此對待父母。聖人教兒女的敬,“趨而過庭”,也有敬的意思,兒女見到父母“進必趨,退必遲”,這也是教敬。兒女也應該幫父母搔癢撫摩、洗衣服、洗衣被,這也是體現他的愛心、孝心。父母與兒女的愛和敬這種教法是雙向的。
十、天性施教政教和順
經文:【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聖人根據人的天性來施教,“因親以教愛,因嚴以教敬”,就能夠達到教化的效果,“聖人之教,不肅而成”,“肅”是嚴肅,不需要很嚴厲的、嚴肅的教學方式也能成就人。“其政不嚴而治”,執政者不用很嚴厲的法律、政治、酷刑,就能夠使社會安定、天下和平,因爲人人都懂得孝親,懂得尊師,懂得愛人,懂得敬人,社會就和睦了。
唐玄宗註解:“聖人順羣心以行愛敬,制禮則以施政教,亦不待嚴肅而成理也。”這是講到聖人是順着羣心,“羣”就是羣衆、百姓;人的本心,本心是什麼?就是本性本善。愛敬是性德,本性本善,順着這種性德來行愛敬之道,這當然就很容易了。順民心,所以能夠順天下。聖人“制禮則”,“禮”就是禮度,制禮作樂;“則”就是規則,我們講的法則、法律這一類的。不管是用禮還是用法律,目的都是爲了讓百姓能夠迴歸本善,制定這些禮法來施政、施教,都是順着人的性德的。所以“不待嚴肅而成理也”,不需要很嚴厲的方式、嚴肅的方式,他也能達到目的,什麼目的?天下和順,和諧世界。爲什麼?經文講的“其所因者本也”,“因”就是根據、依據。依據什麼?依據的是本,根本,“本謂孝也”,根本就是孝道。所以以孝治天下,就能達到“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天下和諧,垂拱而治。
十一、父子君臣生續臨重
經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這是進一步的爲我們闡明父子之道、君臣之義都是天性。
唐玄宗註解:“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嚴,又有君臣之義。”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天性之常”,常是長久,長久是什麼?是不變的,在時間空間上都不變。時間上講,過去幾千年前的人也有父子之道,天性,父子有親,幾千年之後的人,也是父子有親;在空間上講,中國人父子有親,外國人也是父子有親。所以父子之道這種天性是超越時空的,這就是人的本性本善。這種愛心的原點就在父子有親,這是“其所因者本也”,聖人教化百姓,他就是用這個根本,以愛心爲原點來教愛。加之以尊嚴,就成爲君臣之義,君就是領導,臣是被領導,上下級之間跟父子之間有相似之處,相似之處是什麼?是愛,君對臣要仁愛、要關懷,臣對君自然也就盡忠。但是君臣之間的關係跟父子之間的關係又不同,君臣之間多了些尊嚴。因爲有尊嚴了,所以不能像父子那麼親近,臣對君以敬爲主,恭敬、忠誠;君對臣的那種關懷、照顧、體貼、愛護,當然也要尊重,就是義,所謂君臣之義。這樣才能達到君仁臣忠、上下和睦。
下面經文講道:“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父子之道這種天性,怎麼樣顯現出來?因爲是父母所生,才能讓天性得以彰顯。“續莫大焉”,續是什麼?繼續,也就是能夠發揚下去,能夠延續下去。父母生什麼?生我們的身體,父精母血形成我們最初的身體。如果沒有父精母血,即使我們有靈魂,也沒辦法投胎,它要有一個載體,載體就是身體。所以投胎就是我們的靈入到父母的受精卵當中,然後逐漸長大。“父母生之”,我們的??體這樣由父母生了出來。所以我們的身體來自於父母,跟父母的身體沒有兩樣,因此我們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開宗明義章》就說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是孝的開始,因爲這個身體其實是父母的身體。雖然它逐漸長大了,但確實是父母的身體,還是父母的一部分。通過愛自己的身體來敬父母,更要愛自己的人格,自愛自重,修養德行,這樣纔是敬重父母、孝敬父母。父母生了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靈性得以延續下去,有個載體了,投胎以後做了父母的兒女,長大後對父母盡孝,把這種父子之道的天性彰顯出來,稱作“續莫大焉”。假借這個身體行天地之德,行聖人之道,所以“續莫大焉”。
唐玄宗註解得很簡單:“父母生子,傳體相續。”就是傳一個身體給你,我們身體就是從父母那裡來的。相續什麼?讓我們的父子之道,這種天性得以相續,當然也包括世俗所說的香火的延續。
“人倫之道,莫大於斯”。是講五倫關係當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父子。
唐玄宗註解“君親臨之,厚莫重焉”。“謂父爲君,以臨於己。恩義之厚,莫重於斯。”父親的角色有君的成分,他有尊嚴。“臨於己”,就是上對下,我們對父親就要尊重,這也是在傳續天性之道,傳愛和敬,所以“恩義之厚,莫重於斯”,這是講“厚莫重焉”。君親也就是講父親像君、領導一樣,對臣下就有恩義,這種厚重的恩義,在父子之間得以體現。用這種愛敬的心,和在父母那裡學得的孝心,來對待日後的君上、領導,自然能夠做到忠誠。
十二、愛敬其親身教化衆
經文:【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這兩句話,意義很深刻。如果我們對父母雙親都不能夠盡孝道,不能夠愛父母,這就叫做“悖德”,違背了道德。如果對自己父母親都不能夠敬,而去敬別人,這就叫做“悖禮”。所以,首先要對自己父母能愛能敬,然後纔可能愛敬別人。
唐玄宗註解:“言盡愛敬之道,然後施教於人,違此則於德禮爲悖也。”是說愛敬之道,我們要自己先做到。對自己的父母,我們要有真誠的愛心,能夠恭敬父母,這是“德之本”。自己能夠把愛敬之道行出來,才能夠幫助別人行愛敬之道。如果一個人自己不能夠去行愛敬之道,而想要讓天下人去行愛敬之道,這叫做“悖德”、“悖禮”,即違背道德和禮義。所以一個君子,他必定是正己而後化人,能夠自己盡孝了,然後纔可以教化別人去盡孝。所以德行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己要先做到,只有做到了,這個德行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比如,父母教導孩子孝道,如果兒女看到父母給他表演出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兒女自自然然就能夠學到、做到。如果父母自己不能夠盡孝,那麼他也不可能教得好自己的兒女。所以,教育要懂得,我們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
愛敬,是一種性德。人要把這種性德彰顯出來,最好的方式是在家裡去落實孝道,將自己的愛敬之心向父母來顯現。愛敬之心培養出來以後,就能夠在社會,對所有的人都行愛敬之道,這就叫順德順禮,而不是悖德悖禮。所以,不愛敬自己的父母雙親,而愛敬別人,那就叫做悖德悖禮。即能夠愛敬自己的父母雙親,而後才愛敬別人,這就是順德順禮,順着自己的性德,與本性本善相應。
十三、違背性德民無法則
經文:【以順則逆,民無則焉。】
如果不是順着自己本性,這種德叫“凶德”,後文會說到的“皆在於凶德”。“兇”是兇悍,凶德就是對性德的損害,違背了我們的本性,那麼結果也必定是兇的,招致兇災。
和諧社會,實際就是性德彰顯,本來社會就應該和諧。人人都順着本性本善而行事,社會就必定和諧,這叫順着本性、天性。如果對父母雙親不能愛敬,而去愛敬別人,這就是逆着性德、逆着天下的人心了。所以百姓就無所適從,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搞不清楚順逆,就“無所法則”,“則”是效法,不知道應該學什麼人。這說明天下所行的是逆道,不是順道。天下之所以行逆道,是因爲天子行逆道,百姓都是在看着天子,天子能順着性德行事,百姓也就順了,民心也就順了。如果反之,那麼必定會有災難。
唐玄宗註解:“行教以順人心,今自逆之,則下無所法則也。”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推行教化。《禮記·學記》講:“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一個國家建立政權了,最重要的是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使人民在政權建立以後,開始進入正常的軌道,安居樂業。所以教育是要順人心,人心本善,也就是說,教化要懂得順着本性本善。如果是逆了,“今自逆之”,自己逆着人心,也就逆着本善了,百姓就“無所法則”,即無所適從了,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會做錯誤的事情。
十四、謹守善道免致災禍
經文:【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
邢昺《正義》:“不在於善”即“心之所在”,人心就不在善道了,就變惡了。當人心從善轉成惡了,那就“皆在於凶德”,“兇”就是兇害,損害了德行。結果必定會招致國家的災難,或者是天災,或者是,甚至可能國家政權都不穩固。歷史朝代的更替,皆是因爲最後的國君昏庸,不知道行善,荒淫無度,出現種種問題,政權就被推翻,所謂“皆在於凶德”。
唐玄宗解釋:“善,謂身行愛敬也。兇,謂悖其德禮也。”這是扣緊前面經文“不在於善”講的,善是身能行愛敬之道,愛父母、敬父母,這是百善之先的孝道。行善,包括身,也包括心。身,要懂得敬,照顧關懷父母;心,是愛着父母。能夠如此的盡孝,必定是吉祥。如果不能夠這樣去行孝,就叫做凶德,“悖其德禮”,違背了道德禮法。如果百姓都違背道德禮法,這個國家、社會就不太平了,必定會有災難。所以善的果報,就是吉祥;不善的果報,那就是兇災。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推行孝治、仁政,用教育引導百姓,來行愛敬之道,能夠“事親”,到“事君”,再到“立身”,這樣去學、去做,社會自然太平,天子“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十五、不義富貴視之浮雲
經文:【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得之”,得到權位,這是說得志了。如果是有損道德禮法,違背愛敬之道,君子“不貴”權位。“君子”,指古聖先賢,也包括社會上真正的仁人君子,他們淡泊名利,對權位、名利,都看得非常淡。如孔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義”是不應該做的事情,如果是行不義而達到富貴,在孔子看來,這種富貴像浮雲一樣。浮雲,不僅是看得淡,而且知道這種富貴是虛幻的,像雲彩一樣曇花一現,不能夠長久,而後來的果報,還常常會很悽慘。正如《易經》所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行不義的、不善的家族,即使是富貴,也不過三代,後來必定是家破人亡。
現今社會,行不義之家,富不了三代那麼久,是富不過十年、二十年。當今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名單,十年之中一直在換,有的公司甚至破產、倒閉,十年就起了這麼多的變化。所以要想事業、家業長久,必須要行善,而行善最重要的是行孝,用孝心來愛敬所有的人。一個企業想要長久,最重要的就是德,如果是靠一些不仁不義,甚至不合法的手段而發達的企業,必定是發得快,敗得也快。企圖用卑劣的手段謀取暴利,結果是報應也非常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