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昺《正義》,還引用到嚴植之的一句話,也是在註解這段經文。嚴植之曰:“上雲君父敬同,則忠孝不得有異。”這是講以至孝之心來服務領導、服務於國家、人民,就必定是忠,孝和忠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敬父和敬君都是出於天性的至孝之心,如果對領導的敬意和對父母敬意不同,心就不真了。
某人對領導,見面鞠躬哈腰,畢恭畢敬,領導一呼,馬上“應勿緩”,甚至溜鬚拍馬、獻媚,服務殷勤得不得了,好像對領導很恭敬。回到家裡,不把父母放在眼裡,像大爺一樣,還要父母伺候,對父母都不敬,他怎麼可能由衷的對領導有敬意?那對領導的恭敬,必定是貪榮之心所致。貪榮之心則非忠也,那個心是假心,有所圖的心,自私自利的心,不是忠心。領導在任溜鬚拍馬,畢恭畢敬,哪天下臺,可能理都不理,又拍另外一個領導了,這不是忠。所以忠孝相同,不得有異,是一,不是二。
選擇人才、選擇下屬,企業招聘員工、乃至國家要培養接班人,古人有一個原則,看這個人是否孝廉。如果真正是對父母盡孝的,他必定能對國家、對人民盡忠。因爲忠孝不異,它不是兩個心,是同一個心,對象不同,纔有相上的區別,在心上、理上是完全一樣的;廉潔的人不可能貪污、,這種人就是最好的下屬、接班人。
對父母盡孝,對老師表現出來的必定是至敬。老師在五倫關係當中,雖然沒有特別指示出來,但是老師這一倫是跟君一樣的。所以,以孝來做忠,對老師也必定是忠心,“忠順不失”。中國古人非常注重師道,注重學問的傳承,學問的傳承是找傳人,能夠作爲傳人,那必定看對老師的態度,他能夠對老師“忠順不失”,這是證明尊師,尊師的人必定重道,尊師重道是連在一起的,如果他對老師不尊敬,那他肯定對道業也不尊敬,因爲老師是傳道之人,韓愈的《師說》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一個人真正希望學道,學知識,學技術,必定是對老師尊重,才能學到真實的東西。
◎孝親尊師立志聖賢
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像茂森在去年辭掉了教授的工作,後來一直跟隨老師學習,立志從事聖賢教育的事業。
對老師我們常常提醒自己,要“忠順不失”。父母把我們送到老師這裡求學,母親也是千叮嚀萬囑咐,要聽老師的話,所以對老師也是由衷的恭敬。孝親尊師,自然好學,希望多學一點,希望老師多教導一些,所以想自己得到成就那必定是自己存心要正,即邢昺所講“安???之心”,不是“貪榮之心”。如果向老師學習,學這些道德學問,有心將來能夠成名,能夠得到大家的恭敬、讚歎、供養,這是屬於“貪榮之心”,這些心就會障礙我們真正的道業。用心要純真,將來果報必定是真。孔子教導我們“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學道的最終目標就是安百姓,就是能夠幫助世界達到安定太平,這是聖人的理想,真正做到了,纔可謂做到立身行道,揚名後世,這是至孝。
三、君子立德不辱先祖
士章引用《詩經》的一句話結尾:【《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簡單說就是早起晚睡,不要辜負了自己的父母。“所生”就是父母,“忝”就是侮辱,讓父母受辱。
如果我們不能夠努力的求學、求道,不能夠落實道德,沒有真正做一個君子,心裡常有所謂“貪榮之心”,貪圖自己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搞的是自私自利,貪嗔癡慢,這就讓父母蒙羞了。《弟子規》講,“德有傷,貽親羞”,士章告訴我們把孝心養成,移孝做忠;而爲國家、爲人民服務,還是爲了“安親”,還是純孝之心。這樣必定能夠成爲君子、成爲聖賢,這是孔老夫子希望我們達到的理想境界。
士章第五就學習到此地,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