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無題

日俄戰爭的結果是一個強盜打敗了另一個強盜,日本強盜在中國東北擴張了勢力,俄國強盜則減緩了遠東的侵略步伐,兩個強盜以握手言和而告終。受害者呢,除了戰爭留下的滿目瘡痍,什麼也沒得到。

從歷史上看,日本打贏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傷害更大。不僅日本舉國上下都認爲在東北的利益是靠着日本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絕不能輕易放棄,更隨着軍國主義的盛行,把東北當成了侵略中國的基地和跳板。

可惜呀,滿清這具殭屍還在苟延殘喘,衆多的革命者雖心憂國家,有激情,有血性,但在道路的選擇和行動的方式上,卻並不令人感到滿意。甚至在革命立論上已經走了極端,胡亂批判,胡亂樹敵。

比如在東京開始的論戰,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從鄒容的信中,陳文強卻有些驚訝地看到了這樣一種觀點,而且是衆多革命黨人眼中的北辰所說的。

“……於光復之前而言實業救國,言立憲救國,則所救爲非我之國,所圖乃他族之強……”儘管陳文強在東京與北辰進行過暢談,也聽到一些北辰類似的觀點,但卻沒有這麼明確,這,麼偏激,這麼狹隘。

將立憲救國、實業救國的人士一杆子全打翻,陳文強覺得很不可思議,何況他也是其中之一呢!當然,此番出格言論可能多出於“民族義憤”,是立場、態度、感情問題而非理性認識上的問題。但若以此等“共識”打造成熟、理性、對國家未來敢於負責的優秀革命黨,則無可期待。

是加入、引導,還是漸行漸遠,陳文強對此很費思量。被狂熱情緒所左右的革命者,能接受自己這番在他們看來過於冷靜,也過於保守的革命方略嗎?

坐在石階上,陳文強想得如此出神,直到蔡元培和楊篤生走到近前,他才恍然覺察。

“文強老弟,你這份禮物實在是”蔡元培苦笑搖頭,是責怪,是感激,這還真是挺複雜的情緒。

陳文強呵呵一笑,說道:“舉手之勞,不用謝。”

蔡元培愣怔了一下,與楊篤生對視一眼,不由得都笑了起來。

要說楊篤生又名楊守仁),在晚清新政時期的湘省,也是個亮點人物,與楊度並稱“湘中二楊”。一九零二年赴日本留學,初用功奮進,“習日語、數學甚苦,嘗失足傾跌,傷足趾,痛甚,然扶病上講堂受課,不肯休。”後見國勢日危,遂無心向學,“欲奔走呼號”,以救亡扶危,歸國往來於北京、上海之間,主持參與組織了北京的暗殺活動。“黨人能,自守仁始”,甚至因此損傷一目。

一九零九年,楊篤生前往英國留學;1911年,他聽說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失敗,許多同志犧牲,神情沮喪,夜不成寐,於同年七月初於利物浦蹈海自盡,遺囑中還將歷年所積一百金鎊捐助革命。

雖然楊篤生的生命短暫,但其擔任過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立報主筆。文才自不必說,且“皆能言人所不敢言”,“以堅確之辭義,抒真摯之情感。欲天下哭則哭,欲天下歌則歌”;黃興也稱讚他“思想縝密”,實爲“美材”。

從這些歷史評價來看,楊篤生是個比較感性的人物。雖是書生,個性當中卻有讓人生畏的勇力與傲岸。這種性格決定了楊篤生一生的選擇,包括他最後選擇的主動赴死。

“文強是擔心我等無暗殺之力、之能?”楊篤生想證明自己的判斷,開口問道:“我覺得既有殺身成仁之心,其餘則或可忽略。且無論成敗,皆可激發士氣,喚醒民衆。”

陳文強搖頭表示反對,緩緩說道:“若以刺殺激發士氣,喚醒民衆,我覺得並不比宣傳鼓動來得更好。而若使刺殺發揮極大作用,便要保證成功機率,務求一擊必殺。比如爲配合暴動起義而刺殺敵方重要人物,比如刺殺嚴重阻撓革命的元兇巨惡,比如刺殺鎮壓起義的罪魁禍首等等。若無刺殺之能,只抱成仁之心,一經失敗,不僅使刺殺目標警覺而加強防範,徒增日後困難,又白白犧牲仁人志士之生命,我覺得十分不妥,不值。”

“另外”陳文強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刺殺或暗殺可以作爲革命的一種手段,但卻難以從根本上動搖滿清統治。所以,應該是一種輔助手段,而發動大規模的起義暴動才應是主流。如果同意這樣的判斷,又何必要求人人搞暗殺,人人當刺客呢?”

“文強,有話儘可以直說,難道到現在,咱們還不能相互信任嗎?”蔡元培猜不出陳文強想要幹什麼,但卻知道他所圖非小,把王之春擄來,也就是加深信任的一個表示。

陳文強點了點頭,說道:“還是蔡先生知我,我確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諸位商討,不知諸位是否介意按照江湖規矩隨我去一個隱秘的地方?”

蔡元培看了楊篤生一眼,尚有些猶豫,楊篤生已經想得清楚,若陳文強有惡意,憑着附近的人手,已經足以致他們於死地,又何必大費周章,溫言相詢?

“這有何不可?”楊篤生很痛快地答應道:“經此一事,文強的爲人,我們是信得過的,萬萬不會詭計加害。說實話,如果不是聽文強所言似乎並不贊同我們的革命方式,我們早就要發展文強進暗殺團了。”

“發展我嗎?”陳文強笑着調侃道:“難道諸位不擔心被我發展了嗎?幫派中兄弟多粗豪,還正缺諸位這樣的文化人呢!”

“粗豪就是直率,江湖人物缺的就不是血性,文強莫要妄自菲薄。”蔡元培說道:“如果善加引導,將會是一股很強大的革命力量。”

陳文強淡淡一笑,儘管觀點有差異,但現在還不是爭論的時候,他伸手相請,又向周圍的手下打了手勢,引領着蔡元培等人向路上走去。

…………

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73章 佈局,人販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74章 回滬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1章 無題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72章 準備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8章 無題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45章 忽悠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42章 家事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23章 退位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51章 無題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37章 定遼東第9章 接客,賣唱第8章 會做人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79章 朋友?第14章 衝突起第181章 無題第29章 暗殺團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1章 任務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23章 退位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9章 接客,賣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26章 新武器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8章 無題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45章 革命起航第72章 南洋,軍火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
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73章 佈局,人販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74章 回滬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1章 無題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72章 準備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8章 無題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45章 忽悠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42章 家事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23章 退位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51章 無題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37章 定遼東第9章 接客,賣唱第8章 會做人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79章 朋友?第14章 衝突起第181章 無題第29章 暗殺團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1章 任務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23章 退位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9章 接客,賣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26章 新武器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8章 無題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45章 革命起航第72章 南洋,軍火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