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

槍聲驟然密集起來,城關上人影跑動,火力也猛烈了。

戰鬥已經被戴慶有的不由分說而挑起,趕到增援的新軍自然就只需簡單地加入就行了。

“打,狠狠地打。”標統趙聲是唯恐打得不夠狠,打得不夠亂,讓龍濟光有了分辯的機會,連聲下着命令,“這夥叛賊,吃着朝廷的,喝着朝廷的,不思報效,倒與亂黨勾結,忘恩負義,該殺,該殺。”

戴慶有聽得直想翻眼睛,這不是說自己人嗎。不過,火已經點着了,援兵的到來算是又澆上了桶油,想靠言語撲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槍如爆豆,雖然沒有什麼機關槍,但幾百條步槍射出的子彈依然密集。關門下倒下了更多的人,濟軍的攻擊勢頭被硬頂了回去,只得縮回隘口和關城之間。

“完了,毀了。”龍濟光氣極敗壞,在地上轉着圈,他知道上了當,可還不知道新軍不是反正了,而是在打他這個朝廷的“叛逆”。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他除了投降,便不會再嘗試去做什麼分辯。

隘口有炮臺,有革命軍堅守,機關槍、手榴彈,火力比新軍還猛,戰,鬥意志更是強於新軍;關城上呢,新軍應該是全部開來了,仗着城牆,也難突破。濟軍如同風箱中的老鼠,被困在了這狹小的地域內,進退不得。更可悲的是,輜重、糧草都在關城內,竟然連頓飯也吃不上了。

死地啊!不用說打了。就是餓上一天,這軍隊也要垮了。龍濟光想得清楚,一陣陣無力和絕望涌上心頭。

幾個軍官和親信眼巴巴地看着龍濟光。有什麼心思也不敢輕易說出,生怕觸犯正處於情緒爆發臨界點的龍濟光。其實,他們都等着龍濟光發話,除了投降,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要他們爲什麼朝廷盡忠殉身,顯然是沒有這個覺悟。

而在金雞山炮臺上,陳文強也關注着濟軍的動靜。現在的困境下。如果派人去招降,成功的希望很大,但陳文強卻猶豫、遲疑着。並沒有馬上這麼做。

龍濟光這個人,陳文強是知道些資料的。龍氏兄弟三人,其兄是龍覲光,原雲南納更土司。因爲龍濟光心生篡奪納更土司權位的念頭。曾兩次謀害長兄未遂。龍覲光不願兄弟相殘。便離家前往昆明參加會試,後轉北京另尋靠山,使得濟光取得了納更土司職位。

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爲了權位竟謀害長兄的傢伙,品質可謂是惡劣。更何況,濟軍的紀律敗壞,在鎮壓滇南、廣西的會黨遊勇暴亂時,屢有搶掠害民之事發生。

所以。陳文強對龍濟光和陸榮廷的態度是不同的。陸榮廷讀書雖少,卻奉行“盜亦有道”的宗旨。力求在先賢們的明訓中尋找做人的模式,講義氣,誠實篤信,氣量宏達,很有人緣。或許也由於他是廣西人的原因,對部隊“以軍法勒之”,很少擾民害民。

龍濟光和他的濟軍,如果反正投降,無疑是給陳文強出了個難題。殺之,則使後來者驚懼,給革命軍增添阻力;留之,卻不能放心使用,且要處處防範,也是件麻煩的事情。

“是不是派人下去趁機勸降?”葛智初不知道陳文強在想什麼,眼見得計謀得逞,革命軍又去一敵,怎麼卻是皺眉苦思的樣子。

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說道:“等他們主動派人來,這種境地,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爲清廷死戰到底,我想是不可能的。”

停頓了一下,陳文強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龍濟光不可用,濟軍軍紀敗壞,但他手下頗多雲南出身的兵丁,若能收編改造,對我軍開闢滇、桂、越邊根據地是很有幫助的。”

背靠越南高平,以中越邊境地區的滇南、桂西爲根據地,是革命軍既定的大目標。廣西有陸榮廷、王和順兩個本地人率領的部隊,雲南則缺少類似的合適人選。龍濟光既然不行,退而求其次,其手下的雲南籍士兵倒也不無裨益。

不可用,軍紀敗壞!葛智初稍一沉思,便明白了陳文強爲何有些猶豫。而如何安置降兵降將,確實有些令人頭痛。

“若是投降,便不以反正給待遇。”陳文強思索着說道:“龍濟光不可派出領兵,也不會給太高的銜職。留在參謀部任個副職,還要時時加以防範。以後,如果他犯了錯,嚴加懲處。只要時間不是太短,應該不會讓咱們落個言而無信的壞名聲。”

“這樣處置正是萬全之策。”葛智初點頭贊同,“參謀部可以說全是咱們的人,龍濟光沒了軍隊,沒了親兵,一個人還能翻出什麼風浪?”

“若是老老實實,便保他個身家平安;若是心懷不軌,嘿嘿。”陳文強冷笑兩聲,伸手斷然下切。

這邊有了章程,龍濟光那邊也差不多做出了決定。他想得很好,用一句古話來說就是“將以有爲也”。通俗地講,先忍辱不死,以後能憑藉這個有所作爲啊!

陸榮廷投靠時的人馬並不比現在的濟軍多,都能得個將軍做,自己又能差到哪裡去?只要實力猶在,以後是繼續“革命”,還是再“棄暗投明”,看着形勢決定又有何難?

龍濟光當然想不到,革命軍的“招降納叛”是怎樣的做法,更不會想到因爲自己的品行和濟軍的軍紀,陳文強等人已經給他下了斷言“不可用”。

既然選擇“忍辱投靠”,龍濟光肯定會選擇向亂黨的主力或者亂黨頭子表示誠意,而不可向剛剛“反叛”新軍低頭投降。

條件是不用多講了,處境如此,哪裡有太多可擡身價的資本?第一次派出的求降使者在革命軍那裡碰了個釘子後。龍濟光只好再降條件,再派使者。三番談判之後,龍濟光無奈地同意了革命軍開出來的條件。率部開向隘口,在革命軍的槍口戒備下棄械投降。

沒錯,名爲反正,不過是照顧一下面子,也便於對外宣傳,但實際上與投降無異。革命軍既不是金錢收買,也不是大義號召。龍濟光卻已經沒有了選擇。勢窮而投與主動易幟,待遇自然不同。

降兵被集中關押,降將則無論大小。都被另外軟禁。給吃給喝,不打不罵,革命軍這邊的態度既不熱情,也不冷漠。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龍濟光等人被請至陳文強面前。進行了第一次會面交談。

“諸位能放下武器,不與革命軍爲敵,我們復興會是歡迎並讚賞的。”陳文強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挨個審視着這些剛剛報過名的降將,聲音低沉有力,“以前你們鎮壓會黨、遊勇,這也並非全是罪,有些匪賊就該鎮壓。就該還百姓安定。但有一件事”伸出一根手指,強調的語氣突然加重。“擾民害民,濫殺無辜,這是革命軍絕不能容忍的。而你們濟軍,軍紀敗壞是衆人皆知的。看看你們的手,哪個沒沾着無辜者的血,哪個沒揹負血債,把你們全殺了,也不冤枉。”

猛然起身,目光咄咄,陳文強的氣勢明顯強大起來,森冷的殺氣,必殺的意志,穩如鐵鑄的姿勢,只有見慣生死的人才能散發如此威壓。

即便是龍濟光等經歷過戰陣廝殺、見過無數血腥的人也感覺到了陳文強那利劍般的目光,冰冷無情的殺氣。冷汗不斷從身上冒出,後背發涼,如坐鍼氈。

“你,龍濟光,是真的要投身革命?還是首鼠兩端,勢窮無奈?”陳文強毫不客氣地伸手指着龍濟光,冷笑道:“將以有爲也?可笑、可恨。你以爲革命軍會在乎你那點烏合之衆;會把你奉爲上賓;會給你高官厚祿;會繼續讓你帶着軍紀敗壞的原班人馬;會讓你尋機再做滿清的幫兇,屠戮同胞嗎?做的春秋大夢。憑你的用心,就該殺。”

龍濟光臉色刷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從氣勢威壓到直刺內心,他感覺自己完全沒有了反抗的力量和精神。坐不是坐,站不是站,他艱難地從椅子中挪起身體,嘴脣顫着,想辯白幾句。

“哼,爲了榮華富貴,你能不擇手段,我沒看錯你。”陳文強微微眯起眼睛,真有一股子衝動想掏槍打死龍濟光,但他還是忍住了,哼了一聲,他轉向其他人,盯着龍海山、龍江好半晌,在兩人汗如雨下、面如土色的情況下,纔不屑地罵道:“兩個狗頭軍師,該殺。”

“饒,饒命!”從龍海山的喉嚨中發出壓抑的變聲,他全身的肌肉似乎都僵硬了。

龍江抖抖嗦嗦地站起來,扶着桌子才使自己不倒,顫動着嘴脣想說什麼。

“坐下!”陳文強的斷喝嚇了衆人一個激靈,龍濟光和龍江立刻軟癱在椅中。

陳文強輕篾地一笑,坐回椅子,用手指一下一下叩擊着桌子,聲音卻象重錘般敲擊在降將的心上。生殺予奪,這樣的權力着實使人心悸;無力反抗、坐而待斃的感覺,也着實令人驚懼。

“我不殺你們!”叩擊聲停止,陳文強沉聲說道:“不算舊賬,因爲你們是棄械投降的。”沒等衆人放鬆下來,低沉有力的聲音又響了起來,“但你們也甭想再象以前那樣,不管是繼續當兵,還是裁撤爲民,都得給我老老實實的。”

“沒有什麼條件可講,你們必須絕對服從安排。”陳文強把身體放鬆,斜倚着,用一種居高臨下的神情掃視着這些可任意處置的傢伙,“給你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嘿嘿,殺人放火受招安,這規矩從現在起,便沒有了。有罪必罰,死罪必殺!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後幾個字是咬着牙說出的,從牙縫中一個個迸出,如同一聲聲警鐘。

“明,明白。”龍濟光知道這條命算是保住了,稍微放鬆,拱着手對陳文強說道:“陳先生寬恕,兄弟感激不盡。這以後絕不敢再犯,更不敢生出異心。我龍某對天發誓。”

陳文強抿了抿嘴角,微微頜首,臉上稍露出讚賞之色。等衆降將亂七八糟地表示明白,表示痛改前非,表示忠心追隨後,他才向下壓了壓手,再次開口說道:“嘴上說得容易,可這日後的表現咱們還得走着瞧。若無異心,我保你們平安一世;若不老實安分,我殺起人來也絕不手軟。”停頓了一下,陳文強伸手挨個指着,進行了安排。

“龍濟光,現委你爲歸義將軍,坐鎮總部,指揮滇南支隊作戰。”陳文強的安排很有趣,滇南支隊歸龍濟光統率,可龍濟光卻是遙控指揮,至於能不能指揮着,那便看龍濟光的日後表現了。

“龍海山、龍江,你們在參謀部任職。”兩個狗頭軍師也算是按專業分配,擔任有職無權的參謀,既把他們與龍濟光分開,又儘量能發揮他們所長。

“龍明、葉超,你們編入滇南支隊,任隨軍參謀。”陳文強停頓了一下,又微笑着補充道:“革命軍獎罰分明,你們好好幹,大丈夫建功立業正在其時。公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上的將軍、元帥,有多少是出身低,卻靠着自己的努力而成就的?”

龍明原是納更土司統治下的奴隸,葉超則是被土兵劫掠上山的漢人。兩人出身卑微,卻憑着自己的聰明好學和機智勇敢,逐漸在軍隊中混出名堂,當上了小軍官。但也因爲出身,兩人在濟軍中並不得志,經常受到欺壓嘲笑。

沒有人知道陳文強爲何對這兩個不入流的小軍官青眼有加,對其他人卻是謹慎安排。而陳文強也並不是立刻便放心使用,先從有職無權的參謀幹起,表現得好再付以兵權,也是最爲穩妥的做法。

畢竟在滇南,在三江以外,各民族混雜,土官林立,若不熟悉,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衝突。有這兩個能放開手腳的小軍官,再加上收編幾百濟軍中的雲南兵,滇南支隊的人馬就算湊齊了。

……

第258章 蒙亂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4章 過苛,面具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6章 新藥,說和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55章 攤牌(二)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39章 大勝第23章 破紅袖閣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48章 狂殺亂砍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0章 麻皮金榮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8章 會做人第70章 長期攻略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56章 急切,原則第41章 親熱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23章 退位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27章 酒席,歌女第9章 外謙內毒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82章 各有感慨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45章 革命起航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69章 工會設想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
第258章 蒙亂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4章 過苛,面具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6章 新藥,說和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55章 攤牌(二)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39章 大勝第23章 破紅袖閣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48章 狂殺亂砍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0章 麻皮金榮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8章 會做人第70章 長期攻略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56章 急切,原則第41章 親熱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23章 退位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27章 酒席,歌女第9章 外謙內毒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82章 各有感慨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45章 革命起航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69章 工會設想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