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實力,跋扈

很多時候,並不是科學技術的制約,而是思維的侷限,使得很多東西沒有被髮明或發現。…,

比如說迫擊炮,與當時的過山炮和臼炮是比較相似的結構,只要按照陳文強的要求進行一些改進,製造出接近他印象中後世的模樣,難度並不是很大。

還有飛艇,在當時飛機還處於初級階段,利用飛艇攜帶炸彈進行空中打擊,顯然也是比較出人意料的獨創性打法。

所以,儘管軍事指揮並不是陳文強所長,但因他的思維而改變的戰略、戰術還是很多的。爲了發揮新武器裝備的作用,部隊就必須加以適應。

“如果形勢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革命將很有可能在兩年內獲得成功,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年。因此,我們要耐下性子,既革命又建設,既改革積弊又在推行新政中學習改進……”

當宋復華再一次宣佈把革命的時間表又推前時,其實連他也不是很清楚陳文強爲何如此充滿信心。但這樣的宣佈就如何漫漫長路上的里程標誌,使正奔向目標的革命者們振奮且興奮,爲目標已經如此接近而歡呼雀躍。

而根據地的實力因爲陳文強的幫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軍工體系的創建。

把廣東水師的權力逐漸攫取的陳文強給清廷的奏摺上,誇口已經封鎖了欽州、防城的海面。與澳葡交惡之後,又危言聳聽,使不欲擴大事態的清廷沒有派北洋水師南下。

這樣一來,什麼時候巡邏,派幾隻兵艦,都是陳文強作主安排。欽州、防城的對外通路便幾乎不受影響。從湖北槍炮廠搬至崖州的機器設備,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根據地。

罐子鋼廠、無煙藥廠、硝酸廠、硫酸廠、熔銅廠、槍彈廠等相繼建立,漢陽造、克虜伯陸路快炮的生產設備也調試完畢,開工生產。

雖然各廠初建,生產製造能力還不能令人滿意。但卻減輕了陳文強的緊張,緩解了崖州兵工廠的壓力。

雲南的銅錠、錫錠,廣西的銻礦,被運出,給革命軍政府帶來了資金,給陳文強帶來了收入;崖州的鋼材,七十五毫米管退炮,則被運進,加強着革命軍的戰力。

運進運出。再加上根據地自己的生產製造,使陳文強大大鬆了口氣。一個基本自給自足的體系,雖然離完全脫離他的扶持、資助還有距離,可也使他有了比較充裕的資金,擴大經營自己這一邊的事業。

編練新軍,剿匪清鄉,鐵路修築,招商引資。農業改造,工廠企業開工建設。鹽政深入改革,擴大生產規模……

如果說晚清的新政並不象某些人所說的是敷衍、虛假,那在廣東,由陳文強所主導的改革和建設,就是全中國最有力度,最有成就。最有篷勃氣象的省份。

隨着與澳葡衝突的結束,澳門劃界以中方的勝利而告終,陳文強所擁有的直接武力也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廣東,數千警察由他直接指揮,實力已經無人能敵。

不是總督。卻勝過總督。陳文強身兼數職的作用現在終於體現出來,以各個衙門發佈的命令只是在總督袁樹勳那裡走個過場,甚至這邊報上去,那邊就已經開始實施推行。

依靠實力的跋扈也越來越囂張,凡是他能管到的官員,只要實施新政不力,他便立時拿下,掃清障礙。你覺得罷免官員要經過朝廷規定的一套程序,陳文強可沒那個時間,由警察保駕護航的新任官員迅速掌握權柄,罷免官員只能回家等候朝廷的處置吧!

好,你還要走門路,還要找朝廷官員,或者是總督袁樹勳說項,那陳文強就使出拿手招數,斷你的錢糧,斷衙門的俸祿,都跟着你喝西北風去。

一個是武力保障,一個是金錢控制,只要這兩招在手,總督袁樹勳也得客客氣氣,低頭示弱。

彈劾陳文強?袁樹勳已經寫了好幾封奏摺,卻也只能當作一種發泄,收藏起來不敢發出。

沒辦法,有西南叛亂在那擺着,廣東的穩定纔是朝廷所希望的大局。現在的陳文強羽翼已豐,名望、權職、軍隊、社會資源等等,已經不是一份聖旨便能將其拿下的。朝廷估計也看得清楚,一邊想着制約,一邊也只能先安撫着。

袁樹勳不想反被朝廷當作安撫陳文強的籌碼,更有着一種擔心,那就是陳文強這傢伙越逼越猛,越能幹出令人驚掉下巴的大事。萬一陳文強投向革黨,那廣東幾乎就是革黨的囊中之物。對陳文強在廣東的勢力,袁樹勳倒也心知肚明,一點也不糊塗。

可這又怨誰呢?只能埋怨在紛亂的形勢下,沒人有那個才幹,沒有能夠穩定廣東、編練新軍的本事。

而正是這紛亂的形勢,纔給了陳文強展示的機會,逐漸攫取到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大權。所謂亂世造英雄,陳文強能夠有今天這樣的實力,那不是僥倖,而確實是有着真才實學和魄力手段的。

“大人,閩、贛兩省巡撫彈頦陳文強,要他停止鹽政改革,杜絕廣東食鹽通過走私進入。還有四川和江浙的官員也向朝廷上奏,陳說川鹽和淮鹽所受衝擊,要求湘、鄂兩省禁絕廣東私鹽,只用川鹽或淮鹽。”

袁樹勳翻了翻眼睛,看都不看便擺手道:“本部堂不想管,也管不了。既然他們向朝廷上奏,那就由朝廷定奪好了。”

“朝廷也不想明令作出決定,才轉給大人。”幕僚苦笑道:“編練新軍的資金多出於鹽政,若是停止或改變,陳文強只需停止餉金,兵亂實可憂慮。”

“哼,這惡事想讓本部堂來做,本部堂纔不幹呢!”袁樹勳哼了一聲,捋着鬍子陷入沉思。

幕僚等了片刻,見袁樹勳還不說話,便試探着說道:“大人,不如讓陳文強來辯,畢竟是他惹出的麻煩。”

袁樹勳眨了眨眼睛,長嘆了口氣,“這傢伙,怕過誰,估計也沒有什麼好言語。也罷,就讓他去頂,本部堂纔不管呢!”

……(。)

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42章 家事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17章 義軍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07章 憲政會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86章 黑吃黑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74章 回滬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59章 無題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33章 團體?政黨?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9章 武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114章 無題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39章 大勝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4章 瓊州之基第6章 安頓託付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58章 蒙亂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91章 赴日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126章 新武器第102章 一槍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2章 麻皮的忿怒
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42章 家事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17章 義軍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07章 憲政會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86章 黑吃黑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74章 回滬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59章 無題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33章 團體?政黨?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9章 武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114章 無題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39章 大勝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4章 瓊州之基第6章 安頓託付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58章 蒙亂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91章 赴日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126章 新武器第102章 一槍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2章 麻皮的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