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實力,跋扈

很多時候,並不是科學技術的制約,而是思維的侷限,使得很多東西沒有被髮明或發現。…,

比如說迫擊炮,與當時的過山炮和臼炮是比較相似的結構,只要按照陳文強的要求進行一些改進,製造出接近他印象中後世的模樣,難度並不是很大。

還有飛艇,在當時飛機還處於初級階段,利用飛艇攜帶炸彈進行空中打擊,顯然也是比較出人意料的獨創性打法。

所以,儘管軍事指揮並不是陳文強所長,但因他的思維而改變的戰略、戰術還是很多的。爲了發揮新武器裝備的作用,部隊就必須加以適應。

“如果形勢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革命將很有可能在兩年內獲得成功,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年。因此,我們要耐下性子,既革命又建設,既改革積弊又在推行新政中學習改進……”

當宋復華再一次宣佈把革命的時間表又推前時,其實連他也不是很清楚陳文強爲何如此充滿信心。但這樣的宣佈就如何漫漫長路上的里程標誌,使正奔向目標的革命者們振奮且興奮,爲目標已經如此接近而歡呼雀躍。

而根據地的實力因爲陳文強的幫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軍工體系的創建。

把廣東水師的權力逐漸攫取的陳文強給清廷的奏摺上,誇口已經封鎖了欽州、防城的海面。與澳葡交惡之後,又危言聳聽,使不欲擴大事態的清廷沒有派北洋水師南下。

這樣一來,什麼時候巡邏,派幾隻兵艦,都是陳文強作主安排。欽州、防城的對外通路便幾乎不受影響。從湖北槍炮廠搬至崖州的機器設備,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根據地。

罐子鋼廠、無煙藥廠、硝酸廠、硫酸廠、熔銅廠、槍彈廠等相繼建立,漢陽造、克虜伯陸路快炮的生產設備也調試完畢,開工生產。

雖然各廠初建,生產製造能力還不能令人滿意。但卻減輕了陳文強的緊張,緩解了崖州兵工廠的壓力。

雲南的銅錠、錫錠,廣西的銻礦,被運出,給革命軍政府帶來了資金,給陳文強帶來了收入;崖州的鋼材,七十五毫米管退炮,則被運進,加強着革命軍的戰力。

運進運出。再加上根據地自己的生產製造,使陳文強大大鬆了口氣。一個基本自給自足的體系,雖然離完全脫離他的扶持、資助還有距離,可也使他有了比較充裕的資金,擴大經營自己這一邊的事業。

編練新軍,剿匪清鄉,鐵路修築,招商引資。農業改造,工廠企業開工建設。鹽政深入改革,擴大生產規模……

如果說晚清的新政並不象某些人所說的是敷衍、虛假,那在廣東,由陳文強所主導的改革和建設,就是全中國最有力度,最有成就。最有篷勃氣象的省份。

隨着與澳葡衝突的結束,澳門劃界以中方的勝利而告終,陳文強所擁有的直接武力也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廣東,數千警察由他直接指揮,實力已經無人能敵。

不是總督。卻勝過總督。陳文強身兼數職的作用現在終於體現出來,以各個衙門發佈的命令只是在總督袁樹勳那裡走個過場,甚至這邊報上去,那邊就已經開始實施推行。

依靠實力的跋扈也越來越囂張,凡是他能管到的官員,只要實施新政不力,他便立時拿下,掃清障礙。你覺得罷免官員要經過朝廷規定的一套程序,陳文強可沒那個時間,由警察保駕護航的新任官員迅速掌握權柄,罷免官員只能回家等候朝廷的處置吧!

好,你還要走門路,還要找朝廷官員,或者是總督袁樹勳說項,那陳文強就使出拿手招數,斷你的錢糧,斷衙門的俸祿,都跟着你喝西北風去。

一個是武力保障,一個是金錢控制,只要這兩招在手,總督袁樹勳也得客客氣氣,低頭示弱。

彈劾陳文強?袁樹勳已經寫了好幾封奏摺,卻也只能當作一種發泄,收藏起來不敢發出。

沒辦法,有西南叛亂在那擺着,廣東的穩定纔是朝廷所希望的大局。現在的陳文強羽翼已豐,名望、權職、軍隊、社會資源等等,已經不是一份聖旨便能將其拿下的。朝廷估計也看得清楚,一邊想着制約,一邊也只能先安撫着。

袁樹勳不想反被朝廷當作安撫陳文強的籌碼,更有着一種擔心,那就是陳文強這傢伙越逼越猛,越能幹出令人驚掉下巴的大事。萬一陳文強投向革黨,那廣東幾乎就是革黨的囊中之物。對陳文強在廣東的勢力,袁樹勳倒也心知肚明,一點也不糊塗。

可這又怨誰呢?只能埋怨在紛亂的形勢下,沒人有那個才幹,沒有能夠穩定廣東、編練新軍的本事。

而正是這紛亂的形勢,纔給了陳文強展示的機會,逐漸攫取到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大權。所謂亂世造英雄,陳文強能夠有今天這樣的實力,那不是僥倖,而確實是有着真才實學和魄力手段的。

“大人,閩、贛兩省巡撫彈頦陳文強,要他停止鹽政改革,杜絕廣東食鹽通過走私進入。還有四川和江浙的官員也向朝廷上奏,陳說川鹽和淮鹽所受衝擊,要求湘、鄂兩省禁絕廣東私鹽,只用川鹽或淮鹽。”

袁樹勳翻了翻眼睛,看都不看便擺手道:“本部堂不想管,也管不了。既然他們向朝廷上奏,那就由朝廷定奪好了。”

“朝廷也不想明令作出決定,才轉給大人。”幕僚苦笑道:“編練新軍的資金多出於鹽政,若是停止或改變,陳文強只需停止餉金,兵亂實可憂慮。”

“哼,這惡事想讓本部堂來做,本部堂纔不幹呢!”袁樹勳哼了一聲,捋着鬍子陷入沉思。

幕僚等了片刻,見袁樹勳還不說話,便試探着說道:“大人,不如讓陳文強來辯,畢竟是他惹出的麻煩。”

袁樹勳眨了眨眼睛,長嘆了口氣,“這傢伙,怕過誰,估計也沒有什麼好言語。也罷,就讓他去頂,本部堂纔不管呢!”

……(。)

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6章 安頓託付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6章 無情殺戮第60章 南洋攻略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67章 革命黨?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23章 退位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46章 味素問世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5章 綁架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65章 海上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57章 辣手摧磨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99章 陳袁會第29章 暗殺團第17章 吃講茶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9章 新思路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39章 大勝第191章 無題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79章 朋友?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45章 求知少年
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6章 安頓託付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6章 無情殺戮第60章 南洋攻略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67章 革命黨?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23章 退位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46章 味素問世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5章 綁架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65章 海上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57章 辣手摧磨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99章 陳袁會第29章 暗殺團第17章 吃講茶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9章 新思路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39章 大勝第191章 無題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79章 朋友?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45章 求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