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

朝會講話:公務員必須要以愛民的心理,爲民的態度,處理政事。以淨白的心理,實行主張公道的權能,扶助好人,制裁壞人,完成政治的任務。

七月七日

對暑期進步討論會講話——釋負責:負責的意思甚爲宏大,就萬物上看統有個責任,犬守夜,雞司晨,均是負責任。古人說:不誠無物,負責就是誠。儒家的真理,就是負責任,如孔子喂牛餵羊喂的肥壯,管賬管的得當,伊尹是聖之任者,周公的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禹王治水,八年在外,三過其門而不入,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以及武侯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都是負責的行爲。所以說,儒家合了造化的功能。秦統一六國後,以後認中國就是天下,以爲無敵國外患,所以不需要政治負責任,且怕人負責取得人心,奪他的江山,將負責的文化和真理毀滅淨盡。我們要恢復我們負責的精神,作甚務甚,作甚成甚。如不負責尚不引爲恥辱,則這個人雖活着也是個軀殼。

爲克難坡望河亭題聯

裘帶偶登臨看黃河澎湃直下龍門走石揚波淘不盡千古英雄人物

風雲莽遼闊正胡馬縱橫欲窺壺口抽刀斷水誓收復萬里破碎河山

橫額

北天一柱

七月二十日克難坡

今天的村本政治,第一在努力選拔村政指導員及村級幹部;第二在選拔良好負責的區級幹部;第三在改良官僚式的縣政府,變成豎系部分主官負責的縣政府。

七月二十一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凡事有恰好處。無論大小事,都須尋見恰好處。做到恰好處,就是有一人收一人的效,花一錢收一錢的效,過一時收一時的效。

七月二十二日

物有竅,事有竅。處物得物竅,可舉重若輕;處事得事竅,可迎刃而解。

七月二十三日

道理即是生活,工作即是財富,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

七月二十四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打擊三種舊習染

中國有三種習染,就是學術的習染,也就是老莊學說的習染,以八股取士的習染,及以官職籠絡才智的習染。這三種習染,都是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中國爲世界,認爲無敵國外患,以對內爲目的造成的。老莊的學說,是玩世的,旁觀的,結果是破壞責任心的。以後二千年中,以八股之文取士,又是使人將心思用到理上說理,而不在事上說理、物上說則。二千年的大一統的遺毒,以官爵籠絡豪傑,怕人負責,得了民心,鼓勵人不負責,以鞏固其統治權。所以,我國一百年前就該維新,而沒有維新,終於今日受人欺凌,就是三種習染的結果。因此,公務員都養成自己不負責,且怕別人負責,更以不負責爲清高。習染所至,遂形成了不做事的公務員是好的,作事的是壞的。我們現在一般的公務員,只能說而不做,統是這個根子種下的。今日,這三個習染雖有所改變,但未脫離開。這三個習染要是去不盡,國家富強文明的力量不會能迅速的發展。

七月二十五日克難坡

一、政信:政是政治,信是信用。政治與人民約定的事,如法令規章有關於人民精神物質與時間興趣者,不違反就是政信。

二、政效:政是政治,效是效用。政治上所施爲的事,其收穫就是政效。這政效是指政治本身而言,不關乎執行事的人。屬於發動人的責任,如下令做軍服,在產棉地織布地收穫多,不產棉地不會織布地收穫少。

三、政能:政是政治,能是能力。政能,就是執行事的人的能力。同一時間、同一工具、同一資料完成事的效果大,就是能力大,效果小,就是能力小,純屬於執行事的人的方面。

四、政品:政是政治,品是品質。政治上做的一件事,合乎政治本身的健壯,政治對象的幸福,這就是有政品,純屬於政治的本身方面。如前清的捐官辦法,即是不適於政治本身的健壯,如前清的開放煙禁,就是不適於政治對象的幸福。

五、政格:政是政治,格是人格。政是很有品,而爲政的人沒有人格,影響了政治,是純屬於爲政的人的方面。

六、政義:政是政治,義是道理。合乎政治本身之責任、客觀對象之幸福者,即爲政義。政義在政治上是高於一切,不受其他政治條件之拘束。

七、政律:政是政治,律是規律。政治橫豎間之關係,一切皆有規定,一切皆依規定,破壞規律者就是破壞政律。

八、政風:政是政治,風是風尚。公務人員之生活行爲造成之風尚,就叫政風。良好行爲造成良好風尚,不良行爲就叫不良風尚。

七月二十六日克難坡

利幹就是自己不爲自己前途上造障礙。

七月二十七日克難坡

村本政治之任務,在加大村的機能,以達成美滿人生幸福之政治目的。

七月二十八日克難坡

管事,主觀方須定有步驟,客觀方須使知次序。有步驟,則行者知所先後;知次序,則受者易於適從。

七月二十九日克難坡

什麼是個幹部?接受革命的使命,努力革命的工作,完成革命的任務的,就是幹部。

七月三十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公務員必須要盡職忠職

國家民族有一必須辦的事,即設有一職。任這一職的人,就是負完成這一事的責。盡心竭力的負起責來,自動的深入的徹底的完成這一件事,這就叫盡職。以自己的生命,保障職務的成功,這就叫忠於職務。

七月三十一日

出席朝會講話:

(一)要做到沒有一個貪污胡來的幹部。抗戰以來,給村級幹部露下一貪污胡來的空子。從今以後,要嚴厲的教育防範懲辦,做到村幹部沒有一個貪污胡來的人。(二)做革命的人應盡力事務工作。富強文明,皆發動於政務,而完成於事務。以後做革命的人,應盡力事務工作,努力事務技術。(三)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訓練。訓練幹部,應在日常工作中訓練,學習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學習。我們今後希望各幹部自己在工作中學習,上級在工作中指導他學習。如此學習下的,纔是實在的、適用的。

八月一日克難坡

進步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成功的企圖,一種是恥不若人的精神。

八月二日克難坡

革命須你自己作。你自己不作,就是你不革命。他人革命是他人的成績,不能成了你的成績。

八月三日克難坡

不得社會的信任,不能生活,不得政治的信任,不能講理,不得長官的信任,不能做事。

八月四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婦女工作今後努力的目標,現時國家富強的兩個基本條件,就是造產與增人。造產是發展國家財富,增人是充實國家人力。

八月五日克難坡

民運是現代化政治的唯一要素。

八月六日克難坡

發動民衆使之興利,是使民衆做了政治的化身。發動民衆使之除弊,是使民衆做了政治的武器。

八月七日克難坡

士兵運動是走現代化軍隊的一個途徑。

八月八日克難坡

能糾正上級的錯誤,就是輔助上級。

八月九日克難坡

什麼是自爆?就是自己不好好幹,還不以自己不好好幹爲不對。

八月十日克難坡

什麼叫自棄?就是甘心不如人,且不以爲恥。

八月十一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痛除習染,改正習慣,以心用事。習慣本身是無仁義、無廉恥、無理智、無是非,所以,由習慣支配下的行爲,也是無仁義、無廉恥、無理智、無是非的麻木行爲。

出席政治會議:政治是革命的,教育是做人的。自己能修正自己,是做人的;干涉他人不修正他自己,是革命的。一個革命的幹部,必須自己修正了自己,更能教訓、糾正、打擊別人,如此纔是真正的幫助、愛護、成全他。

八月十二日克難坡

虛心的選拔幹部,熱心的教育幹部,忍心的淘汰幹部。

八月十三日克難坡

熱心和恥不若人,是自動的原動力。

八月十四日克難坡

熱心愛國的道德,是立國的依據;恥不若人的勇氣,是進步圖存的原動力。

八月十五日克難坡

努力就有前途。不怕沒前途,只怕不努力。誰努力,誰就有前途,誰努力,誰就能成功。

八月十六日克難坡

一個國家民族欲圖生存,必須適時的教育人民處事的技能,更須不斷的改進,以增加工作的效率,保證國家民族的獨立生存。

八月十七日克難坡

要人民守的法令,人民不知,犯了懲罰,人心不服。以後必須責成村公所傳達。

八月十八日克難坡

各國的富強文明,不是由少數發動事的人造成的,是多數執行事的人能問清目的,自動的完成事的人造成的。

八月十九日克難坡

革命的幹部,是重在做,不重在說。

八月二十日克難坡

政治是革命的,教育是做人的。自己能修正自己,是做人的;干涉他人不修正他自己,是革命的。

八月二十一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革命的幹部組織起來,一齊努力剷除壞公務員。國家想好,非政治好不可;政治想好,非除了壞公務員不可。除壞公務員,今天非革命的幹部組織起來一齊努力不可。革命的精神,單純的就是一個不容人壞。

八月二十二日克難坡

解放婦女的束縛,提高婦女的地位,必須先增加他的能力,使他生活不靠人,增加他的責任,使他生活不消極。

八月二十三日克難坡

復暑進會會員陳世杰函

八月二十二日函悉。你建議中的五到是到什麼?如五到皆到恰好處,就行;如五到尚未到恰好處,就不行。所謂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你所說的到,可謂之至,不是中。恰好處的中,是識見與努力皆到,才能做到恰好處。

八月二十四日克難坡

錯,就本身上說是平等的,就身份上說是愈大愈丟人,就職務上說是愈高壞的事愈大。

八月二十五日克難坡

堅韌,沉着,敏捷,勇敢,爲軍人必具的四種武德。

八月二十六日克難坡

這就能成爲現代化的國家:主官,負起領導的責任來;承辦人,變成部分的主官執行人。研清是爲什麼,作什麼,負責自動的想出方法,深入徹底的指示、督促、糾正、檢查的完成什麼。

一機關實行豎系的部分主官,豎系的各級機關實行層層節制,此爲政治方面夠了。再有了革命的羣衆性,實行橫的不容人不,則百病可除,百利可興,就完成現代化的國家了。

出席暑進會閉會典禮訓話:在抗戰的前線,應在國家法律範圍之內,實行下列三種處分:一、在國家民族立場上,有不若無、不堪教育者處死刑。二、知悔而堪教育者,帶罪圖功。三、能知錯認錯改錯者,在羣衆面前認過。

八月二十七日克難坡

得病是由於生活上的錯誤,只要生活上沒錯誤,就不會得病,所以預防最爲要緊。

八月二十八日克難坡

一個革命的幹部,必須以國家民族的利益和自己事業的成功爲前提,必須是自動自發作甚務甚。是自己負責不容人不負責的,是不斷求進步的。

八月二十九日克難坡

我們的軍隊,第一必須先要做到軍能保民的地步。軍能保民,民才能助軍。

八月三十日克難坡

必須要有熱心、有人格、有志氣、能犧牲的人,纔可作軍人。

八月三十一日克難坡

軍人是國運的決定者,人民幸福的保障者,社會公道的維護者。

九月一日克難坡

實幹就是不苟且,不敷衍,不空談,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將自己應做的事,一針一線的徹始徹終的圓滿完成。這是革命軍人必具的精神。

九月二日克難坡

練兵,是練士兵的戰鬥智識,戰鬥技能,戰鬥方法,戰鬥精神。

九月三日克難坡

訓練兵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勤,一個是竅。勤字便是指有心人,能下辛苦;竅字便是說有方法,能善督教。

九月四日克難坡

一刻不停息的努力,是革命幹部的門面。無此門面的人,就失掉革命的資格。

九月五日克難坡

絕食一日。

某同志檢舉欺的電報

外間有識人士僉稱,無人不欺鈞座。斯言固有過當。多數人爲欺,似有其因。個人之欺易察,多數爲欺難明。個人之欺,爲忠直之士所不欲爲;多數爲欺,雖有忠直之士,只有袖手而已。試問訓軍三載,進步幾何?善政屢頒,收效幾何?觀其報告,井井有理;考其事實,口號標語。我方前有大敵,後有叛逆,不禁爲我前途悲也!職冒死直陳,伏乞垂察。職叩。銑印。

批:高幹、執各委員會,大家應絕食一日而自省。

與暑進會四期全體會員代表劉西舟等談話:

代表:司令長官、主席,領導反欺運動,躬親絕食,聆悉之餘,不勝惶愧。會員等痛加反省。此種欺的罪惡,確係會員等所犯,今以最大決心,自即日起,做到自己不犯,不容人犯,並以赤誠之心,推代表六人前來晉謁,懇請垂念國家,即刻進餐,珍重鈞軀,以安衆心爲禱。

長官:你們行爲上的過失,就是我領導上的不夠,我已有決心領導大家絕食。

代表:長官的身體健康,關係國家至鉅,豈可忽視。

長官:如果欺病不除,我身體健康有何用處!希回去轉告大家,去欺病爲重,我身體健康爲輕,不應拋重就輕。

代表:長官如此,我們何以自處?

長官:你們今後堅決的自己不欺,不容人欺,足以自處。

主席:這話明白了。你們回去轉告大家,以長官之絕食一日,換得我們全體之不欺,亦多足矣!

反欺自省絕食誓語:我誓不欺你們,亦不容你們欺我。我們今日共定信約:一、自誓要堅決遵守。二、討論的辦法要徹底做到。

九月七日克難坡

組織的工作要深入到鄉村裡,基礎要建立在鄉村裡,必使我們的政權不存在時,尚能保存十分之一以上戶數同志奮鬥。

九月八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實行豎系的部分主官,建立室中心、科重責的制度。

九月九日克難坡

說甚是甚能得到信字,做甚務甚能得到任字。

九月十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拿上私慾做事,是習染;拿上道理作事,是經驗。會做事的有習染,不如不會做事的莫習染來的有效。

九月十一日克難坡

規定製度的效用,就是明是非,別優劣。明是非是從事上說,別優劣是從人上說。

曾文正公曰:制度以外無學問,用人以外無經濟。是很對的話。

九月十二日克難坡

朝會講話:特支部應規定連繫辦法,實現政務與組織的連環作用。效力增大就是進步,就是工作效用達到最高點。

九月十三日克難坡

目的要明瞭,理由要簡單。

朝會講話:要拿自己的經驗發明,表現自己人生精神的代價。

九月十四日克難坡

朝會講話:自己的努力,是自己的前途。保持革命的場所,保持革命的人民,保持革命的力量。

九月十五日克難坡

說甚是甚,做甚務甚以作事。不容人不,能使人能以革命。

堅定革命志氣,擔負革命任務,要保持革命的場所。革命的人民,革命的力量,靠自己的努力改造現實。

九月十六日克難坡

朝會講話:習慣是私心用事做成的,經驗是公心用事做成的。

九月十七日克難坡

頂大的工作效用是進步的目標,離開工作效用就無所謂進步。

九月十八日克難坡

出席朝會講話:整體精神

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1章 出版說明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1章 出版說明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1章 出版說明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
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1章 出版說明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1章 出版說明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1章 出版說明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