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

牧一羊而使之強,栽一木而期其活,亦必須費到相當心機,況爲政乎。

有耳不用着聽時,使之等於無耳。有眼不用着看時,使之等於無眼。有口不用着說時,使之等於無口。有心不用着想時,使之等於無心。

五月十九日

山河大地何時毀,人生能有幾何,山河大地有時毀,人心那有始終。有始終者有終始,無始終者無終始。

五月二十日

身在一日表顯心一日,心在一日管束身一日。身之本在親,心之本在天,合天順親,爲人生之規律。

五月二十一日

村建設當以優裕村民生活,善美村民關係爲目的。欲達到此目的,在組織完密,章程適當,施行順序。適乎情者爲善法,法一分不適情,人類受一分損傷。

五月二十二日

能恕人之短者,始能用人之長。知己之過者,始能體人之艱。

五月二十三日

勞力者當助以心,勞心者當用以力。

死道易,生道難,善其生者,始可善其死。

五月二十四日

管人易自管難,能自管始可管人。

五月二十五日

錢財之於人如水之於器,能承受若干之器,始能容若干之水。過量則放溢而不可收拾。

五月二十六日

物質過乏則朽志,物質過量則放志。

五月二十七日

章則即事之模子,定下個什麼章則,成個什麼事出來。

五月二十八日

有治法而後有治人衆人也,有治人而後有治法先覺也。

五月二十九日

法之於人,如轉把(方向器)之於車,無之則進行無把握矣。

五月三十日

割不斷情絲,即去不了牽掣,一分牽掣一分苦。

五月三十一日

人如器,扇風者不可用以禦寒,知此則不必責人之不能矣。

六月一日

不矜其長者,始能不諱其短。

村村治,縣無不治者。縣縣治,省無不治者。省省治,國無不治者。爲治當由村始。

六月二日

多灌結瓜大,再耘出米多。

六月三日

執簡御繁,以易處難。

六月四日

得意路上易出險。

六月五日

對進山學校高中學生第九期問題如下:意志自由說與意志必然說各有論據,以何者爲近,試各抒所見以對。

六月六日

忍耐爲渡難關之秘訣。

六月七日

欲以虛僞解除當下的困難,其結果困難更甚。爲博得他人當下的痛快,其結果必使人不痛快更甚。

六月八日

分開督促與考覈,即是爲督促者之督促。撂開督促者而考覈,實行者損失實大。

六月九日

雪亮聰明的人不足以擔大任,一偏聰明的人不足以任全事。

六月十日

能實行養身之道,身始可以壯。能實行養心之道,心始可以清。

六月十一日

做鬼事的是鬼,人慾不是鬼,人須先不做鬼事。

六月十二日

動之以情,明之以理,繩之以法,必行。

六月十三日

人心複雜無比,有觸即發,須思深言淺,慮遠行近,以避免之。對複雜無比之人心,秘密爲良好之預防,誠實爲惟一之抵抗。直接的平易的,可避免複雜人心之糾纏。

六月十四日

審知人心之陰恨險詐,非特機事當秘密,即學問見解亦不可輕於發露,致遭阻滯。

六月十五日

各官署辦理建設事業,須有如下之步驟,始能有效:

應需要詳設計選專才索計畫立契約

專責成善指導勤督促嚴考覈當賞罰

六月十六日

兵戰須兵精氣銳,始能戰勝。商戰須貨好價廉,始能戰勝。貨好在技術,價廉須用政治力量。

六月十七日

軍事侵略之防禦在要塞。商品侵略之防禦在關卡。

六月十八日

睡眠本是死活人。修養要成活死人

六月十九日

中是使矛盾的不矛盾,衝突的不衝突,不平衡的平衡,不調和的調和,不存在的存在,不發現的發現,當有者有,可無者無。

六月二十日

事有由我者,有由人者。由我者當盡其在我,由人者當聽諸在人。世語說:常將有日慮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可爲盡其在我者之好原則。世語又說:何時黑了何時住,何處斷了何處續,可爲聽諸在人者之好原則。

六月二十一日

做事是知難行易,做人是知易行難。重知行合一,是指儒家學問成就以後之景況言也。學問未到知行合一之前,頂好要防爲惡,助爲善。防爲惡須自設其阻滯,使之難行。助爲善須自設其便利,使之易爲。

六月二十二日

智非圓不周,行非方不穩。

六月二十三日

人生一日須有一日之效用。其效用有三:一、盡人事,二、改過,三、勞動。三者俱進,始不是枉生。

六月二十四日

一日一日錯不減少,是當憂也。

六月二十五日

好身體,未必是好精神。惟好精神必須有好身體,始能充分表現。

六月二十六日

國中無負正義之責者,必亂。

六月二十七日

默以代辯,緩以代駁,力省而效大。化險爲夷是處事之則,怒來喜去是接人之則。處事要得竅,卡主咽喉,一指可以制死命,腳跟刺,刀不着勁。

六月二十八日

應諾難,諾之不可輕易。事之敗壞於漏者,百分之九十九。恆當如日月四時以昭信,變當如風雲雷雨之不測。

六月二十九日

脫不了煩惱,入不到快樂。去不了舊錯,添不上新對。去不了舊惡,添不上新善。武斷的醫生,其殺人之禍不減於毒菌。

六月三十日

矜功則減功,謙功則益功。矜能則減能,謙能則益能。

天花亂墜之進言,皆陰爲己謀利,鄙人也。世之作傀儡者,皆爲彼輩之利用品,惜哉。

七月一日

不善用心者,不知心之效用多大。惡意人之益己語,亦當採取。

創辦事,必須詳細的查考,精確的計算而後辦,失敗始少。

七月二日

自己露鋒芒處,即是人受刺激處,一分鋒芒一分害。

此次出來進言者之中,使人最動心之言有二:一爲公末次戰爭失利,客軍晉鈔人民損失不少,此後注意勿作得罪人民事。一爲公此次離晉後,人民追念公之紀念固亦有之,但爲數甚少,此後當注意多爲人民作留紀念事。以上兩段話,真是一語千鈞。每一憶及,情感無量。

權與富雙有,爲今世界之所不許,因權得富,禍害尤深。

七月三日

以其術禍人者,人即以此禍己。

有以鹽水洗患處而懶於去土者,模仿者見之,遂於淨鹽中加土洗患處。世事之如此者不可悉數,不盡爲人類惜。

七月四日

證實臆度,只可探聽其事,不可並說出臆度。持己之事,見到做到,其見始貴。頻於更改之錯,在輕於決定。

七月五日

救濟資本掠奪勞力之病有三:各得所值,各得所需,勞資合一是也。各得所值是對,各得所需是好,勞資合一是易。

以衛戍條例求社會之安寧。以考覈條例求建設之進行。

七月六日

主病如主兵、須偵察明白,用醫如用將要慎選專長。多請醫以廣徵經驗,慎吃藥以防免誤投。

七月七日

親病重而感孝虧是平素未盡子道之過。

七月八日

人與人是感情,不可使之少傷。環境之關係愈脫利煩惱愈少。苦己悅人,樂己惱人。

七月九日

難得心靈如電,心死如灰。

七月十日

智不圓之人,不可與之談進一步之理。與之談進一步之理,反使之惑。

去不了有,即免不了觸,一觸之下即難收斂,改性其難哉。

七月十一日

矯人之行錯,人易認而難改。矯人之知錯,人難認而易改。

七月十二日

一天了一天,備死之良法。一事說一事,處事之良法。

脫利環境,專其所成,易得結果。

利己之事,可以做可以不做,則勿做。利人之事,可以做可以不做,則做。

七月十四日

觀察世人,有智圓者,有行方者,惟智圓者行多不方,行方者智多不圓,故貴智圓而行方。

辦事應取行方者,主事應取智圓者。

七月十五日

理之服人,情之感人,和之悅人,人之天性然也。

知死爲利易已,爲功易勸。爲利不知已,爲功不知勸者,頑人也。

七月十六日

人性之善穎,如女子之顏色,不着意培植,甚易毀壞。

七月十七日

人性中有公道愛人,如種子中有木葉花果,要在使之發出來。

現世之社會,如冬時之地凍的未開,國利公益之事業萬難發達,非變冷爲熱新政不易收效。

七月十八日

言多固丟,少亦丟,言遲固丟,早亦丟,言其難哉。

說話最忌枝節,一分枝節一分障礙。多數人之錯,亦不可輕視。

七月十九日

不表心之物死物,不理物之心枯心。

省政考績辦法完竣,若不規定縣政考績辦法,則村政實施細則仍難澈底。

當政者一意孤行到底,則誤國將不知胡底。

使人如使器,用其所能,棄其所不能。言事亦如此,說其才之所能懂,置其才之所不能懂,在人則得益,在己則省言。

七月二十日

處置事如蘸鋼,要適時,先時後時皆爲失時,失時之後則枉然矣。

言者心之本也,心如此,言始如此,聽其言,知其心。心者性之發也,知其心,則可以明其性。性不易改,勿輕碰人言。

七月二十一日

擔當國者始能誤國,擔當事者始能誤事。擔國者能悚於誤國,擔事者能也悚於誤事,則善矣。

知非要改,守誓要固。責人易刻,處人易寬。

七月二十二日

作僞礙人害事甚大,減少社會作僞一分,增加人羣幸福一分,政治當努力爲之。

藥以醫病,假藥誤人,最爲可恨。當用嚴法取締作假藥人、用假藥醫。

七月二十三日

醫無良果,就其存心而言,若存心善,醫能顯效。但醫之存心善,非別有學問者不易。故世人戒子行醫,亦有相當觀察也。

存防旱災之心易,存防水災之心難,因水災不常有,人易忽之。

七月二十四日

對父母盡孝,可進前一步,父母之失望少。對子女望孝,可放鬆一步,自己之失望少。

社會上說,虧衆不虧一,尤應虧富不虧貧。村中處事,當以合理爲原則。

七月二十五日

人之一生,鑄成大錯後,則悔莫及之事太多,覺悟愈遲,補救愈難。欲覺悟須向尊善師、親良友、多讀書、常反省數端用力。

七月二十六日

欲堅必不承認者,須急允其應承認者。欲友善友者,須嚴拒其不善良者。

七月二十七日

以心解物者富,以物表心者貴。以心解心者窮,以物表物者賤。

制服人易,制服己難。原諒己易,原諒人難。爲人一生當向制服己、原諒人處做工夫。

七月二十八日

財產是身外物,易於失靠。技能是身上物,身在即有。人生當重技能。

審慎隨之以敏捷,審慎始不至延成失機。敏捷先之以審慎,敏捷始不至誤爲孟浪。

七月二十九日

中國學問偏於作人,歐美學問偏於做事。作人做事均爲人生兩要,惟應於做事中求作人,不可撂了做事求作人,因富強文明皆由做事中求得也。

七月三十日

人人有工做,即是人人有飯吃。但機器發明以來,一人做數千人之工,生產過剩,則工人失業,當以多用物銷其過剩。此必由政府分配用物,分配工作,始能調濟。

七月三十一日

鹿爲角死,麝爲香死,人爲貪死,貪愈甚者死愈速。

書是人心的顏色,看甚麼書就要染甚麼色。友是行路的引導,交甚麼友就要走甚麼路。

八月一日

費心做下的事效大,費心作下的文錯多。費心用力,力借心顯。費力用心,心借力顯。費力用力力衰,費心用心心轉。

八月二日

告韓使——今春韓復榘使人來雲:欲共攻平津,以驅張擁公再出,但許拒馮加入,何如?餘答以外禍方殷,豈可再生內訌,且山東已在日人虎視中,若此正所以與敵以隙,國事更不堪問矣。使者曰:公如不然,請爲向方守秘密。

告段使——合肥使人來雲:北方軍人一致倒張,倒後段可收回東省,北方另成政府以抗南,只俟公一諾。餘答曰:未聞內亂愈張而外患能息者。日大國也,不可測度,請段公勿受其欺,此爲四月間事。五月間復專使來雲,願推公主持北方軍以驅張。北方軍由段擔任,一致聽命,餘答以十九年欲出洋息內爭未果,變爲內戰,至今思及,尚爲痛心,餘豈肯再爲內戰之發動者。合肥老矣,當此國難之時,當局者剛愎固有遺誤,元老當以原諒心理,以國民資格扶助,裨益國家當不爲少,請轉陳鄙意爲盼,使者遂返。七月下旬復由王軍長寄語云:外交內部均已辦妥,擬入宋哲元軍中,效馬廠誓師法,通電抗日驅張,只得公一諾,即行發動。餘曰外患已成,國固不幸,然負咎有人,段公此舉,恐以救國之心,蒙亂國之責,老矣,不若靜心爲愈。希轉達爲盼。

注:有謂王系王總長揖唐者

八月三日

使人耳聽的學,不知使人眼看的學易會。

八月四日

管束用人,兩無礙處不妨放的鬆,有礙人處務須嚴予限制,以免生事。

八月五日

不黏不脫是連帶的事,不能不黏就不能不脫。不能不黏私的,就不能不脫公的。黏不住公的,就是黏住私的。脫不了私的,就是脫了公的。要想不黏,須先不脫,由內向外是黏公,由外向內是脫私。

八月六日

人身有大蠹,能使人大錯,人之勇若不能勝之,終必爲蠹化。

八月七日

執簡御繁,爲施政之要訣,但須在竅中,若不得其竅,則無簡可言。

八月八日

萬物各有能,到其興來,各現其能,能爲他物所不能者。

八月九日

忽於近者,必不能精其遠。忽於粗者,必不能精其細。

八月十日

餘夏日負病歸鄉,伏頭灑雨,村人甚急,恐應此間淋伏頭、旱伏尾之俗語。有沁縣人云:該縣亦有下破伏頭、曬破石頭之說。果入伏七八日無雨,村人某雲,擡頭望雨,將燕窩毛磨去,餘遂有“伏頭灑雨情斯急,燕窩無毛眼若穿”二語以紀之,寫鄉間急雨情況也。山西十年九旱,全憑天雨,社會人心政治建設均難穩定,應力謀人力補救之法。

盡其在我,聽諸在人,爲處世之良法。能盡其在我,固亦未能聽諸在人,不能盡其在我,必不能聽諸在人。

八月十二日

精密到之執簡御繁,簡始易執,繁始易御。

八月十三日

人已費力之事,雖錯亦須明其辛苦,而後改正之。

八月十四日

有因爭路而求斷於餘者,餘乃作詩與之:“鄰家相處要平和,只爲爭路來找我,讓他走走路無損,訴訟不已花錢多。”

八月十五日

氣以激氣,情以動情,處人應當斂氣**。

八月十六日

理絲不得其道益紛,治國不得其道益亂。

八月十七日

自己做事,須有計畫。有計畫則有軌道,有程序,易檢點,可按日記功。用人做事亦須有計畫。有計畫則有軌道,有程序,易考績,可按日檢點。但計畫須精密周到,執簡御繁。

八月十八日

事要在做時努力,若到不能做時,努力亦枉然矣。

八月十九日

大錯成於漸,大病成於微,大患成於細,大富積於零。

八月二十日

施政計畫不可尚理論,要能坐言起行。

八月二十一日

仁心爲政治之本,法爲體,財爲用。

八月二十二日

有治國之法,有亂國之法,有名爲亂而實治,有名爲治而實亂之法。今定一治國之策,見諸實行而國反亂者,不識治國之道也。

八月二十三日

欲人登高而去其梯,欲人行遠而絆其腿,在古今政治與學術甚不罕見,而今日中國尤多。

八月二十四日

利害不相同不可合事,見解不相同不可論事。

八月二十五日

機事不機,密事不密,明事不明,隱事不隱,顯事不顯,均足以害其成。

八月二十六日

首席參事崔文徵於八月二十日偕參事張至心、張漢三、寧子高、潘太初等四人持山西省政十年計畫草案來村報告,以五日之力修正而返。

八月二十七日

謀人者人亦謀己,恕人者人亦恕己,害人者人亦害己,利人者人亦利己,欲求人先求己,方有着落。

建設縣當由村入手,建設省當由縣入手,建設國當由省入手。

八月二十八日

人有爭執,不可先認人爲有意,當從人情不得已處相爲之解免,解免之後仍爭執不已,始可認爲有意。

八月二十九日

偏私爲肇禍之源,公道爲服人之實,去不了偏私,遍地荊棘,動輒得咎。

八月三十日

知界限不嚴之非,知拖泥帶水之非,知輕違親意之非。

八月三十一日

無不敗之家,欲不敗先不成,又焉可。無不塌之房,欲不塌先不建,又焉可。

九月一日

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
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