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姻親

解元論文一事, 數日之內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當日一衆新舉子們往茶樓裡去了,許珠自然不能跟了去, 可好事者衆,早把此事傳得沸沸揚揚,只消叫人去仔細打聽一下,便連當日那一衆新舉子們都各是什麼神態, 說了什麼話都能打聽出來,更不必說梅耿二人應試的文章了。

舉人試要考三場, 頭一場出三道《四書》題, 一篇應制詩,及經義四篇。所謂文章重《四書》, 便是頭一日的三道《四書》題最爲要緊。可這一回,耿舉人開始只默出了自己的三篇《四書》文, 梅解元卻不但連應制詩和經義都默寫出來,甚至連第二場第三場所考的那些詔、判、表、誥及時事策論題都默了出來, 最終逼得耿舉人也只好把所有的文章都默寫出來,擺在那裡供人比較。

這一比, 耿舉人真是完敗。

許珠的丫鬟知緗從外頭把所有的文章都叫人給抄了回來:“奴婢不懂文章, 可聽人說, 梅解元這一篇篇的文章, 哪篇都比耿舉人的好, 比得那耿舉人灰頭土臉,再不敢說什麼論文的話了。”

許珠隨手就把耿舉人的那一摞文章扔一邊去了,只捧着梅解元的看。其實她也看不出個好歹來, 只是捧着就覺得心中歡喜:“如此說來,梅解元這是實至名歸了。”

“可不是。”知緗不曉得自家姑娘怎麼突然打聽起這個來,但這事兒眼下是京城裡的知名事件,僅次於皇上有了長子——說不定比皇長子還引人關注,畢竟那是皇帝的家事,離着大家遠着呢,倒不如這舉人解元的,大家更喜聞樂見一些。

“咱們老爺也叫人抄了文章回來,說梅解元這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一般,給了少爺,叫少爺好生習學呢。還說梅解元的策論題言之有物,不像那耿舉人紙上談兵,比一比,就見出高下來了。”

知緗到底也是翰林府上的丫鬟,很是懂幾個成語,難得把許良圃那麼文謅謅的評價都一字不差地學了來。

許珠聽了心裡更高興,道:“那外籍的事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梅解元究竟是哪裡人?”

這個知緗也打聽了:“聽說梅解元是嶺南人,跟着家裡人來了京城,不知怎麼的就在京城應了秋闈。那耿舉人,做秀才的時候就考了案首,文章也是好的,有三元及第的志向呢。就爲這個三元及第,明明十五六歲上就能考中秀才的,硬是拖到十八歲,中了秀才又苦讀了兩年,就是衝着秋闈解元來的。誰知這一考,冷不丁的跳出個梅解元來,大家都不識得,再一看,竟是個外籍的。這外籍可不是人人都考得的,舉人們疑心這梅解元有什麼靠山,就疑心到考官不公上頭,只是沒個憑據。這耿舉人就想出比較文章的法子——若是梅解元文章不如他,豈不就證明考官不公了麼?誰知這一比,耿舉人是服了,那些舉子們,也再沒半個敢說不公的了……”

“那梅解元到底有什麼靠山?”許珠聽得極是好奇。

一問這個,知緗立刻嘖了一聲道:“姑娘不曉得,這位梅解元,也是這幾日論文之事驚動了京城,才被人打聽出來——原來是皇后娘娘的族弟哪!”

許珠頓時睜大了眼睛:“竟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弟?難怪——”難怪那般俊美如同明珠美玉,氣派不俗……

知緗還沒說完呢:“梅解元的父親,就是嶺南那位有名的梅大儒啊!之前在江浙那邊,在軍營裡教倭語的,就是那位大儒!”

外頭軍營裡的事,原本許珠是不感興趣的,但因爲事關沈家,兩家到底是姻親,也聽了那麼一耳朵,卻沒想到這會兒又對上了,不由得一喜:“這,這麼說也是有交情的。聽說梅大儒還是沈家、沈家姐夫請了去的呢。”

許碧嫁去沈家快兩年了,這一聲姐夫還是頭一回聽見,着實新鮮得很,若不是前頭加上沈家二字,知緗都不曉得這姐夫說的是誰呢?聞言怔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道:“聽說是這麼回事兒。”

許珠脫口便道:“若這麼說,咱們家跟梅解元家也該交好纔是。”

知緗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才道:“咱們家,跟沈家……”這都好久沒來往了呢。也就是上回沈家姑爺來京城,往家裡來了那麼一趟,結果還鬧得不快。如今沈姑爺早回了江浙,路姨娘也去庵堂裡住着了,兩家越發連封信都沒有呢。如此,梅家與沈家有無交情,跟許家好像扯不上邊兒罷。

許珠嘀咕道:“再怎麼,也是姻親呢……”

知緗沒敢說話,只是暗暗地想,從前可沒說是姻親呢,姑娘說起沈家都覺晦氣,只怕給宮裡大姑娘扯了後腿。今兒這是怎麼了,竟說起姻親的話來,敢情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

殊不知,說起姻親來的,還真不止許珠一個呢,許良圃這會兒就正跟許夫人提這事兒。

許良圃的消息,自比許珠更靈通許多,正跟許夫人細說梅家之事:“梅大儒的長子在修書,據說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對他都頗爲欣賞。次子在備明年的春闈。這會兒,幼子又中了一個解元,多少人都在說,明年怕不是要兄弟同榜呢。”

許夫人也聽了一耳朵舉子們論文的事兒,卻不知曉許良圃說這個做什麼。

許良圃嘆道:“如今瑤兒生的兒子給皇后養着,咱們自該跟梅家設法親近親近纔是。”

許夫人不是沒打過這樣的主意,可梅皇后孃家雖自今上登基之後就遷來了京城,卻是承恩侯府,其門第之高,哪裡是許良圃一個寒門出身的五品翰林能巴得上的?且承恩侯本人又不喜交際,一家子都不怎麼出門,便是想來個偶遇或怎樣的,都找不到機會。

許良圃深覺妻子不開竅,道:“承恩公府姓梅,梅大儒也姓梅。”這不都是一家子嗎?

許夫人這才聽明白丈夫的意思,道:“既這樣,老爺也在翰林院,正好與梅家大公子親近纔是。”

許良圃頓時臉上就有些掛不住,道:“梅大公子忙着修書,哪裡有時間呢。且他不愛應酬,翰林院裡多少人想尋他說話,都挨不上……”

梅若明本就無心出仕,只是修書這事兒能有機會博覽天下羣書,正投了他的脾氣。自他進了翰林院,那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天下書,什麼人情往來都不大答理的。

這倒不是說他脾氣不好。事實上,他雖有梅皇后這個族妹,卻從不以身份驕人的,對上對下皆是溫和以待,只是說到出去吃酒賞花之類,就一概推了。理由也十分充分:他本是舉人,皇上覺得他於修書有些個用處,纔給了他這個官身,若是把心思用在別處,豈不是辜負聖恩?若說吃酒賞花,且等他修完了書,辭去了這官身,自當奉陪。

這話說得真是冠冕堂皇,任誰也挑不出點毛病來。且梅若明只是不去應酬,並不驕人,有時諸人向他請教些學問,他也都一一地細說分明,因此除了個把心眼窄的背後說他幾句,但凡是明白道理的,都肯與他交好。

尤其這話後頭還傳到了皇帝那裡,皇帝特特地誇讚了幾句,還賞了一套御製的筆墨。並還贊梅大儒家風好,說是等着明年梅若堅春闈得中,“再爲朝廷添一人才”呢。

皇帝都說了這話了,只要梅若堅不掉鏈子,那前程還愁什麼呢?

“那還是前幾個月,如今梅家這幼子又中瞭解元——”許良圃說到這個新解元,簡直眼饞得了不得。說起來梅家幼子梅若辰跟他的兒子許瑾一般年紀,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哪。

總之,梅大儒這一家,如今簡直比承恩侯府都紅火,偏這一家子也是深居簡出的,一樣的難巴結。

許夫人聽了這些,心下不由擔憂:“這,這如何是好?”丈夫說了半天,根本就結交不到,豈不是白說?

許良圃微微皺眉:“你怎的還未想到,沈家與梅大儒卻是有交情的。”

許夫人聽見沈家,也得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丈夫說的是什麼:“沈家?”

“可不是。”許良圃嘆道,“梅大儒因在江浙教授倭語,才被皇上稱讚忠心爲國,提拔起來的。當初,還是沈家邀請了他去的呢。咱們跟沈家,到底也是姻親……”

許夫人難以置信地道:“可沈家不是招皇上忌諱……”

“噓——”許良圃擺手示意妻子不可高聲,看屋裡的丫鬟早都被打發了下去,才低聲道,“以前都說皇上忌諱沈家在西北勢力,纔將他們調到江浙去。可如今看來,未必是那麼回事。再說,就算是那樣,如今江浙可又是沈家的天下了。你大約還不曉得,江浙那邊又送了戰報來,說是倭人劫持袁家次子爲質,欲偷襲海寧,製造民亂衝擊杭州城,結果被沈家大郎發現,反倒斬首了二百名倭寇。”

許夫人聽得暈乎乎的:“不是說袁家父子三人都戰死了嗎?”

許良圃嘆道:“你也想想,倭人偷襲海寧什麼的,拿着袁家次子有什麼用呢?罷了,這裡頭的事你大約想不清楚,倒也不必深想,只這麼一聽就是了。”事涉太后母家,要搞那麼清楚做什麼呢?袁家一門英烈,豈不比什麼勾結外賊好聽嗎?

“總之袁家次子已經是死了,沈家這會兒算是握住整個江浙了。”說不得還捏了袁傢什麼把柄呢,“依我看,或許之前大家都是看錯了,皇上把沈家弄到江浙,說不得就是驅虎吞狼呢。”

事到如今,許良圃也不由得有些後悔,當初不該對沈家那般輕慢的。當然,如今女兒在宮裡生了皇長子,自是前途無量,可若早知沈家今時之功,當時該好生給次女備一份兒嫁妝,正正經經嫁去沈家,且婚後還該多與沈家來往着些纔好……

當然,如今後悔也沒什麼用了,但畢竟跟沈家的姻親關係還在,重新走動起來也不是不行啊。許良圃今兒跟許夫人提這事兒,就是這麼打算的:“眼看要過年了,也打點些年禮送過去。聽說,倭人偷襲海寧,碧姐兒正跟着沈姑爺去觀潮,也撞上了。”既撞上了,肯定是要受些驚嚇的,孃家關切一二,不也是情理之中嗎?

許夫人聽見“沈姑爺”三字,就覺得胸口堵得慌。從前那些事兒她可還都沒忘記呢,那會兒爲了不影響許瑤入選,硬是不讓許碧回門,如今這又要去親近,她實在是拉不下臉皮來啊。

可是丈夫的話卻又是在理的。眼看着太后的孃家不成,皇后的孃家倒起來了,就爲了許瑤的前程也要想法子巴結啊。許夫人揉揉胸口,就去準備給許碧的年禮了。許良圃的意思她明白,於是禮物之外,還寫了封信,信裡當然提了提梅大儒家的事兒,就預備着倘若沈家託許家下人給梅大儒捎點什麼東西,這不就有藉口登門拜訪了麼?

東西到江浙的時候,纔是十月裡呢。許碧聽說是許家來送年禮,簡直是嚇了一跳:“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進來傳話的是知晴,一聽許碧這話就笑了出來:“少奶奶說的可不就是呢,奴婢在二門上見着陳媽媽,只當自己看花了眼。”許夫人姓陳,這陳媽媽就是她的陪房,是個心腹了。許夫人使她跑一趟,可見重視。

孃家派人來,許碧也不能不見,遂整整衣裳,就往花廳裡去了。

陳媽媽既是許夫人的心腹,從前自然是不把許碧放在眼裡的,便是這回進了沈家門,心裡想的還是從前那個說話都要半低着頭的二姑娘,誰知坐下喝了半盞茶,才見裡頭人慢悠悠出來,幾個丫鬟簇擁着,中間一個高挑個兒的少婦,一件玫瑰紫的長襖,邊上鑲着雪白的狐皮風毛兒,襯得一張臉也如玉石象牙一般,白皙瑩潤。

這肌膚越白,就越顯得眉如墨畫,鬢若鴉羽,脣似丹朱。陳媽媽固然知道二姑娘生得不錯,可也從不曾見過她這般豔光照人,一時竟然不敢認了。

她是許夫人貼身伺候的人,自也見過幾樣好東西,認得那做襖兒的料子就是蘇州產的宋錦,玫瑰紫的底子上用暗金絲線織着流雲紋樣,又嬌豔又華麗。類似的料子,陳媽媽在京城也見過類似的,一匹少說也值得八十兩銀子。許碧身上這個還織了金,價值只會更高。

再看許碧頭上挽了個家常的一窩絲,只戴了一枝赤金華勝,那累累金絲細如髮絲一般,中間鑲了三枚碧瑩瑩的貓兒眼,顆顆都有小指肚大小。且兩耳垂下的水滴墜子,鑲的亦是貓兒眼,雖比頭上的寶石略小些,顏色卻是相同的碧綠喜人。

這樣的貓兒眼,一枚兩枚好尋,但這般多又顏色相同的,卻不常見了。陳媽媽也算識貨,心裡越發吃驚——沈家縱然富貴,可二姑娘家常就這般打扮,也可見在這府裡甚是尊貴了。

若說陳媽媽來時心裡多少還懷着些舊時的輕視,這會兒卻是不敢再有半點兒心思,連忙把茶盞一擱,深深福身行禮:“老奴給姑奶奶請安。”

“陳媽媽不必多禮。”許碧對這老婆子的印象僅限於她日常板着臉站在許夫人身後的模樣,不過想來對着許瑤許珠姊妹兩個必不是這番嘴臉了,“這大年下的,你怎麼千里迢迢的來了?”真稀罕吶。

陳媽媽聽這話說得不怎麼客氣,賠着笑臉道:“老爺夫人聽說姑奶奶在鹽官鎮上因遇倭人受了驚,擔心得不行,特地叫老奴來一趟,瞧瞧姑奶奶呢。”說着就遞上禮單,“夫人說,杭州這地方雖好,只怕口味與京城不同,姑奶奶吃不慣,這不,裝了好些京城的土物兒叫老奴捎過來……”

知晴忍不住就嗤了一聲:“少奶奶都來杭州兩年了……”這會兒倒怕口味不慣了?

許碧接了單子也懶得看,隨手扔在桌上:“老爺夫人還好?”反正她知道路姨娘在庵堂裡過得挺自在的就行了。

“都好都好。”陳媽媽剛說完,又猛地想起來,連忙補了一句,“就是掛念姑奶奶。前些日子宮裡的大姑奶奶生了皇子,夫人遞牌子進宮,大姑奶奶還說,惦記姑奶奶呢。”

她一邊說,一邊暗自懊惱——也不知怎麼的,見了二姑娘竟有些不大會說話了,實在眼前這位,雖臉兒還是那張臉,卻總覺得不是在跟二姑娘說話似的。

“聽說大姐姐升了婕妤,離得遠,我也沒法給她道喜,媽媽回去的時候給我帶句好兒吧。”許碧纔不相信許瑤會惦記她呢。

“是是是。”陳媽媽素來精明,焉能聽不出許碧的冷淡呢?只得賠着笑臉道,“家裡少爺和三姑娘,也都有東西帶給姑奶奶。”

許碧仍舊只哦了一聲,沒甚誠意地道:“也替我多謝他們。”

這簡直沒法進行友好談話了,陳媽媽便是巧舌如簧,這會兒也實在不知該說什麼,只得硬着頭皮道:“老奴還不曾給親家老爺和親家夫人請安……”

“大將軍在營裡未歸。”許碧隨意指了指,“知雨帶陳媽媽去給夫人請安,再安排陳媽媽歇下。這眼看就要過年了,也得安排陳媽媽早點回去,天寒地凍的,路上可不好走。”

陳媽媽只得跟着知雨走了,這裡知晴拿起禮單一瞧,倒喲了一聲:“少奶奶,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呢。”

許碧就着她的手看了一眼,也有點詫異:“還真是,鐵公雞這是要拔毛了?”

其實許夫人倒不是鐵公雞,但許碧出嫁的時候從她身上敲了四千五百兩銀子,還以爲大家就此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了呢,萬沒想到這禮單竟十分周到,沈家每個人都備到了,連新嫁進門的董氏都有,着實的叫人覺得稀罕。

不單是禮單稀罕,好一會兒知雨回來,也是一臉稀罕模樣:“陳媽媽在夫人面前說了一籮筐的好話,口口聲聲都是姻親什麼的。等請完安奴婢帶她去歇下,這一路上也跟奴婢說個沒完,說什麼老爺夫人當初也是多不得已,可到底是一家子親人,也是叫人去廟裡算過,曉得少奶奶有福氣,八字也跟大少爺相合,才許了親事的;如今少奶奶日子過得如意,只記好莫記仇罷。哎喲那說得叫一個好聽,若聽她說,只怕少奶奶還得謝謝夫人把少奶奶嫁過來哩。”

知晴笑道:“你也說得忒刻薄。好歹是少奶奶的孃家,大姑娘又在宮裡生了皇子,少奶奶跟家裡和好了也有好處——到底這女人也要靠孃家撐腰呢。”

知雨沒說什麼,等知晴出去了卻對許碧道:“少奶奶可別輕信了,誰知他們懷了什麼心。若還記着是一家人,當初也不會不讓少奶奶回門了。反正依奴婢看,夫人可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自從許碧代嫁沖喜之後,她就不憚以最大的惡意猜測許夫人了。

許碧微微一笑:“其實也不難猜,無非是看如今袁家倒了,咱們家在江浙又站住了腳,便想着走動起來唄。”陳媽媽說什麼姻親,不就是衝着沈家來的嗎?之前遠着她,是怕沈家被皇帝忌憚,連累了許瑤,如今袁家這一倒,大約已是有人猜出沈家並非之前衆人所想那般不見容於帝王,許良圃便又想起這門姻親來了。

“那咱們怎麼辦?”知雨頗有些犯愁。再怎麼說,許碧也是姓許的,跟許府斷不了關係。

“這有什麼愁的。”許碧嗤笑,“如今我又不管家,這回禮什麼的,都聽夫人的。”沈夫人定然是不願與許家再有什麼親近的。至於她,反正杭州離京城遠着呢,難不成許夫人還能親自跑過來不成?

“不用在這上頭多費什麼心,咱們有好些事要做呢,比如說表妹定親什麼的。放着這樣高興的事兒不管,想這些人做什麼呢。”

第126章 生辰第118章 撫養第12章 殺人第48章 入京第58章 位份第140章 花朝第35章 春心第122章 衝突第167章 孤注第97章 圓房第92章 年關第6章 姐妹第52章 賞花第79章 夜課第45章 應召第132章 大比第11章 劫道第182章 已定第24章 偷聽第127章 糊塗第30章 行刺第99章 設局第109章 觀潮第41章 打臉第31章 戲精第58章 位份第69章 又遇第100章 上鉤第89章 有喜第180章 舉喪第5章 鎮壓第32章 態度第60章 頭痛第76章 順心第17章 洞房第70章 教導第60章 頭痛第103章 請罪第103章 請罪第44章 捨身第58章 位份第45章 應召第109章 觀潮第159章 陰謀第100章 上鉤第99章 設局第33章 庶女第140章 花朝第108章 揭開第64章 私心第111章 絕患第129章 巴結第143章 坑人第2章 議定第92章 年關第174章 逼宮第87章 日常第72章 中秋第58章 位份第59章 歡喜第28章 遊春第97章 圓房第54章 郡王第152章 一見第167章 孤注第8章 驛站第2章 議定第44章 捨身第40章 惡客第107章 暴病第139章 密談第167章 孤注第107章 暴病第112章 皇子第111章 絕患第146章 重逢第112章 皇子第8章 驛站第129章 巴結第52章 賞花第92章 年關第119章 回京第106章 成親第49章 相遇第172章 慶壽第108章 揭開第157章 思量第108章 揭開第92章 年關第87章 日常第53章 選中第58章 位份第140章 花朝第133章 風頭第178章 遺言第128章 次子第123章 抓週第160章 大喜第76章 順心
第126章 生辰第118章 撫養第12章 殺人第48章 入京第58章 位份第140章 花朝第35章 春心第122章 衝突第167章 孤注第97章 圓房第92章 年關第6章 姐妹第52章 賞花第79章 夜課第45章 應召第132章 大比第11章 劫道第182章 已定第24章 偷聽第127章 糊塗第30章 行刺第99章 設局第109章 觀潮第41章 打臉第31章 戲精第58章 位份第69章 又遇第100章 上鉤第89章 有喜第180章 舉喪第5章 鎮壓第32章 態度第60章 頭痛第76章 順心第17章 洞房第70章 教導第60章 頭痛第103章 請罪第103章 請罪第44章 捨身第58章 位份第45章 應召第109章 觀潮第159章 陰謀第100章 上鉤第99章 設局第33章 庶女第140章 花朝第108章 揭開第64章 私心第111章 絕患第129章 巴結第143章 坑人第2章 議定第92章 年關第174章 逼宮第87章 日常第72章 中秋第58章 位份第59章 歡喜第28章 遊春第97章 圓房第54章 郡王第152章 一見第167章 孤注第8章 驛站第2章 議定第44章 捨身第40章 惡客第107章 暴病第139章 密談第167章 孤注第107章 暴病第112章 皇子第111章 絕患第146章 重逢第112章 皇子第8章 驛站第129章 巴結第52章 賞花第92章 年關第119章 回京第106章 成親第49章 相遇第172章 慶壽第108章 揭開第157章 思量第108章 揭開第92章 年關第87章 日常第53章 選中第58章 位份第140章 花朝第133章 風頭第178章 遺言第128章 次子第123章 抓週第160章 大喜第76章 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