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賞花

五月下旬, 天氣已經十分炎熱了,便是長春宮中樹木茂盛多有蔭涼, 居於此處也仍覺得有些燥熱。尤其這些秀女們心中有事,便越發地清靜不下來。

外頭傳來一陣聲響,與許瑤同居一室的秀女裴妍便探頭向窗口看了看,滿臉羨慕地道:“又有人送冰來了, 只不知是給哪一位的。”

複選的秀女大約兩百餘人,都擠在這長春宮的東西兩院中, 居住條件自然就不大好了。比如許瑤這裡, 都是四五品官員家的女兒,在秀女中出身算是最低的, 便是四人一室,既擁擠, 又熱。而那些高門秀女卻能兩人一室,還可使了錢財, 求宮女們弄些冰來清涼。

裴妍一說是送冰,另一個秀女凌玉珠也有些坐不住了, 扒着窗口看了一眼便道:“這是送進梅家姑娘那屋裡了, 怕不是皇后使人送來的!”

許瑤聽見一個梅字, 也不由有些意動。梅家秀女是梅皇后的親妹妹, 閨名若婉, 相貌秀麗才華橫溢,可算得上是待選秀女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本人既出衆,又有皇后做姐姐, 這次必然入選,且定能得封高位。

“至少是九嬪。”凌玉珠小聲道,“若是能——立刻就能封妃了。”未出閣的姑娘家,還是不太好意思說什麼生兒育女的話。

裴妍是四人中年紀最小的,剛及笄而已,在家裡又養得有些天真,這會兒便感嘆道:“是嬪是妃我不曉得,我只想咱們屋裡也能有塊冰就好了。”

要冰,若不是如梅若婉這般有人照拂,便要自己出些銀錢。裴妍和凌玉珠都是家境平平,許瑤倒有銀錢,卻不想花在這種地方——若是被上頭知道,未免打眼。她如今還有沈家那一門姻親在拖後腿,行事更應穩妥纔好。好在如今天氣也還沒有熱到那種程度,若能靜下心來,也並不是過不得。

說到靜心,許瑤不由得微微側頭,看了一下旁邊桌上靜靜刺繡的最後一名秀女——蘇阮。若說靜,這一屋子裡四個人,連許瑤都要自嘆不如。人家打從住進來,從未挑剔過衣食住行,甚至都不曾喊過一聲熱。

這般沉得住氣,若不是自知不能入選,便是下了決心要破釜沉舟之人。許瑤不由得用眼角餘光又打量了蘇阮一番——端正的鵝蛋臉兒,兩彎柳葉長眉,一雙丹鳳眼,尤其是一管懸膽般的鼻子生得好,配上下頭菱角似的嘴,要說哪裡特別出挑倒也沒有,只是放到一處就十分精緻耐看。若說有甚缺憾,便是肌膚不夠白膩。

許瑤的目光便又往旁邊掃了一眼。這房裡住了四個人,自沒有那麼多的地方讓她們鋪擺,每人帶來的東西就只得收在包袱裡,擱在自己枕邊。蘇阮那個包袱是最小的,且就這幾日看來,不但衣裳素淨,她連梳妝用的東西都不怎麼齊全,不過就是一把梳子加兩盒脂粉,連頭油都沒有,也就難怪肌膚養得不好了。

工部雖是個有油水的地方,可員外郎卻是閒差,也就難怪過得窘迫些,只是這悠閒自得的態度卻是難得。

許瑤正想着,便見分管她們這幾間房的宮女戴姑姑走了進來。幾人忙起身,戴姑姑便滿臉笑容地道:“皇后娘娘有旨,這會兒天氣熱,清涼殿那邊挨着玉液池,倒涼快些。姑娘們過了午後可去逛逛。”

許瑤心裡頓時就呯地一跳。清涼殿、玉液池,那都是宮中御花園所在之地,哪容人亂走呢?說是讓她們去隨意逛逛,其實便是要相看了。

同樣的消息,自然也是由其餘的宮女們傳達到了各房,頓時院子裡就忙亂了起來。這麼熱的天氣,難道要頂着一頭一臉的油汗往貴人面前走麼?

就算不出汗,若是皇上也去呢?難道不要再好生梳妝打扮一番麼?一百多名秀女,能進了複選的就沒有無鹽嫫母,不打扮得別出心裁,如何能引皇上注目呢?

於是一時間,熱水供不應求。

許瑤到這會兒才摸出一個荷包悄悄塞給戴姑姑,不一會兒便有個小宮女送了一壺熱水來。

“許姐姐生得白,穿這湖藍的顏色格外好看。”凌玉珠有些羨慕地看着那一壺熱水,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許瑤說話。

這會兒各房都緊着要水,這一壺熱水怕不得值到二十兩銀子呢。她們自進了宮,即便是不單要什麼東西,也得打點一下這院子裡的宮女和小太監,兩次進宮,又在宮裡住了三四天,就已經花出去得有十幾兩銀子了,更不用說要添新衣裳、新脂粉、新首飾……她父親雖然在京城做官,可老家卻有一大家子人等着貼補呢,滿打滿算帶進宮來的也就二十兩銀子,這會兒想要壺熱水都要不到。

天氣熱,倒也用不到許多水。許瑤也不欲大動干戈地從頭洗到腳,一則是四人同住不方便,二則看起來也太刻意了,故而只是淨面即可,洗漱完了,也還剩下小半壺,便笑道:“這也用不完。天氣熱,妹妹若是不嫌棄,也洗把臉清涼清涼。”

凌玉珠大喜,連忙道謝,也稀里嘩啦地洗起來。裴妍也想洗,卻沒有這麼厚的臉皮,只得轉頭不看,拿帕子將臉上細細擦了又擦,再上脂粉。

皇后雖說得輕描淡寫,但誰敢怠慢?也就將將過了午時,一衆秀女便都收拾好了,頂着明亮得有些刺眼的日光便陸陸續續地往御花園去了。

有這一壺熱水的交情,凌玉珠便緊跟着許瑤,口口聲聲地喊着姐姐,比方纔更親熱了。倒是裴妍反疏遠了些,只跟蘇阮說話。

許瑤心裡並不屑凌玉珠的作派,卻也並不拒絕她親近。凌玉珠論相貌論才華都不如她,有這麼個人在身邊,一則顯得自己溫柔可親,二則更能襯托自己,豈不是件好事?

她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地與凌玉珠說話,一邊往前頭打量。

梅若婉並不是最早出門的那一撥人——那些多半都是沉不住氣的,彷彿先去了就能先得了貴人們青眼似的,卻不知只會教人看輕。梅若婉有皇后這個親姐姐,自然更不必如此爭先,這會兒隨着大流,不先不後,就走在許瑤等人前邊,沒片刻就被許瑤辨認了出來。

不過才認出人來,許瑤心裡就緊了緊。無它,梅若婉也穿了一身湖藍的衫子,與許瑤恰好撞了色。且梅若婉下頭搭了一幅水墨梅花的白綾子六幅裙,許瑤卻是搭了件淡色月華裙,遠遠看上去當真十分相似。

凌玉珠也看見了,小聲道:“許姐姐,你這衣裳與梅姑娘的有些像呢……”

許瑤心中大是後悔,不該怕在宮裡被人覺得招搖就只帶這些素淡的顏色。原想着夏日炎炎,穿這些顏色既教人看着清涼,又顯得雅緻,誰知道卻跟梅若婉正正撞上。早知道,就該帶件銀紅或是藕合的衣裳纔好。

只是這會兒後悔也來不及了。若是再回去換,不免更着痕跡,只怕傳出去會叫人笑話。許瑤也只得硬着頭皮繼續往前走。好在她悄悄看了看梅若婉頭上的首飾,見她用的是一枝鑲粉色碧璽的累絲金釵,自己戴的卻是白玉如意頭簪子,區別甚大,這才微微鬆了口氣,打定主意一會兒到了御花園,絕不往梅若婉身邊去。

自長春宮到御花園路也不近,好在宮道兩旁樹木漸多,走在樹蔭之下還可避開日光。饒是如此,一路走到御花園,秀女們也都有些微微沁汗,有幾個略略體豐怯熱的,更是連妝粉都有些花了。

許瑤自恃肌膚白膩無瑕,素來不大用粉,這會兒倒是利落,可梅若婉就不同了。

梅若婉自幼生得秀美動人,唯獨是臉上略有些雀斑,無論用過什麼方子,只是無法消去。雖然親戚們總說這幾點小斑瞧着俏皮,但她自己心中卻十分厭煩,凡出門必要細細以粉遮蓋,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既用了粉,一出汗便難免有些糊。梅若婉也只得拿帕子擦了,心知那些斑點必是露了出來,便覺得莫名地煩躁。待看見四周的秀女多有妝容微花的,心裡才舒服些,誰知遊目四顧,便看見一個衣着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的秀女站在一叢碧桃花下,面容潔白無瑕如美玉一般,正是許瑤。

許瑤一直暗暗注意着梅若婉,又怎能沒發現她的目光,頓時心裡暗暗叫苦,連忙又往碧桃花後頭退了退,拉過凌玉珠擋在自己身前。只是凌玉珠比她矮些,又哪裡擋得住呢?

雖然秀女們只是在御花園門口略整頓一下就往時頭走了,但許瑤這顆心提起來卻放不下去了。梅若婉是皇后親妹,此次定然入宮。且擇選秀女,若不是皇帝親自挑中的,多半都是由太后或皇后擇定,梅若婉若是生了嫉恨,只消在梅皇后面前說一句,梅皇后輕描淡寫就能將她黜落下去,連解釋都不必有。

這可如何是好?許瑤心裡呯呯亂跳,對御花園裡的風景都無心再看,只由着凌玉珠拉着隨意而行,可凌玉珠在她耳邊究竟說了些什麼,她卻是一點都沒有注意。

“姐姐,是太后和皇后娘娘!”凌玉珠陡然尖起來的聲音,總算是把許瑤的思緒拉了回來,擡頭望去,果然前頭就是玉液池,池邊一道迴廊,其中已然坐了幾個人。

“那穿大紅宮裝的就是皇后娘娘了吧?”凌玉珠巴着許瑤,激動地小聲唸叨,“皇后娘娘跟梅姑娘不大像呢。旁邊那位穿粉色宮裝的大概是顧充媛,聽說她是皇上還做王爺的時候就伺候的,不過出身並不高。”

這些,許瑤早都知道了。今上做靖王的時候後宅便清靜,除了梅皇后——那會兒還是靖王妃——就只有一個顧氏,聽說原是自幼就伺候靖王的宮人,有個侍妾的名份。後來靖王做了皇帝,顧氏也因是舊人被封爲充媛,位列九嬪之末。另有幾個通房,雖也進了宮,卻只是胡亂封了些寶林御女之類的位份,想來是沒有資格到這回廊裡來與皇后並坐的。

皇后的確與梅若婉並不十分相似,而是生了一張小圓臉,眉毛畫得平平的,也並不刻意修細,瞧着頗爲端莊敦厚,的確像是德範後宮的模樣。不過她穿了一身大紅的宮裝,髮髻上一支九尾鳳釵張揚欲飛,口銜的明珠寶光瑩瑩,又平添了幾分氣勢,讓人並不敢生輕忽之心。

“那,那位一定就是太后了!”凌玉珠扯着許瑤的袖子直晃,“可,可太后身邊那是誰啊?”

太后其實年紀也不大,今年還不到五十歲,但寶藍色玄緞滾邊的宮裝略顯老氣,不過用的明黃色裝飾又格外亮眼,看起來比皇后氣勢還要足。不過也確實如此,聽說如今這宮裡的事,表面上是皇后來管,其實還是要事事先請問太后之意的。

如此一來,坐在太后身邊的那個少女,就格外的引人注目了。但許瑤遠遠看去,卻覺得那少女也並不如何出色,至少比起這些複選的秀女來,只能算是不上不下而已。別說與梅若婉比,便是許瑤自己,也覺得比她強些。

領着秀女們的宮女已經在小聲向秀女們都站好,準備向太后和皇后行禮了。凌玉珠嘴快,拉了戴姑姑小聲道:“姑姑,太后身邊那位姐姐是誰呀?”

戴姑姑連忙噓了一聲:“快站好,別失了儀。”不過看許瑤也很想知道的樣子,看在那二十兩銀子的份兒上,還是小聲道:“是太后的孃家侄女,入宮探望太后的。”

袁家姑娘!許瑤頓時就明白了。

今上無子,之所以這次選秀,許多官員家中都巴不得能送女入宮,不就是想爭這生子之功嗎?梅皇后都接了自己的親妹妹來,袁太后又豈能不接袁家的女兒來呢?

“怎麼初選的時候沒見過她……”凌玉珠小聲嘀咕了一句。就這麼直接入宮?便是太后的侄女,也未免不合規矩了吧?

有此想法的可不止凌玉珠一人,排隊上前給太后和皇后行禮的秀女裡不乏有如此想法的,於是許多道目光都悄悄地投到那袁家姑娘身上,將她從頭到腳都細細打量過了,之後便有些沉不住氣的,便露出一點“原來如此”的表情——這是怕自家侄女不夠出衆,規規矩矩地選秀未必能出頭,所以就借姑侄之便,大開方便之門了嗎?

太后對這些秀女們不夠隱蔽的目光似乎根本沒有發現,只笑着叫起:“你們進宮也有好幾日了,怕也拘束着了吧?今兒天氣好,花兒開得也好,正該玩賞,你們也不必太拘束了。”說着就叫身邊的少女,“你也一起去,多認得幾個小姊妹也好。”

在太后身邊坐着的,自然就是袁勝蘭了,聽了太后的話就起身,往秀女們中間站了。

這下太后的意思簡直再明白不過了——袁勝蘭雖未經過初選,卻定是要參加複選的了。

一衆秀女神色各異,但這會兒也沒有哪個會傻乎乎地將心裡話說出口。有幾個有心交好的,就上前來與袁勝蘭互通姓名,又邀着去周圍看花,氣氛一時看起來倒也融洽。

許瑤心中有事,並不敢往人羣裡扎,但也不敢走遠,只在旁邊假做欣賞一樹玉蘭。過了片刻,便聽人羣中梅若婉的聲音清清亮亮地道:“這御花園裡許多名品,也是難得一見,不如我們或詩或畫,擇一而記,也算沒白來一遭兒。”

這句話一出,頓時就有幾個秀女響應。沒見曲廊裡的小几上筆墨顏料乃至琴棋之類都有麼,太后和皇后今日來考查秀女,自然是要讓她們各展所長的,難道還真是讓她們來賞花不成?

梅若婉掃了一眼四周,便笑指着玉液池中才打苞的荷花笑道:“我最愛那個。雖則還未開,可這一點荷苞也別有風致,我就搶先定了。”

這會兒花園之中有晚開的玉蘭,早開的石榴,正盛的牡丹桅子等等,真是奼紫嫣紅,看起來都比尚未開放的荷花更易出彩,故而自然沒有人反對,紛紛都去選自己看中的花木。梅若婉眼波流動,忽然望向袁勝蘭,笑吟吟道:“袁姑娘選哪一種?”

袁勝蘭詩畫都不成,自梅若婉提議之後就一言不發,誰知梅若婉偏問到臉上,只得硬了頭皮道:“花木這般多,倒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梅若婉一看便知她心虛,輕輕地笑了笑,點點頭再沒說話。

她這一笑雖淺,其中的輕蔑之意,袁勝蘭又如何看不出來?然而她自幼就不愛讀書,什麼琴棋書畫說是都學過,卻是哪一門都平平。平日裡與手帕交們來往,充個數也就算了,可今日這裡俱是對手,卻不是能隨意糊弄過去的。

袁勝蘭不由得往曲廊裡看了一眼。

此次上京,她原是有些擔心的。因袁家長房承恩公那一脈,雖未得太后的允准,到底是鬧着把袁勝蕊也塞了過來,與她一併進京。因着這個,袁夫人又特地把袁勝蓮也帶上,叫袁勝蓮盯着袁勝蕊,不許她太出風頭。

誰知等到了京城,太后將她們三人接進宮只見了一面,就將袁勝蕊和袁勝蓮打發走了,只將她留了下來。袁勝蘭看得清楚,她那位堂姐走的時候,嘴脣都氣白了,真是讓她好生痛快!很顯然,太后中意的,本來就只有她一人而已!

只是她有太后,梅若婉身後也有皇后,多半也是要入宮的。倘若今日在梅若婉面前露了怯,日後宮中相見,如何擡得起頭來?便是太后面上只怕也不好看。又或是因此而對她不喜,那可如何是好?

袁勝蘭再自視甚高,也是因着父兄之勢。她到底還明白,入宮之後父兄離得遠了,她就必得依恃太后,萬不可讓太后厭棄。可是這急切之間,如何能想出法子將眼前之事搪塞過去?此刻她倒是後悔起來,當日不該只喜玩樂,今日若是能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技藝,也不至如此爲難了。

她正絞着帕子冥思苦想,忽然聽到身邊腳步聲輕響,轉頭看去,便見一個衣飾與梅若婉有些相仿的秀女走過來,衝她溫柔地一笑:“袁姑娘——”

曲廊之中擺了好些案几,上頭筆墨紙硯及各色顏料俱全,不一會兒,梅若婉第一個過去鋪紙研墨,接着陸續又有秀女或詩或畫,整個曲廊都滿了。就只見五顏六色的衣裳首飾襯着如花般的面龐晃來晃去,看得皇后有些出神。

年輕多好啊。想想十年前,她也是這麼年輕,像朵含苞的花兒,剛展露出一點嬌豔的顏色。那時候她嫁進靖王府,心裡有多快活啊。

靖王與太子親近,性情又溫和,人才又出衆,她想着他會做個賢王,兩人生兒育女,攜手一生。

可誰知道風雲陡變,太子與端王爭鬥數年,最終端王爭不過太子,卻下了毒。太子死了,靖王得登九五,她也成了皇后。

這結果應該已經是最好的了,可是她卻覺得自己並不高興。端王鬧得最厲害的那幾年,因軍功卓着,太子一時也壓不下他。靖王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自然是要鞠躬盡瘁,被太子安排到西北去,必也要得些軍功才行。

西北那幾年仗打得兇,靖王去了西北,她擔心得整夜整夜睡不着,連自己有了身孕都不知道。因失於保養,又在進宮的時候被端王的兒子撞了一跤,就把個孩子給掉了。

從那之後,她就再沒有懷過身子。靖王請了不少太醫來給她診過脈,都說是小產傷了胞宮,難再有孕了。

難再有孕了。梅皇后彷彿大夢初醒似的輕輕彎了彎脣角。正是因着她無孕,這次選秀那些官員才特別的積極。畢竟不管是誰家女兒,若能生下皇長子,那便是前途無量啊。

這麼多的女孩兒,就像一朵朵含苞的花兒,都預備着在後宮裡盛放。擡眼看過去,她們比那御花園裡的花兒還要嬌豔,還要生機勃勃,而她,卻只能做個賞花的人了……

第117章 交易第68章 報捷第89章 有喜第82章 及笄第57章 舌戰第182章 已定第178章 遺言第68章 報捷第49章 相遇第31章 戲精第157章 思量第49章 相遇第110章 潮音第106章 成親第139章 密談第25章 舊事第91章 過年第79章 夜課第122章 衝突第96章 請功第96章 請功第67章 計劃第86章 相許第161章 祈福第57章 舌戰第106章 成親第38章 茶園第154章 鍾情第3章 嫁妝第164章 權衡第114章 好事第12章 殺人第153章 私心第89章 有喜第165章 提親第6章 姐妹第168章 成親第167章 孤注第167章 孤注第44章 捨身第159章 陰謀第82章 及笄第45章 應召第28章 遊春第78章 私贈第141章 小產第141章 小產第3章 嫁妝第126章 生辰第52章 賞花第60章 頭痛第136章 柺子第174章 逼宮第137章 真靈第23章 上香第134章 朝賀第151章 目的第2章 議定第178章 遺言第42章 爭功第125章 心事第123章 抓週第56章 辯論第104章 回家第140章 花朝第89章 有喜第109章 觀潮第95章 歸來第80章 衝突第123章 抓週第134章 朝賀第99章 設局第158章 法事第17章 洞房第134章 朝賀第146章 重逢第127章 糊塗第94章 宮宴第52章 賞花第38章 茶園第21章 心思第13章 獲救第93章 除夕第132章 大比第86章 相許第60章 頭痛第117章 交易第103章 請罪第97章 圓房第20章 眼熟第49章 相遇第80章 衝突第94章 宮宴第155章 嫡子第165章 提親第40章 惡客第163章 小產第32章 態度第25章 舊事
第117章 交易第68章 報捷第89章 有喜第82章 及笄第57章 舌戰第182章 已定第178章 遺言第68章 報捷第49章 相遇第31章 戲精第157章 思量第49章 相遇第110章 潮音第106章 成親第139章 密談第25章 舊事第91章 過年第79章 夜課第122章 衝突第96章 請功第96章 請功第67章 計劃第86章 相許第161章 祈福第57章 舌戰第106章 成親第38章 茶園第154章 鍾情第3章 嫁妝第164章 權衡第114章 好事第12章 殺人第153章 私心第89章 有喜第165章 提親第6章 姐妹第168章 成親第167章 孤注第167章 孤注第44章 捨身第159章 陰謀第82章 及笄第45章 應召第28章 遊春第78章 私贈第141章 小產第141章 小產第3章 嫁妝第126章 生辰第52章 賞花第60章 頭痛第136章 柺子第174章 逼宮第137章 真靈第23章 上香第134章 朝賀第151章 目的第2章 議定第178章 遺言第42章 爭功第125章 心事第123章 抓週第56章 辯論第104章 回家第140章 花朝第89章 有喜第109章 觀潮第95章 歸來第80章 衝突第123章 抓週第134章 朝賀第99章 設局第158章 法事第17章 洞房第134章 朝賀第146章 重逢第127章 糊塗第94章 宮宴第52章 賞花第38章 茶園第21章 心思第13章 獲救第93章 除夕第132章 大比第86章 相許第60章 頭痛第117章 交易第103章 請罪第97章 圓房第20章 眼熟第49章 相遇第80章 衝突第94章 宮宴第155章 嫡子第165章 提親第40章 惡客第163章 小產第32章 態度第25章 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