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思

一聽說許碧過來, 沈雲安不由自主地就立住了腳。便見小丫鬟打起簾子,一個纖瘦的身影走了進來。已經換下了早晨那大紅的衣裳, 只穿了件八成新的楊妃色襖子,雖然梳着婦人頭,可看起來仍是個少女模樣。

沈雲安心裡就撲通跳了一下,見許碧擡眼看過來, 便欠欠身:“嫂嫂。”

許碧沒想到他也在這裡,連忙也回個禮:“原來二弟也在。早晨不曾給二弟和妹妹們見禮, 這會兒得空我便送過來了。只是不知二弟在此, 東西已經着人送去你院子裡了。”

“嫂嫂準備了什麼好東西?”沈雲嬌便端着一臉的笑過來,“我可早盼着了。”

許碧也堆起笑容, 把荷包給她:“來得倉促,也沒有什麼好東西, 妹妹拿着賞人罷。”好在荷包是新繡的,花樣顏色都鮮亮, 勉強看得過去。

沈雲嬌打開荷包一瞧,就嗤地笑了出來, 把那幾個銀錁子倒在手裡, 隨手就扔給了身邊的丫鬟:“嫂嫂還真是實誠, 既這樣, 就賞了你們吧。”二兩銀子, 也就抵沈夫人身邊的紅羅一個月的月錢,也真好意思拿得出手。

沈夫人笑着拍了女兒一下:“我看你纔是實誠。”轉頭笑向許碧道,“你二妹妹沒心眼兒, 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你別生她的氣。”

許碧早就做好準備了,當然不會生這種閒氣,搖搖頭道:“本來就是給二弟和妹妹們賞人的。”

沈夫人便笑着打發一對兒女下去,拉了許碧說話:“今兒嚇着了罷?方纔亂哄哄的也沒得閒與你說幾句話。”她溫熱的手緊緊握着許碧的,一臉慈愛,柔聲道:“你年紀小沒經過事,武將的家眷便是如此,難免會有提心吊膽的時候,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你只管把這裡當自己家,有什麼事便來與我說。”

許碧就應景地做出一臉害怕的樣子來:“聽說了傷重,只沒想到……丫頭們也說不清,是怎麼受的傷。我想進去伺候,可那御醫……”

“王御醫是京裡皇上派來的,脾氣自然是大些。”沈夫人也不喜歡王御醫,要不是他,說不定沈雲殊就……她壓下這個念頭,跟許碧說起沈雲殊的事來。既然沈雲殊看着是能過了這一劫,那先把許碧握在手裡也好,總會有些用處的。

沈雲安一路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才進門,就有個大丫鬟笑盈盈地迎了上來:“少爺回來了?今兒早飯也沒來得及好生吃,拖到這會兒可餓了吧?奴婢叫小廚房做了兩樣點心,少爺先墊一墊。”

沈雲安有些無精打采地擺擺手:“不用了,在太太那邊用過了。你跟剪春分了罷。這一早上鬧哄哄的,你們想也沒吃好。”

他身邊伺候的兩個丫鬟都是沈夫人千挑萬選出來的,一個剪春一個剪秋,都是能幹的,向來伺候得也極精心,沈雲安自然也關切她們。

果然剪秋便笑起來:“還勞少爺想着奴婢們……”她生得滿月臉水杏眼,笑起來的時候尤其顯得可愛,雖然比不得沈雲殊那邊的紫電青霜,卻也是十分耐看的。往日裡她這般一笑,沈雲安少不得要跟她調笑幾句,今日卻好像沒幹什麼精神,點點頭便進屋裡去了。

剪秋便有些詫異,連忙轉身跟着進去:“少爺可是這幾日忙碌,有些不適?”

沈雲安閉着眼睛歪在牀上,擺了擺手:“我就歇歇,你出去罷。”才說了一句,又睜開了眼睛,“大少奶奶那邊是不是送過來見面禮了?”

他這麼一說,剪秋就不禁笑了一聲:“可不是。一個荷包,裡頭裝了兩對兒筆錠如意的銀錁子,加起來不知有沒有二兩重。”

她越想越覺得好笑:“早聽說窮翰林,竟不知是窮到這等模樣,二兩銀子也能當見面禮——”

“二兩銀子怎麼了?”沈雲安打斷她的話,“我如今□□書,今年還要下場,筆錠如意正是好兆頭,怎麼不好?還是你如今連二兩銀子都不看在眼裡了?”

剪秋嚇了一跳,連忙跪了下來:“是奴婢糊塗了……”她原是想譏嘲大少奶奶幾句的,畢竟大少爺總是壓着二少爺一頭,如今娶進門的少奶奶這般寒酸,正好讓大家看笑話,二少爺心裡應該也是高興的纔對啊。怎麼她才說了兩句,反倒捱了訓斥?

“把東西拿來。”沈雲安板着臉道。

剪秋連忙把那荷包拿過來,四枚銀錁子皆是筆錠如意的式樣,表面仔細擦拭得銀亮,瞧着倒是精緻,可因爲重量太輕便顯得單薄,便像許碧本人一般。沈雲安看了看,讓剪秋把荷包擱好,才擺了擺手示意她出去,自己靠在那裡,盯着帳子發起愣來。

剪秋不敢再多話,小心翼翼退了出來,去了旁邊的耳房。

剪春正在那裡給沈雲安納一雙鞋子。她針線是極好的,雖然同青霜一般生得有幾分嫵媚,卻素來不大愛說話,只知道做活計。剪秋在她身邊坐下,心神不寧地看她納了幾針,才把剛纔沈雲安發脾氣的事說了:“我也只說了兩句……原是想叫二少爺笑一笑的……”

剪春放下針,聽她說完,微微皺起了眉頭。沈雲安對身邊這兩個大丫鬟素來是不錯的,尤其剪秋又會討好人,像今日這般嚴辭訓斥,當真是頭一回,何況還是爲了新進門的大少奶奶。

剪秋有些委屈:“可不是。那會兒林媽媽去京城的時候,二姑娘還說,聘禮不送去京城也好,否則說不準就回不來了,二少爺聽了還跟着笑了幾句來着。”

剪春也想不通,只搖了搖頭道:“有些話二姑娘說得,咱們做奴婢的說不得。既然少爺不愛聽,往後再別提了就是。”主子反覆無常的,做奴婢的有什麼辦法,只好跟着見風轉舵罷。

剪秋蔫蔫地靠着她,半晌才道:“大少爺成了親,夫人就該操持二少爺的事了吧?我瞧着,夫人對董家三姑娘極是上心,只是董三姑娘,不像肯容人的……”

剪春又將鞋子拿起來:“容不容人,不是咱們該想的。只管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是了。”

剪秋臉有些紅。但她和剪春是一起被買進沈家來的,這些年就跟親姊妹一般,到底還是忍了羞小聲道:“怎麼不想?若是少奶奶不容人,咱們可怎麼辦?你莫不是,還想着一輩子做丫鬟?”

剪春不由得看了她一眼:“你該不會想着要學香姨娘罷?”

“怎麼不成?”剪秋忍不住稍稍提高聲音,隨即自己意識到,又連忙壓低,“你看香姨娘,也不過就是前頭夫人身邊伺候的,如今卻能管着前頭院子的事,有什麼不好?就是紫電青霜那裡,你以爲她們又不打這個主意?”

剪春眉頭皺得緊緊的:“你覺得香姨娘好,可大姑娘明明是她生的,卻都不能叫她一聲娘。香姨娘素日裡那副樣子,你就覺得好?我倒是聽說,寧做窮□□,不做富人妾。”

剪秋就推了她一把:“那是因爲香姨娘沒能生下兒子來。董府那邊的事,你難道不曉得?董夫人雖說是正室,外頭瞧着風光,可家裡那位姨娘纔是真正得意的。人都說,若不是董夫人有個妹子嫁給了皇后娘娘家裡,恐怕——”

剪春只搖了搖頭:“那又怎麼樣?便是沒有董夫人,她還能做夫人嗎?”

剪秋沒話說了。本朝律例,以妾爲妻可是有罪的。若是平頭百姓或許也就民不舉官不究了,可做官的人卻是絕不行的。所以董知府的兩個兒子都是記在董夫人名下,他們得管董夫人叫母親,能在外頭以董夫人名義行走的,也只有孟氏。至於那個姨娘,她能做什麼呢?

兩人靜默地坐了一會兒,剪春才又低頭納鞋子,輕聲道:“去看看少爺罷。這幾日少爺忙着替大少爺迎親,書也不曾好生讀,仔細回頭老爺問起來。”剪秋要做什麼她是管不了的,但她自己卻不願意往沈雲安面前湊。

剪秋有些惘然地站起來應了一聲。自打那年二少爺因爲夫人病重私自從軍營跑回來,沈大將軍對他讀書的事兒就格外嚴格了。便是有代兄迎親這件事兒,落下功課也是不成的。

嚴父沈大將軍這會兒卻並沒打算去查次子的功課,正在前頭書房裡關起門來跟人說話。

“……回來晚了,還不曾向大少爺和老爺道喜……”說話的人風塵僕僕,一張臉膛曬得黧黑,乍看倒像是海邊的老漁民。不過書房這邊伺候的幾個小廝卻都知道,這位乃是沈大將軍身邊跟了三十年的老僕,也隨了沈姓,名叫沈卓。

沈卓如今對外說是年紀太大,又在西北時受過傷,所以只在角門上做個閒差,沈大將軍並不拘着他。若是什麼時候舊傷發作了,便準他回去歇着,有時一歇便是五六日,人都不見也是尋常。

這次沈雲殊成親,沈卓也不曾露面,說是因擔憂沈雲殊病倒了。府里人都知道他是看着大少爺長大的,關心亦是常理。至於府外的人,一個角門上當差的老僕,誰會注意。

不過沈大將軍顯然並不把沈卓當什麼可有可無的人,苦笑着搖了搖頭:“有什麼喜可道的,你難道還沒有聽說?從前我只當許良圃也是個義士,看着他肯與縣城百姓共存亡,才定下這門親事,想不到……竟也是個見風轉舵之人。”

他長長嘆了口氣:“其實這沖喜本來也是不妥,我原想着,若是他肯把女兒嫁過來,我日後自當待如親女。若是他不肯嫁,那也是情理之中,此事作罷便是。可他卻是嫁了個庶女過來……”

許家不把自己庶出的女兒放在心上也就罷了,可沈雲殊乃是嫡長子,這娶進門的媳婦將來是要掌家理事的,弄個懦弱不堪的庶女來,豈不是要坑了沈家一家子?

沈卓嘴脣微動,欲言又止。其實他很想說,許家這個庶女能嫁進來,沈夫人王氏“功不可沒”,畢竟當初去京城之前,沈大將軍就說過,若是許家不願嫁女沖喜,那也罷了。可沈夫人派了人去,最後卻還是把人“順順當當”給娶了回來。

他陪在沈大將軍身邊三十年,兩人彼此還有什麼不瞭解的,沈大將軍看他神態便知道他要說什麼,不由得又苦笑了一下:“我早知道她不會將殊兒視如親生,只要面上過得去也就罷了,卻不想平安過了這些年,終於還是沒忍住。”

沈卓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沒說話。當初沈大將軍並沒續娶的意思,他既有兒子,身邊還有侍妾,就打算這麼過也就是了,全是當時去西北建軍功的端王,爲了賣好,便叫幕僚給他保了這個媒。

也就因着這樁親事,端王謀反被誅之後,便有人說他也是端王一黨,幸好當時先帝分得清楚,說王家與端王尚且沒什麼關係,更何況是娶了王家女的沈文呢?故而到最後也並未牽連於他。

要說王氏,本來除了端王保媒之外,也沒有什麼大的不好處:人生得不錯,家境亦好,對沈大將軍又十分體貼,唯獨是這一點婦人的私心難以避免。只是這些年來她也並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一些小節沈大將軍也就睜一眼閉一眼,誰知最後還是出了紕漏。

沈卓想了想,還是道:“其實人就算到了,也未必就要娶進門。”在京城沈大將軍管不了,回了杭州還有什麼不成的?就算沈夫人要讓沈雲安代兄迎親,沈大將軍一句不妥也就罷了。將那許家姑娘擱在別院裡一陣子,回頭尋個藉口送回去就是了。許家做得初一,沈家自然做得十五。

沈大將軍面上表情就有些複雜:“殊兒說那姑娘也是個可憐的……”

沈卓愕然:“是大少爺說娶進來?”這可是給他挑媳婦啊,怎麼能看着可憐就娶了呢?

“說是許家夫妻不慈,若是真退回去了,大約也只有一個死……”沈大將軍說罷,忍不住乾咳了一聲,壓下後面涌到了舌尖上的話。兒子之前在驛站先見過了人,回來就說許碧似乎不像傳言中那般,他有點懷疑,沈雲殊該不會是看中小姑娘貌美了吧?畢竟許碧確實生得不錯,待年紀再大幾歲還會更加出色。但他的兒子,應該也不會如此膚淺吧?

沈卓不知道這些官司,嘆了口氣:“大少爺其實素來是個心軟的……罷了,還是尋個得用的人來教一教,若能教得出來,對大少爺也好。若實在不行——再想別的法子。”這可是嫡長媳,馬虎不得的。

沈大將軍嘆了口氣:“此事怪我,便是做戲,也不該拿殊兒的親事來——罷了罷了,還是依你的法子。如今且說正事罷。”

沈卓便肅了臉色:“是。大少爺說,當日在他背後有放暗箭嫌疑的那幾個裡頭,果然有一個說是老母死了,要回家奔喪。屬下跟着他出去,眼見着他在路上被人毒殺了,屍首埋在了一處茶棚後頭。”

“殺人滅口?”沈大將軍冷笑了一下,“茶棚。這些人倒着實是埋得深。”路邊上一個茶棚,等閒誰能想得到是別有用心呢?

沈卓微低頭道:“正是。那茶棚開在那裡已經有十五六年了,若不是屬下親眼見着,再不會懷疑到那裡去。原是想把那人救下來,日後留個人證,可當時那些人下手太快,屬下就不曾打草驚蛇。”

沈大將軍點點頭:“你做得對。找到背後的人更要緊。”爲了避免被發現,沈卓只帶了兩個人去追查此事,真要是動起手來,不但打草驚蛇,說不定還會吃虧。

沈卓臉上也露出一絲冷笑:“那幾個動手滅口的人,屬下叫七星跟着他們,眼見着他們進了袁氏族裡,且瞧着是分頭散去,只怕還不是一家。只是再要細究卻是不能了。”

袁氏族居,嫡枝不說,就是旁枝也多依於祖宅附近居住,所以近百年下來佔了極大一片地方,五六個人散進去,簡直就跟魚兒進了海似的,七星一個人哪裡能盯得住?

不過沈大將軍也不需要現在就知道究竟是袁家哪幾個人動的手:“果然是袁家。”只要確定了敵人就好。

“而且屬下還疑心一件事。”沈卓笑得更冷,“那人箭法極好,若不是大少爺警惕,在衣裳裡頭多襯了一塊皮甲,恐怕他就真得手了。”

水軍與陸軍不同,身上穿的都是水靠短打,沒見哪個穿着鐵甲下水的。所以若是放冷箭偷襲,射中了要害就是個死。幸得沈雲殊自來了江浙就暗地警惕,在衣裳的前心後心處悄悄地各綁了一塊特製的牛皮,才令這一箭穿透牛皮之後,只在他背上淺淺刺出一處傷口,而他假裝中箭重傷,演了這麼一場戲出來。

“箭法這般好,卻並不是弓箭手,反是撓鉤手。”沈卓冷冷地道,“這可與王將軍知人善任的名聲不符。屬下就去查了一查,卻發現花名冊上寫的人生辰不對。按花名冊所言,此人乃是去年新入營的兵士,年紀二十五歲,便是本地軍戶。而這射箭之人卻有三十多歲了。更有趣的是,屬下再去營裡打探,卻發現人已經回去了。”

沈卓的話說得有點沒頭沒腦,沈大將軍卻立時就明白了:“回去的,自然是個二十五歲的撓鉤手,箭法卻只平平了?”

冒名頂替!袁家用一個不明身份的人冒名頂替進了軍營,在暗殺得手之後將人滅口,再把真正的軍士送回營中,如此,即使有人按着花名冊把數萬大軍挨個點一遍,也不可能找出端倪來了。

袁家,畢竟是盤踞此地已久,要安排些什麼,都太方便了。

第33章 庶女第174章 逼宮第16章 出嫁第161章 祈福第136章 柺子第2章 議定第143章 坑人第126章 生辰第81章 利害第138章 提親第64章 私心第4章 談判第161章 祈福第154章 鍾情第77章 說親第179章 出征第80章 衝突第121章 入宮第76章 順心第37章 行動第82章 及笄第153章 私心第92章 年關第111章 絕患第106章 成親第153章 私心第144章 野心第65章 不祥第171章 做媒第136章 柺子第15章 婚前第97章 圓房第47章 上當第58章 位份第20章 眼熟第39章 爬牀第56章 辯論第4章 談判第149章 公主第26章 內情第121章 入宮第122章 衝突第29章 刺探第173章 壽宴第79章 夜課第106章 成親第158章 法事第71章 連環第108章 揭開第134章 朝賀第41章 打臉第60章 頭痛第60章 頭痛第114章 好事第107章 暴病第146章 重逢第18章 敬茶第101章 死訊第89章 有喜第24章 偷聽第155章 嫡子第140章 花朝第28章 遊春第72章 中秋第61章 前途第74章 過節第28章 遊春第41章 打臉第91章 過年第58章 位份第5章 鎮壓第18章 敬茶第90章 選擇第149章 公主第104章 回家第178章 遺言第51章 林家第54章 郡王第112章 皇子第120章 謝禮第125章 心事第133章 風頭第84章 攤牌第46章 途中第112章 皇子第4章 談判第146章 重逢第113章 姻親第90章 選擇第158章 法事第40章 惡客第93章 除夕第137章 真靈第177章 同歸第39章 爬牀第129章 巴結第178章 遺言第116章 花會第179章 出征第164章 權衡
第33章 庶女第174章 逼宮第16章 出嫁第161章 祈福第136章 柺子第2章 議定第143章 坑人第126章 生辰第81章 利害第138章 提親第64章 私心第4章 談判第161章 祈福第154章 鍾情第77章 說親第179章 出征第80章 衝突第121章 入宮第76章 順心第37章 行動第82章 及笄第153章 私心第92章 年關第111章 絕患第106章 成親第153章 私心第144章 野心第65章 不祥第171章 做媒第136章 柺子第15章 婚前第97章 圓房第47章 上當第58章 位份第20章 眼熟第39章 爬牀第56章 辯論第4章 談判第149章 公主第26章 內情第121章 入宮第122章 衝突第29章 刺探第173章 壽宴第79章 夜課第106章 成親第158章 法事第71章 連環第108章 揭開第134章 朝賀第41章 打臉第60章 頭痛第60章 頭痛第114章 好事第107章 暴病第146章 重逢第18章 敬茶第101章 死訊第89章 有喜第24章 偷聽第155章 嫡子第140章 花朝第28章 遊春第72章 中秋第61章 前途第74章 過節第28章 遊春第41章 打臉第91章 過年第58章 位份第5章 鎮壓第18章 敬茶第90章 選擇第149章 公主第104章 回家第178章 遺言第51章 林家第54章 郡王第112章 皇子第120章 謝禮第125章 心事第133章 風頭第84章 攤牌第46章 途中第112章 皇子第4章 談判第146章 重逢第113章 姻親第90章 選擇第158章 法事第40章 惡客第93章 除夕第137章 真靈第177章 同歸第39章 爬牀第129章 巴結第178章 遺言第116章 花會第179章 出征第164章 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