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提親

正月十五這天晚上, 許碧跟沈雲殊幾乎是一夜沒睡。

興奮的。

不只是沈雲殊,許碧也是到這時候, 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很盼望有個孩子的。畢竟即使不考慮這個時代普通生娃的年齡,單從她上一世而論,三十歲,也是生育的大好年紀了。但她談過兩次戀愛都無疾而終——不, 那可能都不能算是戀愛,更應該說是相親——連結婚的想法都沒有, 就更別說生育了。

那會兒, 許碧以爲自己是可以獨身一生的。事實上在她的時代,那也沒什麼難的, 無論是丈夫還是孩子,都不是必需品, 沒有這些,一個女人也可以自己過得很好。

現在, 即使到了這個時空,許碧也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但很幸運地, 她遇到了一個值得託付的人, 所以, 她想跟他白頭到老, 願意、並且期盼着給他生兒育女,子孫成羣。

“不知道是兒子還是女兒……”沈雲殊的手一直放在許碧小腹上,好像這就能摸到孩子似的, 第十次重複了這個問題。

“都好啊。”許碧也不厭其煩地第十次回答,“兒子當然好,女兒難道就不好了?女兒貼心,若是下頭有了弟弟妹妹,做姐姐的還能幫着照顧呢。若是臭小子,可就指望不上了。”

沈雲殊笑起來:“哪能管咱們兒子叫臭小子。”兒子纔不臭呢,當然,女兒肯定是香香的軟軟的——哎喲,生兒生女都好,只要生下來就行啊!再說,有頭胎就有二胎,可以一直生嘛……

“至少也生他個五男二女!”沈雲殊很是豪氣地放言。

“什麼!”許碧驚了,“你以爲是下小豬崽嗎!”

沈雲殊哈哈大笑,摸着許碧細細的腰:“看起來也沒有這麼瘦的豬啊……”

許碧狠掐了他兩下,掐得自己手疼,翻身向裡:“老實點!睡覺!”

但實際上睡不着。許碧自己這會兒都覺得像喝了杯濃咖啡似的,滿腦子都是興奮勁兒,毫無睡意。不得已,她只好再翻回來跟沈雲殊說話:“那孩子找着了沒?送到衙門去的那兩個是人販子沒錯吧?”

沈雲殊過熱的頭腦到這會兒纔想起來這件事:“哎喲,本來回來就是想跟你說這事的,這次你可立了大功!真是巧極了,那兩個柺子就是拐走吏部侍郎家嫡孫的那夥人!”

這件事的詳情,其實許碧是兩天之後才知道的,因爲衙門裡狠狠審了那夥人販子,才審出一個驚人的內幕來——這些人不是人販子,更不是自己看中了吏部侍郎的嫡孫才下手的,而是侍郎府裡有人找他們來劫人的!

這事兒,是吏部左侍郎方家的一個大丑聞!

方左侍郎的兒子有一妻一妾,妻子是家裡給他定的親事,這妾卻是他舅家表妹,青梅竹馬,自己私下定情的。具體怎麼回事,其實不用打聽也能想明白,無非就是家裡定的親事雖不能無故退去,但最後還是把表妹弄進來做妾了,然後還甚是得寵。

這位方大奶奶命也不大好,進門三年無所出,於是方大郎以此爲由,就讓表妹生了子,而且一生就是三個,而方大奶奶那裡卻還是一無所出。

人的心就是這麼被養大的,更何況那位表妹本來就對自己只能做妾有些不甘心,這會兒更是卯足了勁兒,打算讓自己三個兒子將來就繼承方家家業了。

這主意打了整整十年,誰知道方大奶奶突然間福星照命,她有孕了,還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兒!

別看年紀小,這可是嫡長子,正經的繼承人!前頭表妹生的仨兒子,頓時都要靠邊站了。就算方左侍郎家裡不是勳貴,沒什麼爵位可繼承,按如今的規矩,嫡子也能繼承八成產業,那三個庶子只能分兩成了。

如此大的落差,表妹如同從天上掉到地下,如何甘心?於是,就對這嫡子下了黑手。

京城裡的人販子是不敢動左侍郎這樣的大人家的子弟的,於是這表妹就託自己孃家哥哥,從西北那邊找了一羣馬匪來劫人。

馬匪不是人販子,更不在京城這裡討生活,當然什麼人都敢劫,只要給錢就行了。到時候他們拿了錢,把人帶着往西北一跑,誰能找得着?至於那個孩子,半路上隨便殺了往哪裡一扔喂狼就行了唄。

本來這樁案子,如果就這麼下去,不管是五城兵馬司還是順天府衙門,就算京衛都上,也破不了。因爲方家出的是內賊,所謂的被人販子拐了都是瞎扯,就算把整個京城所有的人販子都抓起來,也不可能找到人。

但偏偏的,這幾個馬匪不改盜匪本性,劫了方家的孩子之後,又貪得無厭想順手牽羊一下。反正他們那天統一都穿着青衣號服,都打扮成了大戶人家的下人模樣,有兩個人劫到了方家的小公子,剩下的七八個人還空着手,如何甘心呢?

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趕,偷一個孩子是偷,偷兩個也是偷,那就偷唄。富貴人家的孩子別的不說,身上戴的好東西是極多的。

許碧碰到的那兩個馬匪,就是這麼忍不住偷了一個孩子。那孩子是京城一家大富商之子,出來看個花燈,脖子上戴着鑲美玉的金項圈兒,手腕腳腕上是鑲寶石的金鐲子,帽子上鑲了一串明珠,連小辮兒上都有金銀墜腳,你說這樣出去,不是明擺着招賊惦記麼?結果就真被偷了。

當然,這倆賊一邊往外走,一邊已經把孩子身上值錢的東西都擼下來了,原本想着把孩子隨便往哪個角落裡一扔就行,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扔呢,就撞上了許碧。

這些馬匪哪有個講究衛生的,何況大冬天,本來洗澡也不大方便。這些人從西北過來,也沒打算在京城久留,所以進城之後套上衣裳也就夠了——哦,這衣裳也是方家那位表妹着人提供的。

可是衣裳一套上,裡頭的髒衣是遮住了,身上那股味兒卻沒遮住。

也活該他們倒黴,要是平常,許碧可能還沒那麼好嗅覺,誰知她這一有孕,對馬匪身上那股子混合着汗臭、馬味兒和油膩的複雜味道十分敏感,那馬匪纔打她身邊一擠過去,她就吐了。後頭的事,那就不用再說了……

老實說就連許碧自己,都覺得這事兒跟編故事似的。這兩個馬匪落網,那邊還沒來得及出城的同黨也被抓了,不但找回了方侍郎的孫子,還一併又救回了兩個孩子,皆是非富即貴。

那大富商,特地備了厚禮,往沈、梅、許三家來道謝。他家三代單傳,成親六年才得一個寶貝兒子,眼珠子似地養到五歲,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真是哭都沒處哭去。

沈家這樣的門第,一般商人還沒什麼資格登門呢。不過這位富商不大一樣,他有個族兄,如今正做着大理寺少卿,是親自拿了自己的帖子,帶這位族弟登門道謝的。

雖說這事兒是許碧發現了那馬匪的破綻,但她如今要養胎,是不見人的,來道謝的人自是前頭沈雲殊接待,不過備給她的禮卻是一分不少,都送到了後宅來。

商爲四民之末,但若論富,卻絕不遜色。三代單傳的兒子得救,這富商家裡自是感激不盡,哪裡還會吝惜錢財呢?

“這珠子顏色可太稀罕了!”知晴看着匣子裡一十二顆玫瑰色的珍珠,大爲驚訝,“還有這樣顏色的?”

這富商送來整整四匣子珠寶首飾,那紅藍寶石和象牙都還算是常見的,只這般顏色的珍珠着實少見,反正知晴是沒見過的。

“這應該是深海珠。”許碧也覺得稀罕。這十二顆珍珠大小雖然不一,卻都是卵圓或水滴形,尤其顏色基本一致,完全可以鑲成一整套頭面,正適合年輕少婦佩戴。

九煉笑嘻嘻地道:“大奶奶真是見多識廣,這個說是從南洋那邊的一種海螺裡取出來的,據說這種海螺生在深海,極其難得的。這陸商人家裡數代都在那邊做珠寶生意,就這十二顆珠子,也是慢慢攢起來的呢。”

“南洋?”許碧目光一閃,“這麼說,他家裡就是跑海貿的了?”

“是。”九煉壓低聲音,“大爺跟大奶奶又想到一處去了……”

許碧白他一眼:“我怎麼又跟大爺想到一處去了?你倒說說,我想什麼呢?”

九煉嘿嘿一笑:“小的就隨口這麼一說,反正大爺這會兒在前院跟陸商人談海貿的事兒呢。還有陸少卿,都在。”

“那叫廚下準備酒菜,說不定要留他們用飯。”許碧隨口囑咐,又問一句,“這兩家關係不錯啊?”雖說是族人,但一個是四品高官,一個只是商人,陸少卿肯親自陪着族弟登門,委實少見。

九煉忙道:“陸少卿少時父親早逝,家中只有寡母孤兒,親大伯家不但不善待他們,還想着奪他們家裡那五十畝好地。是陸商人的父親拿出錢來,送陸少卿上學讀書,一路考取進士的。後來陸少卿爲官,聽說陸老商人一直也有錢供他,叫他只管當官。人人都說,陸少卿這清官之名,也有他這族叔的功勞呢。至於陸商人,比陸少卿小六七歲,聽說小時候開蒙都是陸少卿教的,說是族兄弟,其實跟親兄弟也差不多了。就是陸商人這個三代單傳的兒子,在陸少卿那裡也極得寵愛的。”

許碧感嘆:“這也是難得的了。”當然,陸老商人定然也是有點投資的意思在內的,如今陸少卿做到如此高官,陸家行商都有了靠山呢。不過即便如此,兩家能處到這樣的親密,也是不容易啦。倒是陸少卿那正經的大伯,這會兒怕不要後悔死了吧?

“可不是。”九煉嘿嘿直笑:“陸少卿中進士那年才二十二,還沒成親,他大伯家知道了這事,硬是跑來要把他大伯孃的一個外甥女嫁給他,還說什麼陸少卿的父親早逝,他這個大伯就可代行父職什麼什麼的,聽說當時還鬧得挺大呢。”

知雨忍不住啐了一口:“不要臉!”

九煉非常同意她的話:“可不就是不要臉麼。不過陸少卿壓根沒答理他。二十二歲的進士,就算本朝不像前朝有榜下捉婿的習俗,也有的是好人家願意嫁女呢。反正後來他大伯家灰溜溜走了,這些年也沒從陸少卿身上沾到什麼好處。”

“可惜陸少卿是管大理寺的……”許碧很是遺憾。大理寺那個部門跟民生經濟不大搭邊,陸少卿是不能直接上奏摺議論建港口啊開海運啊這樣的事的。

九煉不是很明白許碧這句話的意思,不過他還有個消息要跟許碧說:“陸少卿似乎有意把家中幼女許配給許公子。”

“瑾兒?”許瑾到現在纔是個童生,許良圃十年如一日地呆在翰林院沒個升遷,許家現在能拿得出手的無非就是宮裡的許瑤和姻親沈家了。

可因爲宮中袁梅二妃的爭鬥,許瑤這個身份對一些清流而言反而需要避開。而沈家則是武將,跟文官又不怎麼搭邊。尤其是許瑾自己看起來不大像個有前途的,所以雖也有高官顯貴之家有意,卻多是庶女或旁支之女,許夫人都不滿意。

不過陸少卿,這可是正經的在京四品官兒。他今年也才四十來歲,前途正好呢。就是兩個兒子,也是一個舉人一個秀才,據說書都讀得不錯。而且他家中只一妻,這幼女,當然也是嫡出的。這樣的姑娘,有的是人願意娶。

“陸少卿先去過了許家,見過了許公子。他覺得許公子爲人淳厚,品行難得,所以願嫁女。方纔跟大爺透露了一點意思,想是要透過咱家去探探許家的意思呢。”

女家總要矜持些,若主動上門提親就太**份了,就算有意,也會託人向男方私下裡透露一點消息,由男方遣媒登門,這樣纔好。陸少卿把話遞到許家的姻親這裡,顯然真是有意嫁女了。

“要說瑾兒淳厚,這是真的。”許家一家子都是那種德性,許瑾不敢說出淤泥而不染吧,也確實是難得的了。就是學業上不大靈透,好像不大開竅似的,讀書有點讀死了。

“不知道陸家姑娘是個什麼性情……”以陸少卿的官位,估摸着許良圃是非常願意的。別看他是五品陸少卿是四品,好像相差不多,可陸少卿有前途,人人都看好他將來必定能接任大理寺卿,畢竟現在的大理寺卿年紀已經不小,恐怕過不了幾年就要告老了。而許良圃——恐怕他這輩子也就是在那個從五品上呆着,難以再進一步了。

九煉想了想:“陸少卿的長女早已出嫁,如今隨夫在雲南某縣令任上。”

雲南那地方百夷混雜,其局勢也不比西北強多少,那種地方的縣令可不是什麼好差事。陸家長女肯隨夫上任,至少是個能共患難的。有女如此,陸家的家教應該不壞,那陸姑娘按理說也應該差不多的。

“既然陸家有意,明天就派人回去送個口信。”若救人能救出一段好姻緣來,那也是許瑾的福報。

許瑾的親事主要還是許良圃和許夫人拿主意,許碧管不了,她倒是對那天晚上抓住了人羣中另一名馬匪的人比較感興趣。

“那是監察御史盧節,前盧太子妃的親弟弟。”

當年袁太后爲兒子擇妻,自然是挑好的,雖然不宜選那些手握大權的人家,但盧氏也算望族。盧節本人二十五歲就中了進士,算得上年輕俊彥,只是沒多久太子就中毒身亡,盧家原本是未來皇后之家的,卻一下子失了勢。

盧太子妃之父母大概是受打擊太重了,相繼而亡,盧節這一守孝就守了好幾年,直到今上登基之後才孝滿起復,在都察院做了監察御史,前兩年都在川陝那塊兒巡視呢。

雖然盧家這承恩侯沒做成,但畢竟還有個外甥敬郡王,因此盧節做御史也挺敢幹的,官聲亦是不錯。如今敬郡王升爲親王,還要出宮開府,袁太后總怕沒人照顧,皇帝便將盧節調回京城,升他爲都察院經歷。

“盧太子妃的親弟弟啊……”盧家這些年看着不如袁家煊赫,主要是沒有出一個袁翦那樣有大名的人物,但族中爲官者並不少。眼下敬親王要開府,盧節回京,是不是盧家又要起來了呢?

其實覺得許瑾好的,並不只是陸少卿。梅若明就在父母面前誇讚了一下許瑾,而且,不只是爲許瑾那天晚上的英勇一撲。

“許公子性情淳厚寬和,讀書亦十分刻苦,學問頗爲紮實,只是尚未開那一絲靈竅。”在指導別人讀書上,梅若明可是個中好手,更何況那天晚上許瑾向他和梅若辰請教了不少問題,他也看出了許瑾的問題之所在,“他所就讀的書塾,先生教導得略刻板了些。”有些相關的知識,因與應試無關的,先生都不講。可是在梅若明看來,知道這些知識,卻可以觸類旁通,開闊思路。許瑾缺的,就是這個。

“如今有些書塾,確實太過功利。”梅大儒也點頭。他來京城半年,京城內外的大小書院走了個差不多,確實現在很多書院就盯着應試,總以本書院教導出多少多少秀才、多少多少舉人、多少多少進士爲榮,但在梅大儒看來,所謂教書育人,絕不僅止於此。

梅太太卻沒被什麼書塾轉移注意力,在這方面,女人從來都是敏感些的:“明兒,你的意思是——”

梅若明也從教書育人上拉回了注意力:“我只是覺得,許公子可爲良配。”

“可許家有女在宮中……”梅太太知道許良圃不過是個沒前途的翰林,這許公子說得再好,十六七了還只是個童生,比起她的幾個兒子來簡直天差地別,如何能把女兒嫁給他?不過這話當然不好直說,她便提起了許瑤,“老爺不是說,咱們家不能跟那樣的人家結親?”

梅大儒沉吟道:“許家女倒不足爲慮,只是許翰林此人德行……”別看許家女生了皇長子,這根本算不得什麼,若是許氏老老實實的,將來皇長子一個親王總是跑不了的,許家也能跟着沾光。不過許良圃這人德性可不怎麼樣,梅汝清有些看不上。

梅若明撓了撓頭,他倒忘記了許瑾還有這麼個不怎麼高尚的爹了:“兒子只是覺得許公子爲人不錯。且瞧着妹妹素日與許家也有來往……”而且許瑾是肯沉下心去讀書的,如果開竅的話,在梅若明看來,考功名中進士並不算太難。

而且許家還有沈家這個姻親呢,就算兩家關係不是太好,也是姻親。而且看許瑾與沈少夫人的關係似乎還不錯,這對許瑾將來的前程也是有好處的。

梅太太看丈夫竟然好像真的在思考長子這番話,不由得有些急了:“既然許翰林不好,那可不行。再說,皇長子現在還養在袁昭儀宮裡呢!若是咱們家跟許家做親,別讓娘娘誤會纔好。”

梅若明也只是這麼一說。小妹年紀也不小了,他看見一個不錯的年輕人,當然就會向父母順口提一提。不過被母親這麼一說,好像確實不大合適,畢竟他們姓梅呢,當然是支持皇后的。

梅大儒倒是道:“皇后睿智,不會在意。”不過他也只是這麼一說。聽兒子這麼一說,許瑾倒也的確是個不錯的孩子,但也沒有好到就讓他立刻嫁女的程度,“罷了,也不急於一時,看看再說罷。”

梅太太這才鬆了口氣。她還是熟悉丈夫的脾氣的,這般說,就是暫時將此事放下,並沒有多少要與許家聯姻之意了。

不過,女兒的年紀確實是不小了,哪怕上頭還有三個哥哥,女兒家的花信耽擱不起,她也得想法子,快些給女兒定一門親事了。

“老爺,若是請皇后娘娘給嫿兒擇一門親事可好?”能被皇后挑中的人,出身必是好的。

梅大儒微微皺眉:“這等事,還是不要麻煩娘娘的好。”

梅太太咬咬嘴脣,不說話了。

第17章 洞房第104章 回家第106章 成親第119章 回京第155章 嫡子第57章 舌戰第123章 抓週第49章 相遇第142章 賠禮第62章 表妹第97章 圓房第59章 歡喜第40章 惡客第88章 遠見第19章 反覆第63章 府裡第20章 眼熟第102章 召見第99章 設局第101章 死訊第144章 野心第42章 爭功第76章 順心第150章 假孕第140章 花朝第64章 私心第43章 花宴第44章 捨身第173章 壽宴第30章 行刺第117章 交易第14章 結拜第6章 姐妹第80章 衝突第99章 設局第99章 設局第28章 遊春第113章 姻親第124章 意思第179章 出征第141章 小產第84章 攤牌第89章 有喜第96章 請功第63章 府裡第41章 打臉第123章 抓週第104章 回家第176章 失火第159章 陰謀第102章 召見第25章 舊事第47章 上當第92章 年關第156章 恨意第174章 逼宮第103章 請罪第27章 私心第86章 相許第16章 出嫁第12章 殺人第164章 權衡第82章 及笄第5章 鎮壓第143章 坑人第5章 鎮壓第150章 假孕第54章 郡王第161章 祈福第174章 逼宮第171章 做媒第44章 捨身第171章 做媒第52章 賞花第174章 逼宮第113章 姻親第178章 遺言第158章 法事第176章 失火第51章 林家第42章 爭功第55章 遊園第8章 驛站第129章 巴結第39章 爬牀第137章 真靈第137章 真靈第145章 相看第96章 請功第21章 心思第109章 觀潮第147章 名氣第69章 又遇第27章 私心第149章 公主第64章 私心第24章 偷聽第6章 姐妹第120章 謝禮
第17章 洞房第104章 回家第106章 成親第119章 回京第155章 嫡子第57章 舌戰第123章 抓週第49章 相遇第142章 賠禮第62章 表妹第97章 圓房第59章 歡喜第40章 惡客第88章 遠見第19章 反覆第63章 府裡第20章 眼熟第102章 召見第99章 設局第101章 死訊第144章 野心第42章 爭功第76章 順心第150章 假孕第140章 花朝第64章 私心第43章 花宴第44章 捨身第173章 壽宴第30章 行刺第117章 交易第14章 結拜第6章 姐妹第80章 衝突第99章 設局第99章 設局第28章 遊春第113章 姻親第124章 意思第179章 出征第141章 小產第84章 攤牌第89章 有喜第96章 請功第63章 府裡第41章 打臉第123章 抓週第104章 回家第176章 失火第159章 陰謀第102章 召見第25章 舊事第47章 上當第92章 年關第156章 恨意第174章 逼宮第103章 請罪第27章 私心第86章 相許第16章 出嫁第12章 殺人第164章 權衡第82章 及笄第5章 鎮壓第143章 坑人第5章 鎮壓第150章 假孕第54章 郡王第161章 祈福第174章 逼宮第171章 做媒第44章 捨身第171章 做媒第52章 賞花第174章 逼宮第113章 姻親第178章 遺言第158章 法事第176章 失火第51章 林家第42章 爭功第55章 遊園第8章 驛站第129章 巴結第39章 爬牀第137章 真靈第137章 真靈第145章 相看第96章 請功第21章 心思第109章 觀潮第147章 名氣第69章 又遇第27章 私心第149章 公主第64章 私心第24章 偷聽第6章 姐妹第120章 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