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事發

杭州城那邊, 沈府的氣氛頗是壓抑。

外人只曉得,沈家二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早產, 雖生了個兒子,卻因身子不好,什麼洗三滿月統統沒有辦,弄得好些就等着藉此機會給沈家送禮的人都大失所望。

董夫人自是三天兩頭就往這邊來看女兒和外孫, 好容易看着外孫過了百日,郎中也說比剛落地時要強得多了, 若好生養着當可成年, 縱身子比常人差些,壽數上倒無太大影響的。可外孫這裡能稍稍放心, 女兒的情形卻讓董夫人放不下心來。

“如今珍哥兒已無大礙,瞧着還胖了些, 你也不必這般擔心。”董藏月是坐了個雙月子,可仍舊沒養出點肉來, 董夫人每次來,看見女兒瘦削的臉頰就覺得心疼。

董藏月抿緊了嘴脣。她原是張端正的鵝蛋臉, 雖然算不得出色的美人, 卻是各家夫人們喜歡的那種“有福氣”的長相, 線條圓潤, 帶着少女的甜美。可這會兒瘦下去, 線條就有些凌厲,尤其是拉平的嘴角,竟然有點兒刀鋒般的感覺。

董夫人很不喜歡女兒現在的樣子, 瞧着戾氣太重。那剪秋的確可惡得很,但出事第二天,沈夫人就叫人把她狠打一頓丟去了莊子上,如今早就嚥氣了,墳上說不定都長草了。

剪秋這種東西,自然是死不足惜。但這事兒本身董夫人覺得自己女兒也有不妥之處。一個姨娘罷了,何至於就動了胎氣,竟傷了孩子?難道就分不清個輕重緩急?

且如今事情都過去了,再怎麼時光也不能倒流。既如此,就該把後頭的日子過好,好生照看孩子,養好自己的身子,這般終日拉着張臉有何用處?幸好孩子還養住了,若是沒養住,又要怎麼樣呢?

“我這幾次來,看你對姑爺也是冷冷淡淡的。”董夫人原是不忍心對女兒說重話的,可女兒總是這麼不改,她這個做親孃的不開口,還有誰會說,“這事兒,依我說,原是你的錯。”

董夫人見董藏月並不像是認真在聽她說話,臉色便微沉了下來:“這剪秋原就是在姑爺房裡,你嫁進來時便知曉的。姑爺可有偏着她,不許你管她?若是沒有,那出了此事,本就是你管理無方,如何還要對姑爺發怒?”

頓了頓,董夫人在親女兒面前,也掏心窩子地說了幾句不那麼“正大光明”的話:“如今姑爺有愧,憐惜你,你就該藉着這機會把姑爺的心攏住纔是。可你總這般冷冰冰的——男人哪,愧疚憐惜也都不能長久,你若總這麼不知好歹,早晚就把他推開了。瞧你現在的樣子,女爲悅己者容,你對着鏡子瞧瞧,自己都變成什麼模樣了!這般滿面戾氣的樣子,誰會喜歡?莫不成,你就要與姑爺成了陌路,不做夫妻了?”

董藏月的面容一直如泥塑木雕一般,直到聽見董夫人最後這句“不做夫妻”,嘴脣才顫動了一下,眼圈也紅了。董夫人正要再說,旁邊伺候的小紅已經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哭道:“夫人不知,這,這裡頭的事兒,實在是,實在是沒法說的。若單一個姨娘算得了什麼,姑娘又怎麼會動這麼大的氣?”

董夫人也覺得自己教導出來的女兒不會如此,立刻道:“到底是爲了什麼,快說!”

小紅看了一眼董藏月,才低聲把當日剪秋的話說了:“……說什麼荷包,分明是說,分明是說二爺心裡戀着大奶奶!”這才把董藏月驚得動了胎氣。

董夫人也聽得面色大變:“真有此事?”

小紅哭道:“那荷包是真有的,就在二爺書房的枕頭裡頭掖着呢。”連帶着裡頭的兩個小銀錁子都未動。

董夫人手腳都有些發涼,但還能掌得住:“可問過姑爺了?”

董藏月這纔開了口:“二爺說他與大嫂清清白白,自娶我進門,就是想與我好生過日子的。”

www ▲тTk an ▲¢ ○

董夫人或有些方正得過於迂腐,卻不是蠢人,細細一想便明白了,沈雲安只說他與那許氏之間清白,卻並未否認他藏起那個荷包,是對許氏有些心思。難怪自己女兒這副模樣,也並非只是因着孩子的緣故。

乍然聽聞這樣的事,董夫人也有些晴天霹靂之感,穩了穩心才道:“姑爺既這麼說,想來是真的。就是你進門這些日子,可曾看見他跟大奶奶有什麼不合規矩的地方?”

董藏月有些茫然地搖頭道:“這倒沒有。平日裡二爺多在房裡讀書,大嫂除了去婆婆屋裡請安,餘者都在自己院子裡,便是偶爾見了,大嫂自會迴避,不過打聲招呼罷了。”

董夫人這心便放下了一些。到底她是年長之人,也要冷靜得多。雖說此事論理乃是沈雲安不該如此,甚至連這半點心思都不該動。可從另一面說,詩經裡都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沈雲安那個年紀正是慕少艾之時,許氏又生得實在美貌。何況,也是當初沈家之事有些特殊,沈雲安乃是代兄迎娶,是他把許氏領進家門的。

心思雖不該有,可若是不曾有什麼逾禮的舉動,便也還說得過去。何況,沈雲安也說了,他想與董藏月好生過日子。若是他前頭說的清白是真話,那麼後頭這話,多半也是真的。

“自你嫁過來,姑爺對你可好?”兩家都在杭州城中,董夫人雖不讓女兒整日往孃家跑,自己卻是年節都可以過來看看的。其實直到董藏月早產之前,董夫人都能看得出來,女兒臉色紅潤,眉眼帶笑,顯是過得不錯。若沈雲安對她不好,斷不會是如此模樣。

董藏月又點了點頭,低聲道:“便我有孕,二爺也沒往那剪秋房裡去。”若不是如此,想來那剪秋也不會如此喪心病狂,竟敢與她說這些話。

董夫人心下便又放鬆了些,再問:“出了這事,姑爺是如何做的?”

這話其實不必問。一聽到女兒出事,董夫人立刻就來了沈家,之後更是隔三差五地過來,自然看見沈雲安如何圍着女兒和外孫打轉了,倒是自己女兒,總是冷冰冰的,不然,董夫人今日也不能說這些話。

果然董藏月喃喃道:“二爺一直守着我……”聽說那剪秋被拖下去打的時候,還在喊着沈雲安的名字,但沈雲安那幾日一直守在她和珍哥兒身邊,寸步未離。

這下董夫人算是安心了:“那你還要如何?如今看來,姑爺或許是糊塗過一時,可到底也並不曾做什麼。自打娶你進門,也是想跟你好生過日子。既如此,這事兒從頭到尾不過是那賤婢從中挑唆,關姑爺何事呢?”

“若他沒起過那等心思,剪秋如何能生事?珍哥兒又怎會受這些罪……”董藏月緊握雙手,看着孩子不很圓潤的小臉,心中難受之極。

“珍哥兒受罪,乃是你的過錯。”董夫人卻是毫不客氣地指責女兒,“我問你,若這剪秋說的都是假的,你待如何?”

“假的?”董藏月一時有些不明白。

董夫人冷笑道:“一個賤婢,嫉妒主母得寵,有意挑唆,自然是什麼駭人就要說什麼。我問你,若事後發現這荷包是她自己繡的,又自己放兩個銀錁子進去,再塞在姑爺枕頭裡呢?你也就全盤信了,且動了胎氣。若是那樣,今日你又要怨誰?”

董藏月隱約明白了母親的意思,低聲道:“可,可這都是真的……”

“是真的又怎樣?”董夫人毫不客氣地問,“若是姑爺成親前喜歡一個女子,家裡卻給他定了與咱家的親事,他從此將那女子放下,一心與你過日子。某天你知曉此事,是不是要與姑爺和離?”

董藏月爭辯道:“可那是大嫂,不是外頭的女子……”

“倘他放下了,就是身邊的人又如何?倘他放不下,哪怕遠在天邊,就沒有再見的一日了?”董夫人訓斥女兒道,“爲母則強,你既有孕在身,不管那賤婢說什麼,你都要先想到你腹中還有個孩子!如何聽了她一番胡言亂語,就自己先穩不住了?”

董藏月低頭看着珍哥兒,眼淚一滴滴落下來。董夫人嘆道:“這事,你本該一聽就先把那賤婢拿下,悄悄回了你婆母,立時處置了。如今可好,鬧成這樣。若是姑爺當初那點糊塗心思傳出去,他名聲還要不要?你把他的名聲毀了,婆家可能容得下你?就是這事兒僥倖沒傳出去,如今外頭都在說你因個姨娘動了胎氣,你的名聲好不好聽?”

董藏月哭道:“明明是他的錯,如今卻是都說我嫉妒不容人……”

董夫人板着臉道:“自你進了門,姑爺就再不曾往別人房裡去,就是你有孕,他也不曾去那賤婢處。既如此,他便確是一心要與你過日子,你何不給那賤婢尋門親事打發了她?叫她在這院裡,又不得見姑爺的面,有那老實的也就罷了,不老實的,難道不覺得你是嫉妒不容人,是要生事的?”

董藏月不說話了。她留着剪秋,的確是爲了自己的名聲,再者有一個剪秋佔住了姨娘的位子,日後就是沈夫人也不好再隨意往她這裡塞人。

到底是自己的女兒,董夫人看她這樣子便知曉她的心思,嘆道:“我曉得,你是看着家裡蘇氏張狂,生怕自己也遇上這樣的事。可你要知道,只要你穩得住,哪個賤婢也越不過你去。可你若自己心思先不正,下頭人有樣學樣,又如何能不生事呢?”

董藏月低頭流淚。董夫人撫着她的後背道:“莫哭了。哭壞了身子,誰來照顧珍哥兒?如今事已發了,多說無益。倒是你,不許再這樣對姑爺,好生與他說一說——”她壓低聲音道,“告訴他,若是他心裡還惦着別人,不如就和離了。”

小紅在旁邊嚇了一跳:“夫人——”這,這哥兒都生了,剪秋那賤婢也打發了,就是沈夫人那裡都因沈雲安所爲有些擡不起頭來,日後想來也不好意思隨便插手這院子裡的事兒。這般時候,如何能和離呢?

董夫人意味深長地看了小紅一眼:“瞧,連你這丫頭都曉得,這正是好時候。趁着這時候,把話說開了,然後就一心一意地過日子,誰也不許再提從前的事!”

董藏月想了一想:“母親是說,以退爲進?”

董夫人正色道:“以退爲進只是小手段,要緊的是你先把自己的心放端正了。正道直行,本就無須那許多手段。”沈雲安不過是慕那許氏一點顏色,可他成親之前都不曾真做出什麼糊塗事來,還收了剪秋在房裡,可見那點情思也不過如此罷了。

既是這樣,董藏月能叫他棄了剪秋,自然也能叫他放下對許氏的那點子心思。便是退一萬步說,沈雲安心裡總還有那麼一絲不捨,又能如何?那許氏與沈雲殊夫妻恩愛,杭州城裡都曉得的,難道許氏昏了頭,還會與小叔子有些什麼?恐怕從頭到尾,許氏都根本不知沈雲安這點子少艾之心罷。

前頭本是無路,那懸崖上的花瞧着雖美,卻摘不下來。若是身邊的花也開得香,又有幾個人真要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險去摘那高處的花呢?若沈雲安真有那麼瘋,也等不到董藏月進門再事發了。剪秋那個賤婢,不過是被擠兌得無處存身,纔拿這樣事出來挑撥小夫妻的關係罷了。

董藏月年輕,纔看着這樣事比天大。如董夫人這樣的過來人,一定會先保住自己肚裡的孩子,便是有泰山崩於前,也沒孩子重要!

董夫人勸慰了女兒幾句,出去的時候便見沈雲安在廊下徘徊,見了她面有慚色:“岳母——”他也覺得有些冤枉,董藏月敬茶那一日,他就決心要放下許碧,好生與妻子過日子了,至於那個荷包,他雖還留着,卻是擱在書房櫃子裡,是剪秋偷偷掖到了他枕頭裡,又去向董藏月告發的。若不是因此,他大約還狠不下心來就叫剪秋死,畢竟也是伺候了他好幾年的人……

可是這話說出來,董藏月根本不信,且說把荷包存在櫃子裡,與藏在枕頭裡,又有多大區別呢?可是沈雲安覺得,這中間區別很大啊,否則剪秋又何必做這件事呢?

只是這些,沈雲安也難以說出口,見了董夫人,也只有慚愧。自他考取秀才之後,董夫人就替他引見了白鹿書院的山長,允他每旬都可去請教功課。

白鹿書院,那是非舉人不收的地方,裡頭從山長到先生,皆是有大學問的人。他只是個秀才,自是進不了書院,但每旬都可去一天向人請教,也是大有進益之事。這若不是有董夫人孃家父親的面子,沈大將軍這個正二品的大將軍頭銜都是不管用的。

岳家對他不錯,他的通房丫鬟卻鬧出這種事來,沈雲安着實覺得有些對不住,見了岳母,不免臉色發紅,頭也擡不起來。

董夫人見他這樣子,倒是鬆了口氣。人若無羞惡之心,那纔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呢。董夫人遂放緩了聲音道:“天氣冷了,別在外頭站着,快進去罷。”將沈雲安輕輕往房門處推了推,看着他逡巡着進去,這才輕輕嘆口氣,往沈夫人那裡去了。

沈夫人也病了一回,主要是氣的——剪秋可是她自己挑出來給兒子的。

說起來沈家這幾個大丫鬟,紫電青霜,剪春剪秋,俱是沈夫人挑的。她自然有些個私心,那紫電青霜相貌豔麗,心氣也高,到了剪春剪秋這裡,相貌雖也要好,卻不要太過嬌媚的,且要老實本分。

誰知到頭來真是自己打嘴。紫電青霜固然都出了毛病,可沈雲殊那裡卻沒沾她們一毫,不過是把人悄悄處置了就算完。就是當初袁家藉着青霜鬧了一場,也因着兩家原是敵對,並沒怎麼傷着沈雲殊的名聲。如今袁家倒了,就更沒人提這事兒了,倒是袁勝玄那個通房晚霞跟小廝私奔的事兒,頗是被人津津樂道。

而自己兒子這邊,剪春倒是個規矩的,已是嫁了人,只等生了孩子,還可回來做個管事媳婦。可剪秋——從前還是剪秋告訴了她沈雲安對許氏那點子私意,她還當剪秋真個忠心,還將她給了兒子,結果如今呢?不但險些害了孫子,就是這事兒倘若傳出去一絲半點,沈雲安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一想到這個,沈夫人就恨不得時光倒流回到她當年給兒子挑丫鬟的時候,先把那剪秋拖出來打死!

只可惜時光終究不能倒流,沈夫人也就只能被氣病了。聽到董夫人又來了,便拉着臉道:“請親家夫人在外頭先坐坐。”

既沒法早早兒打死剪秋,沈夫人心裡便把許碧拎出來重恨了一回。若不是娶這個狐狸精進門,沈雲安何至於就亂了心性?

除了恨許碧,沈夫人對董藏月也有幾分不悅。雖說沈雲安有些不該有的念頭,可終究也沒做出什麼來,就是那許氏,大約還半點不知呢。且如今沈雲殊又去了京城,隔着千里萬里,就更不可能有什麼了。

就這麼着,董藏月竟半點兒沉不住氣,當時就來了個早產,鬧得盡人皆知。這也就是沈大將軍不在家中,她當機立斷把剪秋處置了,總算是把事情壓了下去。否則就爲這個,沈雲安還不得捱上一頓家法,給打個半死?

沈夫人自覺闔家都對兒媳很不錯了。據她所知,兒媳進了門,兒子就再沒沾過剪秋的身。就是她這個婆婆,也不曾讓兒媳立規矩。這還要怎樣?竟不念着平日裡的好,只聽信那賤婢的話。孩子沒生好,不找找自己的錯兒,卻只冷臉對着丈夫。

這麼一想,沈夫人連董夫人都要埋怨上了。這麼個賢良人,怎麼教出來的女兒卻不賢良呢?

“夫人,聽說董夫人剛纔從二奶奶房裡出來,就讓二爺進去了。”紅羅連忙道,“奴婢看,董夫人倒是勸和的。”

事關沈雲安,她可絕不敢煽風點火了。

說起來紅羅也覺得自己倒黴得不行。她給自己謀劃的親事已經籌措許久,沈夫人也答應了,可就是放良一事沒機會提起。本想趁着二奶奶生下長孫,沈夫人高興的時候提一提,結果又出了這事兒!

眼看她都二十一了!再拖,再拖連親事都不知保不保得住了。紅羅這時候只盼着沈家和睦興旺,哪裡還敢再想別的呢?

好容易勸了沈夫人出去與董夫人見面,紅羅只覺身心俱疲,隨口指了件事就溜了出去躲躲懶——沈夫人發脾氣的時候,可也不好伺候。

她在路上亂走,忽然就聽有人喚了她一聲,擡頭看去卻是香姨娘。

香姨娘如今還在半禁足中,除了每日可去沈雲婷院裡呆半個時辰,別處都不許去。鸚哥嫁了,百靈因幫着她收買郎中被打了二十板子,如今雖還允在她身邊伺候,卻是跟她一樣,不許亂走一步。且還添了兩個婆子,出來進去地跟着她們,形同監視。

“姨娘這是剛看過大姑娘?”紅羅隨便屈了屈膝就算行過禮,皮笑肉不笑地說了一句。如今香姨娘算是徹底落魄了,紅羅還真沒心思怎麼搭理她。

“老爺前些日子回來的時候說過,托夫人給大姑娘物色親事,不知眼下如何了?”香姨娘如今心心念唸的,也就這一件事了。眼下沈家在江浙首屈一指,沈雲婷縱是庶出,只要用心也能找到好親事的,怕就怕有人不用心。

雖說沈大將軍發了話,可香姨娘依舊不能放心。她如今不能去見沈夫人,見着紅羅,自是忍不住要問一句。

紅羅嗤了一聲:“老爺發了話,夫人自然是會用心找的,姨娘只管聽好消息就是了。”這會兒哪裡顧得上呢。

香姨娘攔着她,並不讓她立刻就走:“姑娘也知道老爺是發過話的,還要請夫人多多費心纔是,到底都是家裡的臉面呢。再說,我聽說梅二公子也到江浙來做官了?”

紅羅已是有些不耐煩,聽香姨娘這話隱有些威脅的意思,便笑了一聲:“姨娘消息倒是靈通。要說大姑娘這門親事,怎麼也得找比之前梅大公子更好的不是?不過這也真不大容易呢——姨娘可知道,梅大公子一到京城,皇上就授了他六品的官兒,進翰林院編書去了。夫人想着,這六品官兒姨娘尚且不大滿意,梅二公子這纔是七品,自然更不中姨娘的意了。所以啊,夫人且得好好尋摸尋摸,定要尋一門能讓姨娘滿意的親事呢……”

第113章 姻親第180章 舉喪第23章 上香第88章 遠見第161章 祈福第131章 事發第50章 回門第175章 奪宮第65章 不祥第99章 設局第14章 結拜第42章 爭功第67章 計劃第177章 同歸第83章 我不第5章 鎮壓第52章 賞花第11章 劫道第87章 日常第16章 出嫁第127章 糊塗第21章 心思第50章 回門第68章 報捷第74章 過節第73章 意外第111章 絕患第170章 風暴第177章 同歸第159章 陰謀第110章 潮音第123章 抓週第75章 前程第86章 相許第111章 絕患第131章 事發第51章 林家第40章 惡客第166章 決定第60章 頭痛第130章 林家第57章 舌戰第12章 殺人第160章 大喜第78章 私贈第97章 圓房第97章 圓房第27章 私心第25章 舊事第147章 名氣第66章 剿滅第114章 好事第61章 前途第167章 孤注第11章 劫道第6章 姐妹第137章 真靈第149章 公主第178章 遺言第131章 事發第43章 花宴第59章 歡喜第56章 辯論第43章 花宴第3章 嫁妝第48章 入京第69章 又遇第68章 報捷第109章 觀潮第73章 意外第141章 小產第114章 好事第54章 郡王第103章 請罪第138章 提親第30章 行刺第139章 密談第21章 心思第14章 結拜第32章 態度第32章 態度第102章 召見第134章 朝賀第85章 談心第155章 嫡子第73章 意外第162章 法會第119章 回京第136章 柺子第15章 婚前第136章 柺子第76章 順心第139章 密談第133章 風頭第172章 慶壽第89章 有喜第165章 提親第154章 鍾情第135章 有孕
第113章 姻親第180章 舉喪第23章 上香第88章 遠見第161章 祈福第131章 事發第50章 回門第175章 奪宮第65章 不祥第99章 設局第14章 結拜第42章 爭功第67章 計劃第177章 同歸第83章 我不第5章 鎮壓第52章 賞花第11章 劫道第87章 日常第16章 出嫁第127章 糊塗第21章 心思第50章 回門第68章 報捷第74章 過節第73章 意外第111章 絕患第170章 風暴第177章 同歸第159章 陰謀第110章 潮音第123章 抓週第75章 前程第86章 相許第111章 絕患第131章 事發第51章 林家第40章 惡客第166章 決定第60章 頭痛第130章 林家第57章 舌戰第12章 殺人第160章 大喜第78章 私贈第97章 圓房第97章 圓房第27章 私心第25章 舊事第147章 名氣第66章 剿滅第114章 好事第61章 前途第167章 孤注第11章 劫道第6章 姐妹第137章 真靈第149章 公主第178章 遺言第131章 事發第43章 花宴第59章 歡喜第56章 辯論第43章 花宴第3章 嫁妝第48章 入京第69章 又遇第68章 報捷第109章 觀潮第73章 意外第141章 小產第114章 好事第54章 郡王第103章 請罪第138章 提親第30章 行刺第139章 密談第21章 心思第14章 結拜第32章 態度第32章 態度第102章 召見第134章 朝賀第85章 談心第155章 嫡子第73章 意外第162章 法會第119章 回京第136章 柺子第15章 婚前第136章 柺子第76章 順心第139章 密談第133章 風頭第172章 慶壽第89章 有喜第165章 提親第154章 鍾情第135章 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