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失火

皇帝站在寧壽宮外, 望着緊閉的宮門,心中真是百味雜陳。

因爲生母位份低又早逝, 皇帝心中對生母的印象頗爲淺淡,倒是對從小就對他十分親切的先太子這位兄長極有好感。

在他的記憶中,成年前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寧壽宮度過的。因爲有先太子,他又算是在中宮膝下撫養, 因此雖出身低微,宮裡卻並沒有多少人敢輕視慢待他, 比起那位早逝的四哥, 日子不知要好過了多少。

然而,時至今日, 當年那座帶給他許多溫暖和快樂記憶的宮殿,如今已經冰冷而陰險, 如同一頭盤踞着的猛獸,隨時會張開大口, 露出鋒利的獠牙。

“皇帝——”宮牆上方,露出了袁太后的臉。

皇帝微微仰頭。其實寧壽宮的宮牆也並不很高, 倘若他真的揮兵強攻, 憑宮內那些守衛也根本抵擋不住——袁太后大部分的兵力其實都拿去圍攻他的延和殿了, 至於這裡——有人質在手, 袁太后並不怕他強攻。

“看來皇帝也是早有準備啊。”袁太后俯視着下方。這一看她就知道, 今天這場較量,是她輸了。皇帝身邊的侍衛就不說了,就是皇帝本人, 也是衣着整齊,絲毫沒有被突然逼宮的慌亂和狼狽。

“朕一直盼着母后能收手。”皇帝半晌才說出了一句話。

這是他的真心話,可惜袁太后根本不相信:“都到這時候了,皇帝這些話還說給誰聽呢?你故意說要立太子,逼得我動手,其實是給我佈下了一個大大的陷阱,就等着我往裡跳呢,是不是?”

皇帝默然。袁太后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然而這時候再解釋也無益了,袁太后並不相信,或者說,她並不打算相信。

“母后,皇后與皇子們可還安好?”

“你還記得他們?”袁太后笑起來,“我還以爲你只接走了蘇氏,已經不管其他人死活了呢。”

蘇氏?皇帝先是一怔,隨即心中就一動:“母后何出此言。皇后與皇子們,朕自然也不能置之不顧。”

袁太后嗤笑:“罷了。只當我不知道你的心思麼?你是不願東宮有梅氏血脈罷。如此一來,將來等你去了,梅家兩位太后,難免有外戚之患。橫豎你還年輕,且聽說蘇氏又懷上了,還愁將來沒有皇子?只是倒可憐了皇后,爲了成就你的大事,將戲都演到我面前了,卻只落得棄子的下場。說起來,若不是她演得好,我素日裡只道她老實,又怎會真信了你是要立耀哥兒做太子?若不是真信,也不必這般急着舉事……”

她說到這裡,自嘲地又笑了一下:“倒也不算急了。你立耀哥兒雖是假的,想要除掉珏兒卻是真的,我若再等上幾年,只怕珏兒的命早沒了,也等不到羽翼豐滿之時。”

皇帝聽到蘇氏又懷上了,心裡先是一喜,聽到後頭的話卻又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母后這是什麼話。朕並未一定要殺珏兒。”

袁太后報以冷笑,不願再與皇帝辯駁,只道:“皇帝既是來了,怎麼倒在外頭不進來?”

“朕——”皇帝嘆了口氣,“還是盼着母后能懸崖勒馬。”

袁太后厭煩地一擺手:“別說這些虛話了。成者王侯敗者賊,我錯料了你,如今既敗了也沒什麼可說的,你倒不必在這裡演戲了。”

“既這樣,朕也不與母后客氣了。”皇帝沉下了臉,“母后逼宮謀逆,可想過珏兒的下場嗎?”

袁太后眉心一跳,隨即鎮定下來:“無非是從此做個平民百姓罷了。”

“平民百姓?”皇帝笑了起來,“母后以爲,謀逆這等大罪,貶爲庶民就可以了嗎?”

袁太后的臉色終於變了:“皇帝這是何意?”按她的計劃,在舉事之時就先將敬親王送出宮外,若大事可成,再將他接回來不遲;若事不能成,便將敬親王送出京城,此後海闊天空,雖不能再如之前尊崇,做個富貴閒人卻也不難。

但聽皇帝的意思,難道敬親王竟落入了他手中不成?袁太后一念及此,頓時就有些無法鎮定了。若是敬親王未曾逃出去,皇帝哪裡還會容得下他?如此一來,她豈不是害了自己的親孫子?

皇帝面色淡然:“這兩個人,母后大約是認得的吧。”一擺手,後頭侍衛拖上兩個人來,抓住他們的頭髮,將他們的臉對着袁太后。兩人四肢皆被打斷,滿口流血,竟是舌頭也被割掉了。

這兩人身上穿的是內侍的衣裳,但看那面容便知並非閹人,袁太后如何不認得?頓時臉色大變:“你,你將珏兒怎樣了?”這兩人正是她安排去帶敬親王離開的,皆是多年心腹,便化成了灰也識得。

兩人雖舌頭都被割掉,但口中猶自荷荷有聲,似乎想說什麼。但很快,侍衛們就將他們拖了下去。

“看來,母后是認得這兩人的。”皇帝看起來十分鎮定,“既然如此,我也不必把珏兒帶來給母后看了,畢竟這樣場面,還是不看的好。”

袁太后咬牙切齒:“這兩個蠢貨!”竟然沒把敬親王帶出宮去!

“你想怎樣?”

“請母后打開宮門吧。”皇帝嘆了口氣,“朕方纔也說過,一直盼着母后收手。若是母后肯收手,此後在宮中安居養老,未爲不可。”

他一邊說,一邊心裡也在呯呯亂跳。敬親王已經被袁勝蘭毒死,他也只好採納沈雲殊的計策,唱個空城計了。

袁太后面色猙獰,果然道:“你先將珏兒帶來!”

“還是母后先開宮門吧。”皇帝自然不能讓步,“珏兒還不知發生了何事,這會兒帶他過來,豈不是要嚇着他?日後便是朕想裝做無事,怕也不能了。”

無奈袁太后並不吃這一套:“不用你裝模作樣!我們孃兒倆要死也死在一處!”她轉頭向後吩咐了幾句,片刻之後,宮牆之內就響起了孩子的哭聲,接着兩個皇子就在宮牆上露出了頭,都被侍衛攔腰舉着,懸在了牆頭上。

皇帝臉色大變:“你要做什麼!”

袁太后冷笑:“馬上把珏兒帶來,否則,我就把他們兩個從這裡扔下去!還有你的皇后、嬪妃,和那些誥命,我都會一把火燒了!”

她頭上的釵鈿已經有些歪斜,兩鬢散下來的頭髮隨風飄動,已經有了星星點點的花白。此刻看起來哪還有一國太后的雍榮?竟有些像是個瘋婆子了。

在宮牆另一側,已經自水渠中潛入的沈雲殊剛剛一刀抹倒一個侍衛,就聽見了皇子的哭聲,也不由得變了臉色。

皇帝至今只有這兩個皇子。雖說他正在壯年,但子嗣上的事誰說得清楚?從前做親王的時候雖說後宅人少,按制也有幾名側妃侍妾的,卻始終無出。待登基之後,宮裡一口氣選進了十餘人,有孕的也不過寥寥數人罷了,三年才添了兩子一女,實在不多。

以此看來,還真沒人敢說皇帝日後定會子孫繁盛,甚至說不定一輩子也就是這兩個兒子了。若是這會兒袁太后發起瘋來——皇帝絕了後嗣,這皇位都要變成他人的嫁衣裳了。

“少將軍,怎麼辦?”五煉把另一名侍衛的脖子利索地擰斷,也擡頭看向宮門處。袁太后真是瘋了,就算這兩個是皇帝的子嗣,算起來也是她的孫子,她竟真的能下手嗎?

“先救兩位皇子。”沈雲殊沉聲道。

“可,可大奶奶——”五煉不由自主地往寧壽宮的殿內看了一眼。

沈雲殊雙拳緊握:“先救皇子!”他也想立刻就衝進寧壽宮去,看看許碧究竟怎樣了——雖然早有準備,但袁太后突然提前動手,她定是要受驚的!

“可,大奶奶或許……”五煉不敢往下說。袁沈兩家之仇,說句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也足夠了,袁太后連皇帝都要殺,又如何會放過沈家女眷?

沈雲殊臉色陰沉:“這時候再去看也晚了。”五煉所說的,何嘗不是他擔心的?可是倘若此時他爲了救許碧而耽擱了救援兩位皇子,致使兩位皇子有所損傷,那麼這樁罪名,遲早是會落到許碧身上的。別說許碧了,就是整個沈家怕都承擔不起!

五煉握了握拳頭,還是低頭應了一聲。道理他也明白,此時此刻,沈家皆是皇帝之臣子,只能先忠君了。

但是,大奶奶……五煉轉頭看了一眼寧壽宮深處那冰冷矗立的宮殿——也不知大奶奶現在怎樣了,千萬不要有事纔好……

許碧現在是沒事的,但她正在想着搞事。

“放,放火?”善清只想着能把這幾位一直藏到皇帝帶人衝進來,就算立下一功,可沒想到,這位沈淑人竟然還想着要放火!

“你也聽見了,皇上已經到了寧壽宮外。”袁太后只要有點腦子,就會把梅皇后和兩位小皇子當做人質來威脅皇帝。寧壽宮雖然不是什麼高城深堡,可若是皇帝投鼠忌器,一時也很難攻進來。時間久了,難保袁太后絕望之下不發起瘋來,與這滿宮女眷同歸於盡。

“那,那放火……”

“混水好摸魚。”就憑她們這幾個女人,根本別想救出皇后皇子們,也別想突破寧壽宮逃出去,倒不如放一把火,亂一亂袁太后的心思,給外頭的皇帝以機會。另外,若是能將這些侍衛的注意力從正殿引開,或許還有救人的機會——沈雲婷可還在正殿裡,跟梅太太在一處呢!

“我,我走不動……”沈雲嬌臉色蒼白。她能從寢殿裡逃到下房來就自覺很勇敢了,一想到還要從這裡走出去設法放火救人,她就覺得腿都軟了,根本一步也走不動。

“罷了,你們都在這裡躲好。”許碧也不指望她們能幫忙,不拖後腿就是好的,“善清姑娘尋件衣裳來給我換上,我們去小廚房!”

“我,我跟你去。”蘇阮臉色也有些蒼白,但還是站了出來。

“你好好保重身子,還有小公主呢。”許碧對蘇阮笑了笑,“別擔心,外頭的人一定有法子救我們的!”還有沈雲殊呢,他一定會來的!

寧壽宮的小廚房裡可謂是萬事俱備,說是“小廚房”,其實半點不小。尤其今日是袁太后生辰,雖然宴席是外頭大廚房準備,但小廚房也要備上袁太后喜歡的菜式,故而今日也是十分忙碌。

不過這會兒,一干廚子宮人都已經被關到倉庫去了,都擠在一處,只有個把膽子大的探頭在窗口往外偷看,一見善清過來,便小聲叫起來:“善清姐姐——”

善清雖是袁太后身邊的大宮女,但素日裡從不裝腔作勢,更不仗勢欺人,合宮的宮人內侍都跟她好,也就是見她過來纔敢說話:“姐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什麼把我們關起來,外頭又怎麼了?”雖看不見,他們卻能聽見外頭的喧譁之聲,有年紀長些經驗足些的已經猜測到了幾分,只不敢肯定罷了。

善清正不知如何回答,便聽角落裡一個廚子似是自言自語地道:“方纔那些侍衛還搬了好些油去,也不知是不是要把這宮殿都燒了……”

善清尚有些糊塗,許碧卻是眉頭一跳,立刻追問道:“是寧壽宮的侍衛?”

那廚子有四十來歲了,面如滿月一臉福相,不笑時也似乎帶着笑。這會兒坐在屋角里,聽了許碧的問話也仍舊低着頭,還是自言自語般地道:“這些人瞧着有些臉生呢……難怪昨兒上頭還吩咐我們特地領了好些葷油素油來,我還說,今兒又不用我們做大菜,哪裡用得了這許多油……”

善清惶然道:“劉內監,你可別亂說……”今兒寧壽宮裡來的臉生的侍衛,除了剛纔封鎖寧壽宮的那些之外,還會有誰?可,可那些人搬油去做什麼?

能在袁太后身邊做大宮人,善清自不是愚鈍之輩,這會兒聽了這廚子幾句話,頓時後頸的頭髮都似要豎起來——這些侍衛是要做什麼?難道是要焚宮嗎?

倉庫只有一個狹小的窗口,結實的門板用一把大鎖牢牢鎖住,許碧拽了兩下,就知道沒鑰匙是打不開的。這時候也容不得她慢慢開庫門了:“走,帶我去正殿!”廚房裡的油再多,也不夠把整個寧壽宮都燒掉的,袁太后若要燒,只有一個地方,就是如今正裝滿了人質的正殿!

寧壽宮大門內外劍拔弩張,正殿卻死寂得像個墳墓,偶爾有人壓抑不住飄出來一聲哽咽,但看一眼門口那提刀佩劍的侍衛,想到剛纔被拖出去的禮部尚書夫人,又趕緊把哽咽聲壓回去了。

梅賢妃坐在椅子上,只覺得身體不聽使喚地就要往下滑:“姐姐,怎麼,怎麼辦?皇上是不是真的不管咱們了?”

梅皇后倒還坐得筆直,雖然臉色蒼白,卻還保持着端嚴的模樣:“不要胡言亂語!你是賢妃,就該有賢妃的模樣!聽聽外頭的聲音,皇上定會來救咱們的。”

梅賢妃卻並沒有這樣的信心:“可,可太后她……”她手裡握着兩個皇子啊,其中還有她的兒子!

“閉嘴!”梅皇后冷淡地道,把腰又挺直了一些,“賢妃要記得自己的身份,如此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姐姐是沒有兒子在別人手裡,當然說得硬氣。”梅賢妃被罵得急了。衆目睽睽,梅皇后的確比她更鎮定更端莊,可這不都是因爲她的兒子在袁太后手中嗎?關心則亂,她自然是比不得梅皇后的。

“那你是要去求皇上傳位給敬親王麼?”梅皇后冷嗤了一聲,“或是求太后懸崖勒馬,放了兩個皇子?”

梅賢妃當然知道這不可能。但梅皇后的反問讓她聽起來像個傻子,忍不住便道:“那不知姐姐有什麼法子?是了,姐姐是不管的,橫豎那也不是姐姐的孩兒。”

承恩侯夫人臉色灰敗地在底下低聲道:“娘娘,快別說了。”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說這些?看那些侍衛一個個凶神惡煞的模樣,剛纔被他們拖出去的禮部尚書夫人還不知被砍了頭還是被勒了頸呢。袁太后連謀逆都做了,還有什麼不敢的?

若說袁太后恨的人裡頭,沈家數着第一,梅家就得數第二。偏偏沈家的女眷竟先逃了出去,那梅家豈不成了頂缸的?若是梅賢妃聲音大了,惹得那些個侍衛心煩,恐怕他們決不會客氣的,說不定真拉出刀來砍了也未可知呢。

不過,沈家人,這裡不是還有一個嗎?承恩侯夫人眼角餘光猛地瞥見梅太太身邊的沈雲婷,頓時心裡一動。

梅太太是被嚇得不輕,全程都緊緊拉着女兒和兒媳的手,似乎三個人緊緊湊在一起就能安全些似的。承恩侯夫人接連低聲喚了她兩回,她才聽見:“什,什麼?”

“用她去把皇次子換回來。”承恩侯夫人壓低聲音,“太后正要找沈家人呢!你留着她,一會兒仔細被她連累了,連你和嫿丫頭都要跟着倒黴!”

梅太太驚得半晌才能說出話來:“怎能這樣!”看袁太后那樣子,這是一時沒想起來沈雲婷,若真是讓她想起來了,沈雲婷哪會有好下場?

“你可別糊塗了!”承恩侯夫人隱約能聽見外頭孩子的哭聲,也是心急如焚,“那是皇子!若是能把皇子救下來,那是什麼功勞?”至於兒媳婦,再娶一房就是了,橫豎梅若明也不是沒死過妻子。

“這,這不成……”梅太太心亂如麻,本能地搖着頭。不管怎麼說,娶進來就是家裡人了,何況沈雲婷又得長子的心意,要說拿她出去換皇次子,這如何下得了手?且,沈雲婷不過是沈家一個庶女,怎能與皇次子相比?否則,袁太后也不會把她給忘了。若是這會兒提出來,沈雲婷固然是要倒黴,可皇次子怕也是換不回來的。

承恩侯夫人卻是急了,不管梅太太答不答應,起身就要喊人。她也不是不知道沈雲婷身份不夠,可這時候了,哪怕能延遲一會兒也好啊。聽外頭皇次子哭得揪心,還不知袁太后怎麼折騰孩子呢!

梅太太大駭,正要伸手去拉她,忽然聽見外頭有宮人尖聲喊叫:“走水了,走水了!”

殿內靜得落針可聞,外頭的聲音自然是清晰無比地傳了進來,衆女眷們還沒怎樣,把守殿門的侍衛臉色卻變了——這寧壽宮正殿地下埋了什麼,他們一清二楚,若是火勢往這邊蔓延過來,這座正殿就會變成火海。

水火無情,到時候袁太后認得他們,火焰可認不得。這些侍衛們提着腦袋跟着袁太后,盼的是從龍之功博得富貴,可不是葬身火海的。

“快,去看看!”萬不能讓火燒到這邊來!

不但守在殿內的侍衛慌神,就連在宮門處的袁太后聽見喊走水的聲音也怔了一下。不過她隨即就冷靜了下來,頭都不回,只管看着宮牆外的皇帝:“皇帝還是趕緊把珏兒帶來,不然,這兩個孩子若是從這裡跌下去,可不知會跌成什麼樣子。”

然而袁太后鎮定,提着兩個皇子的侍衛卻分了心。不管怎麼說,那殿內可是一干嬪妃和誥命夫人們,都是貴人哪。

如今他們在這牆頭上看出去,已然明白,袁太后這次的逼宮是敗了。袁太后身爲太后,對皇帝還有些撫養和扶立的功勞,便是事敗也可能留下一條命,可他們呢?謀逆,這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啊!

此時此刻,要說這些侍衛們心裡沒有半點悔意,那是假的。只是後悔也來不及,只能硬着頭皮一條道走到黑了。

可縱然有這決絕之意,聽見宮內起火,兩名侍衛還是忍不住回頭去看——若是那許多貴人出了事,別說九族,怕是皇帝連十族都能夷了他們的!

就在二人這一分心時,一聲弓弦之聲急響,一名侍衛尚未回神便一頭栽倒,手裡的皇長子猛地往下墜去,卻被突然躥出來的一條人影一把撈住接在懷中。此人左手抱着皇長子,右手一擡,一柄長劍又直刺進了挾着皇次子的侍衛心窩之中。

只是這名侍衛身子歪倒之時,袁太后已經轉過身來,忽然用力將此人推了一把。只聽一聲尖叫,皇次子從宮牆牆頭上翻了下去……

第181章 大局第7章 旅途第120章 謝禮第138章 提親第99章 設局第82章 及笄第173章 壽宴第111章 絕患第22章 談判第53章 選中第87章 日常第121章 入宮第1章 待嫁第25章 舊事第121章 入宮第65章 不祥第62章 表妹第35章 春心第108章 揭開第158章 法事第11章 劫道第52章 賞花第15章 婚前第121章 入宮第87章 日常第125章 心事第99章 設局第66章 剿滅第151章 目的第119章 回京第111章 絕患第179章 出征第20章 眼熟第124章 意思第70章 教導第23章 上香第133章 風頭第129章 巴結第78章 私贈第102章 召見第168章 成親第179章 出征第2章 議定第7章 旅途第52章 賞花第34章 正位第84章 攤牌第74章 過節第164章 權衡第52章 賞花第124章 意思第8章 驛站第96章 請功第30章 行刺第1章 待嫁第59章 歡喜第97章 圓房第170章 風暴第178章 遺言第123章 抓週第155章 嫡子第144章 野心第145章 相看第96章 請功第66章 剿滅第120章 謝禮第16章 出嫁第53章 選中第119章 回京第59章 歡喜第48章 入京第72章 中秋第101章 死訊第11章 劫道第116章 花會第50章 回門第147章 名氣第133章 風頭第14章 結拜第14章 結拜第61章 前途第134章 朝賀第65章 不祥第37章 行動第16章 出嫁第148章 愚婦第89章 有喜第96章 請功第153章 私心第119章 回京第106章 成親第180章 舉喪第67章 計劃第157章 思量第74章 過節第72章 中秋第134章 朝賀第166章 決定第156章 恨意第110章 潮音
第181章 大局第7章 旅途第120章 謝禮第138章 提親第99章 設局第82章 及笄第173章 壽宴第111章 絕患第22章 談判第53章 選中第87章 日常第121章 入宮第1章 待嫁第25章 舊事第121章 入宮第65章 不祥第62章 表妹第35章 春心第108章 揭開第158章 法事第11章 劫道第52章 賞花第15章 婚前第121章 入宮第87章 日常第125章 心事第99章 設局第66章 剿滅第151章 目的第119章 回京第111章 絕患第179章 出征第20章 眼熟第124章 意思第70章 教導第23章 上香第133章 風頭第129章 巴結第78章 私贈第102章 召見第168章 成親第179章 出征第2章 議定第7章 旅途第52章 賞花第34章 正位第84章 攤牌第74章 過節第164章 權衡第52章 賞花第124章 意思第8章 驛站第96章 請功第30章 行刺第1章 待嫁第59章 歡喜第97章 圓房第170章 風暴第178章 遺言第123章 抓週第155章 嫡子第144章 野心第145章 相看第96章 請功第66章 剿滅第120章 謝禮第16章 出嫁第53章 選中第119章 回京第59章 歡喜第48章 入京第72章 中秋第101章 死訊第11章 劫道第116章 花會第50章 回門第147章 名氣第133章 風頭第14章 結拜第14章 結拜第61章 前途第134章 朝賀第65章 不祥第37章 行動第16章 出嫁第148章 愚婦第89章 有喜第96章 請功第153章 私心第119章 回京第106章 成親第180章 舉喪第67章 計劃第157章 思量第74章 過節第72章 中秋第134章 朝賀第166章 決定第156章 恨意第110章 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