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悉心運作

我只能說徐光啓他們果然是一等一的高手,當然不是指武學高手,而是名副其實的科學家。看着這些五光十色的印泥,精美的圖案,一張張雪白的桑皮紙,我不由衷心感嘆!

現在呈上來給我過目的樣板跟後世的紙幣在尺寸上差不多。根據我原先的設計,他們將紙幣的底色設計爲青綠跟淡紅兩種,紋以圖案。中間有‘大明中央銀行’的字樣,下邊用印章印着大寫的‘壹兩’標示着這張紙幣的價值。紙幣兩旁,左邊是‘大明皇朝’的印鑑。右邊則是一副飛龍在天的圖案。紙幣後邊都是一副山水畫,選擇了大明最有代表性的十處。

除了我原先提出來用特殊工藝漂白的桑皮紙,防水的印鑑,精美的圖案作爲防僞標誌外。他們還特地調製了不易製作的印泥顏色。在以兩爲單位的紙幣上,幣值都是用銀色的印鑑,以文爲單位的則用了橙黃色。兩種調製出來的金屬顏色飽滿,也不知他們用什麼材料配成印泥。相信這樣的紙幣發行出去,再加上嚴刑峻法,民間能僞造的不多。

既然萬事具備,那我還等什麼!馬上就讓他們跟印鈔局進行交接技術,並按着流水線的生產方式開始印刷紙幣。爲了保密,桑皮紙直接由皇城的二十四監的寶鈔司製作。等製作完一批紙張後纔拿到戶部的印鈔局去印刷,所有的一切都專門有戶部的小吏點查監視。

按照我的計劃,這中央銀行首先是半公半私的身份。先由私人的身份吸收民間的存款,然後靠着朝廷的公信力來發行紙幣。我打算等紙幣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後,才正式將銀行收入國有。如果我一開始用朝廷的名義來發行,只怕百姓們都會以爲朝廷要用紙幣來掠取他們手中的銀子。待到走上正軌後,銀行的人員再全轉成朝廷官員。

只是讓我有點頭疼的地方是中央銀行的選址!如果地段選得太偏遠,則不利於庫銀的存放,也不利於跟我內庫的互換。如果選得太近,雖然方便保護,但朝中大臣會有意見。不說別的,就是用於保護的人馬我都不知從何處調取呢!畢竟現在中央銀行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私人的錢莊,我若派朝廷的軍隊去保護,估計御史們就要喋喋不休了!

最後想來想去,只能對外宣佈這中央銀行是由皇莊出資在外設的錢莊。店鋪的位置就設在離六部最近的南大街,並且清出一片地來建銀庫。爲了保證安全,我讓巡警司在錢莊的前後設立幾個巡守點,而在銀庫守衛的則是從戶部調來的庫房兵丁。

全部計劃好後,我剛一行動,都察院的御史們就找上門來了。

以倪元璐爲首的幾個都御史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勸諫我不要公私不分;說天子從商於禮不合;還說自古未曾有過;又說會帶壞風氣,丟祖宗臉面!總之一句話,讓我不要動用朝廷的府衙去辦這件事!不,應該是說他們堅決讓我不要辦什麼銀行!

看着這羣苦口婆心的大臣們,我不由起身離座,說實話,真的是很想過去暴打他們一頓。現在大明全國上下都在打擊貪官污吏,那纔是他們的正經活,他們不去做好本職,偏偏來找我的碴,mm的,不是想給我扁嘛?!!

妄想了N遍,又默唸了一遍金剛經後,我決定說服他們!

“各位愛卿,知道朕爲什麼建立這一座中央銀行啊?”

雖然‘斂財’的字眼浮上心頭,但僉都御史他們哪敢說出來,都一致的搖頭!

我提高了幾分語調:“你們要明白,朕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這銀子要是你們家裡,放着也就是放着,沒有半點用處。但要是你們放在朕的銀行來,那可就不同了,京師的人放在家裡保存的銀子至少有幾千萬兩。朕若是拿到這些銀子,可以用於購買武器,購買裝備,可以給各省免稅,用處可就多了!”

“可……”倪元璐顯然沒有想到我會這麼說,給我的偉大計劃嚇了一跳,顫抖着說道:“皇上,那錢就算收進錢莊可也還是百姓的,皇上要是把它們用完了,到時拿什麼來償還!”

我見他緊張不由呵呵一笑道:“倪愛卿,朕問你:你家裡的存銀若是放在朕的銀行,而你每月都有俸祿,你認爲你多久會來朕的銀行拿錢!”

“這個……”

“朕替你答吧,只要朕的銀行以朕的內庫爲支柱,你就不會來取錢。這是一個信譽度的問題!你信得過朝廷,你就會放心的把錢放在朕這裡。就算有人臨時要用錢,也不是滿京師所有人都來取。只要等大明財政好了點,這些錢遲早會返還他們!”

“可皇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大明要是欠百姓幾百萬,若數年之後都不能償還,如何是好?皇上,請三思而行!”

呃~,這傢伙怎麼說的,居然銀行沒有建起來就觸我的黴頭,簡直是讓我‘龍顏大怒’,我拉下臉來訓斥道:“你們學過經濟學嘛?不懂就不要亂說!!”

一干人等都愕然!!

“知道什麼是商品經濟嘛?”

一干人等再次愕然!

“知道什麼是資本的運作嘛?”

一干人等全體石化!

看他們沒有駁嘴的情況下,我才原諒了他們,滿意的點頭道:“對嘛,不懂就不要亂說!你,你,還有你知道下邊爲什麼有流寇嘛?”

“這……”

被我問到的臣子還在那想爲什麼就給我打斷道:“別這啊那的了,他們做流寇不就是因爲沒有吃的!那再問,爲什麼他們沒有吃的?”

“……”

“朕說了吧,那是因爲天災人禍!其中重稅就是人禍之一!只要朕有錢緩他們一陣,勸耕務農,他們收了糧食就可以繳稅了,也不會去做沒有前途的流寇。輕徭役,讓百姓休養生息纔是王道!你們不知道嘛?!”

“可那錢用了之後怎麼還?”倪元璐被我夾七夾八的說了一頓後終於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這個問題比較難,說了恐怕你們也不是很懂!簡單的說一下,那就是一兩銀子放在國庫裡也就是一兩銀子。如果這一兩銀子從個百姓修城牆,那麼朕的城牆修好了,而百姓呢就有一兩銀子的錢存儲。等朕來收稅的時候呢,他也有一兩銀子來繳稅,這個錢最後都會通過稅收再拿回來的!如果你不用,百姓手中沒有錢,你就是打死他也繳不了稅的,而朕的城牆也沒有得修!這麼說你們明白不?”

又一次集體搖頭!

“你們不明白朕不怪你們,這個是戶部的事情,跟你們關係不是很大!所以呢,面對你們不懂的東西要虛心點,不要隨便的反對!”現在輪到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們了。

“微臣記住了!”下面臣子臉上都冒出了虛汗!

“這纔對嘛!朕辦這個銀行就是爲了嘗試如何促進經濟的發展!你們在後頭看着就行了!”

“可皇上……”他們這些老傢伙還要做最後的掙扎!

我擺擺手道:“好了,不說了,朕最近很忙!待會朕還要召見工部的大臣。現在朕出了新三條給你們,都察院應該已監管天下官員爲己任。你們先把手中的差事作完,如果還有空,就把市場經濟的問題搞懂了再來跟朕說這銀行的問題!不懂的話說了也白搭!嗯,就這樣吧!”

我說完已經翹起二郎腿端茶請他們走人了!

他們都是道學先生,當然不知道這所謂的市場經濟是什麼!古時所謂經濟之道那就是濟世救國,那市場經濟是什麼呢!衆人一臉茫然,想諫言也不知從何說起,只好全退了下去!

等他們這些御史們走了後,我發現自己實在是太厲害了。居然可以把這些老傢伙打發走,暗暗佩服下自己!

沒有了都察院的唧唧歪歪,事情自然好辦多了。我立刻讓工部侍郎高弘圖給我設計一個銀行,大約的圖紙是我給出的,細節由他找人來搞定。高弘圖也爽快,明白我的旨意後,二話不說就去辦差了。

事情都進入正規,現在所差的就是人,而我要起用的中央銀行第一任行長就是我的大岳父周奎。我之所以要用他,第一呢,是因爲現在後宮裡邊就只有皇后的家人沒有被我照顧,皇后不說,心裡怎麼都有點疙瘩。畢竟人最怕人比人!第二呢,目前銀行是半私人性質,我也不好從戶部調官員去做,如果只是一般的小吏,那麼名聲不會這麼響。如果是周奎,京師裡的人都會說是國丈開的錢莊(銀行),信譽度會好很多!第三的話,這周奎畢竟是我自己人,想讓他做的時候他就得幫着我做事,等事情走上正規,讓他下他也就得下來。第四呢,呵呵,本人做紙幣的發行也只是試驗,很難講會有個什麼後果。讓自己人來,就算失敗也不太丟人!

既然打定用周奎,這天一早,我就讓方正華去周家宣旨,讓周奎進宮一趟。

這周奎我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見到了,因爲我內心對他就不是很喜歡,不喜歡的原因很直接,根據原先的歷史記載,周奎可是把自己的三個外孫都供了出來給滿洲人,包括那可憐的太子!所以我登基以後很不待見他,除了常規的賞賜再也沒有別的。而他呢也很有自知之明,沒事的話就在家裡窩着,沒有來我跟前討人嫌。

我打量了下在我面前畏畏縮縮的周奎,跟田弘遇相比,他還算正常,略有些偏瘦,沒有象田弘遇那樣肥得誇張!

“可知朕召國丈來,所爲何事?”

“微臣駑鈍,聽憑皇上吩咐!”周奎在不知我心意的情況下,被然沒召見,心神不由慌了起來,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朕這幾年,用田弘遇開了幾間店鋪,用吳貞疏做了湖廣巡撫,而唯獨你,周皇后的父親,朕的國丈卻沒有任何實職,你是怎麼想的?”

“微臣沒有想過!”

“你不嫉妒嘛?你不覺得朕偏心嘛?”

周奎磕了個頭道:“微臣不敢,皇上用人自有用人之道。田國丈精明能幹,皇上用之於經商,吳國丈是能臣幹吏,皇上用他守一方土地。微臣沒有別的本事,只是對皇上一片忠心。所以微臣不敢有任何妄想,更不敢嫉妒他二人!”

我見他對答得體,心裡有了一絲好感:“這話說得好,起來吧!國丈這幾年在家作些什麼?”

“微臣這幾年都在家看書!”他起身後聲音微顫,仍舊有些驚惶。

“嗯,看書?國丈又不需考狀元,就不必看那麼多書了,休息了這麼久,現在該出來爲朝廷半點事吧!”

“皇上聖訓,微臣記下了!微臣時刻念着爲朝廷出力!”

我沒有理會他的恭敬,而是繼續說下去道:“朕想要成立一家銀行,也就是所說的錢莊。剛好差一個打理銀行的行長,朕就想到了你!”

“微臣謝皇上恩典!”周奎跪下磕頭道。

“你先聽朕說清楚!”

“是!”

“這銀行呢叫做中央銀行,銀行開張的時候,朕會給你十萬兩白銀作爲本金。你的職責就是讓老百姓來你這銀行裡存錢,所存的錢跟朕的內庫相通。朕已經在皇城內新建了一個庫房用來存儲銀行的存銀。咱們這既然是銀行不是錢莊,那自然就跟錢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第一條,這中央銀行吸收百姓的存款不交納保管費。第二呢,銀行不是用銀票作爲憑證,而是用紙幣-寶鈔來作憑證存取。所有的紙幣朕已經讓人去印製了,你過來看看這樣板。”

周奎躬身過來,仔細觀看了我檯面上放着的十張紙幣!從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得出,他對於這些紙幣如此精美也是讚歎萬分。

“這就是朕發行的紙幣,朕到時候會讓徐光啓他們教你們怎麼識別這紙幣,等你們會了後,也要教會老百姓,這樣才能防止有人僞造假鈔!”

“微臣記下了!”

“既然是銀行就要賺錢,如果有商家來銀行借錢,五萬兩以下你可以作主,借款的利息你可以參照別的錢莊。朕會在你的銀行的銀庫裡放十萬備用金,超過十萬的就運往皇城存儲!”

“微臣一定遵照皇上旨意行事。待會微臣退下後,就立即着手找人辦理!”

我微微一笑道:“不必着急去辦,銀行的位置,庫房建造,還有銀行的守衛,朕已經命工部去打理了。國丈的職責不是這些,朕是想讓你去招募些理帳的好手,大約先要三十人,以後不夠再招。不過這人呢,不僅要能幹,而且還要正經老實。以後過往你們那的白銀可是有數百萬兩,若有什麼紕漏可不好。”

“微臣明白!”聽我說得這麼嚴重,周奎又有些惶恐起來。

“朕告訴你一個招募的好辦法,那就是把其他錢莊的帳房先生拉過來。國丈給他們的條件不是在於月俸的多少,而是可以告訴他們,這中央銀行以後會轉爲戶部管轄,裡邊的人員做得好就可以是朝廷的官吏。”

“皇上,微臣這麼說,恐怕巡城御史們會彈劾微臣!”

“怕什麼,這事朕替你撐腰。而且朕已經跟都察院說過了,他們不會來理會銀行的事情!”

“那微臣就放心了!”

“你要記住,不管什麼人來存錢,存多少,你都要做仔細,這是你要交代給夥計跟帳房的。對於國丈,你的職責就是要把銀行的帳算清楚,發出多少紙幣,收回多少銀子都要兩清。以後,朕若要有什麼事情都憑聖旨傳你,其他人即使是宮內的太監所傳口諭無效。沒有紙幣就不能提現銀子。這點你要記清楚!如果出現了帳目上的虧空,一切都按照戶部庫房的律法處置。”

“微臣記下了!”

終於把要講的說清楚了,我也鬆了口氣:“好了,談了這麼久的公事,朕也累了。今日你難得進一趟宮,就去看下皇后吧,兩個孩子你也沒怎麼見過。出來的時候就不必來辭謝了,方正華會給你準備一千兩白銀用於招募人員。”

“微臣謝皇上恩典。”

“去吧!”

今日周奎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距,我看中他的就是被我打壓了這麼多年,他變得惟命是從。我需要一個聽話的人來守住我的中央銀行。至於賺錢的法門,自然不用他們來操心。因爲現在我決定寫一封長信給南京戶部尚書沈縝以及陳文一,讓他們也在那邊設立一家中央銀行,其操作模式跟北京這邊的一樣。我先讓他們準備好這樣的一個鋪位,稍後我會派人送紙幣過去,並且指點他們的銀行運作。

繁體字就是難寫,半天才弄好。我剛寫完,只見方正華拿着份奏摺快步的走了進來。

“周國丈回去了?”

方正華行禮道:“回皇上,周國丈出宮了,皇上交代的也辦好了!”

“說吧,什麼事那麼高興,居然興匆匆的走了進來!”

方正華喜滋滋道:“皇上,湖廣的洪大人快馬遞來捷報,說是張獻忠已經被官軍射殺,流賊大部分被消滅。現在張獻忠的首級正送往京師。”

我不禁站起身道:“真的?張獻忠就這麼死了?”

“千真萬確!皇上請看奏摺!”

我拿起奏摺迅速的看了一遍,心中涌起一絲難以置信的感覺。那在明末鬧了十幾年,最擅長打運動戰的張獻忠居然在我手裡還沒有蹦達一年就死了?!

不會是替身吧!

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65章 分工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12章 奪氣第198章 屠戮(下)第32章 初聞戰報第249章 消息第322章 展望第226章 調動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221章 升空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29章 安南之行第239章 整頓第164章 爭權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70章 傷兵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26章 算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3章 宮外世界第38章 堅守待援第5章 親自挑選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284章 較勁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311章 亂子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90章 難處第50章 會兵城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90章 難處第25章 廷訓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46章 遠征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58章 冊封第220章 惡鬥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97章 屠戮(中)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63章 困擾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39章 整頓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42章 勸說(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5章 廷訓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43章 寧靜遼東第308章 猶豫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272章 熱鬧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66章 出發第161章 遷移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50章 迂迴策略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65章 分工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79章 決裂(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49章 買賣第45章 募捐第115章 模擬實戰
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65章 分工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12章 奪氣第198章 屠戮(下)第32章 初聞戰報第249章 消息第322章 展望第226章 調動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221章 升空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29章 安南之行第239章 整頓第164章 爭權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70章 傷兵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26章 算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3章 宮外世界第38章 堅守待援第5章 親自挑選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284章 較勁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311章 亂子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90章 難處第50章 會兵城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90章 難處第25章 廷訓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46章 遠征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58章 冊封第220章 惡鬥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97章 屠戮(中)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63章 困擾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39章 整頓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42章 勸說(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5章 廷訓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43章 寧靜遼東第308章 猶豫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272章 熱鬧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66章 出發第161章 遷移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50章 迂迴策略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65章 分工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79章 決裂(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49章 買賣第45章 募捐第115章 模擬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