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遠圖佈局

南居益一副就知道你會這麼想的神情讓錢龍錫更加困惑,就算有人要拿這件事來攻擊他這個首輔,那也夠不上分量,根據前幾年的經驗,這些攻擊首輔的人往往下場都不見好。理由很簡單,首輔後邊站着的是皇上。

“好了,思受兄,你就說有什麼不妥吧!”

南居益見親家着急的樣子笑道:“我看你啊最近是太忙了,有些事情沒有沉下心來想清楚。鼎相也是我老友,我可不想他的仕途因你而斷!”

錢龍錫急道:“這怎麼會?”

南居益正色道:“如果你推薦他去做別的行省的巡撫,我也不會阻攔,但是你應該知道鼎相是從言官做起的,即使是做巡按也是在內地一帶,他不適合做四川巡撫!”

錢龍錫聞言一愣,南居益接着道:“即使是我也不敢去四川,四川這些年風平浪靜,蜀王也素來有德行,但是川中以後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你可記得,舊年烏斯藏的**喇嘛來投靠大明,皇上很是禮遇,對於一個法王原本不必如此,但皇上親征之際都將其帶在身邊,又爲他們那個喇嘛佛教在赤峰建立寺廟,這本身就有違尋常。皇上是崇道信佛之人嘛?自然也不是,原來那個霍某人曾獻過什麼仙丹,結果被罰回家煉丹去了!這次駐兵改制,那四川的白桿兵是私兵,按理應該跟廣西狼兵數量相當,但是皇上也准許其三萬編制。這其中的緣由,老弟你還想不明白嘛?!”

此時錢龍錫恍然大悟,拱手道:“哎呀,多得你老兄的提醒,不然我還真誤了鼎相老弟!”

後邊的話不用南居益多說,錢龍錫已經明白了。四川雖然平靜,但是它的位置決定了它必然會起風浪。中原進入烏斯藏有兩條路,一條在青海,還有一條就在四川。以皇上務實的性格,大明必定要將烏斯藏收入版圖,那麼遲早會進軍剿滅林丹汗。而四川將會變成戰略基地,入藏的軍隊也會由川軍打先鋒。作爲四川一省最高長官的巡撫自然不能是一個懂得管理民生的官員,而是要知兵事。誰也無法預測戰事會演化成什麼樣子,林丹汗也有兩萬精銳騎兵,如果第一波進攻輸了,四川變成前線,那麼巡撫將會是臨時的戰事指揮,孫鼎相顯然不具備這個才能。而四川巡撫這幾年也必然是要爲戰事做好準備,如果錢龍錫他們推舉孫鼎相也未必合皇上的意思。

這些深一點的意思錢龍錫原本是看得到的,只是最近他給丈量土地、駐兵改制搞得焦頭爛額,也就沒有往深處想。如今給南居益一點醒,自然明白孫鼎相擔任四川巡撫是不合適的,不管由四川入藏這場戰能不能開打,但這些預先要準備好。

南居益道:“呵呵,我這也是有私心,居相去了之後,咱們的老友又少了一個,鼎相真去了四川有幾年都看不到,唉,我們年紀都老了,還不知能活幾年!”

南居益這麼說,錢龍錫只能是苦笑,皇上正當年輕氣盛,手中又打造有精兵,其後數年只怕是平靜不下來。遼東的邱嘉禾,陝西的汪喬年,湖北楊嗣昌都以知兵爲名,皇上早在數年前就說要囊括方圓數千裡的北地,那佔據北地之後呢?突然間錢龍錫有些擔心了,古時的仁君往往都是無爲而治,因爲只有這樣纔不會勞民傷財。而今皇上的行爲卻與之相反,時時想着佔據地盤,長此以往只怕會窮兵黷武,這比之守成之主還容易動搖大明根基。跟南居益的一番話讓錢龍錫有些困惑,是否自己偏向皇上的決定過於輕率了。

皇上畢竟年輕啊!

錢龍錫心中暗歎了一聲,大明駛向何方已經不是他這個老

頭子能夠掌握的,他這個首輔的位置幹幾年也是要退的。

南居益拍着老友的肩膀道:“老弟,咱們也不用想這麼多,子孫自有子孫福,有誰人可以預料幾十年後的事情,今日做的對的,那個時候就是錯的;這個時候錯的,也許那個時候就是對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錢龍錫被南居益這麼一說,笑道:“要不是你今天來我府上說這個,我能跟你還在這議朝政。你倒怪上我來了,好了,咱們也別說這些了,你就陪我下幾盤棋,如何?”

南居益也呵呵一笑道:“下就下,看看你當了首輔後棋藝有沒下降,你可別指望我讓子!”——

果然如南居益所料一般,吏部推舉的人員之中,皇上對孫鼎相擔任四川巡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爲此還特地從吏部調了他的履歷,皇上以爲四川情況複雜,而孫鼎相之前也沒有巡按過四川,所以將其調任到孫鼎相原來比較熟悉的江西任巡撫,而四川巡撫的人選,皇上卻是自己劃定了邱民仰。

關於邱民仰此人卻是舉人出身,以善調度聞名,之前知府順德,崇禎四年各軍改制人馬往來不絕,全賴他調度有方纔使得軍隊不擾民,當年考評優異,特擢爲山西參議。

皇上的決定讓吏部官員都有些不好接受,因爲排在邱民仰前頭的人大有人在,如果這樣特擢巡撫,卻是打亂了皇上自己定下的規矩。當年皇上命吏部文選司依據考評來推薦人員,如今皇上卻自己不遵守,這讓吏部新任尚書何如寵很難做,所以先上了一本奏議反對!但是皇上將摺子留中不發,何如寵倒不知怎麼辦了。

事實上,就算皇上啓用一個鄉試出身的巡撫屬於特擢的範圍,大臣們反對是反對,但也無法阻止,只是讓那些原本可以升任巡撫的人有怨懟而已。

我瞧了下手中摺子上的名字,新一輪的巡撫名單已經調整完,現在任命到明年這個時候,丈量土地的任務差不多完成了,以此作爲考覈將給巡撫們增加點壓力,我想沒有哪個巡撫會作了一年中丞大人就想着下來的!

方正華唸完新任巡撫的名單,下頭大臣都沒有說話,我正打算來個結束語就讓吏部發公文任命的時候,突然一個人站了出來跪下朗聲道:

“皇上,微臣以爲新任巡撫人員不妥當,應該重新議定!”

怎麼還有人敢出來反對?!我定睛一看卻是一個年輕的官員,身着六科給事中的官服,看着眼熟卻一時間想不起來是何人!

我疑惑的看了眼方正華,方正華醒目的過來壓低聲音道:“此人是吏科給事中許直,文震孟的學生!”

“哦!”我這纔想起來,這個許直是崇禎七年進士,先是除地方知縣然後調任到吏部文選司做主事,後再調到吏科。

我這上邊正查着他的來頭,下邊他已經樣樣灑灑說開了:“巡撫即是巡行天下,安撫軍民,已成一省之最高長官。其初,內地巡撫由吏部會同戶部推舉,邊地巡撫由吏部會同兵部推舉;嘉靖年間,始不分內地、邊地,由九卿廷推。皇上調任各省巡撫卻未得九卿推舉,微臣曾任文選司主事,如熊明遇、田惟嘉,楊汝成、楊觀光、李紹賢諸位皆資深清名大臣,位在名單人選之先,然卻不能所用,甚非盛世所宜有也”

許直侃侃而言,畢竟是做過吏部文選司的主事,知根知底的!又是文震孟的弟子,果然是一脈相傳的硬脾氣。熊明遇還是可以的,但年紀大了點,其他人都是都御史出身,本來擔任巡撫是慣例也沒有什麼的,可是我現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鍛鍊

他們。他們原來只是巡查別人,現在要自己來幹是另一碼事!

“你的意思朕已經明白了,就是要朕重新廷推巡撫,選一些你們認同的巡撫對吧?”

許直道:“並非我等認同,而是九卿大臣們認同的大人擔任巡撫!”

“你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朕無知人之明瞭!”

許直不爲所動道:“微臣沒有這個意思,但九卿廷推是屬於朝廷定製,微臣忝爲吏科給事中,有職責駁回不合體制之事!”

我有些不耐道:“好了,你別跟朕說什麼定製,制度還不是人定的!朕登基之後,改弦更張不知凡幾,朕銳意改革,不拘一格特擢人才,朕之用人只有朕的考慮,若一一按朝廷舊制,何來今日平遼成功,你無需再多言!”

許直卻似乎更來精神道:“皇上,微臣卻以爲皇上此言大大的不妥!”

強烈推薦:

第166章 苦等第274章 歸來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240章 選擇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45章 詳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46章 宗族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76章 爭奪(下)第43章 西回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248章 怠慢第244章 誓約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46章 宗族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36章 轉機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83章 揚州風波第87章 鼎立局勢第42章 獨斷專行第302章 手段(上)第5章 親自挑選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62章 軍數第196章 屠戮(上)第25章 驛館閒談第99章 難以兼顧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266章 時機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317章 坐等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74章 歸來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97章 屠戮(中)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55章 壓力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73章 聽案(下)第235章 成效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43章 西回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71章 指婚第302章 手段(上)第158章 商討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265章 分工第2章 是夢非夢第193章 破城(上)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57章 團聚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35章 成效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96章 過河棋子第313章 觀望第158章 商討第54章 險勝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36章 轉機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35章 成效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82章 殺懲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36章 一度失利
第166章 苦等第274章 歸來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240章 選擇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45章 詳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46章 宗族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76章 爭奪(下)第43章 西回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248章 怠慢第244章 誓約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46章 宗族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36章 轉機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83章 揚州風波第87章 鼎立局勢第42章 獨斷專行第302章 手段(上)第5章 親自挑選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62章 軍數第196章 屠戮(上)第25章 驛館閒談第99章 難以兼顧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266章 時機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317章 坐等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74章 歸來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97章 屠戮(中)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55章 壓力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73章 聽案(下)第235章 成效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43章 西回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71章 指婚第302章 手段(上)第158章 商討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265章 分工第2章 是夢非夢第193章 破城(上)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57章 團聚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35章 成效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96章 過河棋子第313章 觀望第158章 商討第54章 險勝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36章 轉機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35章 成效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82章 殺懲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36章 一度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