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物盡其用

袁崇煥聽我向他提出的要求後連忙躬身回答:“微臣盡力而爲!”

袁崇煥肯留在京師提督三營,我心裡很高興,這也是我想要的結果。因爲,袁崇煥最好的去處是遼東,但現在大明跟女真人講和了,再把他派過去說不定會引起女真人的不安。而且遼東的人馬讓孫承宗帶一陣也好,現在地方軍權日益加重,京營建設顯得更加重要。袁崇煥我是信得過的,由他來帶一段時間,三營實力可以再上一個臺階。

“有你這話,朕就放心了。”

嗯,我看了一下日頭,差不多到中午。我走下朝堂道:“是吃飯的時候了,走,朕請你吃飯!”

袁崇煥推辭道:“微臣不敢當,皇上要用膳,微臣就先行告退!”

我擺擺手道:“袁愛卿是朕的股肱大臣,朕請你吃餐飯有何緊要。來,咱們君臣二人邊吃邊談,朕想跟你說說關於京營方面的事情。”

袁崇煥只得道:“微臣遵旨!”

到了偏殿,御膳間的太監早將飯菜準備好,我坐上主座,指着堂下的側席道:“袁愛卿不必客氣,今日並非大宴,你也不必拘束,坐!”

袁崇煥自然知道皇上爲人不喜客套說一是一,便大膽坐了下來跟皇上同殿用餐。他看了眼自己桌上的菜餚,只有三菜一湯。一葷兩素,外加苦瓜肉湯,簡簡單單的四個日常小菜。袁崇煥望向皇上那邊的時候,發現皇上御桌上也是如此。他不禁愕然,內心一時百感交集:皇上每天都是吃這些嘛?!即便是普通的官宦人家都要好過這些。跟前上幾代皇上的一百幾十個菜相比,當今聖上真是明君啊!有皇上如此表率,大明何愁不興旺!

我看到袁崇煥發愣,便招呼道:“袁愛卿,別愣着,吃吃看,這可是家常小菜。愛卿是廣東人,這苦瓜湯解暑;小菜是宮內自己種的,慧妃在萬壽山下開了塊地,讓宮女們種了點菜,你算是有福,朕也是才吃第二回。”

袁崇煥放下筷子道:“那微臣真是感恩不盡!”

吃飯我可沒那麼多規矩,至少吃飯不講話的皇家禮儀我是沒學會,我邊吃邊道:

“愛卿別說這些虛話,邊吃邊說!朕想過了,京師三營在你手裡操練的話,不能走遼東軍的路線。遼東軍是朕花大價錢打造起來的,京師三營沒有那個資本,不說別的,就是馬匹一項都供應不上。京師附近養的馬只能做做苦力,陝西的馬匹要給遼東,所以朕覺得京師三營不能走騎兵路線。朕想把步兵演練好,讓他們成爲大明最精銳的步兵。你覺得朕說得怎麼樣?”

袁崇煥端着飯碗道:“皇上所言極是,既然三營缺馬匹,臣以爲就先小量訓練騎兵,主要將步兵演練好。以後有條件了,在重新充實三營兵力。”

“朕也是這般想法,一心學院很快有批學院學員畢業,朕會把他們補入三營。聽梅之煥講,這批學員素質不錯,是從各地考進去的。你要教會他們戰場上的東西,別讓他們只有一張嘴會說。”

“微臣明白,一定不負皇上重託!”

……

……

這餐飯吃得很愉快,在席間,我基本跟袁崇煥商定了三營以後建設的一些問題。我讓他放心去做,錢權都會給他。甚至還保證以後會讓他回遼東帶兵!吃過飯後,問題也商議完了,袁崇煥見時候不早便告退出去。

我剛休息一陣,一早出去辦事的曹化淳回來了。

“今日彩票賣得形勢如何?”

曹化淳滿臉喜色,尖聲尖氣的笑道:“恭喜皇上啊,那彩票賣得可火了,奴才往臺上一站,說是給宮裡的主子們買彩票,下邊百姓都歡騰了。連皇上都買的東西,他們那些人還能不識擡舉?!奴才回來的時候,田國舅家已經收到一萬兩白銀了。奴才估計,等開獎的時候賣到十萬也是情理中的。”

第一天有一萬,真是不錯!雖然這次是我這個皇帝造勢纔有這麼大的規模,但畢竟還沒有賣開,要是大明幾十個大城市都統一賣彩票,那規模翻了幾十倍多。就算一個城市平均賣到五千兩白銀,那也是賺大了。

我哈哈一笑道:“十萬?一期十萬朕還是不敢奢望那麼快就有的。一月一期,一年有五十萬朕就滿足了!”

曹化淳陪笑着點頭稱是,然後又笑着說:“皇上,今天開經講筵,少詹事周延儒大人已經在平臺等候皇上駕臨。”

我現在纔想起有這回事,至從鄭以偉給我訓話以後,他們聯合數十名官員向我諫言,要我開經講筵學習史書。這個提議意外的得到了內閣的支持,演變成滿朝文武都在勸諫我了。面對這樣,我自然不好拒絕,便決定每月朔望兩日由詹事府派員給我講史書。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我多學些祖宗法例,不要做出些離經叛道的事情來。

今天剛好月圓之夜!

意味着自己要去聽他們唧唧歪歪講個不停,而且還是聽一個後世稱爲佞臣的周延儒講課!

“朕知道了!”我原先想拖陣再說,但轉念一想,此刻天氣炎熱做不了什麼,不如去敷衍一下。“這就去吧,擺駕平臺!”——

“微臣叩見皇上!皇上龍行虎步,聖體安康,乃我大明億萬百姓之福啊!”周延儒一臉媚相的向我行禮。

老實說我很有海扁他一頓的衝動,特別是他涎着臉向我拍馬屁的時候。不過我要打了他,傳出去不好聽。這周延儒至從我來到這個時代後,彷佛偏離了他原先的人生軌跡。構陷錢謙益的事沒有他的份,而且他跟東林人關係還不錯。連着溫體仁也變了,至少沒有讓我抓到他的小辮子。真是咄咄怪事!

我淡淡的說道:“起來吧!今兒講哪朝史記啊?”

“回皇上,皇上曾對百官常言,要以實用爲首要,臣今日斗膽就跟皇上講解歷朝的食貨志。”說完周延儒微微觀察了下我的神色。

“食貨志?”我一愣之後來了興趣。“裡邊有沒有增加朕收入的法子?”

周延儒見我這麼一說頓時喜笑顏開道:“有,有,有!微臣記得不少斂財的法子,正道偏門的都有,不知皇上是否要微臣都說出來。”

“對,快快說出來,看有什麼法子是朕沒有想到的!”

周延儒想了一會,整理好思緒道:“回皇上,自古天子富有四海,如要增加歲入,那正道就是加稅。但皇上已經說過了,百姓已背重賦,稅是加不得的。”

“那就是正道走不通羅?”

周延儒一臉誘惑道:“皇上,那正道不通還有偏門可走!象萬曆爺開的礦稅,每年就有幾百萬的收入!只不過當年搜刮太狠,致使民間動亂,不然就是一條生財之道!”

我搖頭道:“礦稅還是罷了,朕若說重開礦稅,大臣百姓還不來午門死諫?!”

周延儒又媚笑道:“皇上擬出議罪銀,微臣佩服之至,微臣覺得只需再加大官差緝拿罪犯的力度就可以了。所以微臣斗膽另說出一條,歷朝都有人用過,那就是賣空閒爵位!”

“賣官?”

“只要朝廷賣出的是一些有爵無薪,有品無職的閒缺,對朝廷並無多大影響。有不少商家大戶,掙下萬貫家財,但地位低下。若是朝廷允許以重金可捐爵位,讓他們光宗耀祖,皇上也可以多一筆收入。”

跟我原先的想法一樣,但這件事委實……太容易遭到反對了。

“只怕內閣大臣們就不同意!”

周延儒奸笑着說:“皇上何不用捐生作爲先例?”

明中後期,因爲財政出現困難,就允許童生捐銀子爲監生參加會試。給我最有印象的是范進,他就是花了二百兩白銀捐的監生才能夠中舉的。

我不禁啞然,笑着指指他道:“有意思,你說說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周延儒見我這麼問他大受鼓舞,當下又道:“微臣還有一法子,不過微臣不敢說出來。”

“講!”

周延儒這才道:“皇上才高八斗,一手字寫得勝過韓柳,皇上在一心學院所提二字,那是天下皆知!不知多少官員富人都希望得到皇上的賜字,拿回家供奉着做傳家之寶。就是讓他們拿萬兩白銀也是肯的,皇上只需得閒時練練手筆。一百副就是一百萬!”

這一招?!碼字?賣字?!皇帝賣字?

我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周延儒,這傢伙不是士大夫嘛?居然也有商人的精明,可以把算盤打到皇帝的身上來!市場是廣大光明的,但阻力是重重的,而且我的字在他們這個時代也是醜陋的,實在不好意思拿去貽笑大方。

“不行,朕若這樣賜字給他們,等於他們手上拿着就是朕的手諭!不妥!”

周延儒不死心道:“皇上可以賜畫,然後再印上皇上的別號,就沒有什麼不妥了,字畫原本一樣!”

我差點當場石化,不過周延儒說得沒錯,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我不會畫畫。就算我讓宮人畫了刻上我的大名拿去賣,千古之後,這件事可就淪爲笑談了。我嘆了口氣道:

“法子是不錯,可惜朕若做了,朕的威嚴就沒了,朝庭的體面也就沒了。內閣大臣們不會同意的,文武百官也不會同意的!這點你可知道?”

周延儒連忙跪下道:“微臣知道,請皇上恕罪!”

“算了,起來吧!再說別的法子!”

周延儒沒有想到我還問,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我擡頭問道:“你就想了這幾個法子?!”

周延儒一陣哆嗦,連忙道:“還有,還有。微臣還有一個法子!”

“嗯!”

周延儒彷彿怕我龍顏大怒,小心翼翼道:“皇上,微臣覺得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學太祖皇帝發行寶鈔,並下令百姓不得拒收。這樣要多少,皇上自己就可以印多少了!”

“???!!!”

“皇上,”周延儒見我沒有反應慌的又跪倒:“請皇上降罪,微臣就想到這麼多。皇上恕罪,給微臣點時間,微臣回去再想過……”

我沒有理會周延儒叨叨絮絮的在那說什麼!

看來周延儒也不是一無是處,作個奸臣也是要有點本事的,至少今天他就給了我不少啓發。賣爵位是可以考慮,不過就是要說服衆人,周延儒給的藉口還不錯。賣字畫那還是算了,作假會淪爲笑談,自己來又太丟人了。不過這都不算什麼,最後周延儒說的發行寶鈔讓我想起幾天前跟田懷彝商量彩票時候,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靈感,那就是發行紙幣!

我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弄得興奮不已,大明可以成立中央銀行,發行大明鈔票,漸漸讓它取代銀子。以後銀子運輸,火耗等問題都不會出現,也不會存在銀子成色的差別。

“好,說得好!寶鈔是個好玩意!你知道這太祖發寶鈔用的是什麼紙張?”

周延儒雖然人品差了點,但畢竟是萬曆四十一年的狀元,對本朝史記還是記得很清楚。他躬身回道:“太祖制寶鈔用的是桑皮紙,又稱做桑紙。不僅質地均勻有韌性,而且還能防水,防蟲,是製作寶鈔的首選紙張。不過就是製作桑紙的工序繁多,從採集桑皮到收邊整理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耗時三個月才能出產。”

“時間不是問題,能做得出來就好。嗯,紙算是可以解決了!”

周延儒好像大吃一驚道:“皇上,您同意製作寶鈔了?”

看周延儒的神色,我心裡不禁暗笑。他想了那麼多辦法給我,他以爲最不會通過的就是製作寶鈔了。所以才支支吾吾的放到最後面。可我所謂的寶鈔自然不是周延儒所說的那種朝廷強制使用的寶鈔,而是要讓紙幣成爲大明流通的購買貨幣。這件事還沒有個眉目,不想太多人知道。

我不置可否道:“看看再說吧!好了,今天你給朕講得不錯,朕很高興。”

周延儒低眼順眉着道:“這是微臣應該的,爲臣者就該爲皇上分憂!”

“嗯,你有這個心思就好!這史書就講到這吧,朕有些事要考慮考慮!”

周延儒恭順的行禮下去了。

我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發行寶鈔,而且第一點就是要防止有人僞造寶鈔。後世那次紙幣可都是一些另類高人仿造的對象,現在的百姓可沒有後世那麼高的素質,看着有點象就以爲是真的。所以這寶鈔要想發行成功,就得有簡單明瞭的防僞技術。

可這個時代又沒有水印啊,金線什麼的!我想遍了紙幣的防僞手段都不是我現在做得出來的!一時沒有頭緒,只好擱在一邊,想想寶鈔製作完後,如何發行!

一開始由朝廷發行不好,因爲發得太多就通貨膨脹,發的太少容易引起收到紙幣的人不安,最後也是會通過稅收教回到朝廷手裡。如果通過銀行來發行,效果會好很多,還可以把紙幣跟存摺混合唯一,而且允許用來交易。只要用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就可以跟銀子一樣用來流通了。開銀行又可以吸納銀子給我應急,我可以在沒錢的時候,從銀行調銀子出來。有我這皇帝做依靠,存錢的人肯定不會都一下子取出來。只要不擠兌,怎麼都垮不了!嗯,下個計劃就是開銀行!

那麼既然是開銀行,那我就得找個人來主持。這個人不需要太聰明,而是需要忠誠老實細心。因爲這個時代的銀行沒有那麼多業務,充其量就是保管銀子放放債務既然是我開的銀行,安全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信譽也是小事情。而我最需要的是一個人來保護紙幣的機密,使得內部不出現泄密的情況。

我扳着手指把能想到的人都想了一遍,發現都不太可能!李邦華是老實,可我沒有想讓他轉到戶部去管理錢財。而且現在開銀行(也就是錢莊了)只能是個商人的身份,不是什麼人都願意做這個的。

陡然我想起那幾日秀兒跟我說,婉琴家怎麼樣,田妃家又怎麼樣的話!對啊,可以讓皇后的家裡來做,讓他們開個銀行。周奎這幾年循規守矩的,再者自己三個妃子,田家就不說了,秀兒的老爹都做了湖廣巡撫,婉琴又是皇后,對她孃家,我也不可苛刻。

短短的半個時辰內,一家初具中央銀行的雛形就給我敲定下來。了卻一件大事,心中頓時一陣輕鬆。我出了平臺,回到我的老窩乾清宮呼呼睡了一會。

也不知睡到什麼時候,方正華叫醒了我。曹化淳現在管着宮內二十四監,已經很少在我身邊侍侯了,叫他的時候也是秀兒找他辦事。

“現在什麼時辰了?”

方正華讓內侍端來清水:“回皇上,現在已經申時了,要不要奴才準備晚膳?”

“朕還不覺得餓,皇后她們在做什麼?”

“皇后娘娘跟田妃娘娘,慧妃娘娘在坤寧宮做皇子們的鞋襪,皇后娘娘讓奴才來問,皇上是否過坤寧宮用膳?”

今天我心情好,本想過去,但想想三個MM只能看不能吃,那還是算了。何況我還記掛着今天的彩票,於是我作了個決定。

“走,收拾下叫上谷剛,咱們三個出宮去吃!”

第297章 報紙第46章 宗族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3章 遼東局勢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44章 誓約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68章 太原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5章 皇帝病了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5章 親自挑選第221章 升空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03章 算計(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244章 誓約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64章 煩事一堆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98章 屠戮(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2章 偷襲?!第38章 堅守待援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76章 揭破第9章 改革開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72章 聽案(中)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203章 算計(下)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58章 爲難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66章 出發第75章 逼迫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21章 應允第55章 回程第58章 爲難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262章 軍數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7章 接連交錯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9章 安南之行第62章 偷襲?!第6章 額哲歸國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62章 運糧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97章 報紙第209章 推算第311章 亂子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207章 接應
第297章 報紙第46章 宗族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3章 遼東局勢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44章 誓約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68章 太原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5章 皇帝病了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5章 親自挑選第221章 升空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03章 算計(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244章 誓約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64章 煩事一堆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98章 屠戮(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2章 偷襲?!第38章 堅守待援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76章 揭破第9章 改革開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72章 聽案(中)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203章 算計(下)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58章 爲難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66章 出發第75章 逼迫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21章 應允第55章 回程第58章 爲難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262章 軍數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7章 接連交錯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9章 安南之行第62章 偷襲?!第6章 額哲歸國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62章 運糧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97章 報紙第209章 推算第311章 亂子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207章 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