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買賣

七月的天氣,就是遼東的北地也變得炎熱起來,蘇倫耷着個腦袋,在街上一步一步的走着。旁邊的人看樣子跟他很熟悉,時不時都有人調笑他幾句。不過他今天心情不是特別好,應該說,自從他換了主人後,他心情就沒有好過。他原是正白旗牛錄的包衣奴才,牛錄戰死後,大汗把他分給一個朝鮮人做了包衣奴才,搞得連普通的八旗奴隸都看他不起。不過作爲包衣,他也不敢口出怨言,只是腹誹而已,要知道,包衣就是主人的私有財產,可以任打任殺,蘇倫哪敢表露什麼不滿。這不大熱天的,主人要他來買茶葉,他還是得出來。

蓋州在遼東南方,離蒙古遙遠,從那邊走私過來的東西更少。自1571年(隆慶五年),俺答與明廷建立和平貢市關係後,明朝同蒙古的貿易達到極盛。明廷先後於大同得勝堡、新平堡、守口堡、宣府張家口、山西永泉營、延綏紅山寺堡、寧夏清水營、中衛、平虜衛、甘肅洪水扁都口、高溝寨等11處開設馬市。因爲蒙古於滿洲關係密切,如今大明對蒙古也是限額交換,而且主要是和察哈爾部落互市。一些搶手的商品連蒙古本部落人都不夠用,特別是鐵器,藥物。

自從取消遼東的馬市後,滿洲的商品來源主要是從蒙古走私,朝鮮上貢。明軍遼東一戰後,朝鮮的國主李倧的態度曖昧起來,就是進供也少了很多。是以現在滿洲市面上絲綢,茶葉,藥物,生鐵都極少,僅剩的一點都是從蒙古那搞來的。

蘇倫在街面上走了好一會,所有的商行裡都只是皮毛,人蔘。那裡有什麼茶葉啊!偏偏他這主人每天都少不了茶,不過蘇倫還是明白那茶葉的好處,夏天能喝一杯茶,確實清爽不少。上回主人丟掉的茶渣,他偷偷拿熱水一泡,喝下去果然舒坦很多。蘇倫走到城南的時候,知道看來還是沒有進貨,正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突然看到不少人都往一間商鋪擠,他不由也去碰碰運氣。

好容易擠進去,沒想到裡面卻是許多明朝的貨物,也別是茶葉,居然有幾百斤。裡面的掌櫃和夥計忙個不停,這裡的老闆允許以貨易貨,很多百姓都拿出自己的皮毛,人蔘來交易。買回些絲綢,食鹽等日用品。蘇倫不管三七二十一,擠進茶葉攤前,拿出五十兩白銀全買了茶葉。

當蘇倫姓興高采烈拿着一大包的茶葉回去的時候,他的主子姜弘立還在小心翼翼的泡着他那點茶葉,眼看就要見地了,他不由得分外珍惜。這姜弘立就是在薩爾滸一戰中,投降了滿清的朝鮮大元帥。他投降後,大汗對他還是很器重,委任爲甲喇,鎮守蓋州。姜弘立跟大多數朝鮮貴族一樣,好茶!平來閒而無事,他就叫僕人去市面上買茶葉。但往往都很少,雖然蓋州的茶葉全部給他一家包了,但還是不能滿足他的需要。

他剛喝了一杯,舒坦的坐在太師椅上,突然只聽見蘇倫那奴才大呼小叫的跑進來。

“老爺,老爺,我買到茶葉了,您看,整整二十斤!”

姜弘立一聽也來了精神,居然是上好的大明特產碧螺春,趕忙問:“哪買的?”

“城南的一家新鋪子,那家掌櫃說,他家主人在明廷那有些勢力,所以才能走私進來。據說進了幾船的貨物!”

姜弘立一聽,覺得是個機會,如今滿洲商品不多,雖然皇太極大汗下旨招商,但能突破大明封鎖來的幾乎沒有。這家商行居然可以整船整船的運貨物來,他把這家商行引見給皇太極,從中來進行互市,自己也算立功一件。想定主意,姜弘立茶也不喝了馬上把掌櫃招了過來,一番威逼利誘,就帶着他到盛京面聖去了。

這掌櫃便是田府的管家,由於對滿洲不是很瞭解,田懷彝先派他上岸打聽情況。還好皇上事先安排了捕風營的人接應,所以很快就在蓋州城開了間鋪子,沒想到滿洲的官員竟然沒有查抄,反而鼓勵他們多運些貨物來,還要帶他去瀋陽。他趕忙讓夥計去通知還在岸邊的少主,讓他來打理蓋州的生意。自己則隨着姜弘立一起出發了。

蓋州離瀋陽比較近,車馬不停趕路,一天的功夫就到了。姜弘立在盛京的家裡小憩一會,便帶着張掌櫃備馬進宮。

轉天晌午,兩人到了紅牆南大門,兩個當值的牛錄伸手攔下,姜弘立叫過牛錄低語幾句,然後就示意張掌櫃先在這等着,自己徑直進去。

好一會纔有人過來領張掌櫃進去,他邊往前走,邊四處打量,前面是一條寬闊的甬道,甬道兩側各有五座亭子式建築,呈“八”字形扇面排列,盡頭的中央是一座大亭子式建築。張掌櫃仰頭細觀,是一座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築,底下是五尺來高的八角須彌座臺基,環以雕刻細緻的荷花淨瓶青石欄杆,東南西北四面皆有踏跺伸出。殿身也是八角形,八面均爲木隔扇門,周圍出廊,支有十八根朱漆圓柱。正門前兩柱上蟠金龍,昂首舞爪,朝向殿頂,重檐上下頂各有八道五彩琉璃垂脊,每條彩脊上各有一名黃帽綠袍、腰繫絲絛、足蹬皁靴的蒙古力士,牽着鎖鏈側首屈身朝向殿頂,八條鐵鏈連着殿頂寶瓶,彩脊的末端裝飾着獬豸、麒麟。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寶瓶上是一顆紅光熠熠的火焰寶珠。張掌櫃看着這像亭又像宮殿的建築,心裡暗笑這些沒有開化的滿人,起個宮殿都弄成這樣子。

那領路的宮人沒有把他領到盡頭的宮殿,而是左轉,去了另一座。這座宮殿五間九檁硬山式,闢有隔扇門,前後出廊,圍以石雕的欄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檐外,龍尾直入殿中。相比之下,更有漢人的建築風格。就是殿前的牌匾,也有這幾行文字,其中漢文寫着‘崇政殿’三個字。

張掌櫃跌跌撞撞的走了進去,先見到殿裡面站着兩個人,一個就是引自己進來的姜弘立,另外一個是個漢人,一副斯文的樣子。他還要打量,卻給旁邊的姜弘立大喝了一聲:

“見到大汗還不下跪?!”

張掌櫃才發現殿內正中坐着一箇中等身材,團圓臉,細長眼的人。雖是看上去面善,卻透着威嚴孔武,身着明黃團龍袍,腰扎盤龍玉帶,卻是皇太極。幸好他在皇親貴戚中當了管家幾十年,就是大明皇上也見過,所以他趕忙行禮。

“小民張十三叩見大汗!”

皇太極坐在龍椅上,眯着眼睛打量了下這個自稱張十三的人,彷佛要看出點什麼來。

“你起來吧,你從大明來?”

張十三從容起身,回到道:

“小民正是從大明天津來!”

“你家主人居然能從大明海禁中運來十艘貨物,看來也是手段非凡。不知是何方人物?”

張十三對這次貿易內中詳情,知道的清清楚楚。在來之前已經想好了說辭,當下就答道:

“我家主人是跟黃龍將軍是故交,跟田妃娘娘的孃家也有些關係。我家主人看到遼東取消互市後,其中有利可盈,就讓小的運了些貨物到這邊來。”

這番話說得有真有假,張掌櫃也知道,如果亂謅一氣,反而會露出破綻,不如半真半假的說。皇太極聽了後,跟那漢人對望了一眼,點點頭道。

“你們運來貨物,本汗是歡迎的,特別是鐵器,貨物更是我滿洲所需。你們只要運來,我滿洲不會虧待你們。遼東有的是人蔘,皮毛,這些到了大明可是稀有之物。你明白本汗的意思嗎?”

“小民知道,不過這鐵器……這是大明嚴禁出賣的東西,小的稟報主人後,看情形定奪。”

皇太極嗯了一聲,又問道:

“你從大明來,可知道現在大明朝內,各地情況如何?”

張十三不由一驚,想不到皇太極要套他的口風,這既是打探消息,也可能是用來試探他。

“小民蝸居在天津,對各地的風土人情不是很瞭解,朝廷的《明刊》倒寫了不少,又是捐銀子做軍餉,又是開海禁的,還查了不少的官員。對了,前兩個月皇上到過通州,聽說建了個什麼學院!”

皇太極聽了後,不由得深思起來,過了半響他才說道:

“你們既然有這麼多貨物,就在滿洲各地都開些鋪子。本汗會讓人照顧你們的。好了,你下去吧!”

張十三看到皇太極沒有爲難自己的意思,馬上叩頭謝恩,忙着開鋪的事情去了。

皇太極望着離去的張十三,對着旁邊的漢人道:

“範先生怎麼看?”

這漢人便是最早投降了滿洲的文人——范文程,他原不過是個落第秀才,看到明廷腐化,士兵羸弱,就投靠了滿洲人。不過這範文臣倒也極有謀略,很快就受到大汗的重要,封爲二等甲喇章京。

範文臣捋了下他的鬍鬚道:

“這掌櫃的倒不像說謊,不過我們還沒有接到消息說大明皇帝去了通州,主要是我們的人不能從寧遠一帶進出,要走蒙古一路,所以消息沒有那麼及時。不過微臣看來,應該是真的!”

“嗯,本汗也是這麼想!看來這大明的小皇帝還真多花樣,大明的皇帝昏聵了那麼多代,說不定就出了個稍微有點作爲的。你看他滅掉魏忠賢,也算有些幹才。要不是有袁崇煥在北邊守着,本汗便要兵臨京城去看看。”

“大汗,這魏忠賢只是皇家的一條狗,皇帝只要名正言順,要滅一條狗還不容易嗎?!不說別的,就是剛纔來的那個張十三居然可以帶着十艘貨物在遼東登岸,便可以看得出大明還有很多問題。而且現在大明各地多有動亂,明朝官吏貪污,百姓無田無地,有死無生。豈是說改就改的。南邊的鄭芝龍雖然投靠了朱明,恐怕也是離心離德。如今大明官兵普遍腐化,戰鬥力積弱。若非袁崇煥,其他人又怎會是我滿洲敵手。”

皇太極滿意的笑一下,“還是範先生看得深遠,不知範先生有什麼良策打破這個僵局。”

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254章 到京第194章 破城(中)第276章 爭奪(下)第24章 高手第271章 指婚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309章 請旨第68章 太原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47章 反攻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54章 到京第3章 宮外世界第66章 出發第56章 退兵(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21章 升空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56章 封賞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198章 屠戮(下)第194章 破城(中)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99章 應勢(下)第58章 爲難第71章 變數第299章 應勢(下)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39章 整頓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43章 西回第279章 決裂(下)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244章 誓約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273章 反應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68章 鬥法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256章 封賞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0章 選擇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42章 獨斷專行第77章 皇后理事第300章 轉變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87章 鼎立局勢第211章 戰意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238章 條件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11章 戰意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51章 會師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51章 各施其道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57章 團聚第176章 揭破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41章 勸說(上)第292章 心裡話
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254章 到京第194章 破城(中)第276章 爭奪(下)第24章 高手第271章 指婚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309章 請旨第68章 太原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47章 反攻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54章 到京第3章 宮外世界第66章 出發第56章 退兵(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21章 升空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56章 封賞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198章 屠戮(下)第194章 破城(中)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99章 應勢(下)第58章 爲難第71章 變數第299章 應勢(下)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39章 整頓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43章 西回第279章 決裂(下)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244章 誓約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273章 反應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68章 鬥法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256章 封賞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0章 選擇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42章 獨斷專行第77章 皇后理事第300章 轉變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87章 鼎立局勢第211章 戰意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238章 條件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11章 戰意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51章 會師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51章 各施其道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57章 團聚第176章 揭破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41章 勸說(上)第292章 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