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有點意外

聽鄭三俊這麼一說我不禁有些愕然,難道那個名冊上最後加進去的官員就是他?!那也太什麼了吧,偷誰家不好,偏偏偷鄭三俊!他又剛好是主管刑法的,自己家給盜賊偷竊,而且又抓不到案犯,讓他的顏面往哪放!難怪他今天會一大早來我這,要我懲辦楊延麟他們!

“那些盜賊也太猖狂了,居然連朝廷重臣都敢偷!”

“正是因爲順天府辦事不力,才導致老臣被盜,所以老臣請求皇上另派能臣捉拿盜賊!”

我皺着眉頭嘆了口氣道:“愛卿的心思朕理解,但這順天府跟巡警司已經查了一個月,他們跟朕稟報,事情已經有了眉目,如果現在換他們,只怕會讓搜捕更加混亂,到時破案就更加不易了。”

“可皇上……”

我打斷他道:“鄭愛卿放心,朕已經下了旨意給巡警司,相信很快會有捷報的。對了,愛卿家裡被偷了什麼?”

鄭三俊見我這麼問面上一陣尷尬,過了一會才悶聲道:“老臣被偷的也不是什麼值錢物事,不敢勞皇上過問,微臣告退了!”

既然鄭三俊不說,那我也省得麻煩,不然還要派人給他找東西。谷剛這事辦的也太過烏龍了,居然讓人偷鄭三俊,隨便找個四品小官不就得了!看來要教育下谷剛纔行,要用於承擔責任嘛,找什麼小太監,小太監都不認識字,看到有個最簡單的三字,不就把鄭三俊划進去了。還不知道下一個是誰呢?如果是陳文一就好了,反正他人不在京師,家裡隨便偷!

過了幾天後,就是我跟十個盜賊相約的時間。原本我是派谷剛去跟那些盜賊接頭的,但是出了鄭三俊的這檔事情後,我有點好奇,到底盜賊們偷了他家的什麼呢,搞得他這麼冒火!所以我決定過去好好問下,順便安排下後面的事情。

在全聚德天字一號雅座,谷剛像個門神似的守在我後邊,我坐在首座悠閒的品嚐着全聚德的特色菜!我原先想着在全聚德碰面,只是知道京師有這家酒樓,而且取它個好意頭。沒想到一進來,這個全聚德跟後世的全聚德完全不是同一家,難道那個賣烤鴨的全聚德還沒有開店?!

當我差不多吃飽的時候,開始有盜賊來報到了。要不是事前見過他們,怎麼都想不到衣着光鮮的他們都是小偷!他們帶來了一個月內所偷的贓物,全部是清一色的銀子。

十個人來了八個,而且各個都按照要求完成!

“你們做得不錯!”我將他們手中的冊子收回,看了一下,鄭三俊的名字不在其中。然後我不動聲色的把冊子給了身後的谷剛,接着繼續說道:

“這些銀子都給你們吧,誰偷來的就歸誰!”

八個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我,不過他們還是手腳麻利的把銀子摟到了懷兜裡。其中一個大膽一點的小聲問道:

“大人,您月前曾答應我們可以放我們一馬,我們這些人是不是可以走了?”

“當然,不然留你們下來作什麼!你們在刑部的檔案已經在他身上。”八個盜賊都順着我的手指望向谷剛,谷剛從懷裡拿出了幾份檔案。

“小人們多謝大人饒命!”說着他們便要去接谷剛手中的脫命符,只要這檔案拿到手,自然是撕個乾淨,只要刑部沒有了案底,他們就是清白的人了。

我伸手攔道:“慢着,你們還有兩個弟兄沒有回來,是不是該等齊了人馬才散啊?”

衆人頓時愕然!

“大人,我們都不是一夥的,他們要是不回來,那我們這幾個完成任務的怎麼辦?大人還是放過我們吧!”一個盜賊哀求道。

“好聚好散,你們都是一起做任務的,如果人不齊,後邊出了什麼意外可就不好了。你們就乖乖的坐在這裡,他們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谷剛一步跨出,威風凜凜的站在那!

那八個盜賊在谷剛的威懾下,乖乖的坐回自己的位子。

在坐了一柱香的時間,我漸漸沒有耐心等了。沒有來的兩個盜賊就是瘦猴子跟那個壯漢,他兩人身手都不錯,不應該失手纔對啊!難道他們兩個聰明人自己私自跑路了?

正當我想着是不是放這幾個人先走的時候,一個穿常服的侍衛跑了進來,在谷剛耳旁嘀咕了一通!谷剛聽後連忙跟我低聲稟報:

“回皇上,方纔順天府傳出消息,已經捉拿盜賊歸案!”

我不由一陣失望,居然最看好的兩個盜賊都出問題,難怪他們今天來不了!接下來,我是該讓楊延麟殺人滅口呢,還是去把他們領出來?我思慮了一陣後對那八個坐立不安的盜賊道:

“你們三日後來這,到時自然讓你們遂心!現在走吧!”

在谷剛的注視下,八個盜賊無可奈何的走了,谷剛見房間內沒外人了才道:“皇上,這事如何善後?”

“先去順天府看看!”

“是!”谷剛給那侍衛遞了個眼色,那侍衛連忙到前頭去佈置了。

谷剛的功夫我是信得過的,自從進了宮坐禁衛後,功夫一直沒有撂下,沒事差事的時候都在練武。既然谷剛都說那兩人功夫不錯,按理沒有理由兩人都失陷其中。我不禁奇怪他們到底遭遇了什麼,便想去看看究竟。

等我到了順天府的時候,楊延麟已經把閒雜人等都趕了出去。他帶着順天府的同知葉廷秀在大堂門口候着。

“微臣楊延麟(葉廷秀)叩見吾皇!”

“免禮!你們就不要搞得這麼繁瑣了,朕過來就是想看看把京師搞得雞犬不寧的盜賊是何人!你們帶路好了!”

“皇上,還是微臣把犯人擡上來吧,皇上龍體金貴,還是不要到那囚犯的地方!”

“不用了,朕只是看看,別搞這麼多麻煩……等等,你說擡上來?難道盜賊已經受了重傷?”

“回皇上,兩名盜賊現在確實身受重傷,連起身都有問題!”

“你們動用了大刑?”我狐疑的看着他們二人。

楊延麟連忙辨白道:“回皇上,微臣不敢亂用刑俱,這捉住這兩人時他們已經受了重傷,微臣還讓郎中來看過,給他們敷了點藥!”

我點點頭,這楊延麟畢竟是自己拉上來的人,做事還算穩妥。

“你們是怎麼捉拿到他們的?”

楊延麟回奏道:“微臣不敢領功,這兩個盜賊可以說是給人送到順天府的。昨兒晚上,府裡的巡夜兵丁在府衙院裡發現他們。他們身受重傷外,兜裡的銀子全是最近一個月京師被盜的贓物!”

“他們是給人打傷後,毫無知覺的給送到順天府的?”

“回皇上,正是這樣!”

這件事倒有些奇怪了,我默不做聲的走向順天府的牢房。

在陰暗潮溼,充斥着黴味的牢房,我見到了兩個盜賊!只不過看情形,不知道他們還算不算是盜賊。他們連個渾身是血的躺在稻草上,若不是手腳有些抽搐,我還以爲他們已經掛掉了!

“他們受傷怎麼樣?”

這次回答的是葉廷秀:“回皇上,根據郎中的診治,他兩人身上有多處砍傷,肋骨斷了幾條,而且一個手骨折,一個腳骨折。因爲他們武功還算深厚,所以才留下一條命。”

我點了點頭,心裡正在盤算着他們是怎麼給人打成這樣的!

在旁的葉廷秀又道:“根據他們的特徵,微臣問過附近州縣,查出他們在月前曾被河間府抓獲,一個叫候四,那個壯的叫鐵牛,後來提交給了刑部就再無信息,微臣估計是用議罪銀贖了出來。京師近一個月的盜竊案件應該他二人有份參與。因爲他們所帶的銀子與報案所丟失的數量相差較大,微臣以爲,他們應該還有同夥。”

呵呵,沒看出來,居然今天還碰到個東方的福爾摩斯!

“此處太過氣悶,朕還以爲這兩個盜賊有何本事,只不過是一隻瘦猴子跟一頭蠻牛。朕回宮了!”

我頭也不回的帶着谷剛出了順天府,留下一臉差異的楊延麟跟葉廷秀兩人。對於皇上態度的變化,他們還能說什麼呢!正當他們兩人要回府衙辦公的時候,突然有一個穿着六品禁衛服的帶刀侍衛進來。

“參見兩位大人!”侍衛只是行了個拱手禮!

楊延麟還禮道:“皇上方纔起駕回宮,不知侍衛大人過來有何事見教?”

侍衛從懷裡拿出一封信箋遞了過去道:“這是我們谷統領交代的,請大人過目!”

楊延麟從侍衛手中結果信箋,打開一看,聊聊數行卻是代天行事。他馬上應道:“本官明白,稍後就安排妥當!”

——分割線路過——

那昏黃的日頭,曬在人的身上絲毫不覺得溫暖,我有點懷念南方的天氣。就是在十一月份,南國此時的溫度有如春天,大抵只需要穿兩件薄裳就可以了。但現在,我穿着厚厚的棉襖都覺得冷,我不禁搓了搓手,看來還是在屋子裡暖和。於是我又下了一個英明的決定。

我對着身後的谷剛道:“三天後,那八個盜賊你去全聚德把他們打發,告誡下他們不要再偷盜了!”

“是!”谷剛又試探着說道:“那微臣就把檔案發給他們就可以了?”

我想了一下,心裡有了個好主意:“你就讓他們在九個城門口上貼點東西再走,就說‘他們兄弟十人,竟然被抓兩個,必定回來報仇,大鬧京師云云。’讓他們貼完後遠離京師,十年內不得回來。”

“微臣記下了!那兩個人又怎麼處置?”

“你將他們安置在哪?”我邊踱步邊問道。

“微臣還沒想好,只是暫時讓人把他們接到五塔寺。”

“嗯,你讓郎中給他們瞧瞧,這兩人還對朕脾氣,死了總覺得可惜!”

谷剛略有些不解的答道:“微臣遵旨!”

我突然想起他們兩個受傷的事情,便轉身問了心中兩個疑問:

“你去查過後,知不知道鄭三俊家裡丟了什麼?”

谷剛見我突兀得問話,面色有些古怪的回答:“微臣檢查過那候四的贓物,發現除了銀子,還有一條女人用的肚兜!”

“肚兜?”

“嗯,應該是小媳婦用的肚兜!”谷剛補充道。

“哈哈哈~”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鄭三俊家裡丟了銀子外,還有一條肚兜,而且多半是他兒媳婦或者孫媳婦的肚兜,實在是太搞笑了。難怪他會惱怒又不敢在我面前說出口,他也怕家醜外揚!

谷剛也陪笑着,我指着他道:“嗯,你還是有進步,當年朕遇到你的時候,你還是一個魯男子,現在居然能夠認出那是小媳婦的肚兜,有長進啊!”

谷剛憨厚的撓撓頭道:“都是皇上的栽培,微臣跟曉月都很感激皇上與皇后娘娘的恩典!”

“聽說你也生了個兒子,取了個什麼名字?”

谷剛臉上泛起了難得的柔情,嘿嘿笑道:“叫谷雲,小名雲子,微臣讀書少,起得不好!”

“不用謙虛,名字還不錯!讓他好好鍛鍊身體,將來爲文爲武都可以爲大明出力。”

“是!”

“對了,那兩個受傷的盜賊,最後他們去偷的那家是何人?”

谷剛頓時收起了笑容,蠕蠕的說道:“是英國公府!”

“哦!”我心裡不由一驚!至於爲什麼我覺得心驚,我自己都覺得奇怪,我有點惱怒的揮去心頭這點奇怪的感覺。

“有空讓曉月帶着孩子來宮裡走走!”我撂下這句無頭無腦的話就進來乾清宮。只留下一頭霧水的谷剛還在院子裡。

雖然順天府已經宣告破案,兩個盜賊也被宣佈因爲傷重而亡,但百姓們仍舊是把銀子存放到中央銀行裡。因爲留在京師九門城牆的恐嚇太過嚇人,說也不知道盜賊剩餘的八個弟兄什麼時候會回京師報復。所以最安全的辦法還是把銀子放在銀行,畢竟紙幣跟大量的銀子比起來,紙幣更加好藏匿。特別是那些開店鋪的老闆們,更是喜歡把銀子放在銀行裡,反正又不用他們教保管費。

當週奎告訴我,銀行收入的銀子已經高達三百萬兩的時候,我覺得這老頭實在是可愛極了。而我給他的指示就是,無需擔心有人來提現,也無需擔心紙幣不夠用,有多少銀子都給我吃進。

因爲現在京師的銀行運行得很穩妥,所以我準備開始在南京開個分行,這也是我爲下一個戰略目標打基礎。陳文一已經給我上奏摺,對於銀行的事情,他當然不敢反對,而且是舉雙手雙腳贊成。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我的用意,但他全力支持總比全力反對好。

南京中央銀行自然也是要以南京藩庫爲基礎,我也不要求他們做什麼,只是吸收銀子就好了,如果銀子也吸收不到,那也罷了。總之先在南京開個銀行就是了。

那邊的戶部尚書是沈縝,所以我讓他主理那邊銀行的事宜。而且還從這邊的銀行派了十個比較能幹老成的帳房到那邊去,隨行帶了五百萬的紙幣。這樣,銀行就可以很快的建了起來。從南京捕風營的回報,銀行成立後,根本就沒有絲毫業務,也沒有人來借銀子,對此我也是置之一笑!

今天雖沒有什麼大的災害,但由於三個地方開戰,特別是遼東跟大同損失很大,所以大明的賦稅還是赤字。特別是我免了四省的賦稅,至少就缺了兩百萬的收入。加上補充遼東兵員,盔甲,武器的製作都要連連追加,今年至少要用六百萬,而且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年內都降不下來。

雖然我竭力的撈錢,又不顧大臣反對實行了議罪銀,但大約的估算了一下,缺口仍在百萬之間。這錢最終還是要我從內庫裡出。

所以我在朝會上對大臣說,內地官員都要以勸耕務農爲重,沿海地方則要以賣出貨品爲要務。總之就是要多產多收,不要讓地慌着。又特地從天工學院找來數十個從事番薯,土豆,玉米培育的技術人員,讓他們到各省缺糧的地方去報到。

同時我也鼓勵沿海的百姓到海外經商,允許西洋人到固定的港口交易。開放的城市是廣州,泉州,上海三個地方,至於大明子民,都可以從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出海,鼓勵他們儘可能的出口經商。

對於我的政策,大臣們自然不敢反對,雖然他們按着祖宗的成法都是要以土地爲重,揚農抑商,但他們也看到開放海禁給南京海關帶了的巨大效益。每年三百多萬的稅銀,這是他們原先想都沒有想到的。

按照我的構想,大明應該組織大量的船隊,載着大明的貨物到各個地方貿易。最好是大明的船隊也能夠直接開往西方。我記得以前看書,曾講過瑞典有一支叫哥德堡號的商船,載滿了中國的絲綢,茶葉,陶器。結果快要靠岸的時候,給一塊礁石給撞沉了。事後船主找人進行打撈,雖然只打撈上三分之一的貨物,但賣的價錢卻讓他們獲得了整次貿易的百分之三十利潤。可見,東方的物品到了西方社會,那價格高得嚇人!所以大明要組建自己的遠航船隊是必然的,就算不爲了貿易,也要爲海防做打算。

雖然女真人仍舊是大明最大的敵人,但我已經要開始爲大明下一步的做準備!

第3章 宮外世界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75章 逼迫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5章 皇帝病了第299章 應勢(下)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235章 成效第39章 東巡第254章 到京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282章 問題(下)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38章 條件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254章 到京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38章 條件第70章 河道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90章 難處第282章 問題(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69章 情由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258章 冊封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71章 變數第71章 變數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57章 退兵(下)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61章 遷移第94章 決不簡單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章 夜看明書第320章 説客第21章 勇者爲勝第319章 待命第55章 壓力第26章 算計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3章 歃血第49章 買賣第46章 勢如破竹第308章 猶豫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61章 遷移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88章 借用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87章 鼎立局勢第302章 手段(上)第69章 京察(中)第195章 破城(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256章 封賞第84章 釘子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9章 改革開始第318章 雙管第43章 西回第5章 親自挑選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7章 突生橫變第99章 難以兼顧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47章 反攻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章 皇權造勢(下)
第3章 宮外世界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75章 逼迫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5章 皇帝病了第299章 應勢(下)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235章 成效第39章 東巡第254章 到京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282章 問題(下)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38章 條件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254章 到京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38章 條件第70章 河道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90章 難處第282章 問題(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69章 情由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258章 冊封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71章 變數第71章 變數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57章 退兵(下)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61章 遷移第94章 決不簡單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章 夜看明書第320章 説客第21章 勇者爲勝第319章 待命第55章 壓力第26章 算計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3章 歃血第49章 買賣第46章 勢如破竹第308章 猶豫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61章 遷移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88章 借用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87章 鼎立局勢第302章 手段(上)第69章 京察(中)第195章 破城(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256章 封賞第84章 釘子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9章 改革開始第318章 雙管第43章 西回第5章 親自挑選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7章 突生橫變第99章 難以兼顧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47章 反攻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章 皇權造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