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變數

過到三月,南國已是春回大地,漢水浩浩江水從襄陽城日日夜夜流過,最後匯入長江。江畔草長鶯飛,河堤上一排柳樹長滿綠油油的葉子,生機勃勃。此時已近清明時節,恰好這日陽光明媚,城裡的男男女女都呼朋喚友的出來踏青。不少人放着風箏,空曠的野地上甚至玩起了蹴鞠、打馬球;河堤旁的柳樹下還有些文人在插柳賦詩;另外的一些老樹下有人接起繩子蕩起了鞦韆;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旁邊的李長庚也不禁吟道: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徂。”“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吟完還不過癮又繼續: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只聽得抑揚頓挫,但一句都沒聽懂!我悄聲問了下旁邊的谷剛:“知道說的是什麼嗎?”

谷剛憨厚的回答道:“回皇上,小的不曾讀書,只識得幾個字,不知道李大人唸的是什麼!”

鬱悶!偏偏秀兒不在。

秀兒到了襄陽府後就嚷着要回谷縣看看,要報答那裡幫助過她們母女倆的老鄉,我順口就應了。因爲我要在襄陽府呆上幾天,便從襄陽知府那要了幾個婢女,由方正華帶着隨身侍侯秀兒去谷縣,曹文詔也分出五百人負責一路的安全。秀兒走後,我在襄陽府住了兩三天,萎靡的精神早已經恢復過來。看到今天天氣不錯,就換了便服,帶着谷剛,李長庚,曹文詔加上五個侍衛,一行九人到城外遊玩,把羊沽廟,杜甫故居這些名勝去轉了一圈。回城時正巧趕上襄陽城的百姓也在踏青,便駐足來觀看一陣。倒惹得李長庚那傢伙詩興大發!

“那你以後多讀點書!”呃,這傢伙居然不知道!

“是,皇上!微臣這次回去就找國子監的夫子教臣讀書!”

過了會。谷剛接着原先的話繼續說道:“皇上,現在已經到快晌午了,日頭漸曬,咱們還是回去吧!”

我望了下四周,踏青的人羣已有些陸續回去,我們出來許久,也就不再看了。幾個人邊走邊聊回到城來,街上趕集之人還未散去,此處酒樓林立,賣東西的小販來回吆喝,一片熱鬧的景象。對於襄陽府我還是滿意的,這個知府在任內就把襄陽府治理的恢復了元氣,看來開國公他們對於湖廣還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在街上,我也無心去買什麼,就徑直往府衙方向走去。剛轉到十字街口,只聽見旁邊有人高呼:

“這位公子,可是踏青而回,可否前來讓在下算上一卦?”

這聲音好像是在喊我,我轉頭一看,發現街口旁有個算命的攤子,攤子後面的是個三十餘歲的人,下巴長着稀疏的鬍鬚,一雙細小眼睛倒頗有精神,直直的望着我。

“公子,在下人稱‘宋半仙’,鐵口斷字那是絲毫不差。要有不對,這卦金免收!人生在世總有不如意之事,在下可爲公子一算,便知公子運道!”

“大膽,你是什麼…”谷剛聽這算命的一說,便出口喝罵。

我雖然對這些東西不信,但既然他把話一口說絕,我倒有了興趣。我扯住谷剛,走到他算命的攤子前道:

“既然你這麼準,我倒要看看你是怎麼個準法了!你這算命的怎麼測?”

“測字,看相,摸骨都可以!”

“那就測字吧!”

“請公子出字!”

谷剛他們見有些古怪,便隱隱把我圍在中間,沒有我的號令不便說話,只在一旁護持。我扭頭看了一下街道前面不遠處有根酒樓的旗子,便道:

“我就以那前邊酒樓旗子的‘五福全’三個字來測好了。”

那算命的宋半仙聽了,不由心中一動。

“公子測什麼?”

“就測你說的不如意之事!”

“公子出三字來測,那在下就直言了。這‘五’,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本義便是交錯相接,亦通行伍之伍,伍是軍制,兵者便有刀兵之意。兵刃相交,公子乃文秀之人與這個字沾上邊,不吉利,看來公子會有血光之災來自刀兵之刃.”

“是嗎?”

“這‘五’亦是本義五人,今天公子九人踏青,佔了這‘五’‘九’之數,公子命格極貴。但這伍字卻是那五福全酒樓的旗上得來,伍諧音通無,無福,這可又大大不利。”

谷剛他們聽到這話都按住刀柄盯着這算命人,隨時就要砍下去。我見這宋半仙似有點破我的身份,心裡有些奇怪,但此時我在襄陽府地界,又是開國公治下,沒理由有人敢作亂。又怕是這算命的順口胡謅,碰巧講到,便問:

“下面呢?”

“這個‘福’字本是吉利,但公子乃測不如意之事,便可拆成示,一,口,田。這是預示一塊田…預示公子不如意之事由田地引起的。”

“那‘全’字?!”

“這是破解之法!”

“既然你看得出,那敢問如何化解?”

宋半仙便別有意味的壓低聲音說道:“這字從哪來就得從哪解!”

從哪來就得從哪解?我疑惑的往前望去,街上並無什麼不妥之處,小販還是小販,賣東西的賣東西!難道這算命的想訛我?我原也只是玩笑,根本就沒有當真。便讓谷剛給了他一點碎銀便走,我倒要瞧瞧有什麼血光之災!

谷剛等人見事有蹊蹺,不禁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六個侍衛兩前兩中兩後的護住,李邦華和曹文詔也四周張望。走了二十來步,倒出了一身汗。我看他們緊張便出聲安撫道:

“那算命的不過是想多要點銀子,故意危言聳聽,你們…………”

突然聽見後方大約三十米處一聲巨響,似有重物掉了下來。街上所有人都不禁順着往聲響處望去。就在此時,路邊的三個小販打扮的人卻瞬間手持利刃,相互配合的從後面及左右三個方向衝了過來,三柄短劍泛着藍光,有如毒蛇一般的刺向街心九人。

事發突然!幸好谷剛他們先前就全身貫注防範。他們很快發現了那偷襲的三柄短劍,一聲大喝之下,三個侍衛來不及拔刀便迎了上去。谷剛曹文昭兩個擋在我前面,另外兩名侍衛見只有三名刺客便拔刀上前,緩解與刺客空手相鬥的侍衛。

街上百姓見有人行兇,大亂起來。往來的人羣把我們幾個衝的四分五散,混亂中我身邊只剩下谷剛跟曹文詔兩個人。

谷剛和曹文詔奮力的擠開我旁邊逃竄的百姓……

我也全力推開靠近的人羣,往街邊牆腳靠去……

敵人在暗處,只要不在街心便不會四面暴露在刺客的攻擊之下!

正當我抵住一個挨近我的人時,他突然拽住了我的衣袖,另隻手卻是持着如先前那三個刺客一樣的短劍,如噩夢一般襲來。彷彿就要洞穿我的胸口。在跟刺客如此短距離的接近中,求生的意識激發了我的潛能,我猛然的扭身後退,衣袖噝的一聲斷開,躲過那致命的一劍。前邊的谷剛同時看到了那刺客,緊急中左手一記鐵拳擊中他的門面,刺客頓時向後倒去,不知死活!

跟在我附近逃竄的百姓見身邊突然有人滿臉血跡的倒下,頓時炸了窩。我在原先一避之下,身形本已經不穩,又給人推搡,人仰馬翻的無從借力。

正當谷剛他們提防着四周刺客的時候,上仰的我卻看到了那五福全的二樓上有個人!他倚着臨街的窗口,用一種奇怪的眼神望着我!

而他手中卻拿着一把短小的箭弩!

箭弩雖小,卻是奪人性命的!

我甚至看到了他那張陰沉沉的臉,以及他正扣動機括的手指。

原來這纔是最後的殺招!

我陡然間明白了那算命人所說的意思,但已經晚了。我頭一次如此清晰的感覺到死亡離得這麼近,他像一個獵人,靜靜的等待我出現破綻,而我卻是要被人獵殺的目標,不知覺中已經給人瞄準。

這個皇帝做到了頭,我還是輸了。無法躲避,我只能承受他這一箭。

箭已出弦!

正當我閉目待死的時候,旁邊猛然有人扯了我一把,一股大力把我拉得跌了下來,摔了個嘴啃泥,樣子很狼狽卻避過了那致命的一箭。簌的一聲,短箭從我頭上飛過,後邊的一個人應聲而倒!

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回過神來的曹文詔已經擋在了我身前,谷剛用刀驅趕周圍的百姓。我跌地上尚未起身,卻發現我身旁倒在地上的還有一個人,定睛一看,赫然就是先前算命的宋半仙。他正呲牙咧嘴的揉着屁股,我恍然醒悟,剛纔把我拉倒的竟然是他!

曹文詔一邊緊張的防備弩箭,一邊慌忙扶我起來。後邊不遠處是十字街口,只要跑到那便可躲開箭弩。我倆對望了一眼,都明白對方的心思。要趁着樓上的刺客正在填裝箭支,先撤出箭弩的攻擊範圍避免兩邊攻擊的困境。主意已定,正當我準備向後跑時,曹文詔突然回身一刀,‘錚’的一聲架住了把偷襲的短劍。片刻間人羣中又有人越衆而出,谷剛再也顧不得了,揮着刀便砍,只見血水四濺。周圍的人見他如殺人惡魔一般,尖叫着逃散,剩下依舊上前的十餘個人,便是隱藏在人羣的刺客。谷剛與曹文詔兩人施展全身武藝,拼命的擋住他們。

“皇上快走!”

刺客人數衆多,這周圍還不知有沒有尚未暴露的刺客,以他們兩人無法護全我。而此時我沒有曹文詔這個‘人盾’又在箭弩的攻擊之下,

跑,則露出後背給敵人。

留,則遭十餘人刺殺。

正當我猶豫時,二樓的刺客已經裝好的箭弩,再次瞄準!

側,趴,蹲,閃!

我思緒着如何避開危險的一箭!

陡然箭光一亮,我想着往前一跳避開。卻聽見‘噔’的一聲,箭支射進了一塊門板上。我詫異的看去,旁邊拿着門板的居然是宋半仙。原來人還沒跳起,箭已經射到!我正想着自己已經欠他兩條人命的時候,他拉着我躲在了門板後邊,然後向路口努了努嘴。

我明白他的意思,此刻也顧不得谷剛他們了。於是兩人頂着門板,朝着後邊就撤。二十餘步走得人心驚膽戰,轉過路口,兩人把木板一扔,都忍不住大口的呼氣。雖然暫時安全但此地不宜久留,宋半仙帶着我盡走小巷,走迷宮似的。我不識路,只好跟着他。

襄陽府的兵丁聽到騷亂的消息,迅速從衛所趕來。百姓見官軍到了,都蹲在街道兩邊。宮中的禁衛擔心聖駕,也出來維持,竟發現大統領給圍攻,片刻間,十餘名刺客給衆禁衛斬殺乾淨。

谷剛看到大部隊人馬到來,心裡才一鬆。他揮刀大喝:

“呂強,你給我帶幾十個人把前邊五福全酒樓給我封了,點子拿弓弩在上邊二樓。襄陽府的兄弟把街道封了,刺客一個也不要放走!其餘的人,跟我找尋聖駕。”

我隨着宋半仙走來走去繞到了襄陽府衙偏門,留守的侍衛忙出來迎駕。

“來人,給我帶幾百人去五福全酒樓那,谷剛給刺客圍攻。快去!”

“回皇上,臣等聽到騷亂,呂統領帶了兩百人去了。府衙的兵丁也趕往那!皇上不用擔心,谷大統領武功高強不會有事!”

有兵去就好!他們千萬不要有事,想着那些刺客,我恨恨道:

“通知神行營,把襄陽府給我圍了,朕要看看這些刺客是些什麼人,膽敢行刺朕!”

“是!”

很快,神行營把襄陽城給封了,襄陽兵丁在城內搜索,一時間城內雞飛狗跳!

第84章 釘子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44章 誓約第145章 圍困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73章 無終而止第301章 意第29章 安南之行第62章 醞釀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比試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66章 出發第271章 指婚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306章 問案第271章 指婚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63章 困擾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50章 迂迴策略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40章 北伐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章 謀而後動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265章 分工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63章 殺伐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69章 情由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69章 情由第50章 會兵城下第41章 會戰第303章 手段(下)第249章 消息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282章 問題(下)第32章 初聞戰報第86章 援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74章 青樓才女第259章 獨角戲第230章 皇太極第242章 勸說(下)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251章 會師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260章 召回第258章 冊封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309章 請旨第1章 夜看明書第308章 猶豫第145章 圍困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73章 無終而止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52章 親征第299章 應勢(下)第279章 決裂(下)第301章 意
第84章 釘子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44章 誓約第145章 圍困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73章 無終而止第301章 意第29章 安南之行第62章 醞釀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比試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66章 出發第271章 指婚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306章 問案第271章 指婚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63章 困擾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50章 迂迴策略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40章 北伐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章 謀而後動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265章 分工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63章 殺伐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69章 情由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69章 情由第50章 會兵城下第41章 會戰第303章 手段(下)第249章 消息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282章 問題(下)第32章 初聞戰報第86章 援手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74章 青樓才女第259章 獨角戲第230章 皇太極第242章 勸說(下)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251章 會師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260章 召回第258章 冊封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309章 請旨第1章 夜看明書第308章 猶豫第145章 圍困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73章 無終而止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52章 親征第299章 應勢(下)第279章 決裂(下)第301章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