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

他指出,水火土三者可以說比較根本,至於金木乃是後來發生的,何能認作萬物根本;金木是不能和水火土相配的。王廷相對於五行說的批判是相當精細的。他說:“且夫天地之初,惟有陰陽二氣而已,陽則化火,陰則化水,水之渣滓便結成地,渣滓成地即土也,金木乃土中所生。”王廷相還對於鬼神、風水等宗教迷信進行了批判,堅決反對唯心主義的“天人感應”思想。

王廷相的唯物主義,富於戰鬥的批判精神,他的“理載於氣”的學說正確地說明物質與規律的關係,擊中了道學唯心主義的要害。他堅決反對“理先於氣”的學說,有時講“理生於氣”。

王廷相肯定“氣有變化”,他繼承張載,也以“性”、“機”、“神”來說明變化的根源。他說“陰陽也者,氣主體也;闔闢動靜者,性之能也;屈伸相感者,機之由也;搵綱而化者,神之妙也”,性指變化本性,機指變化的內在動力,神指變化的複雜難測,陰陽是氣的兩部分,陰陽有動有靜,這是變化本性的作用;陰陽此屈彼仰,相互推蕩,這是萬物變化之內在動力的根源;陰陽密切結合,所以變化微妙難測。他又提出所謂元神的觀念,即元氣中所包含的微妙的變化作用。他說:“元氣之上無物,有元氣即有元神,有元神即能運行而爲陰陽,有陰陽則天地萬物之性理備矣,非元氣之外又有物以主宰之也。”元神是氣所固有的內在的變化根源。

王廷相還討論了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問題,即形神問題,他斷言,精神是以物質爲基礎的,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神者形氣之妙用。……夫神必借形氣而有者,無形氣則神滅矣。”精神只是物體所具有的作用,並不是另外一種實體。形神之神與陰陽變化的神不是一回事,但形神之神也只是一種作用。

王廷相着重批判了客觀唯心主義,也附帶批判了主觀唯心主義,他說:“若曰天乃天,吾心亦天;神乃神,吾心亦神,以之取喻可矣,即以人爲天爲神,則小大非倫,靈明各異,徵諸實理,恐終不相類矣。”主觀唯心主義以心爲天,實則天大人小,天的神化妙用與人的心靈精神是大有區別的。

先秦時代的五行學說以五行爲世界的基本元素,本來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但到後來,五行觀念被唯心主義者所利用,牽強附會用五行解釋萬事萬物一切現象,於是五行竟和宗教迷信結合起來。

他說:“氣,遊於虛者也;理,生於氣者也。氣雖有散,仍在兩間,不能滅也,故曰萬物不能不散爲太虛,理根於氣,不能獨存也,故曰神與性皆氣所固有。”這裡強調理不能獨存,是正確的;但講“理生於氣”就不夠確切了。應當說,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有規律。規律不能離開物質而獨立,但物質與其規律是無先後之分的。

五、王廷相的人性論與歷史進化觀點

雖然王廷相在人性論歷史觀方面不能擺脫唯心主義,但是他在自然觀及認識方面發展和推進了過去的唯物主義,對於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唯心主義展開了有力的批判,從而把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提到更高的水平。在人性論方面,王廷相力圖用唯物主義觀點來說明人性問題,反對程朱學派所講性有兩種的唯心主義。他認爲,人性是有生以後纔有的,是以身體的生理條件爲基礎的。

王廷相反對宋儒所講性有兩種的學說,他說:“人有二性,此宋儒之大惑也。……餘以爲人物之性,無非氣質所爲者;離氣言性,則性無處所,與虛同歸;離性言氣,則氣非生動,與死同途。是性與氣相竅而有,不得相離者也。”

在歷史觀方面,王廷相也提出一些進步性的見解。他肯定歷史是發展的,他說:太古洪荒時代,人和禽獸差不多。堯舜的時期,男女已經有分別了,而婚姻制度還很簡單。商朝五世以外的親屬可以結婚,周朝的婚姻,妹陪姐嫁,從現在看來,那違反禮制太甚了。當時的聖人不以爲非,不過是遵守當時的制度罷了。

所以,男女婚制,古代是簡單的,到現在就細密了,禮制是根據道德的原則逐漸完善起來的。“洪荒之世,猶夫禽獸也。唐虞之際,男女有別,而禮制尚闊也。殷人五世之外許婚,周人娶婦而侄娣往媵。以今觀之,犯禮傷教甚矣,當時聖人不以爲非,安於時制之常故爾。是故男女之道,在古尚疏,於今爲密,禮緣仁義以漸而美者也。”婚制是逐漸進步的,古代還有羣婚制的殘餘,後來就嚴格了。王廷相從婚姻制度來論證歷史的發展。他又講政治也隨時變化,他說:“道無定在,故聖人因時。堯舜以禪授。湯武以征伐,太甲成王以繼序。道無窮盡,故聖人有不能。堯舜之事,有羲軒未能行者,三代之事,有堯舜未能行者。”堯舜是禪讓,商湯周武是征伐,太甲成王是繼承。堯舜與伏羲黃帝不同,三代又與堯舜不同。王廷相肯定了歷史的演化。

性就是氣質之性,在氣質之性以上的“天命之性”是不存在的。王廷相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他反對傳統的性善論,他說:“自世之人觀之,善者常一二,不善者常千百;行事合道者常一二,不合道者常千百。……故謂人心皆善者,非聖人大觀真實之論,而宋儒極力論贊以號召乎天下,惑矣!”他這裡把多數人都看做“不善”的。

他又認爲,所謂善或不善,在於氣質的不同。他說:“性之善者莫有過於聖人,而其性亦惟具於氣質之中。但其氣之所稟,清明淳粹,與衆人異,故其性之所成,純善而無惡耳,又何有所超出也哉?聖人之性既不離乎氣質,衆人可知矣。氣有清濁粹駁,則性安得無善惡之雜?”

這是說,氣質清明純粹的就性善,昏濁雜駁的就善惡混雜。他反對程朱學派的人性論,卻仍然承認有氣稟清明純粹的聖人,沒有擺脫程朱學派的影響。

王廷相從歷史演化的觀點反對復古泥古,主張隨時改革,因時制宜,他說:“法久必弊,弊必變,變所以救弊也。”但他只承認逐漸的變化,不主張革命的轉變,他說:“變有要乎?日漸,春不見其生而日長,秋不見其殺而日枯,漸之義也,至矣哉。”

所謂漸就是一點一滴地改良。他認爲歷史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演進的。這是接近庸俗進化論的觀點。

他僅僅把人看做自然界各種物類的一類,不瞭解人的社會性,因而他雖然反對過去的人性論,卻不能達到科學的唯物主義的歷史觀,他所講的仍然是抽象人性論,仍然屬於唯心主義的。

六、對道學唯心主義的反對

張載在自然觀方面發展了唯物主義,而在認識論方面雖然也發揮了一些唯物主義觀點,卻終於陷入唯心主義的先驗論中。陳亮、葉適反對唯心主義的先驗論,都沒有詳細的論證。王廷相在認識論中基本上貫徹了唯物主義,對於程朱陸王的唯心主義先驗論進行了比較深刻的批判。

王廷相的唯物主義之戰鬥的批判的精神,在認識論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王廷相的認識論和他的自然觀一樣,富有戰鬥的批判精神,在反對道學唯心主義的鬥爭中達到了比較高的成就。

嬰兒生來就會飲食,目能視,耳能聽,這是天生的,可以叫“天性之知”,此外就沒有天生的認識了。父母兄弟的親愛,也是由於習慣,由於久久在一起生活,特別熟習罷了。假如一個小孩,從小寄養在別人家,長大了就知道養他的人是親人,路上遇到本生父母,就絕不會認識,甚至會加以欺侮,加以咒罵的。能把父母之親看做天性之知嗎?

諸凡關於萬事萬物的知識,都是由於習慣,由於省悟,由於過失,由於懷疑而得到的,都是出於經驗,都不是天生的,這也就是說,如果說有天性之知,只有飲食視聽可以說是天性之知,此外都是後天的認識。王廷相這樣講天性之知,其實是否認天性之知。他對於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批判,是相當深刻有力的。但他不敢否定聖人生知的傳統觀念,他說:“而不知聖人雖生知,惟性善近道二者而已,其因習、因悟、因過、因疑之知,與人大同。”這樣把聖人生知限制於道德意識方面,仍保留了先驗論的殘餘。

王廷相認爲:“心者棲神之舍;神者知識之本;思者神識之妙用也。自聖人以下,必待此而後知。故神者,在內之靈;見聞者,在外之資。物理不見不聞,雖聖哲亦不能索而知之。使嬰兒孩提之時,即閉之幽室,不接物焉,長而出之,則日用之物不能辨矣,而況天地之高遠,鬼神之幽冥,天下古今事變,杏無端倪,可得而知之乎?”

人心有精神活動,這精神活動具有思維的作用,這是認識的必要條件,但必須憑藉感官的經驗,纔能有所認識。如果把一個嬰兒從小關閉起來,不接觸外界事物,長大出來,就連日常的東西也都不能辨識了,何況廣大的自然界,何況久遠複雜的歷史?精神能思維,這是認識的必要條件之一,但必須依靠感官的見聞。如不見不聞,只有心神,也無從得到知識。王廷相又說:“嬰兒在胞中自能飲食,出胞時便能視聽,此天性之知,神化之不容己者。自餘因習而知,因悟而知,因過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父母兄弟之愛,亦積習稔熟然耳。何以故?使父母生之,孩提而乞諸他人養之,長而惟知所養者爲親耳,塗而遇諸父母,視之則常人焉耳,可以侮,可以詈也。此可謂天性之知乎?由父子之親觀之,則諸凡萬物萬事之知,皆因習因悟因過因疑而然,人也,非天也。”

王廷相特別強調認識必須憑藉感性經驗,他認爲,倫理道德的認識不是先天的,事物變化的認識也不是先天的,必須憑藉經驗。他說:“夫心固虛靈,而應者必借視聽聰明,會於人事而後靈能長焉。赤子生而幽閉之,不接習於人間,壯而出之,不辨牛馬矣;而況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節度乎,而況萬事萬物,幾微變化不可以常理執乎?”同時,王廷相又指出,僅僅有感性經驗也是不夠的,不能侷限於耳目聞見。他說:“耳目之聞見,善用之足以廣其心,不善用之適以狹其心。”

王廷相粗略地看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別及其聯繫,認爲一切知識必須憑藉見聞和思慮,而所謂知識就是見聞與思慮的結合。他說:“夫神性雖靈,必借見聞思慮而知;積知之久,以類貫通,而上天下地,入於至細至精而無不達矣,雖至聖莫不由此。”又說:“夫聖賢之所以爲知者,不過思與見聞之會而已。”

一切知識都來自見聞與思慮,沒有超經驗超思維的知識。於是王廷相批判唯心主義的先驗論所謂“德行之知”說:“世之儒者乃曰思慮見聞爲有知,不足爲知之至,別出德行之知爲無知,以爲大知。嗟呼,其禪乎!不思甚矣,殊不知思與見聞必由吾心之神,此內外相須之自然也。德行之知,其不爲幽閉之孩提者幾希矣!禪學之惑人海如此。”這裡王廷相糾正了張載哲學中先驗論的錯誤,深刻批判了程朱陸王的先驗論。他指出,這種先驗論的德行之知,乃是佛教禪宗的流毒。

他強調“思之自得”,強調“習之純熟”,他說:“廣識未必皆當,而思之自得者真;泛講未必吻合,而習之純熟者妙。是故君子之學,博於外而尤貴精於內;討諸理而尤貴達於事。”

這是說,人們的認識不但要憑藉感官經驗,要用思維加以分析;而僅僅分析道理也還不夠,必須把道理運用於事情上,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因此,王廷相特別強調行的重要,他說:“學之術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又說:“雖然,精於仁義之術,優入堯舜之域,必知行兼舉者能之矣。”

所謂行就是履事,就是實際做事,其中包括日常生活、道德行爲、政治活動等,這在古代哲學的認識論中是有重要意義的。

王廷相批判程朱陸王兩派唯心主義的弊病道:“但近世學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爲泛然講說,一則務爲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往往遇事之來,泛講論者多失時措之宜,蓋事變無窮,講淪不能盡故也;徒守心者茫無作用之妙,蓋虛寂寡實,事機不能熟故也。晚宋以來,徒爲講說;近日學者,崇好虛靜,皆於道有害。”“徒講說者”指程朱學派,“徒守心者”指陸王學派,兩派都脫離實際,遇到問題都是不能解決的。王廷相這裡強調“實踐”。他所謂實踐,不等於我們今天所謂實踐,但他強調了實際活動對於認識的重要作用,可以說他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但是,他也和古代一切唯物主義者一樣,不瞭解人的社會性,不可能科學地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係,更不可能認識革命實踐的意義。他仍推崇孔孟,不敢觸及孔孟的唯心主義的先驗論,這是他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主要侷限。

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
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