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

在此基礎上,後期墨家對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學上的一些基本範疇做了深入的研究。

關於概念,後期墨家首先用唯物主義觀點肯定,概念是表示客觀事物的,他們認爲:“所謂,實也;所以謂,名也。”這就是說,“實”是客觀對象,是第一性的;名詞,概念是表達客觀對象的,是第二性的。上面說到的“以名舉實”,所謂“舉”,《經上》說“舉,擬實也”,就是模擬客觀對象的意思。後期墨家還認爲名詞、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屬性,只能存在於事物之中,而不能離開具體事物獨立存在。因此,他們批判了公孫龍所謂事物屬性或概念可以獨立“自藏”的客觀唯心主義。他們反對“離堅白”的觀點,認爲“堅”,“白”是聯繫的。他們說,“堅”,“白”兩種性質,只有分別在不同的事物中才是互相分離的,如果同在一塊“石”中,那“堅”、“白”、“石”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們批判公孫龍“自藏”的觀點說,所謂得“白”時無“堅”,得“堅”時無“白”,那只是由於感官的不同,因而得到的感覺不同。這對某一感官來講,只有“知”與“不知”的區別,而絕沒有存在或不存在的區別。

後期墨家對概念的分類也做了研究。他們把概念分爲三類:“達”、“類”、“私”。“達”是指最高最普遍的名詞或類概念,如“物”這個名詞或概念,包括了所有的事物。“類”,《經說上》中說:“命之馬,類也,若實也者,必以是名也。”這是說,“類”是指一般的同類事物的共同概念,例如馬這個概念包括一切馬。“私”,《經說上》中說:“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於是實也。”這是講的專指某一事物的專有名詞或個別概念。這種不同等級的類概念,後期墨家認爲是有類屬關係的。所以他們批判公孫龍“白馬非馬”。他們說:“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驪(黑色)馬,馬也。乘驪馬,乘馬也。”這是說,不管馬的顏色是白的還是黑的,都包括在馬一類中,所以馬的概念的外延應當包括白馬、黑馬——一切馬在內。乘白馬也好,乘黑馬也好,應該說都是乘馬。後期墨家概念分類的思想,對以後荀子的邏輯思想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判斷,後期墨家認爲,判斷是用來表達客觀事物或思想的確定含義的。即所謂“以辭抒意”。他們對判斷也進行了初步的分類。例如提出“盡”、“或”、“假”等幾類判斷。“盡”,在《經說上》中說:“盡,莫不然也。”這相當於形式邏輯中的全稱判斷,或選言判斷中的窮盡形式。關於“假”,《小取》篇說:“假者,今不然也。”“今不然”是指目前還不存在的情況,也就是一種假設,相當於形式邏輯中的假言判斷。“或”,《小取》篇中說:“或也者,不盡也。”這相當於形式邏輯中的特稱判斷,或選言判斷中的不盡形式。

後期墨家還認爲,要得到正確的判斷,必須有充分的理由,正確的推理,即所謂:“夫辭以故生,以理長,以類行。”“故”是指判斷的理由、原因。後期墨家認爲,“故”有兩類,“大故”和“小故”。《經說上》中說:“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這是說,有了這個條件,並不一定就產生那種現象,但是沒有這個條件,則一定不能產生那種現象。這是說的事物或現象產生的必要條件。“大故”,《經說上》中說:“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這是說,有了這個條件,就必然產生那種現象,沒有這個條件,就必定不能產生那種現象。這是講事物或現象產生的既必要又充分的條件,或各種條件的總和。上述《大取》中講的“以理長”,“以類行”都是作判斷過程中要遵循的正確推理方法。

關於推理,後期墨家有相當細緻的研究。除前面已提到的“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等原則外,他們在《小取》篇中還提出了“效”、“闢(譬)”、“侔”、“援”、“推”等幾種推理方法。

“效”,《小取》中說“效者,爲之法也,所效者,所以爲之法也”,就是樹立一個標準或公式(“法”),其他事物根據這個標準或公式去仿效,進行推論。例如,《經說下》中說:“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盡類猶方也,物俱然。”這是說,只要是“方”的東西,不管是木材還是石頭,都可以包括在其中。按照這種辦法去推論,凡是結果符合大前提的,就叫做“中效”,這個判斷就是有效的;反之,就是“不中效”,其判斷則無效。這種推論方法相當於形式邏輯中“三段論”式的演繹推理。

“闢”,就是譬喻。即用另外一個具體事物來說明這個具體事物。《小取》中說:“闢也者,舉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侔”,《小取》中說:“侔也者,比辭而俱行也。”即用兩個相等的判斷進行直接對比而得出結論的一種推理方法。相當於形式邏輯中的直接推理。

“援”,《小取》中說:“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獨不可以然也。”這是引用對方與自己相同的論據作爲前提,進行推論的方法,也有援例作論證的意思。

“推”,《小取》中說:“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猶謂他者同也,吾豈謂他者異也。”這是從已知事物推出尚未知事物的辦法。這相當於用類比法進行的歸納推理。關於“推”的方法,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爲是演繹法,有些則認爲是演繹和歸納的綜合應用等。“不取”是未知事物,“取”是已知事物,“予之”是進行推論。拿未知事物與已知事物進行“同”、“異”的反覆比較,推論出“同”或“異”的結論。

後期墨家還講道,在推論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複雜的情況,例如,有時結論是相同的,而論據則不一定相同;有時觀察的是同一個事物,而得出的結論卻不一定相同;有時前提和結論是一致的;有時則前提和結論是不一致的……所以,他們認爲,在運用邏輯推理時,必須十分注意,防止產生離開事物或論題的本旨而轉向詭辯。

但是,後期墨家雖然提出了這些注意的問題,而當他們在運用這些邏輯推理時,也還產生了許多的錯誤。如他們雖然批判了公孫龍“白馬非馬”,而他們自己卻又得出了“殺盜非殺人”的錯誤結論。這正如荀子批評的是犯了“惑於用名而亂名”的錯誤,還是掉到了脫離實際的純概念遊戲中去了。

後期墨家在批評惠施、公孫龍等邏輯理論的錯誤中,大大發展了唯物主義的邏輯理論。後期墨家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和邏輯理論是富於戰鬥性的。他們對以前的唯心主義學派進行了一定批判的同時,他們的唯物主義哲學對以後荀子、韓非等唯物主義思想家,也有很大的影響。

六、“循所聞而得其意”的認識論

後期墨家根據當時自然科學的知識,對一些重要的哲學範疇作了唯物主義的說明。例如,他們對時間、空間、運動等範疇,都有比較深刻的見解。對於時間範疇,他們說:“久(時間),彌(包括)異時也。”《經說上》中又解釋道:“久,合古今旦莫。”即是說,時間範疇是包括一切具體的時間,如古今早晚等。關於空間範疇,他們說:“宇(空間),彌異所也。”《經說上》中解釋道:“宇,蒙(包括)東西南北。”即是說,空間範疇是包括一切具體的場所,如東西南北等。至於運動則是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中的變遷,運動離不開時間和空間。他們曾舉人行路這種運動爲例來說明運動範疇的內容。他們說:“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修也(距離);先後,久也(時間)。”這就是說,運動必然有先後、遠近的變化,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的運動。後期墨家在這裡講的雖然還只是最簡單的運動形態,即機械運動,但他說明了運動與時間、空間的統一關係,這在古代是十分可貴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後期墨家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他們充分肯定人是能夠認識客觀世界的。他們認爲,人的生命就是形體與精神活動的相結合,“生,刑(形)與知處也。”人的認識活動,是人所具有的一種能力。進一步,後期墨家明確指出,僅有這種認識能力,還不能形成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經說上》中說:“知,材也。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這是說,人具有認識的能力,只是可以有認識事物的主觀條件(“所以知”),但不一定能達到對事物的認識。他們舉眼睛的例子說,眼睛有看東西的功能,如果你沒有去看東西,那就達不到“明”的認識。

所以,人的認識能力還必須與外界事物接觸以後,纔可能形成人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後期墨家說“知,接也,”認爲認識就是與外界事物相接觸。而且,這是形成認識的更主要方面。後期墨家在這點上繼承了墨子重視感覺經驗的特點。他們認爲一切認識必須通過感官的感覺才能得到,即使有些知識不是由當前感官的感覺得到,那也是由於經驗積累的結果。例如,《經下》中說:“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經說下》中解釋說:“智,以目見,而目以火見,而火不見。惟以五路智。久,不當以目見,若以火見。”這是說,對時間的認識,不是用“目”這樣的感官所直接得到的,而是經驗積累和概括得到的。

根據這一思想,後期墨家把知識來源分爲“親知”、“聞知”、“說知”三類。“親知”,就是親身通過感覺得到的知識。“聞知”,是由傳授得來的知識,這裡又分爲直接傳授(“親聞”)和間接傳授。“說知”則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識。

後期墨家沒有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上,他們認爲,感覺經驗只是認識的一個方面。他們說“知也者,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意思是說,感覺經驗是通過人的認識能力得到事物表面形象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很不夠的。因此,後期墨家提出,必須“循所聞而得其意”,也就是說,要根據感官得到的感性認識,深入一步去認識事物。這種深入一步的認識,後期墨家認爲要依靠心的思慮作用。“心”的思慮作用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們說“慮,求也力”,即思慮也是對外物的一種考察。後期墨家堅持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認識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子的狹隘經驗論傾向和錯誤。這對古代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後期墨家在當時自然科學的基礎上,對睡眠、做夢等現象也作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解釋。他們說“臥,知無知也”,意思是,睡眠是知覺能力暫時停止活動的狀態。又說“夢,臥而以爲然也”,這是說,做夢是把睡眠時產生的幻覺當做是真實的。這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對打擊唯心主義和宗教迷信是十分有力的理論武器。

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後期墨家強調認識必須是“名”與“實”相“合”,“志”(主觀動機)與“行”(或“功”客觀效果)相一致。他們認爲,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要表現在實踐中能否對事物作出實際的鑑別。也就是要在客觀實踐中“取去俱能之”,即分辨出對實際事物的知和不知。

後期墨家對莊子等否定認識的客觀標準,取消是非的相對主義詭辯論,進行了尖銳的批判。莊子曾說過“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認爲沒有任何客觀標準,一切認識、理論都是不可靠的,沒有用的。對於一種理論的批判,也不能以批判的多少來判定這種理論是否正確,而是要看它是否應當批判。所以說:“誹之可否,不以衆寡,說在可非。”此外,後期墨家對於真理標準的理論,也克服了墨子“三表”思想中的狹隘經驗論,杜絕了墨子由“三表”法證明鬼神存在的錯誤思想。他們反對莊子籠統地反對一切辯論。他們認爲,辯論就是要把是非搞清楚,否定任何批評、辯論,那也是荒謬的。

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
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