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

玄奘和窺基在他們編譯的《成唯識論》中,宣揚了“唯識無境”說,企圖論證物質世界的虛幻。他們把世界分爲“我”和“法”兩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體,如人的、求生的意志、自我意識等屬於“我”;“法”指事物及其規律,如山河大地,人的和精神作用等都屬於“法”。總之,“我”和“法”包括了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他們認爲“我”和“法”都不是客觀的存在,都是虛假的現象,都是“空”的,“但由假立,非實有性”。爲什麼都是虛幻的?他們回答說:“彼相(指各種現象)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由意識變出來的,所以是虛假的,把它們看成是客觀的存在,那是一種假設。

世界上的各種現象,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意識之外(“似外境現”),其實都在意識之中(“相在識內”)。他們認爲,一般人所以把意識的“見分”和“相分”當成“外境”,看成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那是因人類從原始以來就有一種妄加分別的愚昧的偏見,把虛假的東西“執爲實我實法”。因爲執著有“實我實法”,所以產生種種煩惱,不能超脫生死輪迴之苦。他們認爲,意識的活動有兩個方面:“能緣”和“所緣”。“能緣”指意識的能動作用,又稱爲“見分”,如眼識能看。“所緣”指意識的對象,又稱“相分”,如眼所能看到的形色。任何意識的活動都有“見分”和“相分”。由此他們得出結論:“我”和“法”,無非是意識的“見分”和“相分”,離開了“見分”和“相分”,沒有“我”和“法”。他們說:“依斯二分,施設我法。彼二離此,無所依故。”

玄奘留學天竺時,在同天竺學者的辯論中,對於“唯識無境”說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被稱爲“真唯識量”。他用“因明”學(印度佛教講的邏輯學)中的三段論式,論證了“一切唯識”的命題。他論證說:真的命題只能是形色不能離開眼識而存在;理由是因爲大乘佛教自己承認眼界,色界、眼識界所謂“初三”是包括三個方面的,眼界(指肉眼器官)並不包括其他二界;就像眼識界也不包括眼界和色界一樣。他這個論點是說,所謂“唯識”,只意味着一切形色都不能離開意識,不是說,只有意識而沒有形色,“唯識”的真正意義在於形色不能離開意識獨立存在。

這個論點,與印度唯識宗的說法有所不同,口頭上並不以形色爲虛無。這比那種以形色爲虛幻的唯心主義說法更要精緻和狡猾,從而使他戰勝了天竺大小乘各宗派一切論敵。

玄奘的“真唯識量”表明,唯心主義的實質就在於堅持精神是第一性這一原則,認爲客觀依賴於主觀,物質依賴於精神。所以,列寧把承認物、環境、世界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作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鬥爭,從古以來,就是如此。

“阿賴耶識”還藏有共相種子和不共相種子。共相種子變出來的事物,人人對它有共同的感受,如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構成的山河大地。不共相種子變出來的事物,只有本人才能感受或使用,如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和思維官能)。他們認爲,這八種識興起時,各有自己的“見分”和“相分”,並且互相依賴和影響,但最後都來自和依賴於“阿賴耶識”。例如,眼識的“見分”,靠“阿賴耶識”的支持才能看東西。眼識看到的形色即“相分”,是“阿賴耶識”相種子變出來的一種表象。這些說法表明,人的認識無非是意識認識自己,一切感覺和觀念都是主觀自生的東西。這樣,便爲“萬法唯識”製造了“理論”根據。

爲了論證“唯識無境”,唯識宗進一步對意識的作用進行了分析:他們把意識分爲三大類,八種。按玄奘在《成唯識論》中的介紹,第一類爲“了別境識”,其作用是分辨對象,共有六種: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識即視、聽等感覺,第六意識指知覺和思維活動;這六種識引起的對象稱爲六塵或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第二類或第七種爲“末那識”,譯爲“思量識”,其作用在於執著“我”、“法”爲實有,產生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大煩惱。這種識計較有“我”,也可以說是自我意識。第三類或第八種爲“阿賴耶識”,譯爲“藏識”,它藏有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種子,此識最爲重要,又稱爲根本識。其中所藏的種子有兩大類: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前者生出世間諸法,使人生死輪迴不止。後者生出出世間諸法,也是成佛的種子。

玄奘所宣揚的“唯識無境”說,是爲佛教神學服務的。爲了論證佛教那套成佛的迷信,他們又提出了“轉識成智”的說法。“轉識成智”是說,八種識都轉變爲成佛的智慧。他們宣稱,執著有“我”,產生“煩惱障”;執著有“法”,產生“所知障”;破除“我”、“法”二執,以“我”、“法”爲空,就可以使靈魂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涅槃世界。他們認爲,“阿賴耶識”中的“有漏”種子是“我”、“法”二執二障的老根,通過累世的修煉,使“有漏”種子逐漸消失,成佛的“無漏”種子逐漸增長,八識都變爲成佛的智慧,靈魂便進入佛國。爲了破除“我”、“法”二執,斷絕“有漏”種子,“轉識成智”,他們又提出了識有“三性”說。

所謂三性:一是“依他起性”,是說一切意識活動都互相依賴而生,萬事萬物又都依賴心識而生滅。二是“遍計所執性”,是說,對萬事萬物,普遍地分別計較,執著爲心外實有。三是“圓成實性”,是說,去掉“遍計所執性”,瞭解到萬事萬物都依心識而生滅,“我”、“法”本來都空。這種智慧,至高無上,圓滿真實,即絕對真理(以上見《成唯識論》卷八)。他們認爲人們通過修煉,使自己的意識達到“圓成實性”,靈魂便得到解脫,成爲“佛”了。所有這些,都是唯心主義的胡說。唯心主義一向是宗教迷信的理論支柱。

唯識宗的主觀唯心主義,對後來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到了近代,在西方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影響下,這個流派又曾一度有所流行。

五、法藏與華嚴宗

法藏生於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死於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唐代著名的僧人,華嚴宗創始人。他曾參加玄奘主持的翻譯佛經的工作,後來與玄奘意見不合,建立起華嚴宗。他曾爲武則天講解《華嚴經》,受到武則天的寵信,被封爲“賢首大師”,得到三品大官的獎賞,後來又爲唐中宗、睿宗授戒,得到帝王師的地位。他所創立的宗派,得到了王公貴族們的大力支持。關於他的著作有《華嚴義海百門》、《華嚴金獅子章》等。

華嚴宗把自己這一派的教義稱爲“圓教”,把其他宗派判爲“偏教”,自認爲其教義圓滿無礙,調和了佛教經論中諸矛盾的說法。從佛教教義的發展看,華嚴宗不滿意唯識宗的某些說法,認爲識所變出的境是虛妄的,能變的識也不能是真的。但是,他們也不滿意般若空宗的某些說法,認爲如果心境皆無,客體和主體都不存在,佛性和涅槃世界同樣被否定了。他們認爲,圓滿的說法應該是,物質世界是虛幻的,佛性是實有的;事物是假的,其本體是真的。他們企圖把空、有二宗的說法糅合起來。爲了論證佛性是世界的實體,他們着重討論了本體和現象的關係問題。他們的論證充滿了形而上學的詭辯。同唯識宗比起來,他們的學說具有客觀唯心主義的傾向。

對於世界的看法,華嚴宗提出“四法界”說:“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法界”指事物的性質和方面。關於這四法界,法藏解釋說:“理不礙事,純恆雜也;事恆全理,雜恆純也。由理事自在,純雜無礙也。”

所謂“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現象世界(“雜”),所謂“理法界”,指清淨的本體世界(“純”)。這兩個世界互相包容而無妨礙,就叫“理事無礙法界”。各種事物之間也都互相包容而無妨礙,這就叫“事事無礙法界”。他們認爲,這四種“法界”,不僅體現了宇宙萬物萬事的關係,也是人們瞭解世界的四種精神境界。

華嚴宗把世界區分爲“理”和“事”,本體和現象兩個世界,這是他們的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出發點。他們把物質世界說成是“事法界”,宣佈爲現象世界。在物質世界之外,他們又虛構出一個本體世界,稱爲“理法界”。這種區分,無非是宗教神學把世界劃分爲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翻版。在華嚴宗看來,這個“如來藏”,不僅存於衆生的心中,是成佛的依據,而且存於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質。澄觀解釋說:“理法名界,界即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同一性”,即事物的共同本質。這就是說,“如來藏”也是宇宙萬物萬事的實體。它一方面存於個人的意識之中;另一方面又獨立於個人的意識而存在。這種客觀唯心主義,無非是爲佛教虛構的彼岸世界製造理論根據。

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
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