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

在闡發變化日新的思想中,康有爲吸收了中國古代《易傳》中的一些樸素辯證法思想,並且把它同當時傳入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結合起來,也曾表露了一些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思想。他說:“若就一物而言,一必有兩。《易》雲‘太極生兩儀’。孔子原本天道,知物必有兩,故以陰陽括天下之物理,未有能出其外者。”據此,他批評周敦頤《太極圖說》中關於“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的說法,認爲“元與太極,太一,不可得而見也。其可見可論者,必爲二矣”。所以,他又說:“孔子窮極物理以爲創教之本,故系易立卦不始太極,而始乾坤、陰陽之義也。”“生物之始,一形一滋,陰陽並時而著。”康有爲這裡肯定就每一事物來說,必定是同時具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是有其合理因素的。他還吸收了當時一些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此加以補充說:“理皆有陰陽,則氣之有冷熱,力之有拒吸,質之有凝流,形之有方圓,光之有白黑,聲之有清濁,體之有雌雄,神之有魂魄,以此八統物理焉。”

用“陰陽”來“括天下之物理”,表述事物內部的矛盾對立,這本來是古代樸素辯證法的一個直觀、籠統的概念。康有爲把它與近代自然科學中關於氣、力、質、形、光、聲等物中的矛盾對立結合起來,表明了他高於樸素辯證法的地方。但他把“神之有魂魄”也歸爲最根本的“物理”的內容,又表現了他的非科學。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爲思想完全落伍了,他以所謂按照“循序漸進”原則,現在只能實行“君主立憲”來反對資產階級民主派所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至此,他完全背離了他早年反對封建頑固派,提倡變革的進步立場,而向形而上學的不變論投降了。

三、“仁愛”哲學

康有爲早期曾吸收了古代一些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爲“萬物皆始於氣”,“既有氣然後有理”,從而批判了程朱理學“理在氣先”的唯心主義觀點,說:“朱子以理在氣之前,其說非。”

他的學生梁啓超在概括他的哲學思想核心說:“先生之論理,以仁字爲唯一之宗旨,以世界之所以立,衆生之所以生,國家之所以存,禮義之所以起,無一不本於仁,苟無愛力,則乾坤應時而滅矣。……其哲學之本,蓋在於是。”所謂“仁”,也就是“不忍人之心”。康有爲宣稱“不忍人之心”,是“人人皆有之”的“愛質”,它是“萬化之海,爲一切根,爲一切源……人道之仁愛,人道之文明,人道之進化,至於太平大同,皆從此出”。

康有爲在《春秋董氏學》中,又提出了“元爲萬物之本”的觀點。他說:“元爲萬物之本,人與天同本於元,猶波濤與漚同起於海,人與天實同起也。”這裡,他把“人”與“天”說成是“同起”,“同本於元”,在一定意義上是對“天”的至上性和神秘性的否定。這也是他接受了當時自然科學影響的反映。

“元”是什麼呢?他曾引何休《春秋公羊傳》中注的話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所以,他又說“浩浩元氣,造起天地”,“天地之本,皆運於氣”,“天地萬物同資始於乾元,本爲一氣”等。從這方面看,康有爲所謂的“元”與“氣”等同。而“氣”,就他所引“《列子》中謂天地空中之細物”一條,和他所說的“天地之間,若虛而實。氣之漸人,若魚之漸水……故無往而不實也。……若自至精之物推見,則氣點之聯接極粗”等說法看,他所理解的“氣”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同時,他還把古代關於“氣”的概念,同西方近代自然科學中的某些物質概念如電、元素、以太等聯繫起來,因而表現出某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康有爲既把“氣”當做一種永恆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那麼他“萬物皆始於氣”的命題也就變成了由精神產生萬物的命題了。他首先用“物我同氣”來否定“物我”的差別。他說:“物我一體,無彼此之界;天人同氣,無內外之分。水之周於全地,電之遍於長空。……物即己而己即物,天即人而人即天。”

在他看來,“山河大地,皆吾遍現;翠竹黃花,皆我英華”。也正是這樣,他把精神看得比物質更重要、更根本。他說:“魂用事者爲大人,魄用事者爲小人。……故大人者,在先養其魂靈,統御其體魄而已。”又說“魂靈者,清明光潔,端莊粹一”,“卓然立青雲之上,不物於物而造物”。至此,康有爲“元爲萬物之本”,“萬物皆始於氣”的命題,完全成了主觀唯心主義。

康有爲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更表現在他“以仁爲本”的“仁愛”哲學體系中。他曾說:“孔子本天,以天爲仁,人受命於天,取仁於天。凡天施、天時、天數、天道、天志,皆歸之於天,故屍子謂孔子貴仁。”又說:“仁者,在天爲生生之理,在人爲博愛之德。”

康有爲的主觀唯心主義“仁愛”哲學,是以“性善”論爲基礎的。在人性論問題上,康有爲早期是贊同告子“生之謂性”的思想,而反對孟子“性善”論的。他說“告子生之謂性,自是確論”,“性者,生之質也,未有善惡”,“凡論性之說,皆告子是而孟子非”。據此,他也批評了程朱理學分“性”爲“氣質”、“義理”的說法。他說:“分性爲二,有氣質、有義理……蓋附會孟子。實則性全是氣質,所謂義理,自氣質出,不得強分也。”

康有爲早期這些關於人性的論述,雖然沒有什麼新鮮的思想內容,但在當時來講,是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禮教束縛的現實意義的。然而,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軟弱本性,他們看不到反封建的真正力量所在,只是一心幻想“聖明的皇上”一旦能以“慈悲”爲心,實行變法維新。所以,康有爲最後又不得不陷入孟子的先驗“性善”論的泥坑。特別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更是竭力鼓吹“性善”論。他說:“不忍人之心,仁也,電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調人性皆善。”

所以,如果“人絕其不忍之愛質”,則“人道將滅絕矣”。這完全是從孟子那裡販賣來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他把人的道德觀念、主觀精神說成是先天的,而且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他曾說:“人之性命雖變化於天道,實不知幾經百千萬變化而來。其神氣之本由於元,溯其未分則在天地之前矣。”

這是說,人的“性”、“命”或“神氣”都是先於天地就存在的。他還進一步發揮了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認爲:“天下雖大,我身爲本,若無我身,即無天下國家。”又說:“人之靈明,包含萬有。山河大地,全顯現於法身;世界微塵,皆生滅於性海。廣大無量,圓融無礙,作聖作神,生天生地。”這又是把孟子的主觀唯心主義與佛教的唯心主義雜糅在一起了。康有爲的這些思想對譚嗣同的《仁學》有重大的影響。

但是,以上這些僅僅是康有爲哲學思想中偶爾透露出來的一些合理因素,而他的整個哲學體系則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就在他對於“元”和“氣”的解釋中也充滿了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的內容。如他把“元”形容爲“無臭、無聲,至精、至奧”,又說:“孔子發此大理,託之《春秋》第一字,故改‘一’爲‘元’焉,此第一義也。老子所謂‘道’,婆羅門所謂‘大梵天王”耶教所謂‘耶和華’。”

這裡,他把“元”和婆羅門教的至上神“梵天”,基督教的至上神“耶和華”相提並論,也就把“萬物之本”的“元”神化了。關於“氣”,康有爲的認識是十分混亂的。他經常把“氣”比喻成“電”,但他並不是用這一比喻來論證“氣”的物質性,相反,卻論證了“氣”是一種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他說:“光電能無所不傳,神氣能無所不感。”

這裡“神氣”指的是一種精神活動,他認爲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就是由這種“神氣”的相感應而溝通起來的。“神氣”,他又稱爲“知氣”,而“知氣者,靈魂也,略同電氣,物皆存之”。

康有爲講的“氣”完全是一種精神實體。這從理論上來講,是由於受到當時西方庸俗唯物主義的影響,把精神現象看成是和物質一樣的東西。所以,他甚至認爲,這種“知氣”如果能“養之久者”,更能達到“團聚不散”,並“可附人他體”,甚至“隨附百體,頻歷生死,益增神靈,絕無障礙”。

這就是說,精神和物質一樣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而且是永恆存在的。

而且他還把發揚“人人皆有之”的“仁愛”之心看做實現“大同”理想的關鍵,說什麼“以其本有愛質而擴充之,因以裁成天道,輔相天宜,而止於至善,極於大同”。正因爲如此,他把人的“仁愛”之“性”,看做天地萬物生成、變化以至社會發展的“根”、“源”。這也就是他“仁愛”哲學的唯心主義的理論歸宿。

四、譚嗣同的“仁學”哲學

譚嗣同早年曾以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氣”的概念,以後又運用西方自然科學中假設的一個物質概念“以太”,來解釋客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後來,他受到唯心主義,特別是佛教唯心主義的影響,完全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譚嗣同在《仁學》中構造的哲學體系是十分雜廣的。他企圖融合中學與西學、科學與宗教、唯心與唯物於一體。

在譚嗣同的早期著作中,他繼承了王充、張載和王夫之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同時吸取了從西方傳入的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提出了一種以“元氣”爲基礎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而且對佛教、道學的唯心主義進行了一定的批判。

他把“元氣”看成是天地萬物的根本。他說:“元氣綱組,以運爲化生者也。”“天以其混沌磅礴之氣,充塞固結而成質,質立而人物生焉。”

這是說,宇宙充滿“元氣”,“元氣”凝固起來,形成各種物質元素,然後形成各種天體和人物。後來,他又把組成這些物質元素的“氣”,歸結爲“以太”。他說:“原質猶有七十三之異,至於原質之原,則一以太而已矣。”又說:“任剖某質點一小分以至於無,察其爲何物所凝結,曰惟以太。”他依據地質學和生物學的知識,說明生物進化的過程。他說“考察僵石(化石),得其生物”,“以究天地生物之序,蓋莫先螺蛤之屬,而魚屬次之,蛇龜之屬又次之,鳥獸又次之,而人其最後焉者也”。他宣稱:“凡爲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

然而,全面考察一下譚嗣同“仁學”的哲學體系,實際上是以佛教唯心主義爲歸宿的。他明白地說過:“嘗謂西學皆源於佛學,亦惟西學,而佛學可復明於世。”

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
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