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

朱熹所謂理一分殊,究竟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問題,他自己有時有不同的說法。有時似乎他所說的是指普遍的理與特殊的理之間的關係,然而,實質上是指太極與萬物之間的關係。

他說:“自其末以緣本,則五行之異,本二氣之實,又本一理之極,是合萬物而言之,爲一太極而一也。自其本而之末,則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爲體,故萬物中各有一太極。”又說:“蓋合而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這種關係不過是唯心主義者頭腦中虛構的產物而已。“理一分殊”的說法,其錯誤在於他把虛構出來的最一般的理即所謂太極,安置到每一個具體事物之中,作爲每一個具體事物存在的依據,這樣就把觀念的東西當做事物的存在根據,把精神的東西說成是第一性的了。

朱熹講“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曾引用佛教的觀念,以“月印萬川”爲比喻。天空中只有一個月亮,照在每一條河流的水中,每一條河流中都可以看到一個月亮。

全宇宙只有一個太極,而每一個人,每一個物中,也有一個太極。每一條河流中的月亮是一個整體的月亮,並不是月亮的一部分;同樣,每一人每一物中所有的太極也是全體的太極,而並不是太極的一部分。朱熹說:“釋氏雲,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這是那釋氏也窺見得這些道理。”事實上是他受了佛教的影響。佛教的華嚴宗大講“一即一切”的唯心主義觀點,禪宗也有類似的思想,朱熹所引的兩句話就出於禪宗玄覺所作的《永嘉證道歌》。朱熹強調太極是理,他說:“太極非是別爲一物,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只是一個理而已。”

他承認正反兩方面的交互作用是變化的原因。但他的整個哲學體系是形而上學的,他截然區分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理與氣、道與器,認爲理是永遠不變的,他的體系正是發揮“天不變,道亦不變”觀點的形而上學體系。他承認事物的對立性,正是爲了論證封建社會的等級差別的必然性。

朱熹也肯定了對立的普遍性,他說:“有高必有下,有大必有小,皆是理必當如此。如天之生物,不能獨陰,必有陽,不能獨陽,必有陰,皆是對。這對處不是理對,其所以有對者,是理合當恁地。”這是他對於程顥所說“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的發揮。

他又提出“獨中又自有對”的論斷:“一便對二,形而上便對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對。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內有外,二又各自爲對。雖說無獨必有對,然獨中又自有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而一物之內也包含對立,這就是內在的對立。但他所講的對立,都是靜止狀態的對立。在他看來,對立面相互對峙,並不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朱熹也同意張載“兩故化”的學說。他說:“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兩而後能化。且如一陰一陽始能化生萬物,雖是兩個,要之亦是推行乎此一爾。”

朱熹還認爲,一切人、一切物都是理與氣所構成的,人物稟理以爲性,稟氣以爲形。他說:“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

人物的本性是從理來的,人物的形體是從氣來的。又說:“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是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生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凡人之能言語動作,思慮營爲,皆氣也,而理存焉。”朱熹這裡說思慮營爲,都是氣的作用,這就是說心也是氣的作用。程頤斷言理即是性也即是心。朱熹卻受了張載的影響,認爲心與性有區別。張載認爲,性是本來就有的,心卻是後來纔有的。朱熹也認爲心性雖有密切關係,但應區別開來。他以爲理在氣之先,心卻是有形體以後纔有的。他又說:“心者氣之精爽。”“是先有知覺之理,理未知覺,氣聚成形,理與氣合,便能知覺。”心是以氣爲存在條件的。這就是認爲理是第一性的,氣是第二性的,而作爲個人意識的心卻是後於物質世界。但是朱熹又認爲,心雖然是“理與氣合”而後有,但也可以說心包含了理與氣。他說“心之理是太極,心之動靜是陰陽”,又說:“所覺者心之理也,能覺者氣之靈也。”這就是說,心所要認識的對象,也就是本來就存在於心中的理,心的知覺作用是心藉以認識自己心中之理的一種機能。也就是說,心對理的認識,完全是一種先驗的理的自我認識。所以,他又說“惟心無對”,心又成爲絕對的東西了。因此,朱熹雖然談理談氣,還是把心看做最主要的。

二、“格物窮理”的認識論

他認爲,人的心中生來就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雖含有萬理而不能直接自己認識自己,必須通過“格物”功夫,就事物加以研究,然後才能達到心的自我認識,從而對於天地萬物之理就無不了然了。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觀點,極力宣揚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他所寫的《補大學格物傳》中認爲:“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衆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講,要想得到知識,在於就物而研究它的理。

他認爲,當時有一派在認識論上只停留在“即物窮理”,因而在治學上就專重“務博”;另一派在認識論上要求“反身而誠”,直接達到大徹大悟,因而在治學上就專重“務約”,這都不是正確的方法,不能求得最高的真理:“自一身中以至萬物之理,理會得多,自當豁然有個覺處。今人務博者,卻要盡窮天下之理。務約者,又謂反身而誠,則天下之物無不在我者,皆不是。”

朱熹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認識論和他的唯心主義“理”一元論是分不開的。由於他一切都從“理”這個虛構的絕對觀念出發,因此在認識論中,認識的主體和認識的客體都不外是理的化身。就像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所批評的那種思辨哲學一樣,首先虛構出一個所謂的絕對觀念“理”,然後把自己跟自己對峙起來,又把自己跟自己結合起來(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40頁)。從認識的主體說,那就是被安置在人身中的“性”,“性即理”;從認識的對象說,那就是事物中之“理”;這“理”當然不是事物的規律,而是絕對觀念安置在事物中的東西。主觀對客觀的認識,就是“理”自身的結合。這就是朱熹唯心主義先驗論思辨哲學的秘密。

在認識的發展過程中,朱熹認爲要達到“豁然貫通”的飛躍階段,就必須以“即物窮理”的漸進階段作基礎。若不經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漸進階段,進行積累,卻直接要求大徹大悟,就必然流爲空疏。但僅僅停留在漸進的階段,不能在這個基礎將積累的知識“一旦豁然貫通”,也必然流爲支離。只有將兩個階段結合起來,開始時雖然勉強用力,久而久之,自然可以達到貫通的境地:“積習既多,自當脫然有貫通處。乃是零零碎碎,湊合將事,不知不覺,自然醒悟,其始固須用力,及其得之也,又卻不假用力。”

人心的靈明,都是有知的,而天下的萬物,都是有理的。因爲對於物的理還沒有研究到,所以心的知也就不能夠完全了。所以“大學”教育的開始,必須叫學者就所有天下萬物,都根據已知的道理而更加以研究,以求達到最高的極限。以致力量用得久了,有一天就豁然貫通,那麼,萬物的表裡精粗就無不到,我心的全部內容也就無不明瞭。認識過程分兩段,第一段是“即物窮理”,就事物加以儘量研究,第二段是“豁然貫通”,大徹大悟,瞭然於一切之理。

朱熹講即物窮理,包括研究抽象道理和具體事物的規律。如說:“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缺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缺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但他所注重的是讀書。

說:“一心具萬理,能存心而後可以窮理。”“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不能存得心,不能窮得理;不能窮得理,不能盡得心。”他的推論是:心中有性,性就是理,所以心中有理。他說:“性便是心中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會之地。”用現代名詞來說,就是認爲,心中有理性,而這理性也就是世界必須遵照的原理。理性不是認識作用,而是真理本身,整個世界都是依靠這理性而存在的。

他所謂“豁然貫通”,指一種神秘的頓悟境界,研究了一些事物之理以後,久而久之,就會忽然覺悟最根本的理了。其所以如此,就因爲心中本來含有一切之理,所謂格物,不過是起一種啓發作用,通過格物的啓發,心就能自己認識自己本來固有的理了。他用寶珠來比喻心中的理,用擦拭寶珠來比喻格物,他說:“有是理而後有是氣,有是氣則必有是理。但稟氣之清者爲聖爲賢,如寶珠之在清冷水中;稟氣之濁者爲愚爲不肖,如珠之在濁水中。所謂明德者,是就濁水中揩拭此珠也。”理本是心中固有的,但被氣所遮蔽了,格物就會除去遮蔽,那固有的理就顯露出來了。朱熹強調心中有理,他認爲“人人有一太極”,每人所具有的太極就是這人的心中之理。

辯證唯物主義認爲,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然後認識又去指導人的實踐,因此,實踐是第一的。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點。相反,朱熹所講的“知行常相須”,知是第一的,行是第二的。這是由他的以理爲最高本體的唯心主義體系決定的。既然萬事萬物都只是理的體現,當然必須先認識這個理,然後纔能有行爲所遵循的規範。所以,他所講的知是知理,行是行理,知行“相須”是以所知的理來指導行,以所行的理來啓發知,而歸根結底是統一在理上。

朱熹也談到知行問題,發揮程頤的知在行先的唯心主義觀點。他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爲先;論輕重,行爲重。”他所說的知指封建時代的學問,他所說的行指道德修養,即所謂:“涵養中自有窮理功夫,窮其所養之理;窮理中自有涵養功夫,養其所窮之理。”

窮理是知,涵養是行,二者是交互作用的,但知究竟在先。他說“爲學先要知得分曉”,如果“義理不明,如何踐履”?這就是說,必須知以後才能行。進一步,他更認爲只要對理認識得清楚,行起來就一定是正確的。他說:“若講得道理明時,自是事親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弟,交朋友不得不信。”

三、“順理以應物”的方法

朱熹還從格物窮理的認識論,形成他的一套思想方法論。他的思想方法論雖然也包含一些合理的因素,如從客觀事實出發,通過歸納和推理,以求得抽象概念的知識等。但從其主要方面來分析,特別是通過他具體運用這個方法的所得實際效果來看,這個方法完全是形而上學的,即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方法。

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
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