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

韓非概括古今的不同,得出結論說“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時代不同了,社會的事情也不同;社會事情不同了,採取的措施“備”也就應該變化。總之,社會情況隨時代而變化,措施要適合於社會具體情況。因此,一定要反對循古守舊的思想。他說:“是以聖人不期修(循)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爲之備。”即是說,聖人不期待因循古代,不認爲有一種永遠可行的法則,而主張根據當今時代的實際情況,然後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韓非尖銳地批評那種循古守舊,主張用古代帝王的辦法來治理當今社會的人,就像“守株待兔”一樣愚蠢可笑。

韓非並不能正確地解釋歷史發展、變化的真正原因。他把歷史變化歸結爲人口多少與財物多少的矛盾。其實這只是一種極其表面的現象。由於時代與階級的侷限,他不可能認識到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階級分化,階級對立,階級鬥爭推動社會發展的實質。但也應該肯定,他這種厚今薄古,注重發展的歷史觀,反映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進步政治要求。這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對當時地主階級建立封建統一政權的鬥爭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三、“緣道理”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韓非在認識論上主要繼承了荀子的唯物主義思想。韓非與荀子一樣,充分肯定人的認識能力。他認爲:“聰明睿智天也,動靜思慮人也。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這是說,聰明智慧這些認識機能是人的自然屬性,運用這些認識機能去看、聽、思考則是人的認識活動。所謂人的認識活動,就是人運用明的認識機能去看,憑藉聰的認識機能去聽,依靠智慧的認識機能去思考,等等。

韓非堅持唯物主義認識論路線,認爲人要得到認識,必須接觸客觀事物,遵循事物規律。他明確反對離開客觀事物規律冥思苦想的唯心主義認識論。他曾批判一種叫做“前識”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理論。他說:“先物行先理動之謂前識。前識者,無緣而忘(妄)意度也。”意思是說,那種在沒有接觸事物之前就行,在沒有了解規律之前就動,叫做“前識”。“前識”這種東西,是毫無根據的妄想、臆測。

韓非提出了與這種完全憑主觀妄想猜測的唯心主義“前識”論相對立的“緣道理”的唯物主義認識論。韓非認爲,自然有總的規律(“道”),每個具體事物又各有自己的具體規律(“理’)。人的認識應當根據自然的總規律,聯繫到具體事物的規律,由始到終,反覆進行考察比較,虛心以待,靜觀事物,絕不用主觀成見或猜測。他認爲“夫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就是說,如果按照上述認識辦法去從事活動,沒有不成功的。

對於真理標準問題,韓非提出了注重“參驗”的檢驗方法。他認爲,認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事物與規律,因此必須考察認識、言論與客觀事物是否符合,才能確定是非,只有比較各種言論、判斷,才能確定哪種言論或判斷是正確的。所以他說:“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據此,他提出了檢驗認識的辦法:“參伍之驗。”所謂“參伍之驗”,就是“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即把各種言論、判斷集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看它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他說:“言會衆端,必揆之以地,謀之以天,驗之以物,參之以人。”這是說,要確定某一認識的正確與否,必須會合各種說法,並以天、地、物、人四方面的實際情況加以比較、檢驗。只有符合這四方面的實際情況的認識,才說得上是正確的。所以,韓非總結說:“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一種學說,如果沒有經過“參驗”的檢查就肯定它,這是愚昧;不能肯定的學說,而拿來作爲行動的根據,其結果必然是錯誤的。

在考察和比較中,韓非特別注重以實際功效來檢驗認識的正確與否。他認爲,許多言論和事物光憑它的外表是無法作出正確判斷的。韓非不僅注重以實際功效來檢驗認識,而且還十分強調認識必須以實際功用爲目的。他說:“夫言行者,以功用爲之的彀(箭靶)者也。”任何一種言行,都必須以一定的實際功用爲目的。一個人毫無目標地亂射,即使箭箭都射中最細小的東西,也不能說他是一個好射手。如果設一個五寸大的靶,十步(八尺爲一步)遠的距離,那就非出色的射手是不容易射中的,因爲它有一定的目標。同樣,任何一種言行,如果不以一定的實際功效作爲目標,即使講得再明白,做得再堅決,也像亂射箭一樣沒有用處。這就是韓非說的“今聽言觀行,不以功用爲之的彀,言雖至察,行雖至堅,則妄發之說也”。

韓非對當時各派學說的評判、取捨也是以是否切合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功用爲標準的。他認爲當時各種相反的學說,各有各的議論和主張,但他們不可能同時都是切合客觀實際功用的。因此,必須把那種經過“參驗”檢驗不合實際的愚昧知識,“恍惚”、“微妙”的空談清除出去,確立一種切合實際功用的統一學說。否則,人們就沒有規矩可遵循,而造成社會思想、行動的混亂。韓非把代表當時新舊兩個階級勢力的不同學說的根本對立,提高到邏輯學上的矛盾律來說明。他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使用了“矛盾”這個詞。他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矛盾”的含義。他說:“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說也。”攻不破的盾和沒有什麼攻不破的矛是不能同時並存的。韓非說,這就叫“矛盾”之說。

韓非對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也有所改造和發展。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事物轉化的條件性。例如,他認爲事物都有一定的“量”的界限,超過了適當的量就會走向反面。他說:“道譬諸水,溺者多飲之即死,渴者適飲之即生。”這是說,道就像水,掉到水裡去的人由於過多地喝了水,所以就死亡,然而口渴的人適當地喝水,卻得以生存。又如,他在講道“禍”、“福”轉化時,也注意到一定的條件性。他認爲,人若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豐富,衣食華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死天,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天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這裡韓非看到由於禍或福所引起的人在主客觀上的懈怠、驕心,或畏恐、思慮,以至行端直或行邪僻等,構成了禍、福互相轉化的條件。韓非對這一對矛盾轉化的一定條件的認識,雖然也還是直觀的、樸素的,但在發展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上,也還是值得重視的。

四、韓非的自然觀

韓非把“道”看做自然界的一般本質,而每一具體事物的特殊性質他稱之爲“德”。他論述“道”與“德”的關係,認爲“德”是體現“道”的。同時,韓非第一次把自然界的規律分爲“道”和“理”。他說:“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這就是說,“理”是構成每一具體事物的具體規律,而“道”是使萬物所以成爲那個樣子的一般規律。韓非在自然觀上也繼承了荀子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同時,對老子哲學中的一些思想資料作了唯物主義的改造和吸取。

韓非發揚了歷史上無神論的傳統,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鬼神迷信思想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他曾列舉大量歷史事實來駁斥迷信鬼神的荒謬。他還從無神論的觀點出發,否認有意志的“天”。他說:“若天若地,孰疏孰親?”“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這裡他繼承了荀子“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的思想。他認爲無論社會和自然界都沒有任何神秘的力量。社會的治亂主要靠人的努力、統治者政治法令措施的得當。而對於自然界的治理,則要順着自然界本身的性質和規律,因勢利導。他說:“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之,因隨物之容。故靜則建乎德,動則順乎道。”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具一定的形態、規範,根據這個來引導它,順着事物自己的規範,所以一動一靜都能合乎自然界的總規律和事物的性質。

根據這些思想,韓非對老子的神秘主義的“道”進行了唯物主義的改造。在韓非的哲學思想中,“道”只是指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自然界或治理社會的總的規律。“道”不是什麼精神主宰,沒有任何神秘色彩。他明確地講:“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合)也。”道這個東西,就是指萬物本來的那個樣子,是適合於各種具體規律(“理”)的一般規律。

韓非發揮了“理”這一哲學範疇,並論證了“理”和“道”的關係,即萬物的具體規律與自然一般規律的關係。這反映了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的鬥爭中,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規律性的認識不斷在提高,因而在理論上的說明也更加深入細緻了。韓非關於“理”的思想,在以後中國哲學史上是有很大影響的。

他還說,事物由於“理”而得以區別開來,例如,可以區分成方圓、短長、精粗、堅脆等。韓非在闡明“道”和“理”的關係問題時說,“道”不是在萬“理”之外的另一種規律,“道”就在萬“理”之中。例如,他說:“道”與堯、舜在一起就體現爲“智”,與接輿(相傳春秋時楚國的一個隱士)在一起就體現爲“狂”,與桀、紂在一起就體現爲“滅”,與湯、武在一起就體現爲“昌”。所以,“道”這個東西,你以爲近,可是它體現在四面八方;你以爲遠,可是它又經常體現在你身邊。總體來講,韓非說:“凡道之情……柔弱隨時,與理相應。”“道”這個東西的真實情況是:它既不制裁任何東西,也不創造什麼東西,而是柔弱順從,隨時變化,存在於所有具體事物的具體規律之中。

因此說,“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萬物的“理”各不相同,也就是說,萬物各有自己的“理”,然而“道”卻完全適合於萬物的理。韓非還認爲,“理”是“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的,而道又是“柔順隨時,與理相應”的。因此,他反對老子所謂的那種與天地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的永恆不滅,不能言說的“常道”。他認爲,他所說的“道”是“無常操”的,是可以“執其見功以處見其形”的,也是可以言說的。這就是他說的:“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然而可論。”這樣,韓非也就和老子那種神秘主義的精神本體的“道”區別了開來。

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
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