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危機乍現

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頻繁,但大家都知道,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也不管是誰統治,對歷朝歷代的皇陵總是保護有加,其目的就是爲了穩定江山,確保私家萬世家業。盜掘皇陵,除非是有刻骨仇恨的對頭,抑或是沒有文化的農民起義軍,一般稍有點見識的人,都不會使出這樣的下三濫手段的。但是在元朝開了先例,南宋六帝陵及百餘座后妃、皇族及臣僚的陪葬墓皆被盜掘,罪魁便是一個番僧——楊璉真迦。

趙昺手中的那份情報正是忽必烈任命楊璉真迦爲‘江南釋教都總統’的消息。這可能世界上第一份簽發的‘總統’任命書,不過這個總統好在只是掌管江南佛教事務,否則不知道還要造下多大的罪孽。而他也對楊璉真迦所爲異常熟悉,那對於大漢民族是一塊永遠無法撫平的傷疤,每次揭開都是鮮血淋漓!

首先還要從宋朝的陵制說起,從唐末五代到宋建國這幾十年間,政權更替頻繁,武人逞強,禮法不修,所以宋建國伊始便大力提倡文治,而要達到以文治國的目的就必須大力弘揚已經被拋棄多年的禮法制度,便首推“七月而葬”的古制。也就是說自帝王逝去,要在七個月內入土下葬。

如此雖主要是爲了重建尊卑有序的禮法制度,不過中國古人提倡事死如事生,皇帝死後還要等待奇蹟的出現,盼望其能死而復生,所以不願早早將天子入土。另外皇帝的死是十分重要的大事,各個與北宋有邦交的國家都會派使節前來弔慰,而當時交通工具並不發達,所以向各國報喪、客使前來弔慰的路上都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且皇帝陵寢畢竟非同一般,而所以皇帝死後皇陵的修建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定爲七個月喪期。

不過前朝歷代往往都是自帝王登基起便着手修造陵墓,動輒十年、數十年,所以規模宏大,而宋帝王生前不營建壽陵,所以建陵時間緊,修建的規模要小的多,設施相對簡陋,對於百姓的生活影響也較小。靖康之變後,趙構南渡建立南宋,但是人終歸要死的,可祖陵遠在河南鞏縣無法歸葬,只能在江南另擇地安葬。

紹興元年,哲宗昭慈聖獻皇后孟氏在紹興病逝。皇太后遺誥:殮以常服,不得用金銀寶貝,權宜就近擇地攢殯,候軍事寧息,歸葬園陵,所制梓宮,取周吾身,勿拘舊制,以爲他日遷奉之便。意思是就近攢殯,攢集梓宮,等收復失地後再隆重歸葬,此也是攢宮之始。那麼宋六陵作爲南宋王朝的臨時殯葬之地,所以墓葬屬於淺埋,也更爲簡陋,以便於遷葬祖陵。

當時高宗趙構臨安建都,會稽設府。會稽乃是趙氏宗室的聚居地,宋室的宮學仍留在那裡,所以將皇陵也確定在會稽城東南上皋山下的趙家嶴裡。陸續建起了高宗趙構永思陵、孝宗趙永阜陵、光宗趙淳永崇陵、寧宗趙擴永茂陵,理宗趙昀永穆陵,度宗趙棋永和陵,總稱“南宋六陵”。

楊璉真伽是西夏藏傳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師的弟子,見寵於忽必烈被忽必烈被任命爲佛教江南總攝,駐紮杭州。當他來到臨安時,當地的金銀財寶早被前面的元軍搶劫一空,他什麼也沒有得到。正當他垂頭喪氣時,杭州天衣寺的一個不怎麼守清規戒律的和尚福聞,爲了向楊璉真伽獻眉討好,將天衣寺獻給了他。並告訴楊璉真迦,要想得到大批財寶,只有挖掘墳墓。

爲了獲得更多的財物,楊璉真迦決定挖掘紹興皇陵。於是楊璉真迦便上言朝廷:“江南之所以戰事不休,南宋不能徹底滅亡,主要是他們的帝王陵寢風水好,保佑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毀拆規模宏大的紹興南宋六陵,以死其心”。任何統治者都知道,挖皇陵那等於給自己樹敵,而蒙元宰相桑格居然同意了,忽必烈時候也沒有對其處罰,顯然也是默許的。

楊璉真迦便在兩位大人物的支持下,盜掘了會稽六陵。由於理宗皇帝在位三十年,埋葬的時間還不長,陪葬也最爲豐富。開棺之後,發現他的屍體面色如生,而且體膚還有彈性,全身纏繞着珠光寶氣,用金絲罩包裹,所墊的織棉褥,綴滿了珍珠、翡翠、瑪瑙,閃閃發光。於是,楊璉真迦下令,脫下金絲罩,扒下龍袍,撕毀內衣,脫下鞋襪,將周身珠寶搜索精光。同時又把棺槨內外及地宮裡擺放的全部隨葬珍寶搶掠一空。

其取了財寶也就算了,令人髮指的是楊璉真迦聽說皇帝口內的夜明珠最爲珍貴,就宋理宗屍體拖出地宮,倒懸樹上,瀝取水銀一大盆,含珠也隨之掉出來。其見理宗頭顱碩大異於常人,竟然喪心病狂的將其頭蓋骨鋸了下來,塗漆鑲上金銀珠寶,時人避尊者諱稱被做成了酒器,其實是被當做了溺器。此外楊璉真迦還將盜掘的帝后屍骨埋在臨安故宮,上面建起十三級白塔予以鎮壓……

趙昺前世中也只認爲這是一次貪財的瘋狂舉動,但是現在看來絕對是場政治事件,其融合了斂財、民族仇恨與歧視等多方面因素,而楊璉真迦作爲執行者不過是個取悅當權者的變態。他們的主要目的在於從心理上對江南百姓進行打壓,從而摧毀自身的優越感和反抗意識。

要知道這時江南的政治環境並非那麼和諧,趙昺自身領導的行朝依然存在,這表明大宋並沒有完全被征服。而江南反元起義此起彼伏從未斷絕。且創立元朝的蒙古人雖然在政治與軍事上都取得了勝利,但是這無法彌補他們在經濟技術、科學文化上的落後,漢人也因爲他們的這些落後而看不起他們,視他們爲野蠻人。

在趙昺看來楊璉真迦雖然是個僧人,但是在取悅當權者上其是很聰明的。在風水上講,帝王的墓穴都是佔據龍穴的,只要不被破壞國脈就不會斷絕。而楊璉真迦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纔會得到忽必烈的默許,桑格的支持。其盜墓不僅挖斷了龍脈,阻斷了大宋的復興,同時也是最大程度上對宋王朝以及整個漢族社會予以侮辱,表達元朝政權對南宋偏安王朝的極大蔑視。

對於風水學說趙昺自然是不信,但是他現在作爲大宋朝的繼承者,趙氏皇族後裔就不能置身事外了。他知道在中國不止是古代,即便在現代,被挖祖墳這種辱及先人的事情都會被視爲奇恥大辱,你若是不拼命復仇都會被人瞧不起,一輩子無法擡頭做人,在社會上難以立足。如此一來,楊璉真迦的盜墓就把他推到了風頭浪尖,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才能立足於世間。

但是趙昺不是衝動之人,且事情還沒有發生,尚有補救的餘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另事務局派出一支精銳的別動隊將楊璉真迦暗殺,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危機消於無形。可是他已經不是剛到這個世界的那個單純的企業小高管,而是‘墮落’成了一個政治家,懂得利用一切手段維護自己的統治,達到自己的政治目標的‘壞人’。

如今在趙昺的字典中危機已經和機會成了同義詞,他可以將一場可能引發危機的事故變成名利場,塑造出幾個英雄人物轉移視線,把壞事變成好事,將危機消於無形;可以利用紅色恐怖迫使淪陷區的百姓爲己所用,也可以製造白色恐怖威脅淪陷區的敵方官員對反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當下可能發生的盜掘皇陵的事件也許就是上天賜給他的另一個機會……

行朝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復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瓊州已經擁有禁軍和地方部隊三十餘萬,積蓄了數百萬石的糧食,國庫的積存也有一千數百萬的貫的錢帛。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其中潛在的危機,瓊州地狹的弱勢也逐漸顯露,人口的增加、資源的匱乏及發展都受到制約。因此打出去已經成爲朝中衆臣的共識,可在發展方向上卻存在着嚴重分歧。

當下行朝中對戰略發展方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經略西川,進而向陝甘方向發展,佔據關中後奪取天下;一種是仍然奪取東南舊地,在江南形成割據,進而北伐中原收復失地。從難易程度上看,明顯是第二種比較容易,也十分現實。

江南人口衆多,又十分富庶,向來是歷朝的糧稅之地,且是宋之故地,無論從天時地利人和哪個角度講都有利於行朝;而第一種卻要困難的多,首先西川是蒙宋交戰最爲激烈的地區之一,幾度易手,人口損失嚴重,土地荒蕪,若想恢復成天府之國絕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的。而陝甘之地靠近蒙古舊地,乃是其根本所在,不僅屯有重兵,且關中已非前朝那般富庶,人口結構更是早已改變,並不利於復國。

事實上朝臣們卻多數贊同經略西川,進取關中,而他們如此堅持不外乎是歷代王朝的建立皆是由北向南發展,進而奪取全國。可江南政權北伐從未成功,反被北方政權吞併。因此他們堅持由北向南發展就不足爲奇了,以爲這樣就不會重蹈覆轍。

趙昺知道他們所說不錯,從地勢、地理上看中國的東西分界線從山海關開始,沿着燕山太行山一路向西南角,過大巴山,橫斷山,把中國劈成高地和低地兩個部分,南北分界線沿秦嶺、淮河入海。在這一縱一橫的基礎上,又分爲腹地九區和界外九區:腹地九區指關中、山西、河北、中原、山東、漢中、揚州、荊襄和四川;界外九區包括西域、蒙古、東北、隴右、西藏、雲南、浙閩丘陵、湘西贛南丘陵和兩廣。

在這十八個區域中,能夠得天下的地方,主要有兩個大區。第一個是關中、隴右、漢中及四川。關中地勢險要,人善戰。隴右提供戰馬。漢中四川提供糧食和後備力量,且漢中四川非常容易防守,後顧無憂。這個組合在天氣炎熱,西北氣候好的時候,威力更大。以此得天下的有西周、秦漢及隋唐,幾乎囊括了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第二個區是河北、東北加上蒙古。這個組合的核心是河北地區,糧食產量高,燕趙好任俠,蒙古提供戰馬和外援,目前的東北可以提供糧食和戰略大後方。以此得天下的有東漢、元、朱棣篡權和清。得北方的有金和後趙。所以從以上歷史事實可以看出,中國的戰略重心,一直就在西北,山西和華北移動,這形成了中國重勢的戰略文化。

而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爭之地。只有中原纔是真正逐鹿問鼎的競技場。只有中原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才能獲得控御八方的形勢。必中原安定,四方纔可能安定;若中原紛亂,則四方形勢必致散裂。不經營好中原,則無以問鼎天下;不經營好中原,則無以謀天下之長治久安。

另外中國政治中心,一開始在河南、陝西這些地方來換轉,後來又是河北山東。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實際上就是特指中國北方,在魏晉之前,南方之落後令人深思。即使在今天,南方也依然不是政治中心,而只是經濟發達地區而異。在這種背景下,南方人想的是如何掙錢,對當官什麼的真心沒什麼興趣。

趙昺也知道從以上歷史上看,中國各統一時期時發生的戰爭,自北向南的統一戰爭八次,自南向北的統一戰爭一次半(因未能真正統一中國及規模有限,民國北伐僅算半次),而古代史上唯一的特例是元末朱元璋首先統一了南方,再向北把因爲集中注意力剿滅紅巾軍而精疲力竭的元軍趕回草原。所以自北向南的統一戰爭打贏的明顯佔絕大多數……

第1078章 預防爲先第168章 不敗之地第905章 先治軍第687章 心塞第1055章 另尋它法第457章 爲君不早朝第915章 沉住氣第748章 變局第942章 何以解憂第248章 初勝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456章 動作第1046章 沉住氣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1068章 爲吃操心第188章 二選一第002章 結緣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823章 她要幹啥第961章 不甘示弱第581章 無形之手第1013章 理念不同第099章 兵無戰心第266章 不退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410章 對決(二)第534章 經濟賬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1426章 不同往昔第953章 困獸猶鬥第262章 他有病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953章 困獸猶鬥第760章 不錯第578章 安置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1397章 佛前論道第1007章 撐腰第570章 慌亂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810章 回京第1174章 金湯之城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948章 意外之喜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1034章 困獸猶鬥第731章 恰逢其時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249章 奪權第578章 安置第593章 猜不透第440章 共贏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002章 結緣第1378章 言下之意第091章 整編(三)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444章 應急之物第641章 出宮第126章 發現第827章 傷離別第1309章 城破兵敗第1360章 給他機會第1111章 預判第817章 爲財所困第735章 狡兔三窟第341章 倆受氣包第818章 生財有道第730章 降了第157章 要務第845章 難以拒絕第650章 鋪開第907章 奇想第506章 不地道第1259章 掀開蓋子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536章 誰比誰‘白’第878章 融匯變通第071章 喜從天降第127章 方略第1449章 目光要遠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067章 散財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369章 改變第1266章 暗藏機鋒第625章 政治賬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1164章 自投羅網第511章 分割第1088章 事關國本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321章 有眼不識
第1078章 預防爲先第168章 不敗之地第905章 先治軍第687章 心塞第1055章 另尋它法第457章 爲君不早朝第915章 沉住氣第748章 變局第942章 何以解憂第248章 初勝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456章 動作第1046章 沉住氣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1068章 爲吃操心第188章 二選一第002章 結緣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823章 她要幹啥第961章 不甘示弱第581章 無形之手第1013章 理念不同第099章 兵無戰心第266章 不退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410章 對決(二)第534章 經濟賬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1426章 不同往昔第953章 困獸猶鬥第262章 他有病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953章 困獸猶鬥第760章 不錯第578章 安置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1397章 佛前論道第1007章 撐腰第570章 慌亂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810章 回京第1174章 金湯之城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948章 意外之喜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1034章 困獸猶鬥第731章 恰逢其時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249章 奪權第578章 安置第593章 猜不透第440章 共贏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002章 結緣第1378章 言下之意第091章 整編(三)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444章 應急之物第641章 出宮第126章 發現第827章 傷離別第1309章 城破兵敗第1360章 給他機會第1111章 預判第817章 爲財所困第735章 狡兔三窟第341章 倆受氣包第818章 生財有道第730章 降了第157章 要務第845章 難以拒絕第650章 鋪開第907章 奇想第506章 不地道第1259章 掀開蓋子第1479章 另有目的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536章 誰比誰‘白’第878章 融匯變通第071章 喜從天降第127章 方略第1449章 目光要遠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067章 散財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369章 改變第1266章 暗藏機鋒第625章 政治賬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1164章 自投羅網第511章 分割第1088章 事關國本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321章 有眼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