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箭七雕(三)

聶元生更衣沐浴,又有隨駕太醫爲他看過了傷處,另行上藥包紮,裝束一新,更休憩了片刻,纔到了晚膳時分,自有人過來領他去寧德堂。

寧德堂裡姬深已經帶着步順華和蘇孜紜在等着了,只是聶元生卻不肯當着她們的面稟告,一進去就道:“臣請陛下賜臣單獨奏對!”

聞言步順華和蘇孜紜都變了臉色,蘇孜紜就疑心聶元生這是有意搶奪自己父親的功勞,便不肯走,道:“聶舍人所言之事,與家父也有關係,表兄,我想留下來聽!”

步順華橫她一眼,對姬深道:“陛下,我也很想知道燕郡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聶元生淡然道:“蘇家女郎想是誤會了,下官要奏對的事情與武英郡公沒有半點關係,燕郡的郝家、展家謀逆,這詳細經過,總要叫陛下知道,此外還有原本的燕郡太守計筥,蘇家女郎對計筥想來是興趣不大的。”

蘇孜紜沉吟了下,心想諒聶元生也不可能把武英郡公的功勞全都吞了,到底這次能夠平定郝家、展家,都是武英郡公發兵及時呢!又想自己若不走,步氏定然也不肯走,到時候聶元生什麼都不說——朝中本就有人要彈劾他這次的所作所爲,看來聶元生多半和自己一樣,擔心這次的功勞反而被人彈劾了去。

這麼想着,她就點頭:“那麼表兄,我先下去了。”又斜睨一眼步順華,“順華娘娘,後宮不得干政,你還留在這裡做什麼?”

等兩人都下去,又屏退了衆侍,姬深才問道:“到底何事,如此鄭重?”

“陛下,臣要請罪。”聶元生跪到丹墀下,沉聲道。

姬深不由失笑:“你纔到時就請過一次罪,如今又要請罪——直接說吧,到底怎麼回事?朕想你總不會對不起朕的。”

“臣這次所犯之罪委實太大。”聶元生苦笑着道,“蓋因……臣假傳了陛下聖旨!”

姬深一怔:“你假傳的是什麼聖旨?”

“就是讓武英郡公出兵燕郡的聖旨。”聶元生此刻也無語了,這件事情按理說早該報給了姬深,怎麼他到現在都沒留意,自己當初出鄴都時,身上應該只帶了一道撫民恩旨、一道申斥五郡官吏的聖旨嗎?

就見姬深被提醒後,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怎麼那道聖旨有什麼不對?”

“……”聶元生當真是敗給他了,被姬深這麼一攪亂,他如今也沒了做戲的心情,直截了當的道,“臣當初奉詔撫民,哪裡會想到郝家與展家如此喪心病狂?”

縱然當初聶元生就想着速度解決了這兩家,早早回鄴都,免得被安平王有機可趁,但這個念頭他是決計不肯承認的,因此一力的要辯白道:“卻是直到那晚郝家、展家派來刺客行刺,當時恰好蔣校尉在臣側,爲了保護臣,蔣校尉被刺客當場刺殺!隨後趕到的飛鶴衛並臣家中侍衛護着臣退走,那些刺客在官衙中一時尋不到臣,竟然放起了火!”

說到這裡,聶元生重新醞釀出悲傷之色來,道,“可憐蔣校尉!當時情況緊急,臣等倉皇而撤,竟連他屍骨也不及搶救,使他落了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姬深對蔣儼印象不怎麼深刻,如今自然也不太關心他,就示意聶元生繼續說下去。

聶元生便道:“臣帶着殘存的飛鶴衛並家中侍衛逃出燕郡郡城後,原本想回鄴都報信,但又恐燕郡逆民既然已經到了趁夜刺殺天子使的地步,想來隨時都可能起事,屆時恐怕臣還在途中!因此將燕郡附近一想,就想到了武英郡公!”

姬深道:“所以你就僞造了一份聖旨,哄得武英郡公出兵?”他不由笑了起來,“事急從權,何況你做的很好,正要趁着郝家、展家尚未公然起事時動手,免得他們煽動更多刁民犯上作亂!何況這次盡誅兩家,想必也給了那幾郡一個教訓!”

“陛下,其實這件事情,若是仔細與武英郡公說明,武英郡公未必不允的。”聶元生卻正色道,“是臣當時憂心過度,這才僞造聖旨,還求陛下原宥!”

“好了,朕赦你無罪。”姬深笑罵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你這一路兼程回來,莫不是爲了這件事?真是太過小覷朕對你的信任了,枉費你與朕一起長大,莫非朕連這點小事也要與你計較不成?”

聶元生就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來,笑着道:“臣自幼入宮伴讀陛下,說起來至今十幾年來從未有過離開陛下之時,這次奉詔撫民,惟恐做的不好,使陛下失望,因此格外的謹慎,不想卻先使陛下所遣的校尉身死,後又僞造聖旨,這兩件都是死罪,臣豈能不惶恐?”

“若是旁人這麼做,朕自然要疑心的,你的話,朕豈能不信你?”姬深搖了搖頭,命他入席。

席上聶元生挑着幾件事情說了,尤其提到了郝家、展家的資財,姬深本沒將這兩家人放在眼裡,聞說賑濟郡中災民後還剩了許多,就道:“既如此,你和武英郡公分了就是。”

“陛下所賜,臣不敢不領,不過有幾件東西不錯,卻不能不先送至御前。”聶元生誠懇的道,“如今東西還在路上,是臣急着面聖先行趕回來,使了人在後頭小心護送的,乃是一套前朝傳下的琉璃物件,極是精緻,臣自幼隨陛下也算是出入宮闈,見慣富貴了,但那般好的琉璃,卻是從未見過。”

姬深頓時來了興趣:“這兩家居然還有宮中沒有的好東西?”

聶元生道:“也是見了這套琉璃,臣纔想着郝家與展家果真意圖不軌,天子無有之物,他們竟也敢用!可見其人狼子野心,早有端倪!”

姬深聽了,自是點頭,聶元生就繼續道:“若說這回能夠迅速平定郝家、展家,未使五郡出事,又使五郡之民皆感陛下恩典,說來多虧了武英郡公。”他感慨道,“先帝時,臣就嘗聽先帝誇讚過營州軍乃是我大梁第一精銳,那時候,臣因覺得飛鶴衛皆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世家子弟,皆是自幼習文練武的好兒郎,如何能比不過營州軍?這次到了武英郡公軍中一看,當真是令行禁止、軍法如山!”

“先帝的確稱讚過蘇平的治軍之能。”姬深點了點頭,“他們蘇家幾代駐於營州,於營州軍可謂是家學淵源了。”又道,“若是牧家當年不曾有失,如今西北也不必很憂慮了——你好像說過倪珍不是太壓得住陣腳?”

聶元生安然笑道:“倪珍年輕了點,雖然在西北爲將也有二十來年了,但論積威哪裡比得上武英郡公?”他彷彿不經意的道,“武英郡公的軍中,臣執天子詔令,命一士卒爲臣送一信至驛站,那士卒都要先問過了武英郡公,方肯同意呢!”

姬深不由皺起眉。

只聽聶元生又道:“不過我大梁第一精銳之師,軍紀森嚴,也不奇怪。”

——有了前頭郝家、展家抄出來連宮中都沒有的琉璃的引子,武英郡公麾下三十萬營州軍,是連飛鶴衛與鄴城軍加起來都比不上的精銳……姬深再怎麼不思朝政,如今也不能不打點起精神,認真問道:“那三十萬營州軍,可是皆從武英郡公號令,而不肯聽從朕之詔令?”

“自然如此。”聶元生正色道,“若不然,臣方纔爲何要陛下屏退左右?不瞞陛下,臣嘗就那士卒不肯爲臣送驛信之事旁敲側擊過武英郡公,不想武英郡公卻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

姬深頓時就冷笑了一聲:“朕以爲說這樣話的將領合該都斬了!所謂君臣有別,既不受命,還留着這等人做什麼?!”

聶元生道:“以臣之見,武英郡公倒也未必有謀逆之心——臣想,他許是不想被奪了軍權罷?”

“嘿!衣營州軍食營州軍的乃是朕,他卻想把營州軍拿在手裡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嗎?那與諸侯何異!”姬深眼中閃過殺機,忽然問,“武英郡公這次立下功勞,朕宣其入鄴都覲見……”

聶元生也沒想到效果這麼好,他不過是想斷了蘇孜紜的皇后之路,不想姬深這裡已經疑心到了盤算着殺了武英郡公的地步,心中迅速盤算了下,到底他所謂蘇平能令三十萬營州軍如指臂使的話多是胡謅的,畢竟大梁建立也有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休養生息,民心思安,蘇平何嘗不怕把營州軍訓練得太聽蘇家的話,反而會招去殺身之禍?

盤算出鄴城軍加上飛鶴衛,對上營州軍中忠誠於蘇平的士卒是絕對足夠,再加上武英郡夫人並蘇家姐妹都在鄴都,短時間也不會回去,且若武英郡公當真到了鄴都,亦是個人質,他立刻道:“陛下聖明!”

……………………………………………………………………

蘇孜紜終於等到姬深重新召她與步順華進去,就見裡頭晚膳已經撤下,另呈了鮮果茶水,君臣正自閒聊,仔細一聽,卻是還在說着燕郡之事,只聽聶元生緩緩道:“……但見前鋒旌旗飄揚、槍立如林,軍容齊整,當真是世所罕見!”

姬深聽到此處,因爲蘇孜紜恰好進來,就含笑問她:“表妹,子愷所言營州軍的軍容可是過分了些?”

蘇孜紜如今滿心都是父榮女貴,哪裡能夠聽得出來他這問話底下潛藏的殺機?自然是惟恐武英郡公的功勞被人搶了去,如今聽聶元生誇獎自己父親,心中對他滿意讚許之餘,自是當仁不讓,把頭一揚,道:“我聽說先帝曾經稱讚營州軍爲大梁第一精銳呢!我父親親自練出來的兵怎會差了去?”又說聶元生,“聶舍人你所言的還只是前鋒,我父親另有五千親衛爲中軍,那纔是真正的百戰老卒,爲六軍之精髓所在!”

聶元生擡起頭來,朝她極爲真切的笑了——很好,如今就是滿朝文武再來次羣體叩閽或跪宮,求着姬深立後,桂魄宮也沒有蘇家女郎什麼事情了……

解決了蘇孜紜的後位冀想,聶元生一邊應付着姬深的問話,一邊仔細斟酌,下一個先料理誰呢……

……………………………………………………

哎……孜孜……

第十四章 心軟的牧青衣第六章 端倪一角第十二章 綺蘭餘波第三十六章 等第六章 生來好姓第九十二章 西平的要求第六十六章 不滿第六章 陳世婦第十七章 後位第五十章 預備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聽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八十二章 皎雪驄(嗯,大轉折出現了)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聽第三十六章 赤星之夜(上)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九十二章 雪氏歿第一百十四章 餘韻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榮衣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狐第一百六十六章 意料之外(下)第九十五章 對策(下)第三十七章 一箭七雕(三)第八十五章 同昌公主第六十三章 新人舊人(上)第三十七章 賞玉第十八章 園中會(上)第十六章 藥第四十四章 太后之疑(下)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九章 流年第七十六章 母子(中)第六十九章 鳳凰傳說第三章 苦口婆心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十章 左右丞相第一百十五章 姬恣婚事(上)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十四章 忍耐第三十一章 子嗣(下)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八十二章 皎雪驄(嗯,大轉折出現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意料之外(中)第五十五章 夜諫(上)第五十七章 蘇氏有孕第一百三十章 寒夕第一百零一章 效緹縈第六十五章 姐弟第三十章 廣陵王妃第一百二十六章 教女(下)第一百零二章 最大的意外(下)第十六章 藥第五十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餘韻(中)第五十四章 薄太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二章 牧氏第一百五十章 存身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五十五章 壺之玄機第一百零五章 追封第十四章 心軟的牧青衣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一百四十一章 石盛第二十一章 籠絡(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興議第二十九章 兩位母親第三十六章 等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七十七章 蘇家手段(今天有加更,19:07)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五十六章 夜諫(下)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一百十二章 武力是王道(下)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四十五章 所謂主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狩獵第八章 小龔氏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某人第九章 夜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宛英第一百二十七章 虧了第三十八章 安平王之秘(上)第五十七章 請罪(上)第三十八章 林良人第三十三章 流放第二十章 赤金錠第九十一章 小高妃第一百十二章 獻方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才人
第十四章 心軟的牧青衣第六章 端倪一角第十二章 綺蘭餘波第三十六章 等第六章 生來好姓第九十二章 西平的要求第六十六章 不滿第六章 陳世婦第十七章 後位第五十章 預備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聽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八十二章 皎雪驄(嗯,大轉折出現了)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三十五章 唐氏(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衆人探望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聽第三十六章 赤星之夜(上)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兩百零四章 姑嫂第九十二章 雪氏歿第一百十四章 餘韻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榮衣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狐第一百六十六章 意料之外(下)第九十五章 對策(下)第三十七章 一箭七雕(三)第八十五章 同昌公主第六十三章 新人舊人(上)第三十七章 賞玉第十八章 園中會(上)第十六章 藥第四十四章 太后之疑(下)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九章 流年第七十六章 母子(中)第六十九章 鳳凰傳說第三章 苦口婆心第二十六章 趙三第七十五章 越山池畔第十章 左右丞相第一百十五章 姬恣婚事(上)第二十八章 奉詔撫民第三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十四章 忍耐第三十一章 子嗣(下)第二十五章 牧嶸第八十二章 皎雪驄(嗯,大轉折出現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意料之外(中)第五十五章 夜諫(上)第五十七章 蘇氏有孕第一百三十章 寒夕第一百零一章 效緹縈第六十五章 姐弟第三十章 廣陵王妃第一百二十六章 教女(下)第一百零二章 最大的意外(下)第十六章 藥第五十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餘韻(中)第五十四章 薄太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二章 牧氏第一百五十章 存身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酣秋第五十五章 壺之玄機第一百零五章 追封第十四章 心軟的牧青衣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一百四十一章 石盛第二十一章 籠絡(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興議第二十九章 兩位母親第三十六章 等第七十二章 和頤殿第七十七章 蘇家手段(今天有加更,19:07)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五十六章 夜諫(下)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一百十二章 武力是王道(下)第二十六章 李氏第四十五章 所謂主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狩獵第八章 小龔氏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某人第九章 夜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宛英第一百二十七章 虧了第三十八章 安平王之秘(上)第五十七章 請罪(上)第三十八章 林良人第三十三章 流放第二十章 赤金錠第九十一章 小高妃第一百十二章 獻方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