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

崇禎想到這裡時,心裡猶如開了個無底洞,一下子所有的東西、一切的一切都忽地沉了下去,身上一陣涼颼颼的。

他不自覺地伸出手去,又緊了緊胸前的衣襟。

這實在是太不吉利了。

那天皇城的鐘鼓鳴響不絕於耳,現在想來起來,倒有點像是在敲……喪鐘。

他不願意去想這兩個不吉利的字,甚至不願意它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這前前後後一連串的事情,都是個一語成讖的模樣。他現在真的非常後悔自己當初說了那兩句話:“鐘鳴不歇,禁門不閉”,要是那天不說,也許,今日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崇禎馬上輕輕晃了晃頭,像是要把這些念頭都甩出去一樣。

其實他一向不相信這些什麼讖語之類的,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不知怎麼地,今天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卻突然一古腦兒咕嚕嚕不停地冒出來,想壓都不壓住。

殿門外黑沉沉的天際盡頭,閃了閃冒起了幾道紅光。過了一會,隱隱傳來幾聲零落的炮聲。

崇禎又端起了面前桌子上的酒,一飲而盡。

逆闖如此之快的進軍速度,是自己沒有想到的。

正月春朔,滿朝文武一起大失班,不過好在最後還是勉強把朝賀拜謁太廟這個事情搞完了。

回來後,崇禎在皇極殿賜茶一衆閣臣,其中有範景文、李建泰、蔣德璟、陳演、魏藻德、李邦華等,一起商議剿寇事宜。其時各人均以爲關外東虜雖然禍害不小,不過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鎮守寧遠,扼住了山海關,最多也只能進關騷擾一番,隨後便出,不會動搖國家根本。可流寇勢力日益強大,尤其近日佔了西安,兵勢直指山西、京畿,實是當前第一大患。然而等崇禎問起剿寇良方,衆人卻又個個束手無策,到後來蔣德璟方說,即使進剿,也是兵出無餉,一出即潰,因道:“庫藏久虛,外餉不至,一切邊費,刻不容緩,所恃者惟皇上內帑耳。”

崇禎聞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他心裡明白,宮中內帑,其實所餘才黃白各十數萬兩而已,維持日常所支尚可,要是碰到什麼大的費度,非虧空不可。況且,他心中已經有了個打算,真的一旦實施,所需銀兩巨大無比,因此決計不能動用這點內帑。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有一回不惜以下獄來狠逼武清候李國禎,逼他拿出二十萬兩銀子,把朝內朝外皇親國戚一古腦兒都得罪了。那些皇親國戚們,平時吃自己的俸祿,得自己賞賜,私下還不知道拿了下面那些小人物的多少好處。現在國家有難,要他們拿些錢出來,竟然一個個不是哭窮,就是仗着一絲皇家血脈死抗到底,即使進監獄也不願意多拿點出來!真是混帳得夠可以的。

有次與皇后說起,皇后說這國家要是亡了,他們難道就會有好處了不成?崇禎由此突然想起了三國時孫權的故事,曹操大軍壓境,孫權手下個個要降,孫權猶豫不決,魯肅出來說了一句話,道是我們可以降而大王降不得,因爲我們降了還依舊可以做官,大王降了就完了。這話真是金玉良言,果然臣子們都是可以降得的。

想起了這些,崇禎原本是會大怒的,可那日不知道怎麼地,居然怒不起來,突然間竟是哀從心起,忍不住長嘆一聲道:“不瞞先生說,今日的內庫所存之內帑,實難以慰先生之言啊……”話沒說完,已經潸然淚下。

閣臣們見了,頓時齊齊跪下稱罪,崇禎命他們起來了,突然又想起剛接到的遼撫黎玉田的密奏,奏中說東虜似乎有南下之意,寧遠目前的狀況很不利。於是又問道:“據日前徵調進京的遼東總兵吳三桂父吳襄所言,遼東一鎮軍馬現在有八萬之衆,也是時常缺餉,何以他們和東虜爭鋒,不但不潰敗,還能屢屢再戰?”

蔣德璟聽了,看了李邦華一眼,他們心裡都清楚,遼東一鎮絕沒有八萬人馬。李邦華當年做過兵部尚書,于軍事算是頗有心得的。他當年上任之始,就上書陳更操法、慎揀選、改戰車、精**、專器械、責典守、節金錢、酌兌馬、練大炮九事,又治理京營,稽虛汰弱,使京營面貌一新。崇禎元年到二年間,東虜入關侵犯北京,李邦華以精銳三千親自把守通州,又派二千增援薊州,自督諸大軍紮營城外,軍容甚壯。東虜圍城,他衣不解帶,捐家產造炮車、火器,後因總兵滿桂與東虜戰於得勝門外,李邦華從城上發大炮相助滿桂,其中有炮誤傷滿桂兵,後來因此被都察院都事張道澤劾罷。

蔣德璟則極熟於財政賦稅,但在軍政事體上,他一向很推崇李邦華。他這會看李邦華的意思,乃是想叫他出面回答崇禎的問話。

不過無論如何,他們幾個都是決計不會說遼東到底有沒有八萬人馬這個問題的。

因爲他們都知道其實吃虛餉這事固然是個十分可惡的弊端,但對現在的遼東軍馬來說,也確實是無奈得很。

現在的朝廷,時常缺餉、欠餉,各邊鎮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吃虛餉,有餉的時候多要點,這樣萬一缺餉還能支撐一陣,不然真會出亂子。譬如吳三桂所部,到上月爲止就已經缺餉十個月了,如果沒有儲備,只怕部隊早就譁變了。而且即使是有吃虛餉,也吃不了幾萬人半年一年的餉,這短缺的糧餉,大部分還是靠吳三桂自己籌劃解決的。所以他們幾個是決計不敢說出來的,真要說了出來,只怕吳三桂就會一口吃定他們追逼糧餉,到時候肯定是他們丟烏紗帽,甚至爲此丟掉項上人頭,都不算希奇事。

再者遼東一鎮,日日與東虜廝殺,倒確實沒白吃了那麼多軍餉,且要是真的認真起來,吳三桂手下除去寧遠軍,還有至少七、八萬遼民在手,隨時可以鬧出個真正有據可查八萬人的花名冊來。外加現在的遼東巡撫黎玉田和吳三桂關係極好,是各邊鎮中少見的撫、鎮相融的狀況,定然也不會袖手旁觀,況且誰也不知道吳三桂這八萬軍餉,有多少是沒出京城就使了出去的,這要是鬧起來了,恐怕朝中倒有不少人會幫着他,那時候吃不了兜着走的便是提起這個話頭的人,而不是吳三桂這些鎮邊大將們。

李邦華見蔣德璟神色,自是心中明白,於是回道:“皇上,恕臣直言,遼東軍馬在罪臣袁崇煥以前,雖然有數次缺餉譁變之事,但經過袁崇煥整治,改之以遼將治遼兵,譁變之事就大爲減少。因遼將遼兵於當地都有土地財產,如叛將祖大壽等人,當年就是用遼民和軍戶在錦州屯田,自己還養了不少家兵,所以即使缺餉,生活亦不致無憑,故尚可與東虜爭一日之長短。這都與關內兵馬有所不同。去年十二月,遼東總兵吳三桂就因深感寧遠大炮不足,還自己捐資鑄造了五門新式大將軍炮,也因此遼東的人馬器械堪稱精良,甲於天下,實爲我大明朝當前的第一強兵。”

崇禎聽了頻頻點頭,應了一聲道:“唔,遼東兵馬,甲於天下,好,好。說起這個,日前遼撫黎玉田有一道疏奏給朕,乃是關於遼東邊患之事,過陣待朕斟酌之後,再和各位廷議。”

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自序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前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楔 子(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前言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楔 子(二)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前言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自序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
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自序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前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楔 子(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前言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楔 子(二)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前言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自序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