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

日前查閱清入關前之皇室秘檔,見記有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後金天聰四年七月,明皮島都司劉興治遣使者劉興沛(劉大)等至皇太極處,與皇太極等人簽定盟約,以定臣屬之事。

十一日,皇太極率領各大貝勒與劉興沛等人一起到文館,焚香盟誓。

看到此處,看官大約會問,何以要到文館盟誓?這文館是個什麼去處?莫非和廟宇差不多?

文館和廟宇可差遠了。後金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四月,皇太極設立文館,將儒臣分爲兩撥,以巴克什達海,同筆帖式剛林、蘇開、顧爾馬渾、託布戚等四人一起翻譯漢文書籍;又命巴克什庫爾纏,同筆帖式吳巴什、查素喀、胡球、詹霸等四人記注本朝政事。之後不斷有漢官入館理事,如范文程、寧完我、鮑承先等,均是自文館起身。事實上,文館並不僅僅是個譯書、做起居注的文史館,其他如往來國書和官員奏章也都是由它來處理。到後來,國書和一些外交政務,基本歸由范文程處理,甚至在他生病之後,皇太極也堅持要等他病好來處理,而不願由他人暫時代辦。另外,館內諸大臣還會以奏議的方式參與朝政,故這文館實爲清代內閣之雛型。題外話一句:將《三國演義》翻譯爲滿文以供大臣和貝勒們學習兵法謀略之用,就是在天聰年間。

且說皇太極等人前去文館盟誓,只是這道誓文的內容,其實頗爲有趣。

誓文的擡頭,是皇太極和後金的十一位貝勒:“金國汗與執政諸貝勒代善、莽古爾泰及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哥、多爾袞、多鐸、杜度、嶽託、薩哈廉、豪格等盟誓天地。”除於六月被治罪幽禁的三大貝勒中的阿敏外,此處已將後金的皇室重要成員和各議政大臣一網打盡。

而後是皮島劉氏兄弟五人的名字。當說到立誓原由時,它說乃是因後金和劉氏兄弟及皮島等處人“爲今後生計立誓。”這話着實直白得緊,其中一絲一毫的虛詞都沒有。什麼功名利祿,概與此無關,大家都只是爲了日後的一條活路計,整個是一逼上梁山的腔調。而身爲一朝之主的皇太極,也沒有在這裡大談本朝如何悲天憫人胸懷廣大云云,大家就此直截了當地進入了具體內容,開始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背盟之後的懲罰措施。

雙方約定,“島中之人,或住島中,或登陸以居,不歸我屬視爲友邦。又其由我處逃去之滿洲人、蒙古人,滿洲、蒙古不以原系我屬爲辭索取之。若負盟約,不以友邦相待,索還逃往之滿洲、蒙古人,追究劉氏兄弟往來,逮捕來朝者,將必遭天地譴責,奪其紀算,使之夭折;若劉氏兄弟誑我,反向明帝,抑懷有二心,以求中立,則天地譴責劉氏兄弟,奪其紀算,使之夭折。我雙方果能踐盟,盡忠相處,天地佑之,俾克永壽!”

這條約,其實不大平等。它只說皇太極等不可以向劉氏兄弟討要逃人,卻沒有說劉氏兄弟不可以向後金討要逃人。其時的遼東,雙方部屬子民叛逃來去,實在是家常便飯,甚至有在雙方之間三番四次叛逃的,所以如果從合同文本看,這顯然是不對等的條款。不過,當時的後金勢力遠比皮島爲大,從這個角度看,只要它不向皮島要人,也就基本可以相安無事了,皮島顯然不會有什麼興趣向後金討要逃人的。故而像此等無謂之事,寫了也白寫,於是乎乾脆不寫也罷,是以這份合同文本的寫法倒也確實很實在,沒有絲毫虛文,可說實誠到家了。

至於其後的懲罰措施,在我看來則是整篇誓文中最可愛的。沒有什麼大義凜然,也沒什麼實際的懲罰,大家一起賭咒發誓,說:但凡誰要有了二心,就會遭天地譴責,天奪其謀,然後叫他短命夭折。

一切懲罰,全部交由天地去執行,省了大家的口舌和力氣。

這整個就是一黑社會開香堂的套路,那裡有一點國家來往的意思。然而其無比可愛之處,正在於此。

其時建州之地,地少人稀,生產力極其落後,書不過一本滿譯本的《三國演義》,經濟文化科技別說和明朝相比,就是和朝鮮比,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旦天災地荒,就要去朝鮮搶掠、訛詐許多糧草牲畜,好做過冬的口糧,不然大家都得餓一冬天的肚子。而之所以不去明朝搶掠訛詐,乃是因爲和明朝打仗不那麼容易,且一動就是一場大戰,無論輸贏,其耗費之用,也許更甚於掠獲之資,大大的不上算。因此東邊的朝鮮李朝便成了最好的搶劫對象。也因此朝鮮對滿清極爲憤恨,一直將其視爲野蠻人,明朝滅亡後很長一段時間,朝鮮國內還是奉明朝爲父母之邦,爲天朝正朔,而頗鄙視清朝,不承認它的宗主地位。就是到了現在,一些韓國的古裝片,象最近我看的一部《天軍》,裡邊一樣還是把滿人稱呼爲“野蠻人”,這大約便是因那時被欺負狠了,至今念念不忘之故。

然而,建州雖因其之落後不免被人指爲野蠻,但反過來看,也正是因此,其民風可稱淳樸,沒那麼多奸詐。看皇太極使的計策,前後兩次,用的乃是同一個,也不變變花樣,就這麼一個來自《三國演義》的計策:蔣幹盜書之計。一次爲毛文龍歸降之心莫辨真假,於是遣明軍降人歸去,遺書袁崇煥以告之;一次就是北京城下縱歸被俘太監,致使袁崇煥入獄被殺。

又看他和蒙古等部落及外國往來,包括如後來和祖大壽第一次投降時的盟誓,誓文與先前一般無二,其誓曰:“如我對此歸降將士……,天地降譴,奪其紀算,使之夭折。……如能踐此盟,天地垂佑,壽命延長,世享太平。” 發過了誓,便是當真了,絕不食言,不然要短命的。這大約是他們最嚴重的誓言,舍此實不足表其莊重。

而皇太極發過的誓,在目前看來,也確實沒有違背過。反倒是如祖大壽等,卻是一點也不把這類誓言放在眼裡的。他在發完誓後,見皇太極要行跪禮,皇太極不讓,堅持行抱身之禮,且最後兩人攜手,同時進入大帳,沒有先後之分。一轉眼,祖大壽便以勸降錦州明軍爲名,脫出後金,入錦州領明軍繼續與皇大極大戰,這一戰又是十餘年,全不把誓言放在眼裡。觀諸他事,皇太極此人其實是一極敏感細膩的人,此點可留待以後再細細說之。只是因此推斷,於祖大壽此事上,他心裡大約是會覺得極委屈的。

建州初起之時,資源匱乏,禮儀也簡陋,遠沒後來入關後那麼煩瑣可惡,更無法想象會有文字獄此等事情發生。可見富足也未必便是什麼好事,當時的建州風情,於我看來,極是可愛,真實而鮮活。

皇太極在與劉大等人盟誓完畢後,給劉大雕鞍馬匹一,貂皮端罩一,兩名千總貂皮端罩各一,四名跟班每人三兩銀子。歸去時送他們到河岸,殺了一隻羊,開酒一瓶,檔案內還特意於此後注了一筆曰:“並有瓜類。”

八月初八日,又送劉興治另一批使者出境,皇太極發了一道上諭,這道上諭的全部內容爲:“途中殺豬及雞,供彼食之,將所殺數目開列清單帶回。”

爲之大笑,真真可愛之至也。

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楔 子(一)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一,皇帝與士人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自序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前言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前言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楔 子(一)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楔 子(一)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楔 子(二)自序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自序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前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
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楔 子(一)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一,皇帝與士人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四)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自序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楔 子(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前言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前言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楔 子(一)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楔 子(一)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楔 子(二)自序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自序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前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