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

兩天後,甲申年正月初三日晚,崇禎於德政殿召對左中允李明睿。

李明睿是江西人,在南方一帶素有令名,更與江南士人領袖之一的大才子吳梅村吳偉業是莫逆好友,是日前由李邦華和前九江總督呂大器舉薦上來的。

這人長得黑黑瘦瘦,其貌不揚,可說起話來倒是頗具氣勢,滔滔不絕。年前他上了一道密奏,其中的說話很是讓崇禎心動,所以今日處理完了朝政,特地又單獨召見他,以便好好商議一陣。

李明睿一到,第一件事情就是跪奏要求屏退左右。崇禎心裡也知道今天所議之事萬一泄露出去,那可真是一場天大的風波,因此自然準其所請。

但李明睿似乎依然不是很放心,在崇禎命他平身後,一直走到到龍案前,才停下腳步,然後等着崇禎說話。

崇禎卻沒有說話,而是起身走了下來,開始在殿內來回踱起步來。李明睿見狀,也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後面。

李明睿的密奏中,對流寇猖獗的局面提出的對策,乃是南遷。

也就是放棄危北京都城,遷都南京。

這確實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建策,大明朝能與之相比的,只怕就只有成祖文皇帝將都城從南京北遷至北京一事了。

李明睿在密奏中以爲,當今北方連年天災瘟疫不斷,西北戰事又頻頻失利,朝廷能征慣戰的大帥、戰將如洪承疇、孫傳庭等均已喪失殆盡,逆闖軍勢直指京城,此實屬危急存亡之秋。而無論與流寇的角力勝負如何,唯一的萬全之計,都是遷都南京爲上。蓋因北方所需之衣食,目前均賴南方漕運,而南方近年又並無太大災異,江南富庶一向甲於天下,大明朝又是起自南方,自開國以來就設有南、北六部,所以只要留北京六部官員鎮守北方,天子南下,不管勝負怎樣,都自然可以安社稷,去危險。

雖然茲事體大,但這個提議倒確確實實地猛然提醒了崇禎,讓他頓時只覺眼前一亮,彷彿看見了一條全新的金光大道。可仔細一想,具體該怎麼在朝堂上提起這事,該怎麼去實施等等,崇禎卻一時並沒有什麼好的主意,因此急召李明睿前來,好仔仔細細地問個明白清楚。

崇禎低着頭走了一會,慢慢開口道:“卿所奏之事,朕看過了,此舉頗爲嚴重,實關係到社稷安危人心向背,不能輕易言之啊。”

李明睿聽了正要接話辯白時,那知崇禎卻又顧自輕聲說了下去,把他噎了回來:“若是萬不得已,真要行此下策,亦不知天意如何,得失殊未能知。”

李明睿聽了一楞,想了一陣後,輕聲道:“皇上,所謂天道無常,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天命雖密,亦賴人事,只要謀善,則人定勝天。皇上此舉,安社稷,去危險,實是正合上天之心。但此事所謀者大,故只要差之毫釐,便會謬以千里。臣觀當前局勢如此,已危到極處,決不能因循守成,倘若不速斷速決,他日必有噬臍之憂。在朝諸臣,大多身在其中,是爲當局者迷。而外邊的不少大員度當前形勢,均以爲南遷不可一刻遲延,因此臣願皇上早日斷之、行之,以安國家社稷。”

崇禎停下了腳步,擡起頭,轉了一圈,見視線所及的範圍內確實沒有什麼人在,便收回目光,雙目炯炯地看着李明睿道:“卿所言甚佳。其實此事朕早已想過,亦覺得當前萬全之策便是南遷,只是朝中的臣子個個無能短見,又因循守舊,所以無人贊襄此議,故拖延至。現在唯有卿見識與朕意相合,但外邊諸臣卻定然無人願從,如之奈何?”

李明睿道:“皇上放心。各位大臣中李邦華與薊督王永吉等幾位定然不會反對,若是廷議,臣當首倡此議。但皇上需得再讓一兩位閣臣也贊成此議,如此即使分做兩派,爭持不下,皇上也可以一舉定奪乾坤,無憂外邊有什麼異議。”

崇禎沉默了好一陣,道:“此事重大,卿且先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卿,明白了麼。”

李明睿道:“皇上放心,這個臣自然明白。”

崇禎點了點頭,又開始在殿裡繞起圈來。過了一陣,用一種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語調道:“若真要南遷,朕當取道何處,又以什麼名義出京爲好?如事先明白告示天下朝廷南遷,恐怕會舉國震動,這卻是大爲可慮。”

李明睿跟上一步,輕聲回道:“此事臣在上奏之前,已經全盤想過。皇上可先以祭拜山東孔廟或泰山祈天爲由,取道山東,一旦到曲阜、泰山諸事完畢,即可快馬南下,不出二十日就可進入淮安地界。臣以性命擔保,只要皇上在抵達南方後馬上昭告天下討賊,則全國上下必定羣情激奮,龍虎之士必起而響應,皇上就可握天下於股掌之中。但如果皇上仍在京城廝守,則天下人人尚以爲未到危急存亡時分,不能全力爲國,如此最爲可慮。”

李明睿說這些話的時候,沒有絲毫猶豫,顯然早就想過不知道多少次,已經爛熟於胸。崇禎聽了,沒有馬上出聲,過了好一會,才又問道:“如此,則中途護衛如何安排?又以誰統領爲好?中途又於何處駐紮?這些事體卿可曾想過?”

李明睿回道:“此事臣也早已籌劃過。京畿一帶安全並無大礙,爲防止逆闖的小股流竄人馬途中驚駕,可於濟寧、淮安兩地派軍駐守,統兵大將由京師的宗室和能征慣戰的戰將擔任,如襄城伯李國楨、提督吳襄等,不用外藩和各地武將,可保萬全。”

崇禎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道:“卿思慮周密,實爲棟樑之材,如南遷之議得行,卿當爲第一功臣。”

李明睿慌忙跪下謝恩,崇禎要他起來後又道:“然則當前京師除京營外,並無可調之兵,這些護衛部隊又從何而來?”

李明睿這回有些遲疑,小聲道:“皇上,其他都好辦,惟有這事卻要費點周章。”

崇禎“哦”了一聲,正要說下去,卻覺得似乎有點累了,於是便沒有再說,轉身走回臺上坐下,呷了一口茶,待李明睿走到近前,纔開口道:“卿且道來。”

李明睿躬身道:“目前我軍主力,均佈於各處,不是防賊就是防虜,而京城和關門之兵,也不能都抽出來進行此事,雖然朝廷南遷,但北京卻不能因此就要放棄了,不然廷議民心必然大爲震動,是以還得留着他們繼續守衛北京。因此只能暗中調派官員在京畿一帶招募新兵。另外,萬一行至中途賞賜不足,再要調用費用,這出處卻是甚難。所以需要一大筆銀子做儲備,故而臣請皇上動用內帑,馬上着手安排此事。”

崇禎聽了,好一會沒出聲。漸漸地,他的神情開始嚴重起來,沉聲道:“內帑一事,卿思慮不周。朝廷南遷,乃國家大事,理當由戶部調撥費用,何以說要動用內帑?!”說到這裡,也不知道怎地,他突然覺得一股無名火一下竄了上來,覺得自己剛纔的話還是說得過於溫和,忍不住又猛地一掌拍在桌上,再補了一句道:“簡直是胡說八道!”

李明睿聞聲大驚,這一月天裡頭上竟立刻冒出了一片豆大的汗珠,他猛地跪倒叩首道:“皇上,臣死罪!臣萬萬不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思想,還請皇上聽臣說完,再治臣死罪!”

崇禎冷冷地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道:“說。”

李明睿跪在那沒敢擡頭,道:“皇上,臣也問過朝中大臣們,現在戶部的銀子,勉強可維持目前朝廷和軍餉費用,如果再額外調取,朝廷大臣們憑身家積蓄尚可支持,但各邊鎮的軍餉派發勢必會受影響。如此一來,萬一北防失控,則南遷在外人看來,就等於是朝廷放棄了北方,這對皇上大爲不利。因此臣請皇上動用內帑,實是在爲皇上着想,還乞皇上爲宗廟社稷計,早早決而行之,無待臨渴掘井,臣言字字出自肺腑,還請皇上恕臣萬死之罪。”

崇禎聽了,沒有再出聲,過了好半晌,聽得外邊已是敲了二更,於是站起身道:“今日朕累了,卿且退下,此事改日再議。”說完,也不等李明睿起來,轉身便着太監起輦,卻是顧自走了。

李明睿呆呆地跪在那裡,背上汗凜凜一片早將貼身衣衫溼透了,連外邊棉袍沾了汗。他完全不明白崇禎怎麼會突然怒氣衝衝,一個人好半天都沒能動彈,直到太監過來拉了他一把,他方纔暈暈地起身。

李明睿彷彿夢遊一般混混噩噩地出了皇宮,站在宮門口又發了一陣呆,卻依然一頭霧水,始終沒想清楚自己哪裡說錯了話,突然使得皇上龍顏震怒。他思量了半天,決定還是去李邦華處請教請教,另外也好把剛纔皇上對南遷的態度向李邦華說一說,再商議下邊應該怎麼着。

李明睿到了李府,得知李邦華卻是早歇了,他和老管家說了半天,只說有緊急公事,那老管家方纔老大不情願地進去請了李邦華出來。

李明睿一見着李邦華,也不客氣,劈頭便急急將適才之事細細說了,最後問道:“大人,下官實在是想不明白,何以皇上前邊還好好的,後來便突然生起氣來了?不知下官是哪裡說錯做錯了?”

李邦華聽了,尋思了一下,攏了攏身上的棉皮襖,端起茶盅,用蓋撥了撥上面的茶葉浮末,又對着茶水面輕輕吹了一口氣,然後喝了一口,方纔擡頭對李明睿笑道:“你確實說錯話了,不但錯了,還大錯特錯。”

李明睿聽了忙起身拱手,肅然道:“學生還望大人多多指點!”

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前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楔 子(一)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皇帝與士人楔 子(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皇帝與士人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楔 子(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皇帝與士人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楔 子(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自序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
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前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三,大臣罵皇帝成了時尚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楔 子(一)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皇帝與士人楔 子(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皇帝與士人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關外百姓 二 三十萬百姓的去留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楔 子(一)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皇帝與士人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楔 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第二章 關外百姓 一 聖旨:棄地不棄民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楔 子(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自序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