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臥龍(下)

張偉話音甫落,那廂房內便是一片死寂,房中兩人顯是吃驚不小。泉州雖不比京師,但近年來綿衣衛緹騎四出,在四方查人耳目,若是剛剛那番話被綿衣衛知曉,只恐父子兩人皆有性命之憂。

張偉見房中之人不敢答話,便郎聲笑道:“在下是天地一閒人,朝廷的事不關在下的事,只是聽得剛剛房內有一小兄弟見解不凡,在下甚是佩服,不知可否讓在下進房內當面聆聽教誨?”

半響只聽到那老者的聲音回道:“小犬無知,信口狂犾,怎地能說是見解不凡?閣下卻也是失言,無知小兒的胡言,不敢再有辱清聽,閣下卻是請回吧。”

張偉心道:“老子和你客氣,你到擺起臭架子來,難怪皇帝不喜文人,老子也當真不是喜歡的緊。”

言語之下便不再客氣,隱隱威脅道:“即是如此,在下只得告辭,卻不知道這泉州府的太尊大人是不是也對兩位這般客氣!”

將袍袖一揮,喝道:“帶路,這便去泉州府衙!”

話音甫落,便聽到那廂房木門吱呀一聲,打了開來,有一花甲老者怒容滿面,惡狠狠的瞧向張偉,說道:“這位好漢,請進來罷!”

張偉也不打話,見那老者讓門而待,便吩咐隨從諸人小心提防着有人近前,向那老者一拱手,昂然直入。

房內的陳設極爲簡單,只是一書桌,數張木椅,唯四面牆邊堆滿了書籍,原本不大的房間顯的更是逼仄。那老者進門後便坐於書桌後,身側有一十八九歲的年輕人默然站立。

張偉只是身着青衣直身,那房中兩人卻是圓領大袖,衣料亦是玉色布絹,寬袖皁緣,頭上繫着皁條軟巾垂帶,張偉尷尬一笑,說道:“原來兩位皆是舉人,在下卻是孟浪了。”

那老者鼻中哼了一聲,卻是不答話。其身側立着的那年輕人卻展顏笑道:“現下可沒有那麼多規矩,若是在百年前,只怕先生要先向我們下跪,才合乎禮法……”話未說完,笑容卻是一僵,顯是剛剛被打的痛處還在做怪。

那老者恨恨道:“禮崩樂壞,國之亂源!”

張偉也不與他爭拗,只向那年輕人笑道:“適才聽先生一席話,當真是如當頭棒喝,令人深思。在下張偉,卻不知道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姓陳名永華,字復甫,與家父陳鼎暫居於此。原本是隨口胡言,到教先生你見笑了。”

張偉心中暗道:“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卻全不費功夫。在廈門到處尋你父子二人,卻只聽說你得罪了官府出門避難,卻不料是躲在泉州這開元寺中,此番定要讓你去臺灣不可!”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其父陳鼎,明天啓時十九歲即考中

舉人。甲申之變後回鄉躬耕,永曆二年(1648),鄭成功攻克同安,授陳鼎爲教諭。後清軍攻陷同安,陳鼎在明倫堂自縊。清軍人城後,陳永華出逃。此時下決心棄儒生業,以究心天下事爲己任;當時鄭成功佔據廈門,圖謀恢復明朝江山,於是延攬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與他談論時事,終日不倦,並且高興地說:“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不久授予參軍,並以賓禮相待。

陳永華爲人沉穩靜穆,不善於言談。但如果議論時局形勢,卻慷慨雄談,悉中肯要。遇事果斷有見識力,定計決疑,瞭如指掌,不爲其他人所動。與人交往,誠字爲先。平時布衣蔬飯,隨意淡如。

1664年,金門、廈門丟失,陳永華隨鄭經回到臺灣。第二年,晉升勇衛,並加監軍御史之職。陳永華親自考察臺灣南北各社,弄清開墾情況,回來後頒佈屯田制度,進行屯田墾殖。土地剛開墾時就一年三熟,不僅戍守之兵,而且當地居民都可以豐衣足食。在農閒時候又進行軍事操練,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後私。

鄭經剛到臺灣時,一切初建,制度簡陋,陳永華就一一助他建立起來。先是築圍牆柵欄,建起衙署辦公;然後教工匠燒瓦技術,砍伐樹木建起房屋,以作爲民居。並將都城中部分爲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個區,區設首領,管理事務。都城周圍設34裡,裡分幾個社,社設置鄉長。在社中,十戶爲一牌,設一牌首;十牌爲一甲,設一甲首;十甲爲一保,設一保長,管理戶籍之事。在一切健全後,陳永華勸農桑,禁淫賭,詰盜賊,於是地無遊民,田野漸拓。他還教人們在高地種植甘蔗,用來榨糖,然後販賣到國外,每年能賺幾十萬銀兩。

教人們在沿海曬鹽,不但充實了府庫,還資助了百姓。當時,福建、廣東的很多人都蜂擁而至,每年達好幾萬人。鄭成功以嚴治理,而陳永華以寬持之,他至臺後不久臺灣就繁盛起來。

張偉一至明末,心中念茲在茲的便是這被鄭成功尊爲“當世臥龍”的陳永華,數度派人去廈門尋訪,卻一直找不到其人蹤跡,想不到此次在泉州偶然間的閒逛居然讓他遇到了當世的大材,當下心中狂喜,表面上卻不是露聲色,只是暗中吩咐人去準備,自已卻與陳氏父子閒聊起來,他生性隨和愛笑,又是見多識廣之人,雖然在陳氏父子眼中文氣不足,不過到也不令人生厭,於是三人談談說說,漸漸的天色暗將起來。

那陳鼎眼見得要到掌燈時分,張偉與兒子卻還是談笑甚歡,不禁爲難道:“志華賢侄,你看,這天色已晚……”

第60章 鼎革五第49章 鎮倭(十)第70章 決戰(六)第25章 宗族(上)第61章 伐明(六)第39章 賄賂(上)第67章 激戰(一)第60章 鼎革一第64章 關寧(七)第59章 爪哇(七)第47章 遼東(四)第32章 堅船第57章 試探(五)第60章 鼎革(十九)第28章 保甲(上)第2章 獲救第14章 情動(下)第70章 決戰(五)第65章 治平(十)第65章 治平(九)第31章 立威(中)第64章 關寧(五)第61章 伐明(十五)第60章 鼎革三第53章 造反(二)第67章 激戰(四)第30章 械鬥(下)第71章 定鼎(七)第70章 決戰(十四)第22章 新竹(上)第65章 治平(十)第46章 制約(下)第69章 相峙(三)第60章 鼎革(二十)第12章 安身(下)第18章 平亂(下)第60章 鼎革(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70章 決戰(十)第66章 北伐(十二)第29章 官學(上)第49章 鎮倭(六)第48章 滅鄭(四)第46章 制約(上)第72章 法度(五)第39章 賄賂(下)第57章 試探(四)第4章 火拼(上)第30章 械鬥(中)第25章 宗族(中)第48章 滅鄭(六)第53章 造反(二)第30章 械鬥(下)第48章 滅鄭(三)第60章 鼎革(十九)第42章 圍城(上)第60章 鼎革(二十)第4章 火拼(下)第9章 爭拗第67章 激戰(一)第66章 北伐(六)第67章 激戰(五)第57章 試探(七)第66章 北伐(四)第70章 決戰(五)第56章 返臺(一)第69章 相峙(五)第59章 爪哇(三)第71章 定鼎(三)第69章 相峙(七)第58章 呂宋(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三)第53章 造反(二)第39章 賄賂(下)第61章 伐明(十五)第55章 偷襲(十一)第26章 亂局(上)第51章 騎射(二)第31章 立威(中)第47章 遼東(五)第68章 滅明(四)第57章 試探(六)第60章 鼎革(十二)第66章 北伐(三)第58章 呂宋(八)第55章 偷襲(一)第66章 北伐(四)第39章 賄賂(下)第46章 制約(下)第33章 利炮(下)第70章 決戰(十一)第57章 試探(六)第22章 新竹(上)第49章 鎮倭(一)第10章 赴臺(下)第27章 協議(上)第42章 圍城(下)
第60章 鼎革五第49章 鎮倭(十)第70章 決戰(六)第25章 宗族(上)第61章 伐明(六)第39章 賄賂(上)第67章 激戰(一)第60章 鼎革一第64章 關寧(七)第59章 爪哇(七)第47章 遼東(四)第32章 堅船第57章 試探(五)第60章 鼎革(十九)第28章 保甲(上)第2章 獲救第14章 情動(下)第70章 決戰(五)第65章 治平(十)第65章 治平(九)第31章 立威(中)第64章 關寧(五)第61章 伐明(十五)第60章 鼎革三第53章 造反(二)第67章 激戰(四)第30章 械鬥(下)第71章 定鼎(七)第70章 決戰(十四)第22章 新竹(上)第65章 治平(十)第46章 制約(下)第69章 相峙(三)第60章 鼎革(二十)第12章 安身(下)第18章 平亂(下)第60章 鼎革(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70章 決戰(十)第66章 北伐(十二)第29章 官學(上)第49章 鎮倭(六)第48章 滅鄭(四)第46章 制約(上)第72章 法度(五)第39章 賄賂(下)第57章 試探(四)第4章 火拼(上)第30章 械鬥(中)第25章 宗族(中)第48章 滅鄭(六)第53章 造反(二)第30章 械鬥(下)第48章 滅鄭(三)第60章 鼎革(十九)第42章 圍城(上)第60章 鼎革(二十)第4章 火拼(下)第9章 爭拗第67章 激戰(一)第66章 北伐(六)第67章 激戰(五)第57章 試探(七)第66章 北伐(四)第70章 決戰(五)第56章 返臺(一)第69章 相峙(五)第59章 爪哇(三)第71章 定鼎(三)第69章 相峙(七)第58章 呂宋(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三)第53章 造反(二)第39章 賄賂(下)第61章 伐明(十五)第55章 偷襲(十一)第26章 亂局(上)第51章 騎射(二)第31章 立威(中)第47章 遼東(五)第68章 滅明(四)第57章 試探(六)第60章 鼎革(十二)第66章 北伐(三)第58章 呂宋(八)第55章 偷襲(一)第66章 北伐(四)第39章 賄賂(下)第46章 制約(下)第33章 利炮(下)第70章 決戰(十一)第57章 試探(六)第22章 新竹(上)第49章 鎮倭(一)第10章 赴臺(下)第27章 協議(上)第42章 圍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