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賄賂(上)

見那鄭彩凝神細聽,何斌肚裡忍不住好笑,便背道:“《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物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

背完看那鄭彩神情,卻見他雙目緊閉,兩手在桌了輕叩,嘴脣微動,顯是在復背這一闕詞,何斌心中忐忑,不知鄭彩究竟覺得如何。

正自擔心,突聽那鄭彩兩手一合,猛拍一掌道:“好詞!絕妙好詞啊!”說完站起身來,神情激動,在房內轉了幾圈,又道:“意境,意境當真是高妙之極。真想不出,一個弱冠少年能寫出這般意境非凡的好詞!”

將雙目緊盯着何斌,問道:“何兄,你可千萬不要眶我!這詞當真是福州一少年寫的麼?”

何斌正色道:“鄭大公子,這話說的可真是差了。我幹麼要眶你,還有,縱然我想眶你,你覺得這詞是尋常人物寫的出來麼?若真是名家之作,只怕早被傳抄天下了,哪能留到今日。”

“不錯。這詞雖志趣不凡,到還讀的出是年少人的心曲抱負,此人志趣和心胸皆是不凡,若是能羅致在我鄭家手下,將來必是鄭家得力臂助!”

“嘿,這可是要和我搶人來着。”

鄭彩笑道:“我不與你搶,你也恐難如意。你那臺灣說到底是海外孤島,我鄭家現在已歸附了朝廷,此人跟了我們,將來保舉一個功名也不是什麼難事,哪有和你去海外鑽沙的道理!”

說完拉着何斌的手,急道:“咱們現下就去那少年,我要向他討教詩詞!”

何斌假意推道:“咱倆都飲了酒,這醉醺醺的,只怕不合適吧?”又打了一個呵欠,笑道:“再說我也乏了,想要歇個響,待明兒我去辦完了事,再與你去。”

鄭彩急道:“此番你的事情可不是容易辦的!雖然芝龍叔和鴻奎叔沒和我說太多,不過你此行可沒有想的那麼容易。這一耽擱不知道多少天呢!擇日不如撞日,咱們現在就去。”

說罷便拉着何斌雙手,向外拖拽,何斌無奈,只得笑道:“你究竟也得讓我換換衣衫,咱們去拜會才子,可不能就這麼家常衣服就去了,在門外等我片刻成不?”

鄭彩無奈,只得先出門等候,何斌掩了門,暗道一聲:“僥倖!若不是前些日與陳永華論文,張偉在一邊恥笑,自已硬逼着張偉背了這闕詞,只怕是今日別想脫身了。現下雖有鄭彩相助,能不能成還是五五之數,無法,也只得博這一注了。”

當下假做換衣,喚了長隨進房,暗中囑咐幾句,便開門與那鄭彩向鄭府門外行去,還未走上幾步,便有那鄭府家人上前攔道:“何爺,大公子,老爺吩咐了,現下事情還沒有辦妥,何爺出去只怕是有危險,還是留在府中靜候老爺消息的好。若是有什麼需要辦備的,只管吩咐小人去辦便是了。”

何斌還未出聲,那鄭彩便不奈道:“閉嘴。爺做事要你來多嘴!與我退開,我與何爺去去便回。老爺有什麼責罰,我自會同叔父講。”

那家人聽他如此說,只急着跳腳,卻又不敢當面說出要軟禁何斌的話來,拼了命的向鄭彩使眼色,鄭彩一心想去拜會那天才詞人,哪曾留意?見他仍擋在身前,怒從心起,“啪”打了那家人一個耳光,怒道:“反了你了!再敢擋路,爺立刻就開發了你!”

那家人吃了這麼一記耳光,心裡也是氣極,當下咬牙笑道:“成,既然大公子一意要出去,小的們自然沒有不依的道理。”

說罷讓開去路,目送那鄭彩攜着何斌出門而去,打了一個唿哨,在暗中設伏的數十名壯漢尾隨何斌一行而去。

鄭彩卻不理會其它,只興致勃勃拉着何斌問道:“那少年家住哪裡?咱們是步行還是坐車?”

何斌笑道:“雖說不遠,走路到底還是累的慌,再說走的一身塵土到人家裡卻,卻也是不恭敬的很。”

“對對,這話很對,我這便叫騾車來。”

說罷向府前叫了幾聲,吩咐人去牽了一輛騾車過來,與何斌坐了,何斌向那車伕吩咐道:“到尚書裡。”

鄭彩見那車伕不動,喝道:“沒聽到何爺的吩咐麼!”

那車伕聽得鄭彩發怒,忙不迭揮鞭驅車前行,向那尚書裡行去。何斌自上了車便閉目養神,不管那鄭彩急的上竄下跳,就是不肯再講那少年詞人的情形。待車行了半個時辰,正路過那福州府衙,那騾車突地一停,鄭彩怒道:“怎地又把車停了?”

那車伕委屈答道:“不是小人要停,是何爺的伴當把車拉住了。”

何斌不待鄭彩發問,早已將腿一伸,自有親隨扶着他下了車,見鄭彩一臉驚詫,何斌冷笑道:“鄭大公子,不是何斌欺你。實是你那幾個叔父一心想拿我這反賊來邀功,只怕這會子他們在巡撫衙門裡不知說我們多少壞話,待那撫臺發怒,下令剿滅。就先把我獻了上去,殺了祭旗!虧我與張志華一心以爲你那叔父想回內地,不欲在海上樹敵,好心來招撫我們,卻原來是嫉賢忌能,向巡撫告了我們的狀,又來哄

騙我們,當真是其心可誅,其行可鄙!”

見鄭彩一臉不信神色,何斌又道:“此番若不是你帶我出門,你當你那叔叔們安排的家人兵丁都是吃素的麼。”

揚眉擡頭向鄭彩身後冷笑道:“你回頭看看,適才那混賬帶着幾十條壯漢跟隨了來。鄭彩賢弟,此番做哥哥的靠你才脫了身,保住了性命。雖說是蒙哄於你,卻也得謝你救了愚兄一條性命。”

說罷將身長揖,向鄭彩拜上三拜,起身大笑道:“走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何斌既然來了這福州,那巡撫衙門便是龍潭虎穴,也得闖上一闖了!”

鄭彩迷糊問道:“廷斌兄,既然你明知如此,又何苦去撫臺衙門送死呢?”

“嘿,我若去了,還有一線生機。我若是不去,只怕必死無疑!現我就是能逃離你叔你的掌握,難不成我能從福州飛到臺北去麼。你叔父只是吩咐下人看住我,沒有明着翻臉把我鎖上,也正是此因此原故,不然的話,就算有你領路,我又哪有這般容易出門!”

說罷轉身,昂首向前方的巡撫衙門行去,那鄭彩看在眼裡,只覺得何斌雖身量不高,貌不驚人,此時的氣度舉止,卻當真令人折服的緊。呆了一刻,突然想起問道:“廷斌兄,請教那詞人到底是不是福州人士?”

何斌遠遠回頭笑道:“那詞是張志華從海外帶回,原是一海外才子所作,我也無緣得見,他日若是訪得此人下落,一定告之大公子便是了!”

鄭彩聞言茫然若失,只喃喃自語道:“卻原來是海外的才子所作,只怕今生是無緣得見了,可惜……可嘆啊!”

何斌卻不理會他,只帶了十餘家人向那巡撫衙門而去,身後遠遠跟隨的那些鄭府家丁,見他離撫衙越來越近,因此地是鬧市,又有不少巡捕官丁來回巡弋,故而眼見何斌慢步向前,卻是一聲也不敢吭,跟了幾步,又見鄭芝龍帶着鄭鴻奎數人從撫衙而出,正好要與那何斌迎個對面,那家人當時只覺眼前一黑,心內只道:“此番吾命休矣!”

鄭芝龍從衙門出來,卻是不料正與何斌迎個對面,心中驚訝之極,卻向何斌笑道:“廷斌,你以前很穩重的一個人,怎麼今兒這麼急性子,我不是讓你在家等我消息麼,怎麼就一個人巴巴的跑來了,也虧你敢!”

何斌先不答話,只向鄭芝龍兜頭一揖,板着臉道:“鄭老大, 想我何斌跟隨你多年,功勞苦勞都頗是立了一些。雖說現下與張志華在臺北發展,到底也沒有得罪過老大你,何苦一定要壞我的性命?”

鄭芝龍聞言一徵,強笑道:“廷斌,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我好好的幹嗎要壞你性命?即便是招安不成,我也敢保你平安回臺北!”

何斌冷笑道:“不必了!芝龍兄何必把我當傻子呢!安排那麼許多家人看着我,難不成是好耍的麼?”

“那也是爲了護着你的安全!”

“不必掩飾了。自你到臺北,我心中便有不安,只是想來想去,想不通其中關節,適才在你府裡,突然見你差人看着我,這才豁然開朗。你親自來臺,一則是取悅熊撫臺,二則,也是讓我們放鬆戒備。想你鄭老大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我與張志華脫離你掌握,又一拳一腳的在臺北開創那麼大一個基業,現下隱隱然有取代你閩海霸主的模樣,你安能不怒?你怎麼不想辦法剪除我等?不論咱們是否同意招安,你定然會在撫臺面前一力詆譭,兩邊都做了好人,又能借官府之力對付臺北,當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小弟佩服之至!”

鄭芝龍待何斌這番話說完,方纔冷笑道:“不錯。想不到我小看了你何斌這個鑽在錢眼裡的商人!你能脫的了身,又悟通這其中的關節,也罷,我也不必瞞你,此番我卻是定了計要對付那張志華。不過你到也可以放心,適才撫臺發怒,要我立斬了你,還是我拼死諫勸,才先寄下你這條人命。你隨我多年,我要對付的是張志華而不是你,你且隨我回去,我自然不會壞你的性命。如若不然,只怕明年今日,便是

你何斌的忌日。”

“有勞鄭老大關心。只是這富貴險中求,何斌卻不想把性命交託到他人手上,是死是活,只管自已搏上一搏,大哥若是行開一步,何斌便託人請見撫臺。大哥若一意要爲難,那何斌只能敲鼓求見,總之今日一定要見那撫臺的面不可。”

鄭芝龍卻想不到何斌平日裡笑容可掬,言辭和善,看起來如泥人一般好捏,現下隨了張偉幾年,性格卻變的如此強項,見他手中拿着鼓槌做勢欲敲,心中思忖了一番,覺得此人進去也不過是速死而已,便冷笑道:“也罷,我好言相勸,好心袒護,你卻毫不領情,也罷,從今日起,你我再無情誼,以後是敵是友,只看朝廷的意思。若是撫臺下令,只怕我也救不得你的性命了。”

說罷拂袖而去,暗中留下人手打聽消息,回府之後得知原委,自是大罵鄭彩不提。

何斌在撫院門口遞了拜帖,又賄賂了門政傳話,半響過後,聽那院內有人說道:“撫臺大人命那何斌進見……”

何斌聽的真切,便將全身上下整飾一番,又令揹着金塊的兩名健壯隨從隨他一同向那衙門後院而去。

第58章 呂宋(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5章 治平(九)第15章 臥龍(下)第14章 情動(上)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49章 鎮倭(六)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8章 呂宋(二)第42章 圍城(下)第58章 呂宋(五)第43章 攻城(中)第33章 利炮(下)第60章 鼎革(十)第47章 遼東(七)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3章 倭亂(二)第4章 火拼(下)第60章 鼎革(十)第73章 南洋(四)第46章 制約(上)第66章 北伐(八)第61章 伐明(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67章 激戰(四)第49章 鎮倭(八)第63章 倭亂(三)第59章 爪哇(五)第59章 爪哇(三)第34章 開礦(上)第58章 呂宋(六)第32章 堅船第47章 遼東(八)第59章 爪哇(二)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五)第49章 鎮倭(十)第18章 平亂(上)第64章 關寧(七)第56章 返臺(五)第73章 南洋(三)第56章 返臺(五)第60章 鼎革(九)第67章 激戰(十)第63章 倭亂(八)第7章 機遇(下)第65章 治平(七)第57章 試探(四)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9章 官學(上)第48章 滅鄭(七)第37章 會晤(下)第48章 滅鄭(五)第48章 滅鄭(二)第23章 閱兵(下)第14章 情動(下)第69章 相峙(七)第45章 設縣(下)第28章 保甲(下)第62章 江南(七)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章 結交(下)第29章 官學(上)第60章 鼎革(十五)第59章 爪哇(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65章 治平(三)第61章 伐明(八)第31章 立威(下)第51章 騎射(一)第61章 伐明(十二)第38章 歸附(下)第63章 倭亂(六)第26章 亂局(下)第51章 騎射(三)第50章 和談(二)第40章 出兵(上)第44章 定臺(下)第49章 鎮倭(十)第56章 返臺(一)第66章 北伐(一)第30章 械鬥(上)第61章 伐明(八)第73章 南洋(九)第28章 保甲(上)第15章 臥龍(下)第55章 偷襲(四)第8章 宴客(上)第37章 會晤(上)第61章 伐明(四)第65章 治平(十一)第49章 鎮倭(一)第58章 呂宋(二)第4章 火拼(下)第61章 伐明(七)第69章 相峙(三)第65章 治平(八)第35章 兵制(中)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七)
第58章 呂宋(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5章 治平(九)第15章 臥龍(下)第14章 情動(上)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49章 鎮倭(六)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8章 呂宋(二)第42章 圍城(下)第58章 呂宋(五)第43章 攻城(中)第33章 利炮(下)第60章 鼎革(十)第47章 遼東(七)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3章 倭亂(二)第4章 火拼(下)第60章 鼎革(十)第73章 南洋(四)第46章 制約(上)第66章 北伐(八)第61章 伐明(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67章 激戰(四)第49章 鎮倭(八)第63章 倭亂(三)第59章 爪哇(五)第59章 爪哇(三)第34章 開礦(上)第58章 呂宋(六)第32章 堅船第47章 遼東(八)第59章 爪哇(二)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五)第49章 鎮倭(十)第18章 平亂(上)第64章 關寧(七)第56章 返臺(五)第73章 南洋(三)第56章 返臺(五)第60章 鼎革(九)第67章 激戰(十)第63章 倭亂(八)第7章 機遇(下)第65章 治平(七)第57章 試探(四)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9章 官學(上)第48章 滅鄭(七)第37章 會晤(下)第48章 滅鄭(五)第48章 滅鄭(二)第23章 閱兵(下)第14章 情動(下)第69章 相峙(七)第45章 設縣(下)第28章 保甲(下)第62章 江南(七)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章 結交(下)第29章 官學(上)第60章 鼎革(十五)第59章 爪哇(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65章 治平(三)第61章 伐明(八)第31章 立威(下)第51章 騎射(一)第61章 伐明(十二)第38章 歸附(下)第63章 倭亂(六)第26章 亂局(下)第51章 騎射(三)第50章 和談(二)第40章 出兵(上)第44章 定臺(下)第49章 鎮倭(十)第56章 返臺(一)第66章 北伐(一)第30章 械鬥(上)第61章 伐明(八)第73章 南洋(九)第28章 保甲(上)第15章 臥龍(下)第55章 偷襲(四)第8章 宴客(上)第37章 會晤(上)第61章 伐明(四)第65章 治平(十一)第49章 鎮倭(一)第58章 呂宋(二)第4章 火拼(下)第61章 伐明(七)第69章 相峙(三)第65章 治平(八)第35章 兵制(中)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