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偷襲(一)

剛說過了,再說一次:今夜不更新了,中秋節,沒空寫。

以上,九月十八日——

“志華,此番去遼東可比日本兇險的多,務必小心珍重!”

“放心吧,此去不過是襲擾後金的後方,能不打硬仗便不打,先前施琅帶去四千人,我此番親率了三萬人,再加上後期的糧草和一萬飛騎,加上水師,過五萬的精兵,還有皮島的近三萬明軍助陣,整個後金留守的軍隊不超過五萬人,還要顧及寧綿的明軍,以十打一,總該沒有問題了。皇太極出征不久,要在直隸附近耽擱最少兩月,我們由海上過去,十天之內準到遼東,二十天內由鴨綠江渡江,直攻赫圖阿拉,分失掠開原、鐵嶺,威逼瀋陽,一個月內打完收兵,在皇太極回師瀋陽前,撤到皮島。”

何斌點頭道:“軍事我不懂。不過聽你這麼一說,到覺得穩妥的很,這麼着,我就放心了。”

“嘿嘿,那是自然了。臺灣現在還經不起消耗戰,惡戰,我凡事都小心着呢。若不是一定要打一仗削弱後金……成了,我上船了。”

看着身後黑壓壓登船的士兵,一張張年青的臉孔掩飾不住對征戰的渴望,張偉滿意一笑,向何斌等人揮手致意,灑然上船。北京那邊,安排了能言善辯的呂唯風,張偉放心的很,袁崇煥不死,但也回不了遼東,遼東諸將不能反叛,可是崇禎又因救袁一事不再信任,除了保有遼東,警備畿輔外,估計也很難調動關外軍隊平定內亂。後金一方又必將因張偉伐遼而嚴重削弱,此消彼長,實力平衡,大陸局勢正在張偉的界入下產生着微妙的變化。

確立軍功受爵後,原本便是每戰必受重賞的漢軍軍隊,開始由好戰轉向爲一支嗜血的職業軍隊,留守臺灣的漢軍極是羨慕駐守日本的神策左軍的士兵,除了有豐厚的海外駐防冿帖,還可以享受在當地高人一等社會地位,那些日本男人恭敬的眼神,一鞠到底的禮節,日本女人的柔情,都令返回臺北,枯守兵營的士兵們大流口水。不但是士兵,便是各級將領,也盼着張偉能開繮拓土,可以讓他們如左良玉,江文瑨一般,成爲一方之主,那可比在臺灣朝夕聽令強的多了。

壟斷了對日貿易後,因爲日本與中國的金銀比價不同,張偉用臺灣金礦出產的黃金到日本套來了大量白銀,再加上源源不斷輸入日本的絹、絲綢、棉、文具,每船過去,便是大量的白銀涌入臺灣,又週轉販賣貨物至南洋諸島,遠洋貿易做的是風生水起,對日一戰之後,整個臺灣的各個階層,都在這場戰事裡撈到了大小不一的好處。於是什麼“兵者乃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好戰之國,其國必亡”的論調,在臺灣絕無市場,張偉此番以援遼名義攻打後金,有不少在臺灣紮根經營的大小商人們,敏銳的嗅出了其中的商機,戰事一開,短期內必然有大量的遼東土產源源不斷而來,戰事一停,與遼東後金的貿易必然中斷,皮貨人蔘等俏貨必然價格飛漲,面臨着未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好利的商人們不顧遼東的戰事危險,紛紛掏錢購買軍資物品,隨着臺灣水師奔向遼東,卸下物資後,便可在當地低價購買軍隊掠奪來的戰利品,於是在正規的運輸船隊之後,數百艘大小不一的商船尾隨其後,張偉於戰艦上看着密密麻麻的船隊感嘆:“老馬說三倍的利潤便能讓資本家冒着絞刑的危險,哲人當真是哲人也。”

此時正是春季,船隊一路上風平浪靜,波瀾不驚,待到了皮島,張偉徑自率人來到原毛文龍的總兵府,施琅已在此等候多時,此番突襲做戰,片刻時光也耽擱不得。直入堂中坐定,立刻召見原皮島諸將,見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人魚貫而入,在堂上兩邊站了,便以主官的口吻大刺刺吩咐道:“孔將軍、尚將軍、耿將軍,你三人現下便領着皮島駐兵,乘小船去鴨綠江邊襲擾,不需深入敵境,仍如你們平常那般,待後金援兵到來之前,便退回江上,三位將軍,可明白了?”

見三人不情不願的領命而下,張偉也不理會,自吩咐漢軍諸將劃定營地休整,十餘天海上奔波,將士皆是疲乏之極,早些立營休整要緊。

因見諸將皆接令出外,安整營地,張瑞現下雖已受命爲飛騎將軍,已不再是當年張偉的小小親衛頭目,只是多年積習難改,仍是侍立在張偉身邊,因見張偉踞坐堂上,面露沉思之色,忍不住問道:“大人,怎地你對孔尚耿三將如此的不客氣?他二人雖然心向大人,到底在毛文龍死後主理皮島,大人前來,還是先行撫慰,然後再言其他,怎地毫不客氣,指揮三人如臺灣諸將?”

張偉一笑起身,道:“我顛的骨頭都快散架了,你不去安排食宿,卻在這裡多嘴。孔尚耿三將,名義上不是我的人,不過咱們做大事的人,還管什麼名份?我便是要這般直接了當的讓他三人知道,從今日起,我張偉便是他們的主官,心裡不要有什麼別樣心思的好。遼東戰事完結,棄守皮島,他們還想在此做土霸王,那是想也別想了。”

張瑞嚇了一跳,道:“皮島乃是後金背後的毒刺,怎地大人要棄守?後金沒有水師,咱們只需少留些水師助守,皮島便固若金湯。況且,尚耿三人是遼將,手底下的士兵也都是遼人,故土難離,且名份上他們到底還是遼東經略治下,大人這麼做,只怕他們是不依的。”

“不依?他們的三萬大軍,我一個時辰便可屠戮乾淨!道是皮島是要地,毛文龍領着他們到也還打過幾仗,也不過只是襲擾人家的後方,趁着敵人兵力空虛,鴨綠江燒些村鎮罷了。崇禎元年仍給他們幾百萬餉銀,得到的回報未免太低。毛文龍死後,諸將只是爭權奪利,又一心想給毛文龍報仇,哪有心思打後金?再加上糧食接濟不易,朝廷以後對遼東必定是多方限制,以前朝鮮還能接濟一些,現下已是後金藩屬,卻還裡還有糧給?難不成所有的糧食軍餉,都由我給?此番襲遼之後,後金在南衛後方必定多派兵力,留着皮島也沒用,到不如盡數撤回,一則省錢,二則改編!”

看一眼張瑞,有些話卻是不好與他說,只得打個呵欠,道聲乏了,自入內歇息去也。

此後數日無事,只是讓遠來士兵恢復體力,張偉每日引着一羣將軍查看木圖,尋來當地遼人談話,熟悉當地各種風土人情,待孔尚三人傳來消息,三人在江邊襲擾,引來原撫順的駐防將軍,原來的漢人副總兵李永芳帶兵來戰,兩人記得張偉吩咐,引軍後退,現下李永芳部防江邊,兵力大概在萬人左右,除了有限的幾個女真人,大半是歸附後金的遼東漢兵。

“好!”

張偉聽到軍報,猛然擊掌,笑道:“女真人和蒙古人駐防前線,後方便交給了李永芳的漢兵來守,皮島襲擾多了,李永芳也不當回事。我料他也只是虛應故事,趕走了尚耿二人便以爲萬事大吉,他的兵可比皮島駐軍精銳的多,此人到也爲後金立下過汗馬功勞。現在他的守禦必然鬆懈之極,那麼,襲遼第一戰,便先拿李永芳這個叛將開刀!”

說罷發令道:“全軍渡江,合擊李永芳!漢軍半夜渡江,紮營立陣,李永芳必定以爲又是皮島明軍襲擾,不會放在心上。待第二天天明,一鼓而擊破之!”

皮島原本就有大中小型各式戰船一千餘艘,雖是小船爲主,不過到正適合這種短途的兵力運送,毛文龍屢襲後金後方,斬獲頗多,便是以數十人一船的小型戰船,來去自如,後金沒有船隻,徒呼奈何罷了。張偉既然下令出島做戰,原本就準備好的各式戰船立時在碼頭排開,大型戰船連同自臺北而來的運輸船運送戰馬、輜重、火炮,中小型戰船運送漢軍士卒,待張偉帶同諸將來到江邊時,萬騎、三衛、飛騎,皆已上船,他接到消息是正午時分,登船便用了整整兩個時辰,算算時間,子時之前可到江心,面對長甸堡方向上岸。

張偉此次襲遼的進攻路線,到是與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劉綎的進軍路線相同,只是他心中堅信,無論如何,該當打的比劉綎強的多吧。兀立在戰艦船頭,見所有兵士皆已登船,張偉將手一揮,令道:“開船!”。

此時正是黃昏時分,夕陽西下,近兩千艘戰船在金黃色的陽光下啓錨升帆,順着鴨綠江的入海口方向而去。自遼東失後,遼西不過是苦撐待後金進攻,毛文龍屢次犯境,都是小規模的騷擾,如同人身上的跳蚤罷了。如同這般規模的進攻,十餘年來還是首次,十餘萬皮島遼民默然站立於岸邊,皆是默祝此番戰事順利,能夠稍雪遼東漢人之恥。

船隊一路逆行,除了大型戰艦停泊外海,隨時戒備之外,先由停*此江內的皮島明軍上岸警戒,然後是火炮輜重等物,一直待天色微明,亂紛紛鬧騰了一夜,全軍方纔登陸完結,那李永芳駐防長甸,一心只以爲此番又是皮島明軍前來襲擾,江邊派了幾個暗哨,早被初期上岸的明軍結果了性命,待李永芳一覺醒來,卻只聽得屬下報告,長甸堡外已來了大批軍隊,服飾怪異,人數衆多,卻不知道是從哪裡過來。

此時皇太極尚未正式組建漢軍八旗,遼東的明軍大規模投降的還少,除了廣寧之戰拔了幾百個小土堡,有不少守堡和備禦、參將、副將帶着手下幾百或是幾十的兵丁投降外,也只有這位原撫順的副總兵,一次便帶了近萬的屬下歸降,是以李永芳在後金地位頗高,娶了奴爾哈赤的女兒,金錢女子土地部曲衆多,比那尋常的貝勒還要風光許多。他不敢與八旗交戰,與明軍交起出來卻是如魚得水,一來後金武力強大,遼東明軍心理上便吃虧甚多,他的部下都剃了辮子,明軍卻如何分的清是女真還是漢兵?再加上後金利用他的身份勸降明將,到也是成功者多,失敗者少,數此幾番下來,他的信心卻是比任撫順副總兵時強的多了,當下聽報,鼻子裡哼了一聲,道:“別是那朝鮮國不甘臣服,聯同皮島明軍,趁着咱們後方空虛一起來搗亂吧?派個使者過去問問,他們是何用意!”

這長甸只是個小型土堡,明朝在關外修建了大量這種駐紮少量軍隊的土堡,只是屯田時備禦少數民族的侵擾而用,待後金實務膨脹,這種小土堡完全無法抵禦一回合的攻擊,是以在明末早已停建土堡,純以堅城待敵。後金以野戰制敵,自然也無心修築什麼土堡,是以雖然佔了十餘年,這土堡不但沒有加固,反到因時間推移而破敗不堪,李永芳自然不指望這小小土堡制敵,因又不知敵軍人數多少,他已是打慣了勝仗,心裡極度藐視關外任何一方勢力的軍隊,當下也不管那使者是否回來,懶洋洋點齊起部將,因軍隊大半駐守堡外,便先傳令萬餘部下先於堡外列陣,待他帶着衆將,出堡迎戰。

待他出堡細看,卻見對面軍隊皆是黑衣軍服,隱約間彷彿都持火槍,心中奇怪,向身邊親將道:“明軍怎地抱了袍服?黑不流丟的,好醜樣子。”

又輕蔑一笑,道:“又是持鳥槍的關內火器營的明軍,想來定是因爲大汗出關做戰,他們聯同了皮島駐軍一起,撿便宜來了。估摸着是從旅順口過來,到也真是辛苦。欺付我騎兵不多麼,我到要給他們一場好殺,讓敵將知道,這遼東不是那麼好來的!”

友情廣告:

一:狐王列那的歷史架空新作《明尊》,非常值得一看的上佳之作。現下字數不少,建議同志們先行收藏,以備將來閱讀。憑着他的正史小說《條頓森林》的水準,相信會寫出一部非常過癮的架空小說來。

第61章 伐明(十一)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2章 江南(八)第48章 滅鄭(八)第9章 爭拗第73章 南洋(四)第70章 決戰(五)第58章 呂宋(一)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0章 鼎革七第60章 鼎革七第58章 呂宋(二)第34章 開礦(上)第22章 新竹(下)第14章 情動(下)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5章 偷襲(十)第29章 官學(上)第58章 呂宋(一)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十二)第71章 定鼎(二)第46章 制約(下)第23章 閱兵(上)第44章 定臺(下)第43章 攻城(上)第60章 鼎革三第22章 新竹(下)第47章 遼東(二)第57章 試探(六)第62章 江南(一)第65章 治平(五)第19章 甘蔗(上)第66章 北伐(十一)第32章 堅船第37章 會晤(中)第67章 激戰(二)第65章 治平(十)第50章 和談(一)第57章 試探(四)第51章 騎射(四)第13章 赴閩(下)第50章 和談(二)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1章 伐明(十四)第7章 機遇(下)第46章 制約(中)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7章 激戰(三)第68章 滅明(一)第53章 造反(一)第6章 結交(上)第70章 決戰(四)第72章 法度(三)第46章 制約(中)第18章 平亂(上)第60章 鼎革(十九)第49章 鎮倭(九)第63章 倭亂(一)第46章 制約(中)第70章 決戰(十五)第42章 圍城(上)第48章 滅鄭(三)第56章 返臺(三)第63章 倭亂(七)第69章 相峙(三)第55章 偷襲(十)第6章 結交(下)第28章 保甲(下)第67章 激戰(五)第72章 法度(三)第12章 安身(上)第62章 江南(五)第51章 騎射(三)第70章 決戰(六)第55章 偷襲(六)第4章 火拼(上)第69章 相峙(五)第67章 激戰(八)第11章 北港(上)第51章 騎射(三)第35章 兵制(中)第55章 偷襲(六)第44章 定臺(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33章 利炮(上)第69章 相峙(六)第54章 反間(一)第47章 遼東(六)第60章 鼎革(十)第17章 亂起(下)第53章 造反(一)第24章 論兵(下)第12章 安身(下)第42章 圍城(中)第6章 結交(下)第31章 立威(中)
第61章 伐明(十一)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2章 江南(八)第48章 滅鄭(八)第9章 爭拗第73章 南洋(四)第70章 決戰(五)第58章 呂宋(一)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0章 鼎革七第60章 鼎革七第58章 呂宋(二)第34章 開礦(上)第22章 新竹(下)第14章 情動(下)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5章 偷襲(十)第29章 官學(上)第58章 呂宋(一)第65章 治平(六)第63章 倭亂(十二)第71章 定鼎(二)第46章 制約(下)第23章 閱兵(上)第44章 定臺(下)第43章 攻城(上)第60章 鼎革三第22章 新竹(下)第47章 遼東(二)第57章 試探(六)第62章 江南(一)第65章 治平(五)第19章 甘蔗(上)第66章 北伐(十一)第32章 堅船第37章 會晤(中)第67章 激戰(二)第65章 治平(十)第50章 和談(一)第57章 試探(四)第51章 騎射(四)第13章 赴閩(下)第50章 和談(二)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1章 伐明(十四)第7章 機遇(下)第46章 制約(中)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7章 激戰(三)第68章 滅明(一)第53章 造反(一)第6章 結交(上)第70章 決戰(四)第72章 法度(三)第46章 制約(中)第18章 平亂(上)第60章 鼎革(十九)第49章 鎮倭(九)第63章 倭亂(一)第46章 制約(中)第70章 決戰(十五)第42章 圍城(上)第48章 滅鄭(三)第56章 返臺(三)第63章 倭亂(七)第69章 相峙(三)第55章 偷襲(十)第6章 結交(下)第28章 保甲(下)第67章 激戰(五)第72章 法度(三)第12章 安身(上)第62章 江南(五)第51章 騎射(三)第70章 決戰(六)第55章 偷襲(六)第4章 火拼(上)第69章 相峙(五)第67章 激戰(八)第11章 北港(上)第51章 騎射(三)第35章 兵制(中)第55章 偷襲(六)第44章 定臺(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33章 利炮(上)第69章 相峙(六)第54章 反間(一)第47章 遼東(六)第60章 鼎革(十)第17章 亂起(下)第53章 造反(一)第24章 論兵(下)第12章 安身(下)第42章 圍城(中)第6章 結交(下)第31章 立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