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伐明(十五)

“恭迎大將軍入城!”

昨日決戰,擊敗了城東明軍並城內駐守明軍,擒殺誠意伯劉孔昭,那提督南京水陸兩營的蕭如芷當場戰死。龍武衛並金吾衛在城中追剿了一天,眼見明軍抵抗已基本肅清,諸將方派了使者請張偉入城。

張偉在親兵及漢軍諸將的護衛之下,騎馬由漢西門而入,由午門入宮,巡遊過後,命調一營漢軍封鎖宮門,宮內鎮守太監並所有大小宦官一律拿解出宮,押入城北雞籠山上的千年千剎雞鳴寺中暫居。

因城內遍佈明軍屍體,又還有零星小股明軍未及肅清,漢軍諸將護送着張偉入住宮門外的兵部衙門,派遣了大隊漢軍先行肅清皇城,嚴拿行跡可疑的來往人等,將皇城內所有的明朝官吏盡行逐出,皆命居於家中待勘。

漢軍攻入皇城之後,明軍已然全無鬥力,大股明軍棄械投降,是以皇城內不似外城那般,遍地血水與屍首。因漢軍不欲死傷,猛追窮攻潰敗明軍之際,以兩輪火炮四處轟擊,城內碎石殘瓦遍地,到處都是焦黑的火炮轟擊痕跡。張偉進城之際,眼中看的分明,雖知此事難免,但見這六朝古都,千年名城遭此一劫難,卻亦是嗟嘆不已。一至兵部尚書府中大堂內坐定,便向張鼐等人吩咐道:“今日大戰,百姓難免死傷,速派隨軍醫師,尋訪受傷的百姓,速加救治;再有天氣炎熱,明軍屍體和漢軍戰死兄弟的屍體需加緊處置,以防疫病,此事要緊,你快去辦!”

又向範錫範等人道:“快些以告示安民,肅清敗亂明軍,這些敗兵比起土匪還要狠上幾分!凡是擾民的,劫掠強姦的,一律在大街鬧市上當場斬殺。便是漢軍有違紀者,也一同辦理,去吧。”

他前番來這南京城內,卻只是在秦準河、雞鳴寺、玄武湖等名勝古剎遊歷隨喜了一番,因見張瑞與契力何必昨日追殺明軍整日,殺的渾身是血,現下仍是精神奕奕站於身側,因喜道:“兩位將軍,咱們帶着衆人在皇城內略轉一轉,由兩位給我說說昨日戰況,如何?”

衆將見他歡喜,哪有不隨侍奉承的道理,南京一下,整個江南必定歸漢軍所有,依着衆將的想頭,張偉稱帝一事即不容緩。待他稱帝之後,想隨意說笑卻是不能了,是以現下大將軍歡喜,要與衆人閒逛說笑,各人自然是千肯萬肯。

張偉卻不知道各人的想頭,稱帝一事他此刻卻是想也未想。他雖以嚴治世,到底是現代人習氣,不喜歡無故拿大,是以平素與各人卻是言笑不禁。眼見自已打下來的疆土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能陪着說笑的人卻是越來越少。更是張瑞,現下跟他說話也帶着小心,好生氣悶不過。那等閒的官員,將軍,便是他賜坐亦是斜簽着屁股,不敢落實了坐。需知古人最忌尊卑等級,四品官見一品官,依着皇明律令,便必需跪着說話,想起後世自已看的電視,那些什麼格格,甚至百姓都可與皇帝言笑不禁,婉若家人,當真是荒唐無稽,想來可笑。

這兵部衙門位於五龍橋至洪武門的御道東側,皇城南至正陽門,北至**,東至東褯 ,西至西安門。由正陽門至午門,至端門、承天門、外五龍橋、直至洪武門終,正好是一條南北的中軸線。自北至南東爲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翰林院、詹事府、五城兵馬司;西則則爲五軍大都督府的前後左右中各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綿衣衛,旗手衛和欽天監;三法司執掌刑法,不設於皇城之內,位於太平門西的玄武湖畔,以天牢貫穿其中。

張偉率衆人出得兵部大堂正門,左右四顧,卻見衙門四立,天街整肅,全都是高堂大戶,一般的滴水穿檐。皇城與宮城外牆一般,講究的是威嚴肅穆,使人有凜然畏懼的心思,是以全無花樣,只是以高大整齊爲要。

因各人都是左顧右盼,這皇城禁衛森嚴,若非官員或是被允准入內的雜吏隨從,尋常百姓哪能得進?見各人都是鄉巴土佬兒一般嘖嘖稱歎,張偉突地一笑,卻想起那李自成往太和殿上的匾額上射了一箭,想來就是初見宮室威嚴,心中又是自傲,又是自卑所致。衆人見他發笑,卻是以爲他打下南京,入得宮室,心中難免歡喜,不免都湊趣道:“明太祖費心竭力的弄出這些衙門來,當初費了百萬百姓,十年人工,誰料今日竟無人肯爲他的子孫守城,一個個都溜之大吉,便是那些機密檔案,戶籍資料,竟也無人過問。文官大臣,並所有的書辦雜吏,漢軍入皇城時,竟然無一人死節,亦無一人在崗!”

張偉聽得這麼一說,到想起一事來,因問道:“應天巡撫鄭瑄何在?”

見各人面面相覤,不知所以,張偉知道這事不是這些人的手尾,便命人前去前去傳令給馮錫範,命馮錫範即刻去巡撫衙門,將應天巡撫,實則就是南京知府鄭瑄找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見那親兵去了,張偉方笑道:“咱們便先過去宗人府那邊,看一下大明宗室的玉碟等物,瞧個新鮮。”

一行人由南向北,因宗人府掌握全天下宗室譜系玉碟,第一任的宗人府宗正便是朱元璋次子秦王,是管理的是天子家務,是以離宮城最近。各人隨同張偉一路行來,天街兩側盡是全身披甲的龍武衛兵守衛。張偉因回頭向跟隨而來的孔有德問道:“昨日大戰,龍武軍將士披堅持銳,衝殺在前,乃首功也!只是以兩萬人當數倍之敵,傷亡如何?待城內情形稍定,我要前去探視傷兵。”

孔有德躬身一笑,答道:“昨晚大將軍命人持大將軍大纛,宣慰受傷的軍士,各營的將士都是感激涕零,深感大將軍關愛將士的德意。現下傷兵滿營,恐有病症出來,大將軍身系漢軍全軍的安危,還是不要以身涉險的好。”

見張偉不置可否,又道:“咱們龍武軍不過沖了一陣子,敵兵就潰敗了。是以死傷不多,戰死者兩百餘人,傷千餘人。若不是一個明軍小將,一個便殺了咱們十餘人,引得明軍死戰,只怕連這些死傷也是沒有。”

張偉嘿了一聲,問道:“那人現在何處,可戰死了?”

孔有德尚不及答,卻聽得張瑞笑道:“那人帶了百餘騎兵,將範景文等城內的文官裹挾一處,往東城門逃離。半路被咱們截擊,將文官盡數逮了回來,那人也是戰死了。”

張偉知抓了範景文等城內文臣,一般文臣到也罷了,對姜曰廣、呂大器、王鐸、張有譽、張慎言等南明的文臣卻甚是在意。這些人雖然有的食古不化,有的目光短淺,卻都是明朝有名的忠正廉潔的名臣,受人敬重。若是能將他們收入囊中,想來對平定南方大局甚有好處。略想一下,這些人在清兵南下後,多半歸野鄉中,那戶部尚書王鐸還做了清朝的大學士,禮部尚書,並沒有爲明朝死節。自已是漢人,又僞託靖難,總比滿人招降他們要容易些。

因吩咐道:“這些人一定要保護好,尋安穩地界好生看押。現下尋他們,也只是捱罵罷了,關上一陣子,好生防着他們自殺。得空便命他們的家人前去探看,時間久了,再加上南方全爲我所有,大局已定。那時候再會見他們不遲。”

一行人入得宗人府大門之內,進得收着全國藩王譜系的庫房之內,張偉便隨手拿起翻看。因此時明太祖直系後人已有數十萬人,全國大大小小的親王藩王竟有數百人,其餘記錄什麼將軍、中尉譜系的宗譜當真是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明朝對待宗室與唐朝大致相同,便是恩養起來,不使讀書,也不可爲官,至於經商務農等賤業,那更是想也別想。 又有什麼二王不相見,王不得出城等規定,其意就是親王或藩王,終生不得見面,以防王爺們聯手造反。這些王爺和宗室們,終生困於其出生的城內,不得見面,不得外出,不得經營生意。親王藩王和上層宗室尚好,那些譜系稍遠一些的,別說尊榮富貴,就是養家餬口亦難。崇禎初年,有一鎮國將軍上奏皇帝,請求皇帝讓自已出城自謀生路,道是其家小十餘口,擠在破房草舍之內,每日以稀粥餬口,若是還困守城內,只怕瞬息之間就要全家餓死。

這篇奏章上了之後,那崇禎皇帝卻批道:“覽之心酸,然祖制在,朕不敢自專耳。”

於是這些宗室除了爲非做歹,禍害百姓,當真是無事可做。加之明朝宗室不似唐朝一般齊集京師之內,而是分封在全國各地。結果四處爲害,把明朝帝室的名聲弄的臭不可聞。是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破了州府大城之後,官員或可活命,宗室卻是一概處死。

張偉略看一遭,便已厭煩。一則這些宗室生齒日多,卻連自已取名的權力都是沒有。而是要禮部賜名,有甚多宗室終其一生都沒有名字。勉強得了名字的,爲了怕重名,也是用生僻漢字,取的稀奇古怪,看起來費力之極。張偉志不在爲明朝修史,自然不肯細看。退出房來,至宗人府正堂坐定,向各人笑道:“過來這邊,是要問大家一事。我既然僞託建文後人,是不是要修個宗譜,加收在這裡?”

原本陳永華並何楷等人早就爲張偉僞造了玉碟宗系,只待一起兵便可詔告天下,卻因張偉不肯改名,此事也只是拖着未辦。此時他這麼一問,別人到也罷了,張瑞卻知道他心思,因笑道:“大將軍,咱們不需理會那些腐儒的見識!靖難不過是個名義罷了,說到底還是要漢軍將天下打下來才成!總不能一改名,一修譜,那些官兵和大臣們都跑過來投誠?待得了天下,有了靖難這個遮羞布,也是方便這些儒生投降罷了。到那時,難道有人逼問您爲什麼不改名換姓?又何必費事改名,弄的大將軍不能追祀自已的祖先?”

他這番話正說對了張偉心思,中國人甚重姓氏,便是現代人又何嘗改易他姓?此時聽的心懷大暢,便大笑道:“甚好!這番話說的甚是,我也不愛鬧這些東西。那朱元璋當年先是受了儒生的騙,要假託是朱熹的後人。後來轉念一想,道:漢高祖也不過是個布衣,難道就不能做皇帝?是以棄了此念,從那之後便只稱準右布衣罷了,難道又有人敢笑他不成?”

說笑一回,又便衆將坐定,乃向張瑞和契力何必等人問道:“昨日你們大破明軍,竟省了好些事。兩位將軍,把經過說說,也讓我與參軍部的諸將軍參詳一下,將來製成戰役教本,教導講武堂的學生們。”

張瑞與契力何必相視一笑,那契力何必答道:“我口才不好,由張將軍來說,我在旁邊聽着就是。”

“回大將軍的話,咱們初時也是想騷擾突擊一下,依着大將軍的吩咐行事,把敵人擊退,又或是拖延時間,待漢軍火炮轟城後冷卻,這些明軍靠近後吃上幾炮,還不後退?誰料他們的大陣主力見了敗退的騎兵之後,已然慌亂。待飛騎一到,一萬多萬騎將士射術如神,那箭矢如飛蝗一般,不住向他們射去。因弓強力大,準頭又好,漢軍萬騎一輪急射過去,就是幾百上千的明軍死傷。明軍慌亂間勒控不住,我見他們陣腳不穩,立時帶了飛騎甲士衝敵陣腳,那明軍一時間大亂,再也無法控制隊形,加上十多萬明軍並不能排開,六千飛騎衝亂了陣腳後,他們四散而逃,竟然有不少明軍被自已人踩踏而死。”

第64章 關寧(七)第41章 大員(上)第42章 圍城(中)第26章 亂局(下)第70章 決戰(三)第35章 兵制(下)第51章 騎射(一)第61章 伐明(三)第68章 滅明(三)第71章 定鼎(五)第55章 偷襲(六)第60章 鼎革(十二)第50章 和談(三)第24章 論兵(下)第62章 江南(三)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3章 倭亂(六)第49章 鎮倭(二)第61章 伐明(十一)第51章 騎射(一)第63章 倭亂(八)第69章 相峙(二)第47章 遼東(五)第71章 定鼎(二)第31章 立威(上)第45章 設縣(上)第33章 利炮(下)第61章 伐明(四)第70章 決戰(三)第1章 回到明末第70章 決戰(四)第70章 決戰(八)第48章 滅鄭(三)第69章 相峙(七)第10章 赴臺(上)第66章 北伐(四)第19章 甘蔗(上)第49章 鎮倭(十)第42章 圍城(中)第10章 赴臺(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46章 制約(下)第61章 伐明(三)第61章 伐明(十二)第63章 倭亂(四)第63章 倭亂(二)第63章 倭亂(十二)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十三)第24章 論兵(下)第64章 關寧(六)第60章 鼎革(二十六)第60章 鼎革(十三)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七)第61章 伐明(一)第5章 初會(下)第42章 圍城(中)第15章 臥龍(下)第11章 北港(上)第62章 江南(三)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6章 北伐(十)第49章 鎮倭(六)第64章 關寧(三)第55章 偷襲(二)第60章 鼎革(九)第9章 爭拗第66章 北伐(四)第63章 倭亂(十)第39章 賄賂(下)第64章 關寧(四)第61章 伐明(十六)第57章 試探(七)第14章 情動(上)第19章 甘蔗(上)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7章 激戰(三)第31章 立威(中)第59章 爪哇(四)第11章 北港(上)第24章 論兵(下)第65章 治平(七)第58章 呂宋(二)第25章 宗族(上)第65章 治平(三)第61章 伐明(五)第35章 兵制(上)第29章 官學(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8章 滅明(四)第72章 法度(四)第43章 攻城(上)第59章 爪哇(六)第55章 偷襲(二)第7章 機遇(上)第7章 機遇(上)第42章 圍城(上)第58章 呂宋(六)
第64章 關寧(七)第41章 大員(上)第42章 圍城(中)第26章 亂局(下)第70章 決戰(三)第35章 兵制(下)第51章 騎射(一)第61章 伐明(三)第68章 滅明(三)第71章 定鼎(五)第55章 偷襲(六)第60章 鼎革(十二)第50章 和談(三)第24章 論兵(下)第62章 江南(三)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3章 倭亂(六)第49章 鎮倭(二)第61章 伐明(十一)第51章 騎射(一)第63章 倭亂(八)第69章 相峙(二)第47章 遼東(五)第71章 定鼎(二)第31章 立威(上)第45章 設縣(上)第33章 利炮(下)第61章 伐明(四)第70章 決戰(三)第1章 回到明末第70章 決戰(四)第70章 決戰(八)第48章 滅鄭(三)第69章 相峙(七)第10章 赴臺(上)第66章 北伐(四)第19章 甘蔗(上)第49章 鎮倭(十)第42章 圍城(中)第10章 赴臺(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46章 制約(下)第61章 伐明(三)第61章 伐明(十二)第63章 倭亂(四)第63章 倭亂(二)第63章 倭亂(十二)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十三)第24章 論兵(下)第64章 關寧(六)第60章 鼎革(二十六)第60章 鼎革(十三)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七)第61章 伐明(一)第5章 初會(下)第42章 圍城(中)第15章 臥龍(下)第11章 北港(上)第62章 江南(三)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6章 北伐(十)第49章 鎮倭(六)第64章 關寧(三)第55章 偷襲(二)第60章 鼎革(九)第9章 爭拗第66章 北伐(四)第63章 倭亂(十)第39章 賄賂(下)第64章 關寧(四)第61章 伐明(十六)第57章 試探(七)第14章 情動(上)第19章 甘蔗(上)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7章 激戰(三)第31章 立威(中)第59章 爪哇(四)第11章 北港(上)第24章 論兵(下)第65章 治平(七)第58章 呂宋(二)第25章 宗族(上)第65章 治平(三)第61章 伐明(五)第35章 兵制(上)第29章 官學(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8章 滅明(四)第72章 法度(四)第43章 攻城(上)第59章 爪哇(六)第55章 偷襲(二)第7章 機遇(上)第7章 機遇(上)第42章 圍城(上)第58章 呂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