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宗族(上)

“怎麼,讓他們把路邊弄的乾淨一些,也有怨氣?”

施琅頭也不回,只道:“這些事情,你問一下廷斌兄吧,我也只是道聽途說。只是大哥,你不分三六九等,將人一律攆上大街,得罪的人可不在少數……”

施琅漸漸去的遠了,張偉胸中卻有一股悶氣瀰漫開來,從周全斌遲遲不歸,到陳永華至今不肯歸順,施琅今日又打擊他建軍的自信,又言語含糊的說他得罪了不少家族族長,每一樁事都在的心口衝突,直堵的他難受異常,張偉在門口楞了半響,方冷笑道:“成,誰有不滿,去找我的鎮遠軍說話吧。”

當夜草草睡了,只覺得煩悶異常,睡的很不踏實,睡了幾個惡夢,不是被清兵打敗死於馬蹄之下,便是部下造反,砍了自已的腦袋。

一早驚醒後,令下人送上毛巾擦了臉,雖是一清早,卻是比正午時仍悶熱非常,窗外天色也是晦暗不明,那親隨僕人向張偉陪笑道“爺,這天氣是要下雷雨了,今兒個還出去麼?”

“先不急,你去將我府中的三個飛騎衛士百戶都叫了來。”

“爺,全部叫來?”

“你那耳朵若是沒用,一會叫人割了去喂狗吧!”

那長隨見張偉今早情緒不佳,嚇的不敢再囉嗦,忙不迭去傳喚去了。張偉身邊原也留一些武勇之士,但因臺灣人口漸多,品流複雜,何斌施琅等人力勸張偉多加防備,只得又多挑了一些,留在身邊,因這些衛士皆身佩繡春刀,騎馬飛馳於張偉身邊左右戒備,故張偉仿唐制,將這三百餘名衛士命名鎮遠飛騎衛,不受任何人節制,只聽命於張偉本人。

飛騎衛共三百人,設百戶官三人,分別負責隨身護衛,警備五鎮及張偉宅第,三人都是張偉精心挑選的睿智果敢之士,又是最早跟隨張偉的帖身護衛,張偉對這三人,當真是信任非常。即便如此,也沒有把飛騎衛單獨交給一人執掌,將權力分散,彼此掣肘,方能令張偉放心。

那長隨去了不久,張偉便聽到有皮靴聲囊囊而來,稍近些又聽到鐵甲的圓環撞的叮噹做響,張偉便揚聲問道:“來的可是張鼐、張傑、張瑞?”

“正是屬下!”

三人一同齊聲回答,到是整齊劃一。張偉在房中笑道:“把你們的鐵甲去了,別一身汗就往我這房內撞。”

三人聽令去了鐵甲,又在房檐下用毛巾擦了汗水,方纔進去。

甫一進門,三人便跪地向張偉道:“給大哥請安。”

張偉擺手道:“快些起來,這天熱的教人受不了,你們這麼鬧騰,我可怎麼個安法呢。”

三人一笑,便聽命起來,分長幼依次坐了。這三人皆是張偉在福建辛苦尋得的勇武之人,且又特地挑了同姓,投奔張偉不久,張偉便與他們序了宗譜,雖張鼐與張傑都比張偉大上幾歲,卻仍是認張偉爲大哥。三人與張偉的關係,果然立時拉近了不少。張偉雖心厭中國這數千年來的宗族關係,卻也只是無奈。

張偉見他們坐定了,先隨意問了一下飛騎衛的情形,那三人都是好生奇怪,均想:“這飛騎衛成日跟在你身後,卻還向我們問什麼。”

張偉見三人詫異,只得向最年長的張鼐嘆道:“我今日頭腦有些犯暈,着實是糊塗了。張鼐,最近可聽到這臺北五鎮有什麼異常?”

張偉此言一出,三人更是詫異,這飛騎衛成天價跟隨張偉左右,即便有甚異常,飛騎衛見了,張偉自然也見了。若說是散值以後,這飛騎衛也是住在張偉府中,甚少與普通民衆接觸,現下問張鼐這臺北有何異常舉動,可不是問道於盲。

那張鼐又不好不答,只得吞吞吐吐道:“回大哥的話,弟每日都跟隨左右,散值後也在府中不敢亂走,這鎮上的事情,弟實在是不大清楚。若是大哥想知道,小弟現在便去傳五鎮鎮首及捕盜官來。”

張偉將手中茶杯一頓,怒道:“若是能問他們,我何必找你們來!”

見三人面露難堪之色,張偉嘆道:“是我一向疏忽了這些。特務政治,我深恨之。不過眼下看來,沒有這些我實難放心!張鼐,你年紀稍大些,日後查探民情,偵察官員,都是你的責任。以前我沒有交待,不怪你。若是日後有什麼事我該知道而不知道,同宗的情誼,到時候也顧不得了。”

張鼐自然聽令不提,那張傑張瑞卻問道:“鼐哥管了這些,飛騎衛這邊卻怎麼處置?”

“我已想好,飛騎衛要擴大規模,添加人手,由現在的三百人,擴充到一千人,你們三人任千戶官。此事你們一定要辦好,要選一些武勇之士,也要選一些積年老吏,辦案高手。張鼐管飛騎左衛,專查平民、官員。張傑管飛騎中衛,專查敵方動靜。張瑞掌飛騎右衛,仍然負責我身邊安全。”

三人無話,對張偉此舉並無異議。歷來的特務政治早就深入人心,大家也沒有覺得張偉現下這些處置有何不妥之處。

張偉又好生叮囑了一些細節,方令三人退下。那張瑞出門後向張鼐、張傑問道:“兩位哥哥,老大他只說要監視百姓和官員,這鎮遠軍可比這些人重要的多,他怎地不派人去監視?”

張鼐笑道:“這你便不懂了。老大自然不可能將所有事情都擱在咱們肩上。軍隊那邊,他自然也會有安排。”

風雨欲來,三人行至前院,已是狂風大作,沙石飛揚,眼看一場大雨便要從天而降……

第41章 大員(下)第65章 治平(九)第61章 伐明(十五)第63章 倭亂(十)第48章 滅鄭(七)第61章 伐明(十一)第50章 和談(二)第47章 遼東(三)第59章 爪哇(四)第60章 鼎革(十五)第61章 伐明(十一)第20章 會議(上)第33章 利炮(上)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6章 北伐(三)第39章 賄賂(下)第34章 開礦(下)第11章 北港(上)第61章 伐明(二)第48章 滅鄭(二)第25章 宗族(下)第20章 會議(下)第38章 歸附(下)第47章 遼東(六)第73章 南洋(六)第21章 招兵(下)第55章 偷襲(七)第71章 定鼎(四)第49章 鎮倭(六)第19章 甘蔗(上)第19章 甘蔗(上)第27章 協議(下)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7章 激戰(三)第73章 南洋(五)第55章 偷襲(三)第21章 招兵(下)第58章 呂宋(八)第48章 滅鄭(二)第72章 法度(一)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13章 赴閩(下)第60章 鼎革六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61章 伐明(六)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九)第66章 北伐(二)第47章 遼東(五)第55章 偷襲(五)第57章 試探(五)第47章 遼東(九)第47章 遼東(十一)第39章 賄賂(上)第49章 鎮倭(五)第8章 宴客(下)第60章 鼎革六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0章 鼎革(十六)第30章 械鬥(中)第59章 爪哇(八)第5章 初會(下)第61章 伐明(七)第66章 北伐(五)第29章 官學(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73章 南洋(二)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0章 鼎革(十二)第16章 綁架(下)第47章 遼東(十)第63章 倭亂(六)第21章 招兵(下)第61章 伐明(十三)第63章 倭亂(十一)第47章 遼東(十)第57章 試探(三)第58章 呂宋(六)第70章 決戰(三)第56章 返臺(一)第34章 開礦(下)第55章 偷襲(一)第60章 鼎革(十)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0章 鼎革五第70章 決戰(八)第55章 偷襲(五)第58章 呂宋(二)第71章 定鼎(三)第62章 江南(六)第65章 治平(六)第51章 騎射(一)第32章 堅船第69章 相峙(三)第38章 歸附(下)第3章 出海第61章 伐明(十六)
第41章 大員(下)第65章 治平(九)第61章 伐明(十五)第63章 倭亂(十)第48章 滅鄭(七)第61章 伐明(十一)第50章 和談(二)第47章 遼東(三)第59章 爪哇(四)第60章 鼎革(十五)第61章 伐明(十一)第20章 會議(上)第33章 利炮(上)第47章 遼東(十一)第66章 北伐(三)第39章 賄賂(下)第34章 開礦(下)第11章 北港(上)第61章 伐明(二)第48章 滅鄭(二)第25章 宗族(下)第20章 會議(下)第38章 歸附(下)第47章 遼東(六)第73章 南洋(六)第21章 招兵(下)第55章 偷襲(七)第71章 定鼎(四)第49章 鎮倭(六)第19章 甘蔗(上)第19章 甘蔗(上)第27章 協議(下)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7章 激戰(三)第73章 南洋(五)第55章 偷襲(三)第21章 招兵(下)第58章 呂宋(八)第48章 滅鄭(二)第72章 法度(一)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13章 赴閩(下)第60章 鼎革六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61章 伐明(六)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九)第66章 北伐(二)第47章 遼東(五)第55章 偷襲(五)第57章 試探(五)第47章 遼東(九)第47章 遼東(十一)第39章 賄賂(上)第49章 鎮倭(五)第8章 宴客(下)第60章 鼎革六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0章 鼎革(十六)第30章 械鬥(中)第59章 爪哇(八)第5章 初會(下)第61章 伐明(七)第66章 北伐(五)第29章 官學(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73章 南洋(二)第70章 決戰(十五)第60章 鼎革(十二)第16章 綁架(下)第47章 遼東(十)第63章 倭亂(六)第21章 招兵(下)第61章 伐明(十三)第63章 倭亂(十一)第47章 遼東(十)第57章 試探(三)第58章 呂宋(六)第70章 決戰(三)第56章 返臺(一)第34章 開礦(下)第55章 偷襲(一)第60章 鼎革(十)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0章 鼎革五第70章 決戰(八)第55章 偷襲(五)第58章 呂宋(二)第71章 定鼎(三)第62章 江南(六)第65章 治平(六)第51章 騎射(一)第32章 堅船第69章 相峙(三)第38章 歸附(下)第3章 出海第61章 伐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