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回 炮打復州

在冷兵器時代,城池就像熱兵器時代的堡壘和塹壕,阻攔着進攻者的腳步,圍繞着城池的攻防,也變得十分精彩,但通常來說沒有明顯的兵力優勢,想要圍攻一座堅城,總是很困難的。

復遼軍戰兵四千餘近五千人,相對城中一千守軍來說,還是有較大的優勢,但是用來圍城,哪怕是圍三缺一,五千人分佈在三個方向上,也顯得有些單薄。

不過這陣勢也顯得很清楚,東門與西門只是佯攻,主攻的肯定是南門,此外還空出了北門。

要是往常,這麼點明軍在城外耀武揚威,建奴兵會毫不猶豫地打開城門,然後衝上去大砍大殺,肯定能將明軍打跑。

不過現在的復州守軍中,有不少都是經歷了金州之戰的,因爲那次失敗,他們知道眼前這支來自金州的大軍是多麼的不好對付,加上上面有命令,所以建奴將領顯得很剋制,城門緊閉,吊橋高懸,擺出一副死守的模樣,至於傳送情報的騎兵,則早已經派了出去。

復州城甚至要比金州城更大一點,也有護城河環繞,城防相對比較完善,城頭甚至還有幾門大炮。

東門與西門的明軍在一千尺以外列陣,南門的步兵大隊也差不多,崔石頭認爲復州的將軍炮可能打不到這個距離,就算偶爾能打到,也不能保證準確率。

復遼軍的作戰原則是該犧牲的時候不能退縮,但只要有可能就得儘量減少傷亡,崔石頭嚴格地執行了這一條規範。

攻打復州,這也是復遼軍次攻打一座堅城,參謀部贊畫申湛然和一些參謀也是隨軍作戰,就在崔石頭的中軍。

復遼軍的參謀作業方法差不多都是從兵戰棋展起來的,兵戰棋的規則的更新升級,也差不多要和參謀部有關。

除了滅虜營系統的中高級將領大多出身兵戰俱樂部,諳熟參謀作業這種方式,本身的作戰風格也一脈相承。破虜營、選鋒營也是很早將兵戰棋和參謀推演引入了軍事訓練,由此形成了復遼軍獨特地作戰風格。

這種風格就是嚴謹。有板有眼。與這個時代通常是揮軍亂打一氣不同。復遼軍地戰術動作往往都是反覆訓練過。而大軍行動也是推演過。

金州之戰以後。參謀部一些贊畫也是直接下到基層帶兵。也充實了這種風格。新增加地三個營則完全按照這種思想練兵。

兵戰棋在軍中流行。金州也成立了兵戰俱樂部。依然延續京城那套做法。不過面向所有地將士。

與京城俱樂部地遊戲性質不同。金州俱樂部顯得更正規。這套獨特地體系也得到廣大將士地認同。人人以加入俱樂部爲榮。劍紋、星紋地徽章也成爲復遼軍中人人羨慕地圖案。

在復遼軍中。一個伍長、隊長或許都不算什麼。但是能佩戴星紋徽章。甚至劍紋。都是一件很榮耀地事情。

金州整訓期間。李彥已經着手將俱樂部地四等十二階體系在軍中推廣。甚至與軍職聯繫起來。只不過推開地時間還不是太久。剛剛起步而已。

不過這個做法還是在軍隊中引起不小的動靜,出於會徽章的喜愛,以及可能因此而升職的誘惑,鑽營兵戰棋。力圖加入俱樂部,成爲很多不甘於現狀地將士的奮鬥目標。

對於很多復遼軍之外的人來說,兵戰俱樂部地徽章差不多是復遼軍嫡系的標誌,也有很多人想要通過這個途徑加入復遼軍,或者是融入復遼軍嫡系的圈子裡。

兵戰俱樂部的等階積分升級制度明晰而規範,兵戰論臺的策論測試、訓練表現,以及兵戰棋的勝負積分,開放而公正。

而在軍中推廣時,又制訂了一套戰場表現、軍功折算積分的辦法。形成一套更加全面系統的積分升級制度。

崔石頭跟從李彥最早,雖然天賦一般,但是對兵戰棋的理解足夠深刻,加上戰場歷練,幾次大戰都有參加,成爲復遼軍中第一批佩戴上星紋徽章地將領。相比較而言,申湛然的才華要比崔石頭更加優秀,但因爲不是一線將領,戰功積累不多。至今也不過配了三道劍紋。

崔石頭看了看復州城頭。建奴似乎沒有太多守城的經驗,城頭山密密麻麻的聚集着不少人。粗略估計也有好幾百。

“炮隊上前,抵近射擊,復州營出兩個隊火銃兵,分散射擊,”崔石頭冷漠地下達了戰鬥命令,雖然戰前都有推演,但到了戰場上面,具體的細節把握還要靠將領臨場決斷。

復遼軍的火炮與傳統的明軍火炮,以及西洋人的火炮都有所不同,炮筒更爲細長,爲了控制炮身的重量,口徑就要小些,彈丸更輕,但射程也更遠。

譬如明軍地一千斤重炮通常可以射四到六斤的彈丸,復遼軍的火炮最多也就是四斤,但射程能夠達到一千尺左右,遠遠過同級別的大將軍炮。

復遼軍的火炮同樣被命名爲滅奴炮,除了炮管更長,結構也更加緊湊,選鋒營的火炮也都是野戰炮,配備專門的雙輪炮車。

滅虜炮的雙輪炮車是由天津車輛廠製造的木鐵混合結構,使用滾柱軸承,外形緊湊而運轉靈活,炮車爲專門設計,不過是行軍還是架設,都還算方便。

滅虜炮可以用馬匹牽引,也可以人工推進,即便是一千斤地重炮,也只是略微麻煩一些。

這是復遼軍第一次攻打堅城,同樣也是復遼軍地炮兵被第一次用在攻城,而不是守城上。

選鋒營後掖炮兵把總6勇親自領麾下的左旗參加這次戰鬥,聽到崔石頭地命令以後,立刻指揮手下開始行動。

復遼軍炮隊擺放的位置並沒有正對城門,而是偏向東側,在步兵整隊的同時,炮兵也在整隊,炮兵整隊主要是測量戰場的距離和地形,此刻也差不多弄清了大致的數字。命令一下,就有一對士兵提着工兵鏟衝了出去。

大約在距離復州城八百尺的距離,士兵們拿着工兵鏟開始挖土,後面的炮隊也推着炮車緩緩向前。

“明狗上來了,快點!”

“開炮!”

天啓元年剛剛攻佔了遼瀋地建奴,對於火器的使用相當之少。加上遼南的動亂,遼民大量逃亡,復州城中並沒有能夠使用火炮的漢軍。

建奴兵手忙腳亂折騰了一陣,估摸着也不清楚火炮的射程、角度,只是找個大概知道火炮是怎麼回事的漢軍,將火藥與彈丸塞進炮筒,然後就點燃了火繩。

“轟!”

城頭出一聲巨響,冒起一股濃煙,城頭上地建奴兵都瞪大了眼睛向城下面看。結果只看到鐵球落在明軍大隊與城牆中間的位置上,雖然滾了好遠,顯然打不到明軍。

復州城頭一共有四門大炮。有兩枚鐵球偏得很遠,兩枚雖然落在明軍陣列的正前方,可是也沒起到什麼效果。

“近了,再遠些。”

“是火藥少了!”

城頭上又是一陣亂糟糟的,這一次建奴裝進了雙倍的火藥,然後點燃了火繩。

“轟!”復州城頭暴起更大的火光,一門火炮大概是因爲裝藥太多,竟然生了爆炸,周圍頓時死傷一片。

“建奴小丑。也想用炮,遭天譴了!”崔石頭生硬地說了幾句,身旁的親兵立即將這句話傳了下去。

在兵戰棋的規則,以及復遼軍的訓練操典中都有一篇是專門關於士氣地,領軍的將領在平時,在戰場上,都要抓住合適的時機,鼓舞戰士地士氣,崔石頭這麼做。就是想要鼓舞士氣。

崔石頭雖然說得生硬,不過城頭生的爆炸,確實讓新兵爲主的復州營兵丁感到一陣輕鬆。

八百尺的距離,差不多隻有千斤重炮的射程才能達到,六百斤的中型炮雖然也可以,但未必能夠打到城牆上去,所以選鋒營後掖推上去的也只有一門千斤重炮。

與城頭的建奴兵不同,復遼軍的炮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地,而且他們的戰術與其他各軍完全不同。也不同於傳統的明軍炮兵作戰方式。復遼軍的炮兵完全是在全新的戰略知道思想下面摸索出來的。

後掖的輔兵和學徒很快在選好的位置上挖掘土塊,構築了簡單的火炮陣地。千斤重炮推上去以後,很快被架了起來。

這個時候,城頭地建奴已經射過第二輪炮擊,不過與前次一樣,依然沒有命中目標,反而是一門火炮突然榨膛,讓城頭的建奴兵死傷不小。

城頭的建奴罵罵咧咧,顯然是不再相信火炮的作用,而是站在城垛後面,看着城外的明軍,特別是那一羣擺弄火炮的傢伙。

建奴打了兩輪火炮,對火炮的射程也有所瞭解,他們並不覺得明軍隔着那麼遠,還能夠將彈丸射上城頭,就算是從城頭往下射,怕是也打不到這樣遠的距離。

選鋒營的炮兵動作要比那些建奴來得熟練、有條理,很快架設好火炮,裝填彈藥,然後重新校正了一下角度,然後火神塞進炮眼。

“預備,射!”

6勇隨炮隊來到最前面,下達了開炮地命令。

“嘭!”鉛彈砸在復州城牆上,巨大地動能造成的撞擊,甚至能夠讓城頭地建奴感覺到,他們吃驚於復遼軍火炮射程的同時,也有些慶幸,畢竟這一炮只打在城牆上,要是打到城頭,那可就不妙了。

不過,明軍的火炮也應該打不到城頭吧!建奴的兵丁多少有些人心惶惶了。

“擡高五度,換開花彈!”復遼軍的將領,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似乎都是一副冷靜、刻板的樣子。

按照復遼軍的炮兵操典,前三彈差不多都是用來測定戰場數據的,第一炮沒有打到人,6勇和選鋒營的炮兵都沒有覺得奇怪。

第二炮彈也很快裝填完畢,6勇一聲令下,也對着城頭打了出去,沒想到正好落在城頭的大炮旁邊。

第一下倒是沒有砸到人。彈起來以後,這枚炮彈卻突然生了爆炸,周圍的幾個建奴頓時被炮彈爆炸地碎片所傷。這大概是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開花彈。

復遼軍的開花彈也是剛剛研製成功,由於彈丸本身不大,裝藥量也有限,爆炸威力並不算太大。但這種爆炸似的殺傷,卻要比實心彈來得威力更大,也更有威懾力。

畢竟對實心彈來說,只要不被砸個正着,通常不會有事,也就是說只要排出鬆散陣型的話,實心彈的用處就不大了。

開花彈則不一樣,開花彈不是點殺傷,炸開後就是一片。彈體中混合了鐵釘石子,一旦爆開,周圍一小片都會是殺傷地範圍。

復遼軍曾經做過實驗。現有開花彈,哪怕是千斤重炮所使用的五斤重的彈丸,爆炸以後,也無法擊穿重步兵的鐵葉甲,也就是說,如果是復遼的重步兵,或許就不用擔心這種開花彈。

當然,也不是說穿着盔甲就沒有事,畢竟盔甲不可能提供全身的防護。近距離爆炸的話,還是會有危險的。

開花彈在城頭爆炸,建奴又是死傷一片,雖然不算多,卻讓建奴兵有些恐慌,因爲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有些建奴甚至盲目地向天空射箭,希望拋射的箭矢能夠射到明軍地炮兵身上,這顯然是徒勞的。

千斤重炮很快又射出了一炮,炮彈越過了城牆。落到城裡時,在空中生了爆炸。

千斤重炮的射擊度不算快,準確率也不高,直到第五炮纔有射中了城頭,這次卻落在人羣中,瞬間奪走幾條生命。

“火炮地命中率還是有些低了,不過開花彈的效果似乎不錯,”作爲前線的參謀,申湛然的第一工作還是爲參謀部蒐集第一手的資料。然後分析比較。從中找出復遼軍的不足,並思考改進的方法。

開花彈的效果其實也不怎麼樣。申湛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在左右地脈搏上,心中默數着時間:“還有就是射的頻次,起碼要六十息,這樣要是敵人的騎兵衝起來,一千尺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申湛然在觀察,6勇也在琢磨,用一門火炮顯然是不可能砸開堅固的復州城牆的,不過按照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他們所要做的也就是這樣上兩炮,不需要擔心別的。

因爲不是對着城門,是在南牆靠近東側的一邊,所以也不用擔心建奴地襲擾,同時這個位置也不是城頭的弓箭手能夠射到的,這個地方應該很安全。

火炮用久了炮管會熱,雖然炮兵們一直都是在用蘸水的拖把來給炮管降溫,不過十幾炮過後,6勇還是決定讓這門重炮歇一歇。

整個下午,明軍都是這樣隔得遠遠地,用一門火炮轟擊城牆,真正落到城頭的,也不過就是十幾枚,雖然造出了一些傷害,但似乎也無足輕重。

面對堅城,雖然有很多攻擊手段,都需要有足夠的兵力和犧牲,而這恰恰是李彥不能容忍的。

李彥想要攻取金州,但是卻不想因爲是攻城而損失太多的兵力,這就註定了通常的那些粗暴地攻城手段,不會爲復遼軍所採用。

讓李彥與崔石頭比較頭疼地是城裡建奴的作戰態度,似乎他們並不打算攻出來,竟然是打定主意要在城裡堅守了。

復遼軍地火炮轟擊了一個下午,建奴也已經漸漸習慣,甚至原本有些沒有着落的恐慌也好了很多:城前這明軍,似乎也不怎麼樣啊!

不過讓他們很不爽的是明軍在夜裡也沒有停止轟擊城牆,甚至趁着黑暗在五百多尺的距離外擺上了四門火炮,開始輪流不斷地轟擊復州城頭。

領軍守着復州城阿爾泰的是建奴的一個守備,明軍不停地開炮讓他很惱火,不過他還是堅決執行上面的將領,堅守在城裡,堅決不出擊,只要拖住明軍就是。

也有人對他說東西兩側的明軍數量不多,可以趁他們不備的時候打一打,阿爾泰卻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雖然東門、西門外的明軍數量確實不多,但也有七八百,整個復州城也就是千把人,又不可能全都去偷襲,最多也就是差不多的兵力。

阿爾泰是經歷過金州之戰的,他親眼目睹了金州軍火銃的密集射擊,是如何帶走大量生命的,雖然他依舊相信同等兵力的情況下,他一定能夠打贏,但是對方的火銃手肯定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殺傷。

阿巴泰的任務不是要擊敗一支明軍,而是守衛復州城,如果這千把兵力遭到損失的話,那麼復州城肯定就是守不住了。

阿巴泰堅定了守城的決心,哪怕是手下人紛紛鼓譟,他也是絲毫不爲所動。

“建奴當起了縮頭烏龜,對咱們來說可不是好事情,”金州距離復州不遠,但要讓戰場的戰報及時溝通,還是不太方便,李彥只能領軍坐鎮欒古關,在這裡指揮整個復州之戰。

“前方的消息,建奴在遼南的偵騎活動似乎更加頻繁了,會不會是有大軍在身後準備行動?”

第231回 立憲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11回 進城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256回 節後第229回 放權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09回 抵京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2回 小 弟第11回 換 田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55回 屠刀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33回 憲政第210回 針對第75回 滿城飛紙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38回 工商第228回 見駕第3回 大官第229回 放權第256回 節後第210回 針對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248回 追隨者第12回 小 弟第8回 黃 韭第8回 黃 韭第208回 兵鋒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9回 弄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4回 尋仇第225回 圖窮第231回 立憲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1回 紅顏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5回 屯墾第2403回 新城第246回 盟友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30回 內閣第54回 三日製鎖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6回 買人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25回 圖窮第68回 人才路線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401回 內監第252回 風雪夜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16回 才子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53回 變局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07回 對策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42回 聞香教民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19回 弄權第225回 圖窮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
第231回 立憲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11回 進城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256回 節後第229回 放權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09回 抵京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2回 小 弟第11回 換 田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55回 屠刀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33回 憲政第210回 針對第75回 滿城飛紙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38回 工商第228回 見駕第3回 大官第229回 放權第256回 節後第210回 針對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248回 追隨者第12回 小 弟第8回 黃 韭第8回 黃 韭第208回 兵鋒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9回 弄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4回 尋仇第225回 圖窮第231回 立憲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1回 紅顏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5回 屯墾第2403回 新城第246回 盟友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30回 內閣第54回 三日製鎖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6回 買人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25回 圖窮第68回 人才路線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401回 內監第252回 風雪夜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16回 才子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53回 變局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07回 對策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42回 聞香教民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19回 弄權第225回 圖窮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