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回 單車少年

洪井衚衕的宅院內,朱由校騎着木鐵結構的“三輪車”,在空地上轉着圓圈,通紅的小臉上佈滿了細密的汗水,氣喘吁吁,卻不肯絲毫停息。PaoShu8{

“三娃,這個腳踏車真好,有了這個,就可以載上由檢、徽妍,不用擔心他們哭鼻子了,”朱由校玩了半天,才終於停下來,跑到李彥對面坐下,笑呵呵地說道。

“這個夸父一號纔是實驗型,還不完善,”李彥笑着說道。

朱由校玩的這臺三輪車,腳蹬的曲柄與前輪是直接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腳蹬轉一圈,輪子才轉一圈,有些像建議的童車;並且車輪是木頭做成的,防震也不好,唯一有價值的只是用了鐵製的滾柱軸承。

自從上次跑去天津,朱由校封閉的“童心”被撬開一道縫隙,在宮裡也沒法做木匠活,就想着要出來,不過駱養性也去了天津,便無法可想,這次不僅駱養性回來了,李彥也來了北京,自然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出來,也虧得駱養性有辦法,近來宮裡又比較緊張,纔將他又帶了出來。

“哎,可惜不能留下來一起做活,”朱由校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即又興奮地掏出一冊薄本:“三娃,這是你給的那些題目,都做好了。”

李彥一直覺得朱由校沉湎於木工活不是好事,就在平時的信件來往中給他灌輸數理概念,指出要想做出精巧器械,必須懂得數學、形學與物學,並將華夏技校的一些基礎籍寄給他。囑他好好用

朱由校也確實用心,據說常常爲一道形學題目折騰整日整夜,甚至動手做出實物來求解。不過讓李彥失望的是,這小子在這方面的天賦相當之差,有時候很簡單地數學題都做不出。

不過對於物理,朱由校接受得倒是很快,這也是因爲李彥編寫的基礎物理以定性爲主,較少涉及具體的計算。

在另外一些方面,朱由校也體現出很強的天賦。譬如,木工活計,又比如玩拼圖。

李彥之前就曾經將一些拼圖送給朱由校,據他回信說都是很容易就完成了。PaoShu8不過他還是樂此不疲,總是打亂了一遍又一遍地重玩,這讓李彥很是擔心,不知道會不會早就一個未來的“拼圖皇帝”。

雖然朱由校地拼圖玩得很好。不過他還不是玩得最好地。至少二丫就要比他厲害很多。特別是兩個人玩從來沒有玩過地新拼圖。都是二丫完成地度更快。

華夏工場出產地拼圖從去年冬天開始。就成爲許多達官貴人。名媛淑麗之中流行地遊戲。這當然少不了《華夏商報》地宣傳。

華夏工場生產地拼圖一共有兩大類。除了這種拿在手上。通過移動十六個方塊。最終還原原來圖案地。還有一種是將完整地方塊。切割成許多不同地小塊。遊戲者通過拼接完成整個圖形。

這兩種拼圖流行以後。也有很多人試圖模仿。不過一則李彥重視品牌。二則華夏工場地產品圖案設計通常由李彥策劃。二丫繪製。往往要比別人地來得新奇有趣。難以複製。

而在生產環節。已經開始普及木工機牀地華夏工場。更具有天然地優勢。

當然。拼圖作爲剛剛流行起來地產品。市場空間還很大。眼下地競爭還不是很激烈。

隨着李彥來到北京,夏熙也下定決心將彥熙樓開到京城,在正陽門大街盤下一處店面,正在裝修。月底便要開業。

進入北京以後。要打響華夏的招牌,李彥選的還是華夏社。除了《華夏商報》在京城的士紳官宦讀人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而外,金屬活字及印刷工藝所帶來的印刷效率的提升,產能需要釋放。

對李彥來說,雖然他不指望從報紙上賺到什麼錢,不過以印刷爲核心的產業既然有能力擴張,他是絕對不會放過地,起碼可以有更多的錢投入技改。

李彥決定擴大華夏社的經營項目,除了《華夏商報》及拼圖,利用強大的印刷能力,印授各種圖。

由於《華夏商報》的關係,華夏社與京城的很多鋪都有聯繫,經過粗略地統計現,圖市場上最流行的包括通俗文藝作品,也就是所謂的小說、戲曲,如《水滸傳》、《西廂記》等。

還有通俗實用讀物,即通、農、尺牘、旅行指南等,如《陶朱公致富奇》、《客商一覽醒迷》等,尤以商人用爲最多,想來是商業達,商人也有錢購買的緣故。

當然,在北京的圖市場中,最好賣,最爲緊俏的,還是時文選本,這裡的時文說的八股文,往往蒐集以前中式的科舉應試文字,加以選擇乃至評點,再印刷出版,其中又以點評者地名氣最爲重要,若是名人點選,往往好賣,而這個點選者也有特別地名號,叫“操選政”。

通常來說,明代的圖市場上還沒有版權地說法,不過行規是不能一模一樣地抄襲,還有就是印售新近的作品,也需要徵得著者的同意。

活字印刷強在時效性,以及少量印刷的成本,與雕版相比,雕版在印刷經典籍以後,可以長期存留,隨時加印,成本未必更高,印刷質量也更好。

李彥要用活字印刷,就必須充分揮活字的優勢,而避免印刷質量上的劣勢,所以李彥在分析比較後決定,華夏社不印籍,仍然印與報紙類似的,定期行的,這次是期刊。

在期刊的選擇上,李彥計劃出一本通俗文藝類的,也就是小說戲曲期刊;一本時文選本類的,都是一月一冊。

兩本期刊,一本叫《華夏小說與戲曲》,既然是通俗文藝,這個名字也確實通俗,時文選本的刊名也很通俗,《華夏文學》。

李彥原本想將《華夏文學》叫作“十日談”一類的,他對這本時文雜誌抱有更大的期望,因爲所謂的時文,所謂的制藝和策論,涉及到的往往是治國的理論和方略,如果利用得好了,這其實就是一本政經類期刊,未嘗不會諷喻時政。

正是因爲如此,李彥想了想還是決定至少從包裝上弱化其政治特徵,讓它看上去只是一本“文學”期刊,而實質上能走多遠,就要看政治環境了,李彥的原則是能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他不怕死,反正已經死過一次,但也絕對不會去找死。

《華夏商報》提前刊登了兩本期刊的徵稿啓事,而且將這兩本期刊包裝成《華夏商報》的副刊,立刻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與《華夏商報》的用稿不同,期刊的用稿會給付稿酬,華夏社也聲稱,在著者保證他們獨家用稿權的情況下,未來《華夏商報》也會考慮給付稿酬,同期有一篇文章就此進行討論,正式提出版權的說法。

版權屬於一種全新的提法,雖然在有些領域,譬如商聘請一些生撰寫小說稿,然後給錢,或者商會直接購買小說稿,這都可以稱爲稿酬,但提到版權的還不多。

就算是商提供的稿酬,也是相當微薄,除非是很有名氣的名作家,譬如馮夢龍、李漁之流,當然前者喜歡自己的自己印,後者也基本是朝這個方向展。

依靠《華夏商報》的影響力,以及京城的文化底蘊,華夏社很快收到很多來訪者和來稿,加上李彥親自寫的一些文章,《華夏小說與戲曲》先付印,並通過《華夏商報》的行渠道,推向各地。

相較於其它的小說印本,《華夏小說與戲曲》的特點在於類型豐富,基本上包括從一兩句話的幽默笑話開始,到小小說、短篇,再到中長篇連載,各種篇幅都有。

www✿ Tтká n✿ ¢ Ο

其中又以連載最爲新穎,並引起很大的轟動,轟動的原因自然不是因爲連載只有一部分,而是這則據說是長篇小說的內容,似乎有諷刺讀人的意思。

這篇小說的內容,其實是李彥參考《儒林外史》,自編自寫的一則長篇,名也叫《儒林外史》,有些內容甚至還會有些雷同。

李彥並不是想諷刺什麼,小說中的有些事甚至多是包有才曾經聽說過的,他只想通過這篇小說,來提醒大家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讀了儒家的就夠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是不是儒家都說到了,而且說對了?

而在隨後面世的《華夏文學》創刊號中,李彥談到自己的創作初衷,並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支持實學,並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實學的作用,投身到實學之中,以實學“強我大明”

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06回 計議第230回 內閣第40回 狹路相逢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2回 流言蜚語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53回 變局第221回 表決第227回 身死第216回 後路第83回 新的征程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0回 問 罪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52回 風雪夜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9回 弄權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9回 炒 蛋第104回 欲練兵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94章 華容道第251回 風起第18回 論兵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59回 班底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1回 換 田第86回 水車有害?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253回 變局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10回 針對第236回 整編第96回 招商大會第9回 炒 蛋第8回 黃 韭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54回 糧荒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38回 工商第217回 攔街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48回 追隨者第24回 休妻索娉第83回 新的征程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24回 安排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3回 番薯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46回 盟友第212回 相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59回 寶鎖問世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16回 後路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254回 糧荒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31回 立憲第205回 回京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04回 欲練兵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17回 攔街第209回 抵京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10回 針對第79回 酒樓遭遇第260回 新內閣第233回 憲政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47回 難以置信
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06回 計議第230回 內閣第40回 狹路相逢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2回 流言蜚語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53回 變局第221回 表決第227回 身死第216回 後路第83回 新的征程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0回 問 罪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52回 風雪夜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9回 弄權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9回 炒 蛋第104回 欲練兵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94章 華容道第251回 風起第18回 論兵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59回 班底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1回 換 田第86回 水車有害?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253回 變局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10回 針對第236回 整編第96回 招商大會第9回 炒 蛋第8回 黃 韭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54回 糧荒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38回 工商第217回 攔街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48回 追隨者第24回 休妻索娉第83回 新的征程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24回 安排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3回 番薯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46回 盟友第212回 相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59回 寶鎖問世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16回 後路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254回 糧荒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31回 立憲第205回 回京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04回 欲練兵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17回 攔街第209回 抵京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10回 針對第79回 酒樓遭遇第260回 新內閣第233回 憲政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47回 難以置信